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了武关,项羽逼死王陵老娘,双方彻底撕破脸。从鸿门宴开始双方一直保持着虚伪的和平,明面上满口的同门友谊,结拜感情,抗秦盟友,背地里巴不得一刀捅死对方,在外人看来,既然大家装的这么辛苦,干脆以后就不要装了。
但是事实证明,该装还的装。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其中这样说到:上下几千年,成功只需三位导师就成功概括了:老子,庄子,孙子,连起来读,就是老庄(装)孙子。
谁都不想当孙子,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想当爷,就的先当孙子。没有孙子,哪来的爷。
虽然比项羽年纪大很多,但是年纪不等于实力,当实力不如别人的时候,刘邦选择了先当孙子,现在,他要继续装孙子。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张良出现了,此时韩成还健在,张良虽然已经和刘邦暗送秋波,眉来眼去很久了,但是名义上依旧是韩成的下属,作为貌似中立的第三方,张良写给项羽一封信,信中张良非常诚恳的告诉项羽,作为旁观者,他可以担保,汉王不过是想得到关中,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就满足了,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一句话:汉王不是想证明什么,只不过把自己应得的拿回来。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发哥的赶脚。
毫无疑问,这封非官方的信代表了刘邦集团真实的意思,在这个时候发出这封信,就代表刘邦向项羽服软。
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服软意味着投降或者死亡,基于实力的考虑,刘邦选择在战斗开始之前服软,只不过是一种拖延的策略,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策略。
奇怪的是,一向非常暴躁,多疑的项羽同意了刘邦的请求,默认了这个结果,允许刘邦吞并关中的土地。
张良似乎早就预料到是这样,一点都不奇怪,写这封信,不过是给项羽一个台阶下,让双方回到当初那种虚伪的平衡,现阶段,刘邦的实力依然弱小,需要时间发展。就好比是打 游戏,现在有的是矿,但是需要时间开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造出更多的兵,等一切准备好了,就可以开打了。
这些道理项羽都明白,但是他现在很尴尬,因为他根本没有精力去全力对付刘邦,眼前有更大的威胁等着他去收拾---田荣。
秦国灭亡以后,项羽大肆封王,田荣当年既不出工也不出力,还以怨报德,坑害了项梁,所以胜利以后连个王也没有捞到,非常不爽,趁着项羽不注意把项羽分封的几个田姓王一锅端,甚至连田儋儿子,自己的侄子田市也杀了,成为齐国的实际控制者。
齐国和项羽老巢彭城一步之遥,在本霸王眼皮子底下嚣张,明显就是不给我面子。项羽大怒,对外放出话来:这回不整死田荣誓不罢休。
在项羽看来,田荣不过是个小苍蝇,想什么时候拍死什么时候拍死,一直没有太把他当回事,时间久了这家伙忘记自己是谁,以为不敢动他。既然这样,就一劳永逸,送他去见他哥哥,一劳永逸的解决齐国的事情,比起刘邦,齐国楚国更近,攘外必先安内,搞定田荣,再专心收拾刘邦。
从当时事态的发展来看,这无疑是个正确的决定,老谋深算的范增也没有异议,毕竟刘邦还嫩,且远在天边,让他多活几天。
为了专心搞定田荣,项羽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第一:干掉韩成,任命原来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在项羽心中,韩成不过是个小喽啰,比田荣都不如,当年叔叔项梁封他做韩王不过是权宜之计,原本没有抱多大指望,这小子虽说是皇亲国戚,但是他的祖先明显没有帮他,混了那么久,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影响力太弱,杀掉就杀了。
对于项羽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随意,但是对另外一个人,却是要命的一刀,这一刀让他彻底斩断过去,再与项羽势不两立,不死不休。这个人就是张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项羽,我恨你!
第二:干掉楚怀王,地球人都知道项羽想杀他,这是公开的秘密,不知道的是项羽打算几月几号,用什么方式干掉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怀王的内心是崩溃的,天下之大,竟然没有容身之地。
作为臣子,项羽非常体量领导的心意,不忍心楚怀王天天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所以早早的命令英布在长江上把他干掉。
不久以后,这两件事情将集中发酵,成为摧垮他的重要力量。
但此时此刻,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解决了后顾之忧,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国。
公元前205年正月,项羽大军抵达城阳,城阳即现在的青岛市城阳区。敌人兵临城下,为了保卫祖国,田荣鼓足勇气,真刀真枪的和项羽干了一场。
欺负了几个不争气的本家,在手下一帮混饭家伙的马屁声中,田荣产生一种错觉,自己很厉害,足以和项羽掰掰手腕。不但如此,他还为自己的即将到来的胜利找到了许多理论依据:
1、主场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2、这场战斗是保卫祖国,正义站在自己一方,邪不胜正;
3、我是齐国皇族后裔,天命护体,祖先庇佑;
4、有一定的舆论支持,许多诸侯国国君都私下里支持我。
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但是事实再次证明,出来混是讲究实力的,心灵鸡汤喝多了会有毒的,即使没有毒,也不如一碗米饭来的实惠,没有实力瞎亮剑,还学人家想当老大,下场会非常惨的。
作为当世第一高手,占据绝对优势的项羽轻松击溃了田荣,兵败以后田荣逃到了平原,平原百姓热烈欢迎他的到来,然后趁他不注意,杀死了他。
保卫家乡反倒被家乡人干掉,田荣死的有点尴尬。
田荣死后,为了稳定齐国局势,项羽重新立田假为齐王,对于田假来说,项羽具有再造之恩,亲楚是必然的选择。
过程、结果,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项羽的这次出征应该是非常完美,但是这位骚年在胜利以后忽然邪神附体,再次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在占领区烧杀抢掠,铲平了当地的城墙,房屋,抢走当地的财物,妇女,还故伎重演,把田荣的降兵活埋了。
屠城杀降并不罕见,但是像这位仁兄这样,把屠城作为一种乐趣,杀降作为一种习惯,毫无目的的破坏一切,毁灭一起的,也极为罕见。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品经得起这么败坏。
后世许多史料把项羽塑造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光明磊落,武功盖世,有情有义,宁死不屈。
尤其是李清照,这位感情生活非常坎坷的大才女,带着琼瑶的心态看历史,一首“夏日绝句”奠定了项羽至高无上的地位,蒙骗的大多数人。
实话实说:项羽真的不是一个好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恶魔。
除了在反抗秦国的战斗中做出贡献,与他相关的其他新闻总是围绕屠城,劫掠,杀降,活埋,烹杀等等,怎么败人品怎么玩,怎么变态怎么玩。
不排除后世刘氏集团有丑化他的成分,但是以太史公的年代背景和独立精神,我相信大部分是真实的。
这样的人如果掌握了最大的权力,是一种灾难。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齐国的老百姓忍无可忍,为了生存,成立了众多的反抗组织,保卫家乡,抗击恶魔。
就在项羽陷入齐国人民战争的汪羊大海中,刘邦也没有闲着,利用双方短暂的和平,快速扩充地盘,积蓄力量。
他首先安抚了关外的百姓,然后收服了河南王申阳,接着在韩成死后,立原韩国国君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为太尉(此韩信非彼韩信,为了区分,以后此韩信称为韩王信)。韩王信在得到刘邦的帮助后击败了郑昌,光复了韩国。
在此之后,刘邦回到关中,率军攻克陇西、北地,俘虏了章邯的弟弟章平。经过这一系列战役,关中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减少,只有章邯还在死守废丘,但是已经不能形成实际威胁。刘邦把韩信留下继续围攻废丘,自己亲自率军在临晋渡过黄河,进入魏国,魏王豹投降,汉军又趁势攻下了河内,俘虏了殷王司马卬。
牵一发动全身,平衡被打破,大家有冤申冤有仇报仇,在此期间,陈馀出动三个县的兵力,击败了张耳,报了当年被抛弃的一箭之仇,迎回了赵王歇,张耳再次使出逃生大法,投奔了老朋友刘邦。
韩广被项羽封为辽东王以后,非常不爽,不愿意到新地方办公,天天在新版燕王臧荼封地晃悠,臧荼也不是什么好鸟,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不想去辽东,我就送你上西天,臧荼发动突然袭击,击杀了老领导韩广。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项羽分封的天下十九位王,除了他和刘邦两人,只剩下英布、吴芮、臧荼、共敖,其余的死的死,亡的亡。
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幻大王旗。
楚汉战争,正式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