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15000000010

第10章 复国大乱炖(1)

陈胜吴广,刘邦,项梁……

如果只有他们几个,怎么也称不上天下英雄。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天下英雄出我辈,英雄大减价,需要更多的英雄站出来!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的这把火,彻底点燃了天下人心中的英雄帝王梦,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田间地头,瓜田李下,有机会大家都想试试!

首先是武臣,前文曾经说过,武臣,陈县人,陈胜的朋友,被陈胜委任为大将军,率军攻打原来赵国的土地,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

武臣一路向北,从河南省滑县的白马津渡过黄河,武臣与已经灭国多年的赵国本没有渊源,但是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又有两个大智囊随行,事半功倍。

到了赵国旧地以后,武臣采纳陈馀张耳的建议,开动宣传机器,以赵国的拯救者自居,劝说各地的赵国旧人跟着自己造反。

上兵伐谋,武臣这一招起效很快,赵国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她位于北地边陲,自春秋脱离晋国独立以来一直过着四面受敌的日子,西边是强大的秦国,东边的是齐国,南边有魏国楚国,北边有匈奴,个个都想咬她一口。

要想在这种地方活下来,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敌人狠,你只有比他们更狠,历史上赵武灵王曾在推行过赵国版的改革开放:胡服骑射,希望引进胡人彪悍的传统,改良中原人旧有的民风民俗,这一招对赵国的发展曾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改良的赵国民风彪悍,被秦国灭亡以后不服气的大有人在,看到有人领头,顾不上是不是赵国原来的王族血统,纷纷来投奔。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武臣大力包装自己,封自己为“武信君”,这个名字起的非常有学问,既有武力,又讲信用,称为君还十分的文雅,同时代的项梁也自称为“武信君”(武臣先叫的),可见这个名字就如同后世的“及时雨”“呼保义”一样,是个非常提升自己知名度的好名字。在这双管齐下的宣传手段下,武臣很快招募了上万人,然后连续攻克了十几座小城,声势巨大。

但是赵国地域辽阔,光是打下几座小城不顶用,为了快速扩大战果,提升知名度,武臣决定打下范阳这个赵国旧地的大城市,范阳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定兴县,武臣等不及春风化雨,必须用雷霆手段让那些不投降的官员明白,范阳这样的大城市就被拿下了,其他小城干脆主动投降吧!

就在武臣筹划怎么攻打范阳的时候,手下一个谋士站了出来,给武臣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这个谋士叫做蒯通,原名蒯彻,后世因为避汉武帝刘彻的讳,被改名为蒯通,前人为后人改名字,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没办法,先人后人不重要,地位才是关键,从来都是为尊者讳,不是为先人讳。

蒯通当时刚刚出道,知名度很低,但是大家要记住他,在后来的楚汉之争中,他在韩信手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范阳本地人,蒯通口才出色,擅长辩论,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听到武臣率兵准备攻打范阳的消息以后,蒯通萌发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决定为家乡的安危尽自己的一份力,也想借此机会为自己找到一条青云之路,所以构思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可行的办法。

他首先找到范阳县令徐公,说道:我是范阳的百姓,名叫蒯通,我私下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表示哀悼。尽管如此,我又祝贺您因得到我蒯通而获得生路。

这话说的很狂妄,如果范阳县令是项羽,蒯通这主意立马就随着脑袋一起搬家了,不过蒯通的功课做的不错,对范阳县令做了调查,知道范阳县令徐公是个非常有气量的人,所以给他来个先声夺人。

徐公听到蒯通这么肆无忌惮的讲话不但没有生气,还非常客气的问他:您为什么要哀悼我?

蒯通说道:你做县令已十多年了,范阳地界就这么大,你这些年严厉执行秦国的刑罚,杀人无数,还有许多人被处以各种残忍的刑罚,比如砍胳膊砍腿,切鼻子,脸上刺字什么的,有道是:搬倒了葫芦洒了油,杀人不死反为仇。这些人虽说有些事罪有应得,但是他们自己不这么想,不但不认为你是在执行法律,还会认为是因为你才把他们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都把账记在你头上,早就想杀你全家了,只是秦朝政局稳定,他们不敢!如今天下大乱,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起义来杀你报仇雪恨,所以我来哀悼你。

徐公天天在为这事发愁,听到蒯通一番高论,意识到救星来了,赶忙非常谦虚的问道:您为什么祝贺我得到先生就获得生路呢?

蒯通胸脯一拍说道: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我保证你能躲过这场灾难。

蒯通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五一十的摆出来,徐公真的就相信了他。

于是蒯通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先是投奔了武臣的军队,利用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接触武臣的机会,成为他的谋士,等到武臣决议攻打范阳的时候,蒯通站了出来,把蓄谋已久的说词和盘托出。

他告诉武臣,他有办法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范阳。

武臣对蒯通这标新立异的观点非常感兴趣,让他继续说下去。

蒯通继续说道:据线人回报,范阳县令贪生怕死,听说您来了也不准备抵抗,直接准备投降,但是又担心投降以后被您杀死,所以很犹豫。如果他投降了您再杀了他,其他地方的官员就会觉得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那时候大家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您就不好办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赢了也是元气大伤,这对将军在赵地长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有个主意:就是您大张旗鼓接受范阳县令的投降,非常客气的接待他,不但不杀他还让他保持原职,与此同时到处宣传这件事情,把范阳县令树立成为一个您仁慈的榜样,让大家都知道投降不但不会死,还有很多好处,这样哪些还在犹豫的官员们就会主动来投降,最后将军你就不费一兵一卒,所有的城池都归您了。

武臣觉得这个计策很好,派了100辆车,200个骑兵专门去迎接徐公,交接仪式完成后又举办了赵国旧地大巡游,让徐公作为特别嘉宾到处讲述投降的心路历程,各种好处。

果然没有多久附近的城池都派人来投降,武臣不费一兵一卒得到30多座城池,效率远远高于之前动刀动枪,打打杀杀。

等到武臣的军队攻占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形式又发生了变化,不断膨胀的楚王陈胜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对于不听话的或者自己看不顺眼将领说杀就杀,在邯郸的武臣不时听到陈县传来陈胜杀害大臣的消息,许多被杀的人都是武臣的至交好友,武臣害怕了,虽然打了胜仗但是非常忐忑,唯恐楚王一不高兴把自己也干掉。

张耳陈馀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短暂的相处让他们看透了陈胜的为人,所以他俩极力劝说武臣不要回去,就在邯郸自立为王,大家都是王,平起平坐,没有必要继续听陈胜的,既然已经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受他节制呢?

但是武臣却犹豫了,他的一家老小都在陈县,一旦自己反水,家人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张耳陈馀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他们极力劝说武臣,应该以大事为重。

这里要多说一点:什么是大事,当大王就是最大的事。以大事为重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大事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久而久之,大事就成了一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

其实说白了,大事不过是个借口,对于个人而言大事是你的私心,野心,对于别人而言,大事就是一个忽悠你的口号罢了,小事都照顾不好,哪还有什么大事。

在张耳陈馀一天三顿迷魂汤的灌溉下,武臣的野心最终战胜了亲情,八月,武臣在邯郸自立为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并派人通知了陈胜。

陈胜大王大发雷霆之怒,把武臣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翅膀都硬了,刚离开不到一个月就反水,没有我,你不过是陈县一个种地的,如今也装模作样当大王,还敢专门派个人来通知我,这不摆明了是向我叫板。

楚王一声令下,要把武臣在陈县的家眷统统杀光,然后发兵攻打赵国。

柱国蔡赐是陈胜的智囊,也是个明白人,赶紧阻止了陈胜的冲动,他十分细致的把当前局势给暴怒的楚王分析了一下:现在大敌当前, 秦国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你杀了武臣的家人,等于给自己又增加了一个敌人。一个秦国已经够了,如果再增加一个敌人,我们将难以应付。如今武臣称王已经既成事实,杀他全家也改变不了这儿事实,只能激怒让,让大家成为不死不休的敌人,不如顺水推舟,派人去祝贺他,但是扣住他的家人作为人质,命令他攻打秦国。

同类推荐
  •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贞观元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李二陛下初登大宝。此时薛仁贵还在长安城混着社会,绰号飞猪。此时的王玄策还是终南山中一个贪财的小胖子。此时在长安城常乐坊里,一个穿越到唐朝地狱模式开局的宅男叶小娘……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女装大佬人生。
  • 宋朝我最牛

    宋朝我最牛

    九零后大学生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债主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用钱把债主砸死。方腊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把你打得哭爹喊娘。金人来了,没事,随便弄出个东东让他们开开眼。大宋有我张九言,从此就不一样喽。
  • 地主家的狗腿子

    地主家的狗腿子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 崛起草原1632

    崛起草原1632

    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什么。。。。。。
  • 明月万里照汉关

    明月万里照汉关

    回到明朝,小警察变成了富家纨绔。一场冲突,与未来天子结下不解之缘。改变历史,从改变皇帝开始。征战沙场,一统辽东大漠。宣扬海权,明月所照之处,尽是汉土。……大明天启三年,我来了!新建读者群名称:明月万里照汉关;群号:725700630
热门推荐
  • 一枕风月

    一枕风月

    文案一:她是爱吃爱喝爱打架的红衣小姑娘,真身却是上天入地的珍稀动物。他是高冷拽的上古神族,因调查母亲死因拜入师门,却没想到从此开启了拯救世界的副本。文案二:她是天上地下唯一一只神鸟帝江他是九重天上最骄傲的上古神族从年少无知到相生相死只余这风月依旧-最热闹的九重天师门,最有爱的同门-全文小甜饼-高冷开挂男主X吃喝打架样样精通女主
  • 一见此人误终身

    一见此人误终身

    九界中名震四方的两位舞天仙之一的雨天仙:晴雨,竟然还是管理九界的两位帝君之一的雨君上!到底是何事能让堂堂帝君隐藏身份在人界大路秘密调查。一件又一件离奇事件,背后又隐藏着何等的阴谋。而我们浪到飞起、无所畏惧的雨君上又将如何查明真相。苏铭风,明面上是西灵学院的第一天才,暗地里却是七杀殿的殿主玄风尊者。又是什么能让一介尊者屈尊在一小小学院。【表里不一、霸气少女×笑里藏刀、凶狠少年】片段一:某院长:“铭风啊!你是我们学院的第一天才,一定要努力修炼啊!话说,我女儿很喜欢你,你有兴趣吗?”苏铭风扬起一抹微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寒光闪闪的宝剑搭在了院长的脖子上:“院长,你再说一遍,我刚刚没听清。”片段二:晴雨把手搭在苏铭风的肩膀上,向着万花楼走去,豪迈道:“笑面虎!跟着点,本小姐带你去浪一会儿。”此时已经对晴雨倾心的苏铭风:“雨儿,我们先去和几壶好酒再去浪也不迟,如何?”晴雨:“成吧!”苏铭风带着晴雨走向酒馆,然后再向暗处打了个手势。一刻钟后,方圆几里的妓院和小倌馆全都倒闭了。
  • 复仇总裁俏助理

    复仇总裁俏助理

    四年后的重逢,她,精明干练,坚强隐忍;他,阴狠冷酷,邪魅果决......四年前是谁背叛了谁?四年后又是谁报复了谁?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又将拉开怎样的帷幕?......
  • 末世重生之一家亲

    末世重生之一家亲

    末世突然到来,让人猝不及防,由于轻信他人,害的家人惨死!重生末世降临之前,她要如何带着亲人活到黎明到来!种菜?练功?还是寻找那可能存在的乐园?亏欠良多的那个人,只希望你今世好好活着!拥有自己的幸福!只是……措不及防……女主是重生,但没有什么金手指。写的是普通人怎么在末世里生存。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九千岁,我不嫁,一听就是个宦官!”这话是穿越之后沫诗缈说的,那年她十一岁,特狂妄的的宣布这一重大决定。只是,那个宦官不是宦官,是皇上的第九个皇子,知道后的她差点没从床上摔下来。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偏偏又俊美如斯将她命脉拿捏的死死的。“你救了我一命,本督自然是要偿还的。”可是,欠债肉偿?这妖孽的偿债方式也太特殊了些吧?“缈缈,若非如此,九千岁何以为九千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 现实与虚假

    现实与虚假

    怎么说好了,是一部穿越小说,主人公阳,故事纯属虚构
  • 荣耀之再战江湖

    荣耀之再战江湖

    江湖风云迭起,魔域飞扬。各路英雄豪杰崭露锋芒,期待英雄降临
  • 盛唐烟云(全集)

    盛唐烟云(全集)

    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为了避难,进入兵营,在封常清等安西军军官的教导下接收军事训练。后又卷入之前躲避的灾难中,立功受封。此后因无意目睹皇家丑闻,被迫到安西军避难。不想哥舒翰和朝中权贵勾结,意欲灭口。主人公被迫奋战自保,终于来到安西。此后数立军功,又被边令成迫害,不得已领六百唐军西巡,扬威药刹水,打出一片天地,被朝廷封为大宛都督。安史之乱爆发,他回师救援,多次救下唐军,并打得长安叛军不敢出城。后为了给封常清报仇,夜袭长安,率先入城。回纥军在长安烧杀掳掠,他亲自带兵阻拦。虽然有违朝廷旨意,但保住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