登陆注册
112158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它是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建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成果是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且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在理论上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在实践上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高了全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的自觉。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自觉分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精髓,同时与时俱进,反映新时代的新要求,实现了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跨越集中表现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这两个根本观点以及这两个根本观点的有机结合上。

一 “以人为本”是对物化社会的超越

人类的历史,在走出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历史阶段以后,就进入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历史时代。这就是所谓物化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占有为目的,国家以维护这种占有为基本的职能。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统治一切的经济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甚至家庭关系也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人们的追求、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无不浸透了铜臭。金钱成为人们崇拜的圣灵,而人变得微不足道。这种人物颠倒的时代,到资本主义社会走到了它的顶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称《形态》)、《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资本论》及手稿中,对这种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物关系的变迁,预示一个代替这种物化社会的新社会的诞生。这个代替旧社会的新社会,其核心命题就是《宣言》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重新研究马克思对旧社会的批判与对新社会的探索,对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在《形态》、《宣言》、《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愿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两位作者对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上个人的发展状态,作了具体分析。例如《形态》分析的作为人类社会第一种形式的部落所有制,人们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靠耕作为生,同这种生产力不发达状况相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限于家庭的扩大,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是由血缘关系来维系的,个人生存表现为对共同体的依赖。在第二(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所有制形式,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但仍具有自然性、手工性、地域性的特征,还不足以打破那种自然形成的联合和交往方式,不能消除个人对于共同体的依赖,人的依赖性仍然是个人生存方式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个人的存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大工业机器体系所代替,地域性的、固定性的、直接性的交往变为世界性的、变动不居的、普遍的间接交往。马克思指出,“在前一种情况下,各个人必须聚集在一起,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本身已作为生产工具而与现有的生产工具并列在一起。因此,这里出现了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在前—种情况下,即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受劳动产品的支配。因此在前—种情况下,财产(地产)也表现为直接的、自然形成的统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的统治,特别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前—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或者甚至是土地本身,等等——结合在一起;后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在前—种情况下,所有者对非所有者的统治可以依靠个人关系,依靠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共同体[Gemeinwesen];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通过货币。”[4]后一种情况的互相依赖,表现在不断交换的必要性上和作为全面中介的交换价值上。个人在这种普遍的交换关系中,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所有者对非所有者的统治,不是直接依靠个人关系,而是依靠他口袋装有的社会权力,依靠第三者——货币。表面上,已经废除了特权,在“物”(交换价值)面前人人平等,个人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实际上,对于口袋无物者而言,他同以往的非所有者一样无权,不同的是他摆脱了一出生就被固定的身份,获得了人身自由。这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马克思称之为“偶然的个人”,还不是真正的个人。

上面的分析也表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人自由,既以牺牲自己丰富的个性为代价,同时以牺牲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这种现象当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或者发展不足,一些人(少数人)的自由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以牺牲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可以说是一切阶级社会所共有的。马克思说:“在这个直接处于人类社会实行自觉改造以前的历史时期,人类本身的发展实际上只是通过极大地浪费个人发展的办法来保证和实现的。”[5]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源的匮乏,追求满足生存条件和生活资料的竞争,成为支配个人一切行为的普遍现象。于是,追求物质财富便成为每个人的人生目的。不同的是,只有掌握和控制生存条件的少数人,这种追求才能实现,才能尽情发展自己的个性;相反,失去生存条件支配权的多数人不得不受少数人的控制和支配,不得不接受一种非人的存在:贫困、落后、奴隶般的生活,从而丧失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独立个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终归会走出这种困境,而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晚年继续探索人类历史这种发展前景的可能性。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摘录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现在,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这样繁多,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单纯追求财富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这(即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6]摩尔根对古代历史的考察得出的这一结论,同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观点完全一致,也可以说印证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摩尔根已经看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在他看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单纯追求财富为唯一目的的人类历史将会终结,而代之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未来社会,原因是这一历史过程本身已经包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摩尔根尚未发现唯物史观,他对未来社会的性质和可能性只是根据事实作出的一种推论,而马克思作了严密的理论论证。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中发现,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扩大,是一种不会停止的历史趋势,历史发展必定会出现这一天,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能够满足全社会每个人的需要,过去一直支配人们把追求财富作为唯一目的,已成为多余;人们之间为争夺控制和支配生活资源而展开的竞争,也因为没有必要而终止,这时,人们就会把目标转向人本身的发展。

马克思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出发,把他的哲学批判从“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转向“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深切地展开了他对“法”和“政治”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是要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成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也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终生探索的核心主题

《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得出结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命题,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时代精神。恩格斯认为,就表述社会主义社会新纪元的核心思想而言,除了上述命题没有更合适的了。[7]这是因为,从某个具体特征来界定社会主义,即使这一特征很重要,也只是说明社会主义的某个侧面;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则说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那类具体特征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的一个阶段或手段。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尽管千百遍地阅读《宣言》,却并不重视,也不理解这一命题,甚至认为这是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误笔”、“败笔”。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他们的著作,就不难发现这是他们终生理论探索和实践上为之奋斗不息的主题。

我们从马克思的少年时代说起。1835年8月,马克思在他中学毕业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满怀激情地表述了他的人生理想。他首先确定选择职业的原则,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8]。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就是少年马克思的人生观。有人认为,对一个17岁少年在作文中写的东西,不应太过认真。当然,一篇中学生论文,可能是这位少年偶然的感情抒发,确实不应评价过高。但是,如果这位少年在此后的人生旅途中,终生遵守诺言,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就应把这视为他的人生起点;就马克思而言,就是他终生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的起点。

1841年3月写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从哲学上探讨个人自由的开端。同少年时代不同,此时马克思已是黑格尔的信徒,他对问题的探讨已注入了理性的思考。他批判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肯定伊壁鸠鲁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观点,认为这体现了原子对命定式直线运动的独立,体现了原子独立性、个性和个体性自由的思想。他认为,这是“定在中的自由”,是同“他物”、“他者”的关系中的自由。“而事实上,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它本身时,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使这个他物是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相对立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9]也就是社会的产物。这是从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类个体和人类个体的自由,已经包含着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思想萌芽。

但是,马克思这里对个体自由的探讨,还囿于抽象的、思辨的形式。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走出这种抽象性,旗帜鲜明地为备受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辩护,并提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是充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快乐的状态。[10]

提出“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概念,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之作,而是马克思根据他对旧国家的批判、根据“自由理性构想国家”的结果。当然,在当时,这一概念还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这种内涵是马克思的探索走向成熟时赋予它的,但提出这一概念本身已清楚地表明了青年马克思所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刚开始投身实际斗争,就已经确定了斗争目标和理论探索的方向。这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跳跃。

在青年马克思的探索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代表了一个阶段。这一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在这之前马克思对每个人的自由的理论探讨主要局限在政治哲学层面,从这一手稿开始则深入到经济学哲学领域,深入到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和探讨扬弃异化的途径中,第一次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了如下表述: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1]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同过去各种共产主义学说——如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物的占有作为目的不同,马克思这里讲废除私有制、对物的占有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关注点是扬弃人的异化,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占有物不是目的,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这是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重要成果,比之前一阶段从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出发去解决人的自由问题,无疑是一大进步。

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清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并在他和恩格斯所发现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巴黎手稿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合乎科学的回答。这里与我们探讨的问题相关的就是对异化产生的根源和克服异化的道路的解答。在巴黎手稿中,私有制是异化的根源,《形态》进一步揭示与此相关的产生异化的原因:强制性的、固定性的分工。因此,废除私有制,发展生产力,消灭这种强制性的、固定性的旧式分工,就是克服异化、走向“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形态》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2]

由于消除了那种强制性、固定性的分工,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共同体,个人的存在摆脱了对人与对物的依赖,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讲人的自由是“定在”的自由,《形态》这里说的是“能在”,人已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全面发展的自觉自由的个人。马克思不仅阐明共产主义条件下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特征,而且根据唯物史观,根据对历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体阐明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前提、条件和道路。这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人自由发展”已趋向成熟的表述。

这里还需要说明,上述马克思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思想,也是恩格斯本人的思想。这不仅表现在《形态》是他们两人的共同作品,而且表现在恩格斯不同时期的著作中。例如,1845年2月15日,恩格斯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就明确表述了跟他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的相同的观点。他指出,社会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革命从一开始,“就应当认真地和公正地处理社会问题,就应当尽一切努力使现代的奴隶得到与人相称的地位”,不仅如此,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谈的是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13]。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当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时,他进一步谈道:“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14]这里恩格斯非常明确地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当做共产主义的目的和本质特征。马克思逝世以后,不是别人,正是晚年的恩格斯指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宣言》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核心命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系列探讨水到渠成之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马克思都未停止对这一核心命题的探索,例如《资本论》就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5]。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当代诠释马克思的“核心主题”和《宣言》的“核心命题”,无法回避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问题。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人的这种存在方式显示了自身的二重性:人从“依附性”的存在而实现了“独立性”的存在,然而,人的这种“独立性”又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以至于学者们以“物化的时代”来概括当代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真正的独立性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既要现实地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生存状态,又必须以马克思所说的以“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基础。同样,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一切社会关系”获得了现实性,但又造成了国内外学者在对现代化的反省中所确认的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疏离”。这表明,针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严峻问题而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其所内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言,远不止是具体的政策性问题,而且包括既推进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既推进现代化又反省现代化的哲学理念问题。[16]

三 马克思对“每个人与一切人”矛盾关系的解决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并不是一个抽象命题,它表述了人类的崇高理想,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集体主义的命题。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四重关系,正确理解和解决这些关系既是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人类理想创造条件,同时也是解决现实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任务。

第一,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共同体”,《形态》对此作了区分。一曰“虚假的共同体”(又叫“冒充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二曰“真正的共同体”(这里“共同体”又叫“联合体”)。参加前者的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而是阶级的成员。掌管这个共同体的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但它打着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旗号,实际上只代表少数统治者的利益。所以,对于被统治的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共同体”是“虚假”的、“冒充”的、“虚幻”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对被统治的阶级,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真正的共同体”,参加这个共同体的不是阶级的成员,而是作为个人的个人。在这里,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已经消除了异化与对立关系。一方面,个人的发展是在共同体中实现的,通过共同体个人才能获得和控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有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只有以个人身份(不是阶级成员)参加的共同体,才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17]所以,共同体本身也依赖个人。个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共同体是个人发展的形式和条件。这里既是个人的联合,又是联合的个人,两者相互协调,互为条件。而过去那种“冒充的共同体”,总是凌驾于个人之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假借集体的名义剥夺大多数人自由发展的权利。

第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的关系。在历史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由于利益的分野与对立,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条件,这里存在的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状况。个人的存在由于消除了阶级属性,由于消除了为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的竞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又都是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互动、互补、互助与合作的关系。在这里,个人的发展不仅不以牺牲他人的发展为前提,而且是为他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他人的发展同样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也就是互为对方创造条件。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每个人”是指所有的个人,包括已被推翻的原先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内。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要“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18]。

第三,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每个人”与“一切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个体”,后者是“整体”;前者是“现在”,后者是“未来”。过去历史上的“虚假的集体”,总是打着代表“全人类”、“一切人”的旗号,鼓吹“一切人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是用一个抽象的、虚幻的前提,掩盖其真实的意图与行径。马克思相反,他强调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阐明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才可能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里前提是“每个人”,而不是“一切人”。这就同历史上那种“虚假的共同体”假借“集体”的名义剥夺多数人的自由区别开来了。“一切人的发展”是结果,只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这个结果才出现。

第四,一国之内的每个人同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个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19]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事业,《宣言》的命题本身要求从全人类的角度去理解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与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都差别甚大,不可能同时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说来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在历史已经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各国人民的命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一国范围内尽管有可能首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不能说已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可能存在着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条件的人的生存状态。而且,没有全人类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国范围内即使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是不可能巩固的,还不可能消除各国之间为争夺资源和争夺霸权而展开的斗争。

由上可见,《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命题,在总体上彻底地解决了每个人与一切人的相互关系。那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究竟谁是谁的条件?对这个问题的关切,直接牵涉到对社会主义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的理解。然而,很长时期以来它并未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孙正聿教授提出,究竟是什么样的理论困难阻碍我们对“每个人”与“一切人”的相互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什么人们往往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视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需要我们重新理解和阐释“人”、“历史”、“社会”、“文化”、“发展”这些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在“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中,既包含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共同体、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也包含着个人与历史、个人与文化、个人的独立性与依存性等更为深层的矛盾关系。人作为历史的、文化的存在,总是被历史、文化所规范的,而“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它对个人的“偏离”,即以普遍性的方式“消解”其个性。在对历史的文化内涵的反思中,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20]。科学发展观担当了这一迫切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每个人”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意识,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为之不懈奋斗。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核心,表达了人的历史形态的发展方向,体现了马克思的“核心主题”和《宣言》的“核心命题”。[21]

四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理念

《宣言》导演了19、20世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一系列伟大的历史剧,但是主演这一历史剧的剧中人,只领会了这一历史剧的序幕,对于这一历史剧的主体部分,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却还有点朦胧。这种朦胧,突出表现在以物为本来解释社会主义。

可以说,从物的形态、从物的占有和享受来界定社会主义,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中国很多人理解的社会主义,主要是从《共产党宣言》和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这两本书来的。布哈林这本书,是对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纲的解释,列宁认为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是对新党纲的“极好的解释”。[22]布哈林在这本书中主要从物质资料的占有、从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物质分配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等具体特征来解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些特征无疑是重要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能否说“富裕就是社会主义”?显然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因为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很难同某些发达的、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区分开来。

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付诸实践。人们不会忘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反动派疯狂反扑,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在紧急危难之际,千千万万工人、农民冒着生命危险,自动起来反击反动派,保卫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同样被颠覆的危险,却看不到群众起来反击,连上千万苏共党员也袖手旁观。在叶利钦攻打白宫的时候,许多人围观看热闹。历史是何等无情啊!这说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已经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

苏联建设几十年,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广大工人、农民仍然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可谓之“国富民穷”。苏联解体,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根本原因是苏共的建国理念出了问题,弄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物为本”,而这个“物”又主要是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苏联建国几十年都不重视和解决发展关系民生的农业、第三产业。这样,在生活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争夺这种资源的竞争又重新开始。在这一竞争中,一部分拥有社会权力的人,随便地把社会财富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凭的是他在官场的位置和法定的身份。在遍布克里姆林宫和各级政府大院的、专为官员而设的所谓“特需商店”里面,商品应有尽有;而在老百姓光顾的普通商店里,货架上不是空空如也,就是商品少得可怜。人民群众的奋斗,创造了一个强盛的超级大国,但享受这一大国盛餐的只是少数特权者,老百姓得到的是普遍的贫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曾经预见:“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3]在苏联发生的事情正是这样,社会发生分化,一切陈腐的东西又死灰复燃了。一部分党和政府官员蜕变为特权阶级,高居于人民群众之上;广大群众仍然无权无势,生活困难,处于社会的底层。结果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高高地筑起一堵城墙。中国有句老话:“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苏联历史性的前后变化有力地说明: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会有好结果。这一教训十分沉痛和深刻。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都是这一宗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之下,领导中国人民克服无数的困难,把一个落后的大国变成一个强盛的国家,十几亿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困境,过上小康的温饱日子。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功绩。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犯了不少错误,有的还是十分严重的错误;尽管有少数党内的腐败分子背叛、践踏这一宗旨,但就全党而言,这一宗旨始终未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这一宗旨一脉相承,是这一宗旨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以人为本”,反映了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说的是在党的一切工作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以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根本,以追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为目的。可以说,“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里程碑,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本身的发展。任何时候,社会主义建设都要围绕着人民的需要和幸福这个中心,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认为这句话也有这层含义:“国富民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既要“国富”,也要“民富”;“国富”与“民富”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民富”是“国富”的基础和目的,“国富”归根结底是为了“民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富民富”,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也只是走了一小步,离实现最高目标路途还相当遥远。每个人自由发展要有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不是一般的“生活富裕”,而是物质财富的无限丰富,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唯一的道路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宣言》对此是十分强调的。《宣言》讲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本已具备了相当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还是远远不够,革命胜利后还必须“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无疑,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尽快发展生产力,就更加重要和迫切。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会有人本身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因为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发展生产力,是中国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根本任务。但是,这里有一个发展的目的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主要不是生产力发展速度,而是发展的目的。资本家发展生产,唯一目的是利润,社会主义发展生产,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人本身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要始终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始终把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核心地位。换句话说,在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地说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大力发展生产力过程中,时刻都不能忘记这个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很好地解决了人本身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为实现最高目标、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添砖加瓦,创造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要求和措施,在今天就是要围绕着每个人的发展目标,把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当做重中之重,通过改革,通过制度保证,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都有工作和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本身的发展,就要注重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关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效率与公平辩证地统一起来,使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状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各种矛盾、引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武器,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暂时的政策措施,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宣言》社会主义建设核心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因此,直到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应坚持这一发展观,都应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伟大的纲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所以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里程碑。

同类推荐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研究

    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研究

    本书通过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问题的研究,试图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并提出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模式运用于解决台湾地区参加国际空间问题上的路径与方法。本书从一个宏大的政治框架和政治背景的视角来看台湾问题,在方向、思路和视野方面,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台湾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热门推荐
  • 美色撩人:总裁别来无恙

    美色撩人:总裁别来无恙

    四年的感情纠纷,四年的阴暗记忆,让她沉溺在回忆中无法自拔,一再迷失方向!四年后,他们再次相遇,误会解开,身边却有出现了更多的感情障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戏精别撩了

    快穿之戏精别撩了

    桃夭本是父神亲手种下的桃树修炼成仙,因实力不俗又辈分极高。平时为人最是不正经,极爱撩拨上界的小仙子。受天帝所托前往万千小世界收集天界战神云泽上神的神魂碎片和尚:并非风动并非幡动是我心动,只对施主一人心动光明神:光明和黑暗本就不可分割,又从何说起的堕落。就算堕落也只因为你每个世界男主女主名字都是一样的别问问就是懒he双洁沙雕
  •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收录了叶圣陶的小说及散文作品中的名篇,包括《小铜匠》《潘先生在难中》《没有秋虫的地方》《我坐了木船》等。其中,小说多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揭示现象,阐明道理,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散文则多表现作者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具。他的作品看似平淡,却隐藏着独具的睿智与明见,值得仔细品读、慢慢感悟。
  • 拂过冬季到云来

    拂过冬季到云来

    时间划过风的轨迹,那个少年,还在等你。一直以来,十七岁的柳溪川都能感觉到有一层外壳把自己和世界隔开了,并不是坚硬的盔甲,而是摇摇欲坠的茧。她想躲一天算一天。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一条神秘的短信:“如果从来不认识新旬,就好了。”对,她也的确这么想,毕竟在她心中,夏新旬真的是个很讨厌的人。却不承想,这样一个她厌恶的人,反而是她未来生命中深深的羁绊。更不承想,这条短信竟然来自十年后的自己。
  • 刁蛮公主撞冷王

    刁蛮公主撞冷王

    她是公主,却因为眼光挑剔,七挑八剔,导致双十年华还未出嫁。他是王爷,却因为克妻之命,七克八克,导致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为了生活不沉闷,公主下定决心,要超度这冷王府,让它鸡犬升天,鸡飞狗跳。事实证明,刁蛮公主很折腾,哪怕睿智沉稳如冷王,也不时抚额无奈,略感头疼…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 修真之重新来过

    修真之重新来过

    修真路上,作为一个五灵根,苏沐雨顺风顺水的过了半辈子,足以笑傲半个修仙界。结果一朝不慎,修为尽失,金手指崩溃,只能重新来过,只是她总觉得重来之后的画风有点不大对啊!曾经救助的男孩竟然是标准的某点复仇流男主,好闺蜜是某江重生流女配,情敌则是外白内黑的穿越女。苏沐雨对天竖起中指,活了一百多年,才弄清这是个被穿成筛子的世界。文案逗比,文风正常,偶尔抽风搞笑,主要走剧情,也有升级
  • 战幽

    战幽

    若为土匪,我便乐得快活自在,若为文生,我便从容历尽世间繁华。
  • 尊贵庶女

    尊贵庶女

    蓝霏琳,定远侯府庶女,空有一副好面容,胸无点墨,依附着嫡母和嫡姐生活。心里爱慕着三皇子,因此遭到了嫡妹的不满。最后却因嫡妹的谎言,跳下池塘,溺水身亡。再睁眼,不堪的高门庶女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蓝菲琳蓝氏集团的总裁,生性谨慎,手段狠辣,操控着蓝氏集团上下的命脉。不管对于谁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唯独万分宠爱自己亲妹。可是没想到,最后,却是死在亲妹的手下。原本以为命落黄泉,一睁眼,却成为愚钝的高门庶女——蓝霏琳。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让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后院之中保全自己,并为自己谋得一生的幸福。嫡母狠毒,那就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废了她。嫡姐想要陷害她,那就让她自食恶果。姨娘懦弱,那就好好调教,绝对让她脱胎换骨。且看一代庶女如何在这风波诡异的后院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又是如何觅得如意郎君,一步步成为全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