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2]。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4]。
参差荇菜[5],左右流之[6]。窈窕淑女,寤寐求之[7]。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悠哉悠哉[9],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ū)鸠:水鸟的一种。[2]洲:水中陆地。
[3]窈窕(yǎo tiǎo):指容颜美好。淑:好或善。[4]君子:此处是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ú):配偶。[5]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貌。荇(xìng)菜:一种水草,叶子可食。[6]流:用作“求”,求取。[7]寤(wù):睡醒。寐(mèi):睡着。[8]思:语助词。服:思念。[9]悠:忧思貌。[10]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11]琴瑟:古时的两种弦乐器。友:亲近。[12]芼(máo):拔取。
【赏析】
《毛诗序》说此诗:“《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将此诗理解为有关夫妇教化的诗。本诗也可视为一首动人的情诗。孔子曾评价此诗的格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本诗主要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中的“兴”,即先从一个看似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物入手,引出所咏之词。全诗音韵和谐,诗风清雅。其中有双声,有叠韵,重章叠唱,朗朗上口。
葛覃
葛之覃兮[1],施于中谷[2],维叶萋萋[3]。黄鸟于飞[4],集于灌木,其鸣喈喈[5]。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6]。是刈是濩[7],为为绤[8],服之无[9]。
言告师氏[10],言告言归[11]。薄污我私[12],薄浣我衣[13]。害浣害否[14],归宁父母。
【注释】
[1]葛:多年生草本植物,即葛藤,纤维可织布。覃(tán):长。[2]施(yì):蔓延。中谷:谷中。[3]维:语助词。萋萋:枝叶繁茂的样子。[4]黄鸟:即黄鹂。于:语助词。[5]喈喈(jiē):鸟鸣声。[6]莫莫:茂密的样子。[7]刈(yì):用刀割。濩:用水煮。[8]:细葛织成的布。绤:粗葛织成的布。[9]服:穿着。无(yì):心里不厌弃。[10]言:语助词。师氏:管女奴的妇女。[11]归:回娘家。[12]薄:语助词。污(wū):洗去(衣服上的)污垢。私:内衣。[13]浣(huàn):清洗。[14]害(hé):曷,何,意思是“什么”。否:不。
【赏析】
依《毛诗序》,本诗是赞美“后妃”在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的美德,本诗在最后也点出了全诗的主旨:“归宁父母”。然而“归”在古代,既可指称女子出嫁(《桃夭》的“之子于归”),又可指称出嫁女子回返娘家(《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记“冬,杞伯姬来,归宁也”)。现在一般以为,这是一首抒写一贵族女子准备归宁(回娘家)时心情的诗。诗作的主人公叙述她在采葛制衣时看见黄雀聚鸣引起了她和父母团聚的愿望,她在得到公婆及丈夫的应允后就告诉家里的保姆,开始洗衣,整理行装,准备回娘家。全诗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想念父母期待与父母团聚喜悦而急切的企盼之情。
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顷筐[2]。嗟我怀人[3],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我马虺[6]。我姑酌彼金罍[7],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我姑酌彼兕觥[10],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砠矣[12],我马瘏矣[13]。我仆痡矣[14],云何吁矣[15]!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又叫苍耳,野菜名。[2]盈:满。顷筐:一种斜口竹筐。[3]嗟:叹息。怀:思念。[4]寘(zhì):放置。周行(háng):大路。[5]陟(zhì):登上。崔嵬(wéi):山势不平。[6]虺(huī tuí):疲乏。[7]姑:姑且。金罍(léi):青铜制成的酒杯。[8]维:语助词。永怀:长久地思念。[9]玄黄:马匹生病。[10]兕觥(sì gōng):犀角做的酒杯。[11]永伤:长久思念。[12]砠(jū):有土的石山。[13]瘏(tú):马因疲劳而生病。[14]痡(pū):人因生病而无法走路。[15]云:语助词。何:多么。吁(xū):忧愁、哀愁。
【赏析】
有部分学者认为《卷耳》一诗是由两篇残破的诗篇合成的。此诗先从一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远行在外的丈夫写起,然后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全篇情节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将男女主人公的思绪情怀展现在同样的时空里。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后人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与《卷耳》有一脉相承之韵,如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樛木
南有樛木[1],葛藟累之[2]。乐只君子[3],福履绥之[4]。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5]。乐只君子,福履将之[6]。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7]。乐只君子,福履成之[8]。
【注释】
[1]樛(jiū):长势弯曲的树木。[2]葛(gé)藟(lěi):葛藤,一种藤蔓类植物,茎可做绳,纤维可织布。藟似葛,也是一种藤蔓。累:攀援或缠绕。[3]只:语助词。[4]福履:福禄或幸福。绥:安稳、稳妥。[5]荒:覆盖。[6]将:扶助。朱熹《诗经集注》:“将,犹扶助也。”[7]萦(yíng):此处指缠绕。[8]成:成就。
【赏析】
本诗可以理解为一场婚礼上的唱词,也可以理解为妻子对丈夫说的祝词。《樛木》很好地表现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纯朴的民风。以樛木得到葛藟的缠绕比拟君子常得福禄相随,非常生动、形象。
螽斯
螽斯羽[1],诜诜兮[2]。宜尔子孙[3],振振兮[4]。
螽斯羽,薨薨兮[5]。宜尔子孙,绳绳兮[6]。
螽斯羽,揖揖兮[7]。宜尔子孙,蛰蛰兮[8]。
【注释】
[1]螽(zhōng):古代指蝗虫。羽:翅膀。[2]诜诜(shēn):同“莘莘”,众多貌。[3]宜:多。[4]振振:繁盛貌。[5]薨薨(hōng):很多蝗虫飞时发出的声音。[6]绳绳:延绵不绝貌。[7]揖揖:指会聚。
[8]蛰蛰(zhé):聚集。
【赏析】
《毛诗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现一般认为本诗的主题是劳动人民借民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不满,讽刺剥削者子孙众多,就像蝗虫一样侵夺劳动人民的成果。
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其实[5]。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形容桃树枝叶生长茂盛。[2]灼灼:花开得鲜明、美丽。华:花。[3]之子:出嫁的姑娘。归:指女子出嫁。[4]宜:和顺。室家:此处指夫家。[5](fén):果实很多。[6]蓁蓁(zhēn):树叶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对姑娘出嫁的祝福诗。朱熹《诗集传》:“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只寥寥数语就唱出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福,《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在周代,姑娘出嫁一般选在阳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春季,故诗人以桃花起兴,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象征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诗中并无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淡自然。简单质朴是至高的境界。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反映了先秦人民朴实的人生观。
兔罝
肃肃兔罝[1],椓之丁丁[2]。赳赳武夫[3],公侯干城[4]。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5]。赳赳武夫,公侯好仇[6]。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7]。赳赳武夫,公侯腹心[8]。
【注释】
[1]肃肃(suō):整饬貌,密密。罝(jū):捕兽用的网。[2]椓(zhuó):打击。丁丁(zhēnɡ):击打之声。指布网捕兽前必在地上打桩。[3]赳赳:威武雄健之貌。[4]公侯:周代的爵位,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爵,公侯是较尊贵的爵位,文中泛指统制者。干:盾牌。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者。[5]逵(kuí):四通八达的路。中逵,指道路中间。[6]仇(qiú):同“逑”。[7]林:古代牧外称为野,野外称为林。中林,指林中。[8]腹心:指可信赖的人。
【赏析】
先秦时代,狩猎本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这点在《周礼·大司马》中有所记载,《兔罝》就是一篇歌颂狩猎的诗歌。在咏唱之中,还有炫耀的成分。因为对于西周贵族来说,能有这些勇猛的部下,是非常高兴的事。但在另一方面,《诗经》“国风”中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出:在这种夸耀背后掩盖着怎样一种悲哀!
芣苢
采采芣苢[1],薄言采之[2]。采采芣苢,薄言有之[3]。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4]。采采芣苢,薄言捋之[5]。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6]。采采芣苢,薄言之[7]。
【注释】
[1]芣苢(fóu yǐ):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入药。[2]薄言:发语词。[3]有:采取。[4]掇(duō):拾取。[5]捋(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6]袺(jié):用手拉着衣襟兜东西。[7](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用其来兜东西。
【赏析】
这是古代劳动妇女采摘车前草时候唱的歌。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1];汉有游女[2],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3];江之永矣[4],不可方思[5]。
翘翘错薪[6],言刈其楚[7];之子于归,言秣其马[8]。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9];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1]休:休息。思:语助词。[2]汉:汉水。游女:在汉水岸边游玩的女子。[3]泳:游泳。江:长江。[4]永:很长的水流。[5]方:渡河的木排。本文指乘筏渡河。[6]翘翘:树枝挺出状。错薪:杂乱的柴草。[7]楚:灌木的名称。[8]秣(mò):喂(马)。[9]蒌(lóu):一种植物,即蒌蒿。
【赏析】
本诗的主人公是位樵夫,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因求之不得而心有所思,便借助一川江水倾吐内心惆怅的愁绪,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单相思的失望和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本诗将传神的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写进全诗,作为三章起兴之句。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认为此诗是《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篇之一。
汝坟
遵彼汝[1],伐其条枚[2];未见君子[3],惄如调饥[4]。
遵彼汝,伐其条肄[5];既见君子,不我遐弃[6]。
鲂鱼赪尾[7],王室如燬[8];虽然如毁,父母孔迩[9]。
【注释】
[1]遵:循着,沿着。汝:汝河,源出河南省。(fén):指水堤。[2]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3]君子:此指在外的丈夫。[4]惄(nì):饥,一说忧愁。调(zhōu):早晨。调饥:揸早上挨饿。[5]肄(yì):树被砍后再生的小枝。[6]遐(xiá):远。[7]鲂(fánɡ)鱼:鳊鱼。赪(chénɡ):指浅红色。[8]毁(huǐ):火。[9]孔:甚。迩(ér):近,此指迫近饥寒之境。
【赏析】
《毛诗序》说:“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韩诗章句》认为本诗是“以父母迫近饥寒之忧”而劝夫“为此禄仕”。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妻子挽留在外征战归来的丈夫。在王朝多难之秋,丈夫还要赶紧出征,夫妇之爱纵然已被毁灭,但是饥寒交迫的父母谁来照顾?
麟之趾
麟之趾[1],振振公子[2],于嗟麟兮[3]。
麟之定[4],振振公姓[5],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6],于嗟麟兮!
【注释】
[1]麟:麒麟,传说中一种祥瑞之兽。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之兽。趾:足,麒麟的蹄。[2]振振(zhēn):诚实仁厚。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的子孙。[3]于(xū):通“吁”,叹词。于嗟:叹美之声。[4]定:同“”,额。[5]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6]公族:与公姓义同。
【赏析】
这是一篇赞美贵族公子贤能的诗歌。朱熹《诗集传》:“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也有说法认为这是孔子的《获麟歌》。
●召南
鹊巢
维鹊有巢[1],维鸠居之[2];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