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方面,就与大家日常德育工作的实效直接有关了。如果我们承认德育有三种形态,就像对学生“因材施教”一样,做德育的时候也要因自己的不同形态来设计德育活动。比如说隐性课程,它的概念对德育来说,就是告诉我们德育实际上有时候就是教育的全部。德育可以做直接的、间接的,也可以不做任何事。但不做任何事也行的前提是什么呢?第一,所有的老师和校长的德行是好的,也就是说所有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有基本的专业道德和最基本的一般道德,做人是善良的、有爱心的、负责任的。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你的学生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为你的善良挥发在空气中,会感染到他们。这个时候你做校长、班主任、普通老师,你在孩子们中间,家长就是最放心的。大家做校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人做自己教育事业的同志。如果你找的人不是这样,就要把他们塑造成为这样的人。一天达成不了目标的话,那就五年、十年,你要做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事实上,人们很少能记住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可是能够记住大教育家尼尔、苏霍姆林斯基,等等。苏霍姆林斯基威望最高的时候曾被邀请去做教育局局长——级别很高的教育领导,但他拒绝了,一直待在巴夫雷什中学。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巴夫雷什——一个农村中学算什么?可是苏霍姆林斯基在那里工作到去世,使得巴夫雷什中学成为教育的传奇。今天谁还能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时代的教育局局长?但人们一定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我觉得主要是看你人生的价值判断、价值标准是什么。大家应当努力成为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人。只有成为那样的人,或者有那种志向,工作才有意义和幸福感。至少,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同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他们德行好,就一定会造就好的隐性课程。因为你的爱心弥漫在空气里面,那就是隐性课程,那就是德育。
当然,只有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很好也不行,还有如何专业理解、实施德育的问题。比如对隐性课程意义上德育概念的专业化理解。你对隐性课程理解到什么程度,德育效益就发挥到什么程度。比如说,让校园里的墙壁会说话,一般都止于张贴科学家的画像、格言,除此以外,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吗?已经不可能会想到什么了。但事实上,校园里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是德育。进校门以后是行政楼在中间还是教学大楼在中间?这就是不同的隐性课程。比如现在给你1个亿去盖所小学,有A、B两种方案,在隐性课程的概念没有作为一个专业概念,或者你没有理解隐性课程的概念时,任何一个方案你都可能接受。比如建筑师给的方案,进门是草坪,然后是行政大楼,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头脑中有隐性课程的概念,把两个方案一比较,就会发现是不一样的。A方案进门就是行政楼,是强化校长在这个学校科层制的一种人际关系,建筑告诉学生:学校里面最大的是校长,其次是副校长、主任、班主任,这种关系在学校是不值得强调的。B方案呢?进门就是教学大楼、是教室。这一空间安排等于告诉我们:校长再大也是为大家服务的,孩子们才是校长所有工作的意义所在。民主、平等、尊重、爱心都在里面,这才是真正的“墙壁会说话”。当然,这里我只是举一个例子。我其实是想说,你应该发现隐性课程好在哪、用在哪。直接德育当然也很重要,也可以抓,但如果学校的所有工作都做到位,比如校长做得好,学校里的同事们都是不错的人,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讲,学校的德育绝对差不到哪里去!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有大为。无为之大为一定是建立在德行和业务都是一流、专业的基础之上的。
除了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设计、开展也要考虑它们的形态特点。直接德育的优点是什么呢?不少人说美国没有直接的德育。第一,这个判断是错的,是有些一知半解的人在乱说。美国的直接德育只是在一段时期里比重比较低,但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是全美国所有学校里都没有直接德育的。的确,有一段时间,由于受进步教育的影响,以及杜威公开说过直接德育的效果很差等原因,直接德育课程曾慢慢在大部分州、大部分学校里消失了一段时间。但事实上,即使那时直接德育也没有完全消失,所以不存在美国没有直接德育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开展了一个叫作“Character Education”的运动,我把它翻译为品德教育运动,也有人翻译为新品德教育运动。因为“Character Education”在英文单词里边包括两种,一种是现在的品德教育运动,还有一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本来就存在于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比如说学生读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在美国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读物之一是《麦加菲读本》,其中就是道德故事、社会化的寓言和故事,老师们用故事等来开展德育。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另外一本书,是由美国前教育部长贝内特编撰的《美德书》,现在在中国中、英文版都能买到。它实际上跟《麦加菲读本》是一个套路,都是试图让老师用书中的材料做直接的德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教育运动在美国非常有影响,它尤其受到右翼政治家,比如里根、小布什等人的重视。我们共产党的一些干部觉得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讲的话讲到他们心坎里去了,其实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品德教育运动在美国是右翼的教育运动,是保守的运动。但是从教育领域来讲,品德教育是一个回归,它至少说明不能简单说直接的德育就不好。为什么这样?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些道理讲和不讲是不一样的,比如毒品的危害,讲跟不讲是一回事吗?宪法讲和不讲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所有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所以就不要开专门的德育课了。”这种思维在美国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研究者发现,如果把德育任务全部交给数学老师是不现实的。数学老师可以承担一部分德育,但他不可能停下数学课去跟学生系统地讲宪法、讲应当警惕毒品的危害、讲人为什么要诚实。数学老师最多讲你们作业要按时交、一个学生不可以不交作业之类,顶多讲这个。数学老师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讲多了道德还很麻烦。所以我觉得直接德育一定有它的长处,就像讲授法到目前为止一定是全世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样。为什么?因为如果老是用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成本我们根本耗不起。小学、幼儿园还可以较多地采用发现式学习,但到初中、高中,肯定是讲授法应用越来越多。我在威斯康星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曾经专门跟过一个小学三年级和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各一天,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的班级也各追踪观察了一整天。高一历史课讲“二战”,那位老师不光“一言堂”,而且中间连个提问都没有,连个设问都没有。我记得他一上来就讲斯大林,从头到尾把斯大林讲了50分钟,直到下课的时候说再见。你能想象吗?美国的高中也有这样的课堂,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课程任务越重使用讲授法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为什么我们幼儿园活泼一点?
一个学员:因为教学任务没有那么重。
檀传宝:是这个道理。同样的道理,虽然有许多人烦它,但直接德育也有它的好处。当然,直接德育也有它的弱点,学校在安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
第一个弱点就是直接德育要占时间和空间。比如搞活动就要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就暂时不能做别的事了。又如上午要搞德育主题活动,那就不能搞音乐、不能教数学了。时间是一个常量,你用来做德育活动了,其他活动就要让位。你再怎么重视德育,直接德育的时间都应当是有限的。第二个弱点,直接德育适合年龄小一点、叛逆少一点的孩子。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讲的是“圣旨”。但直接德育如果重复太多,效率就会下降。最可怕的是到青春期以后,直接德育会遭遇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直接德育的弱点是时间有限,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这两个弱点我们从事直接德育教学和活动设计时都要仔细考虑到。第一重要的思考不是具体事务,而是怎么让德育活动有质量、有可欣赏性,而且不能是用外在的东西吸引学生,而是用道德学习内容本身吸引学生。好比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因为给孩子们糖果,孩子们才喜欢数学,而是因为数学本身让孩子们着迷。所以要进行直接德育,前提性的思维是要使即将开展的德育有质量或者具有可欣赏性。
可欣赏性是我主张的欣赏型德育模式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我们要想办法让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美感,让德育对象在欣赏中接受德育。受时间限制,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过一个一分钟左右的公益广告:
下班时分,公交车里拥挤得要死。有个女士的脚被人踩了,于是大叫起来:“没长眼哪,踩我脚了!”那位踩了她的男士在这种形态下就马上回击道:“哟呵,来劲了是吧!”然后两个人吵成一团……正吵的时候,一个老人不紧不慢的声音出现了:“得了,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了,就不挤了。”老人的声音特别轻,但是特别有感染力。然后电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最后浮现一行字“宽容是人类的美德”……
这个时刻,宽容真的是美的,具有可欣赏性,并且大家都会欣赏。你可以想象,如果这位女士笑着轻轻提醒人家:“对不起,你踩我脚了。”对方会怎么回应呢?一般都会说“对不起啊,踩你脚了”。两个人都很文明、很快乐地解决了问题。所以,两种不同的回应,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生活质量。他们两个吵的时候,整个车厢都烦死了;但如果是后一种选择,温柔的、有风度的、文明的互动,大家就会心一笑,满车厢的人都会比较愉快。所以我一直主张,天堂和地狱只是一个隐喻,并不只是指向未来。同样的事情,你有道德品质,你的生活品质就高;你没有道德智慧,你的生活品质就低。总之,我们要用央视广告这样的形式,用德育内容本身去吸引孩子。直接、生硬地对学生讲人要宽容,也可以,但是效率会比较低。你让学生看一分钟这个广告,它的德育效率却是极高的。奥秘在哪?就是德育内容本身有吸引力、有可欣赏性。所以大家如果要做直接德育,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我用什么办法来使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本身比较精致?
抓直接德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德育的可欣赏性。隐性课程最重要的特点则是要唤醒沉睡的雄狮。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人都要有隐性课程的意识。其实隐性课程本身不需要老师去做什么,但是要有这个专业意识。
间接德育呢?开展间接德育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我认为是要注意自然去雕琢。中国最近一轮课程改革对所有课程的教学都明确提出必须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一方面是巨大的进步,让大家有自觉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大家犯难——如何使每节课都能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比如说,一个老师上节课讲了祖冲之,这节课没讲祖冲之怎么办?如前所讲,如果专业地去理解德育形态,我们是不用每节课都费力去找祖冲之的。因为完整的数学课,好的数学老师把数学课教好,就是德育。比如,不光是数学老师跟学生说话的时候很有爱心、很有耐心才是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数学本身就是隐性课程。因为数学对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育科学精神,所以数学课只要教数学就行了。物理课教学也一样,只要教好物理就行了。每天把物理教好了,就是每一天都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根本不需要让物理老师天天去找物理学家的故事,否则不仅让物理老师很受罪,而且一旦物理课变成了政治课或者德育课,物理、德育两方都会受损失。当然,更深层的还有教学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体态等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总之,间接德育就是间接德育,不要变成直接德育。勉强的东西,一定很丑!
很多人最粗糙的思维就是把德育等同于直接德育。曾经有一位校长在北师大听完我的演讲后对我说:“檀老师,要不是有高考升学压力,我真的愿意跟你好好做德育。”
(学员们笑出声来。)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笑是跟你们一样的,我也只能跟你们一样笑。很显然,那位校长对德育概念的理解是有严重问题的,他把德育等同于直接德育,而且是他想象的那种占时间、绩效低的直接德育。其实直接德育如果有效,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一个孩子每天在学校里生活得特别有劲,成绩反而差,这是不合逻辑、不合常识的。一个孩子就算不为国家、为社会学习,而仅仅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好好上学”,学业成绩反而还会下降,这不是很奇怪的逻辑吗?所以,不是抓了德育升学率就会下降,而是反过来的。恰当地抓直接德育,符合我们刚才讲的质量观、有真正的可欣赏性,只会促进升学率的提升。所以,当那位校长那样说的时候,他不光没有意识到直接德育之外还有别的德育形态,而且对直接德育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