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2600000004

第4章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3)

一篇论述技术变革的经济史短文不可避免地包括时间、人物和地点。就其本质而言,叙述技术创造力时需要引用以下事项:谁首先提出某个想法,谁做出了关键的使这一思想起作用所必需的修正和改进。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史学家并没有奉行这种历史观。如同大卫(David,1987)所提到的,难道技术不过是从大量的无名氏所带来的渐增的、几乎觉察不到的变化而持续不断地积累起来的吗?有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几乎所有的发明都包含了这种“技术堆积”(琼斯所提出的术语,Jones,1981,p.68)。“技术堆积”主要包括匿名的、细小的、累进的改进(Rosenbeg,1982,pp.62—70)。在英雄式发明的理论当中,所有的改进都归功于个别天才,堆积式理论则与之相对立,其影响有充分根据。但是,在另一个方向走得太远、对于至关重要的少数人的重大发明给予过少的荣誉,这难道不是可能的吗?有些发明,例如印刷机、风车以及重力钟,同技术进步的渐进式模型的一般性是背道而驰的。过去存在着而且可能将永远存在着重大的、不连贯的技术变革,这些变革对这个世界来了个彻底清洗,而且快速获得新鲜事物并加以仿效。诚然,现代研究已经表明,大多数成本的节约是通过细小的、无形的、累积的改进实现的。但何处得到了改进呢?实质上,每一个主要发明都伴随着一个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新技术的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不过为了使这些成本降低,首先必须发明新鲜事物。一个体重150磅的成年人自降生以来体重增加了95%,这难道就意味着上述概念不重要吗?

累积式小发明在生产力的增长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讨论较小发明和主要技术突破之间的区别的时候,对技术史和现代进化史做个类比或许是有益的。我将在第11章继续探讨这种类比。有些生物学家区分了小突变和大突变,他们认为,小突变就是一个现存物种当中的小变化,这些小突变逐渐地改变了该物种的特性;而大突变则形成新的物种。二者之间的区别可以为我们的宗旨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由此,我把小发明定义为以渐进式的小步幅对正在使用的既有技术加以改进、改造和流水化,以减少成本、改善外观和功能,增强耐用性,以及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发明是这样一些发明,在发明过程中,一个根本性的新思想在没有明显先例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凭空(ab nihi—lo)出现的。纯粹就数量而言,小发明要多得多,它们对生产力中的大多数促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在技术史中,大发明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进步的本质特征是,大发明和小发明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如果没有随后的小发明,大多数大发明的结局将不过是孤芳自赏的珍本。实际上,在有些历史场合,那些对发明进行改进使之成型的人比促成新突破的发明者得到了更多的荣誉。蒸汽机、充气轮胎以及自行车等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没有新的、根本性的启动,那么,对现存技术连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琢磨的进程就会陷入螺旋式递减的境地,最终将逐渐消失。运用标准经济学概念,小发明大致还是可以理解的。小发明来自探索和创造性的努力,对价格和动机作出响应。干中学和用中学促进了经济效率,并与产量和就业等经济变量相互关联。另一方面,大发明似乎不遵守显而易见的规律,不一定对动机作出响应,而且公然违背把它们同外部经济变量联系起来的大多数尝试。许多大发明源于才华和运气的多次进发。因此,技术史仍具有无法解释的成分,这是难以用纯粹的经济学术语解释的。换言之,运气和灵感是重要的,发明具有个体差异。有些学者对个人的重要性抱有怀疑态度,他们常常依赖于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公理:一个发明不是由甲就是由乙做出的,这个结论是从同时出现的大量发明推断而来的。尽管这个规律适用于某些发明(包括电话机和白炽灯),但是对于其他数十个重要的发明是不适用的。

如果存在这样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一个过于简化的确定性观点认为,不论结果是供给和需求,还是阶级斗争,它们都是由比个体更为强大的势力冷酷无情地塑造的,那么这个领域就是技术的经济史。重大突破是否比零敲碎打式的改进更重要呢?提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是将军还是士兵打赢了战争。在战争史上,我们运用速记来记录,例如“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击败了普鲁士人”,这种说法并没有暗示,拿破仑独自一人击败了全部敌军。同样,我们可以说某项发明发生于此时或彼时,这种说法也没有暗示,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得自某项发明就把全部功劳功归于这项发明的个人。围绕不连续的事件组织描述是有益的。

对小发明和大发明进行区分是有用的,这是因为,正如技术史学家所强调的那样,在本著作中,使用“第一次”这个词是要冒风险的。许多技术突破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起始于某个结果被普遍认作“发明”以前,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发明都需要后续的改进以便使它们有效和实用。可是,在大量的情况下,一两个可以确认的突破性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突破,技术进步终将归于失败。乌舍尔(usher,1954,p.64)强调“洞察艺术”的重要性,虽然他坚持认为任何单一个体都不是唯一必要的,但他也承认个体的品质和差异位于发明进程的中心。

本文必然会精选少量样本,并着重落笔于西方经济史。本书第三部分将对“为什么某些社会具有创造力而另一些社会则没有”进行分析。不过在此之前,纵览事实势在必行。对于技术进步的经济方面,有太多的作品要么留下了历史的空白,要么人为地组织事实。为了便于阐释,作者选择性地从历史记录中摘取了一些事件和事实。要更全面地获得有关技术史的主流知识,就会抑制进行一般化的冲动。因此,在第二部分中,我总结了过去25个世纪的主要技术发展。做出这样一个承诺似乎愚蠢的,例如,由查尔斯·辛格(Charles Singer)等人编撰、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五卷本《技术史》(Histolv of Fechnology),虽然厚达4000多页,人们仍然广泛认为不完整。我的意图是只考察在有限的领域中最重要的革新。因此,我省去了史前时期、极早期以及1914年以后的时期。即便如此,自公元500年左右到1914年,历史档案中的事实和证据如此丰富,让人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以至于我只能对这些深厚的“矿藏”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民用工程、建筑、医疗和军用技术,只集中关注那些确实影响生活水平的技术发展,这样一来,我把考察局限于易于处理的那部分。

在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之后,我分析了创新型经济和非创新型经济的差别。在第7章中,我展开了一系列解释,范围从营养到宗教、从制度到价值标准和社会心理。为了检验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我在第8、第9和第10章把它们应用于三个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把技术上生机勃勃的社会同其他社会放在一起比较,包括(1)古典社会与中世纪西方社会;(2)中国与15世纪之后的欧洲;(3)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及英国作为一个技术领先社会的最终衰落。

第四部分考察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具体而言,它问道,“技术变革发生的方式是跳跃和跃进的,还是渐进和连续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对技术变革和生物进化作了一番类比,并设法把间断式平衡这一概念应用于技术分析。

技术进步的历史向“辉格主义”的指责敞开了大门。人们往往把技术进步史理解为一个进步的故事,改良的故事,压抑不住地向更好更富裕的时代前进的故事。在当今和三个世纪以前西方生活水平差别给定的情况下,我发现易于避开自由主义的批评。卡尔(E.H.carr,1961)讲述了沙皇尼古拉斯一世一沙皇尼古拉斯一世以颁布了一道“禁止辖区内出现进步这个词”的命令而著称的故事,接着他刻薄地补充道,西方历史学家终将会同意他的观点的。人们似乎不会对下述论断争论不休:人们出于经济目的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是单向变化的,所以使用进步这个词是当之无愧的。时刻变化的技术对无形的非经济事物(诸如自由和兄弟友情)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如果对此不予评定,由于历史被那些同贫穷和劳作进行永恒斗争的证据所渲染和粉饰,经济学家在评价历史时会发现,技术变革是值得使用进步这个词汇的。当然,如果技术变革最终导致我们这个星球的毁灭,幸存者也许就不再希望在技术史的描述当中使用进步这个词汇了。但是到那时之前,我觉得使用该术语是公正的,这不是在技术感(通向一个得到了清晰定义的目标)上而言,而是在更有限的方向感上而论的。如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同样多的物品,假定这些成本在纳入了诸如环境损害之类的社会成本的情况下得到了精确度量的话,进步这个术语是适当的。

但是,本书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并非乐观得毋庸置疑。对于这一点,历史为我们提供在技术上进步的社会的例子相对很少。在这一点上,我们自己的世界即便不是唯一也是个例外。大体而言,反对技术进步的力量要比那些为变革而奋斗的力量更强大。因此,对技术进步的研究是对例外论的研究,是对个案的研究。在这些个案中,作为环境的一个罕见结果,社会滑向停滞和均衡的正常趋势被打破了。今天,人类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空前繁荣,这种繁荣滋生于意外因素,其意外程度比人们所普遍猜测的更大。此外,技术进步就像一棵脆弱而易受伤害的植物,其欣欣向荣不仅取决于适宜的环境和气候,而且,其寿命几乎总是短暂的。技术进步对社会和经济环境高度敏感,能够轻易地被相对较小的外部变化所抑制。如果我们在技术史中能够学到什么经验教训的话,那就是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把熊彼特增长视为理所当然,对其他形式的经济增长也一样。

同类推荐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把历史的时钟拨回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实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故事的神话色彩在历代学者卷帙浩繁的研究中愈发浓重,而这本小书只强调一条简单的线索,即西方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一种偶然因素:美洲金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巨量金银被开采、掠夺并贩运回西欧,迅速和剧烈地引发了财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重新分配,获利最多的资产阶级得以壮大到与世袭贵族阶层分庭抗礼并跃升为统治集团的组成部分,从而为打破制度的均衡状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本书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对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出路及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形态要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相协调、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在不瓦解乡土文明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特色、延续文化根脉,使人们还能生发出温馨甜美的乡愁记忆等诸多问题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读者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助益,也是抛砖引玉,希望作为国家社会主人翁的中国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思考积极行动,量己之力各尽其责。
  •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转基因食品正在走向人类餐桌,国际粮价跌至近年来最低,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阴谋,粮食与“优生学”有何关系?本书作者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无可质疑的详实史料,条分细缕,层层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这是一个设计巧妙而又隐蔽的阴谋,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获得大批专利,并控制某些重点粮食品种;以援助为名,强迫别国的农民采用由他们控制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等等。
热门推荐
  • 痞子王爷

    痞子王爷

    一朝穿越,她竟然捡到一个孩子,意外的成为了他的娘亲。为了他,她应征做了丫鬟,却遇到一个明明有着婚约却只嚷嚷着要自己嫁给他的痞子王爷——洛天逸。谁知一向不愿意留下的儿子竟然认了这个痞子王爷做爹?要毒药,斗青莲,意外学的一门功夫,待再次回城时,痞子王爷婚期已定,前世的渊源今世的结,撇开喜欢上这个痞子王爷的情愫,她毅然决定嫁给痞子王爷的大舅子。只是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交自己功夫爷爷失踪了,给自己毒药的阿峰死了,整个洛王府更是被诬陷谋反,随着事情的不断变化,几年前的皇宫旧案被翻了出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由这桩旧案而起……
  • 神武天尊

    神武天尊

    同门诬陷,丹田被毁,命魂被废,少年不向命运低头,妖兽的功法就是我的功法,妖兽的力量就是我的力量,妖兽的命魂就是我的命魂,于困境中崛起,走出一条不同于其它人的路……成就神位,威压万古。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A只是一个代号

    A只是一个代号

    我和A,我们管玩杀人游戏叫“进去收尸”。这意思并没有半分托大,如果你参加过我们的杀人游戏,就知道为什么在大半个H市.只要有我和A在场.这游戏就得多加一条规则:我和A不得首刀首验。此条规则凌驾于一切规则之上,包括天黑请闭眼。A只是一个代号,你可以认为他是任何人。为了方便讲述故事,我们就暂时称呼他为A。实际上只要你进入这个圈子,就一定听说过A的名字。A风趣幽默,机智过人,在游戏过程中,往往是场上气氛的调节者,只要有A在场,游戏必定是欢声笑语,紧张且有趣。在这方面,A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 跟彼得·林奇学投资

    跟彼得·林奇学投资

    投资大师纽伯格认为,彼得·林奇是当代社会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彼得·林奇在其数十年的职业股票投资生涯中,特别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扩展麦哲伦基金以来,股票生意做得极为出色,不仅使麦哲伦成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共同基金,其资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到140亿美元,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而且使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原来仅有的40种股票,增长到1400种。彼得·林奇也因此而收获甚丰,惊人的成就使其蜚声金融界。
  • 晋王追妻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晋王追妻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在没穿越之前,是T国的金牌杀手,穿越之后是丞相府的嫡女,还是未来的太子妃,心想:还是蛮好的。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这个地女是个无用之才。除了父亲和祖母护着他之外,其他人都很讨厌她。太子殿下退婚,但这对她没影响,毕竟她不喜欢他。虐渣男,斗小三,比心机,比智商,样样都是她赢。但唯独对他,自己却赢不了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
  • 凡心问道录

    凡心问道录

    古语有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而后又不知多少千万载岁月,盘古陨落化作万千桃林,山崖,深海,岩石…天之涯畔,盘古残灵化作灵气,滋养大地,万物初生。万物若能开悟,便可化灵为己用,有所神通,功至大成,便可幻化无形,飞仙而去…莫一帆因为一场旅行误入南天绝境,被卷入时间缝隙之中,待他从深谷里走出,面对强者为尊的新世界他又将何去何从?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少年如何翻云覆雨,超脱无形,只身傲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