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800000007

第7章 主编《竞业旬报》(1)

1906年夏,胡适考入了中国公学。这所学校是一部分留日的归国生创办的。1905年日本政府接受清朝反动政府的要求,禁止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故于当年11月以文部省名义公布了《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中国学生认为是侮辱中国,群起反对,并停课返国。次年2月留在上海的归国留学生向各界募捐,自己办学为国争光,于是创办了这所学校。该校名有消除省界,民办学堂之意。那时青年人心理一般崇信共和,所以学校章程采取民主共和制度:发起人是学生,办事员是学生,读书的也是学生。其中老师和学生大多是革命党人,他们朝气蓬勃,穿洋装、剪辫子、用普通话教学,这些在当时都是与众不同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公学在社会上颇受封建势力之仇视。当时学校的教师有于右任、马君武、沈云翔等人;学生中有但懋辛、熊克武、饶辅廷等人,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的中坚分子。然而学校开办一个半月后,经费告罄,无法可想;创办人万分着急,其中湖南益阳的姚弘业激于义愤,于3月13日投江自杀。生前留下遗书说:“我之死,为中国公学死也。……愿此一点灵魂与中国公学共不朽!”他的遗书在报上发表后,引起社会震动,人们向他表示敬意:“南洋华侨胡子春,还有一个姓林的,激于义愤,次第捐洋数千元”。是年胡适也正因为读了这个遗书,受到极大的感动,而报名投考中国公学的。

胡适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言志”,总教习马君武看过他的试卷后,甚为惊喜,拿去给别的老师传阅,大家都说为公学得了一个好学生。那时他在同学中年纪算是比较小的一个,大家把他当作小弟弟看待,给他看《民报》,也不强迫他剪辫子。胡适在中国公学三年始终没有把头上的小辫剪掉,而且也没有人来劝他加入同盟会。后来但懋辛告诉他说:当时学校里的同盟会员商量过,大家认为你将来可以做学问,要爱护你,所以不劝你参加革命的事。虽然如此,但有些活动还是许他参与的。胡适回忆说:“我当时英语比较还好,记得有天夜晚已经就寝,同学们将我喊起来,要我到海关办交涉,因为有位留日的女学生从日本回国,为革命党运送武器,箱子藏有大批的手枪炸弹,被海关扣下来,我便冒险的前去交涉,但后来实在无法可想,只好不谈东西,将人营救出来作罢。”可见当时的中国公学,实际上是一个革命机关。

由于环境的关系,胡适入学不到一个月,就由一位同宿舍的同学钟文恢,介绍加入他们办的“竞业学会”。钟是会长,会员中大多是革命党人。该会的宗旨是;“对于社会,竞与改良;对于个人,争自濯磨。”为了鼓吹革命,他们办了一个白话报刊,叫《竞业旬报》,宗旨是;(一)振兴教育;(二)提倡民气;(三)改良社会;(四)主张自治。决议用白话文做宣传,要把他们的主张传布到小学生中去,从根本上做工作。该报1906年10月28日创刊,主编是湖南醴陵傅君剑。在第一期上有位会员以“大武”的笔名发表了一篇《论学官话的好处》的文章,他说:“诸位呀!要救中国,先要联合中国的人心。要联合中国的人心,先要统一中国的言语,这才是变弱为强的下手第一着。……”在别人的动员下,胡适也用白话文宣传科学知识,写了一篇《地理学》的文章在这期上发表。他说:“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说这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谁知这话竟是大错……譬如一个人立在海边,远远的望着来往的船只。那来的船呢,一定是先看见他的桅杆顶,以后方能看见他的风帆,他的船身一定在最后方可看见。那去的船呢,却恰恰与来的相反,他的船身一定先看不见,然而看不见他的风帆,直到后来方才看不见他的桅杆顶。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那地是圆的,所以来的船在那地的低处慢慢行上来,我们看去自然先看见那桅杆顶了。……诸君们如再不相信,可捉一只苍蝇摆在一只苹果上,叫他从下面爬到上面来,可不是先看见他的头,然后再看见他的脚么?……”这是他用白话文写的宣传科学知识的文章,他说:我做了一个月的白话文,胆子大起来了,忽然决心要做一部长篇章回小说,题目叫做《真如岛》,用意是破除迷信,开通民智;第一回登在“旬报”第三期上,回目是:“虞善仁疑心致疾 孙绍武正论祛迷”。虞是孙的舅父,家私富有,好施舍行善,膝下无子,非常迷信。一天得了重病,自信不能活命。因为曾算过命,说是今年54必有大灾,过不去了。这时恰逢外甥孙绍武来看他。孙不仅读诸子百家的书,而且常看新出版的书,故知道一些科学道理。他认为今日舅父生病,不过是外感风寒而已,于是劝他服药,另外从心理上帮助他克服迷信思想。经过他一番解释,吃了点药,后来病果然好了。

小说是这样开场的:“话说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城外有一个热闹的市镇叫做神权镇,镇上有一条街叫福儿街。这街尽头的地方有一所高大的房子。有一天下午的时候,这屋的楼上有二人在那里说话。一个是一位老人,年纪大约五十以外光景,鬓发已经有些花白了,躺在一张床上,把头靠近床沿,身上盖了一条厚被,面上甚是消瘦,好像是重病的模样。一个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后生,生得仪容端整,气概轩昂,坐在床前一只椅子上,听那老人说话……”故事就这样展开了。第二回是:“议婚事问道盲人,求神签决心土偶。”在这回里,讲的是虞善仁看中自己的外甥,想把爱女许配与他。于是请个算命先生将他二人的时辰排一排,结果是八字不合,因此作罢。但虞善仁疑惑不解,于是又去观音庙求了一支签,糟糕!乃是一支下下签。只见上面写道:“念尔诚心一瓣香,机关略示细端详,木星却被金星克,后甲先庚不久长。”善仁念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不好,于是回家,从此不提此事。胡适在末尾评点说:“瞎子算命,土偶示签,夫妇造端,几同儿戏,以致造成多少专制婚姻,颠倒婚姻,苦恼婚姻,而实收此愚国愚民之恶果,咳!迷信的罪恶。”故事一幕幕如是编撰下去,原来拟定题目是40回,后来登到11回,《旬报》停刊,中途而止。

同类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主要讲述了:在漫步青春的同时,我们总是容易忽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但年龄的春天只有一次,在20几岁这个人生的关键期,女孩子需要好好把握,在各个层面完善自己的心智与情感,人生路上难免有风波与坎坷,最重要的是要做真实的自己!
  • 三国之飞将再世

    三国之飞将再世

    一人压诸雄,一戟镇万兵,三国时期武力第一得吕布,却屡屡为他人所利用,最终身死白门楼为人所叹惋,而当一个现代的灵魂与吕布发生碰撞之后又会发出怎样的火花,是一切重蹈覆辙,还是权力美人收入囊中,一切都在故事中。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吾家囧徒初长成

    吾家囧徒初长成

    古代小萝莉养成文!呆萌妞霸气上演艰难追师记!她,出身名门却长在山谷,卖萌撒娇耍无赖,无一不能。他,沉默寡言却文武双全,腹黑毒舌假正经,样样精通。她追随他出了山谷,一路风尘仆仆,进入皇宫,摇身变成小公主。他养育她十六年,受尽折磨痴缠,对天感叹:“女人为何如此麻烦!”阴险太后设迷局,镇国塔中的她九死一生。他救她于危难,却只说:“你怎么这样沉?”楚国皇子求和亲,为换得长治久安,她挥泪出嫁,却险些死在他剑下。她只知他沉默寡言,却不知,他曾为她拱手江山。他想护她一世周全,却不知,她想与他一世长安。
  • Step by Step

    Step by Step

    A disturbingly prophetic account of the events leading up to World War II, this anthology is a collection of Churchill's reporting for the Daily Telegraph and the Evening Standard from 1936 to 1939—tracing Hitler's rise to power, the Nazi invasion of the Rhineland, and other events leading up to the declaration of war.In the first few years of Nazi ascendance, many European intellectuals and leaders advocated avoiding war and negotiating with Hitler. Churchill is one of the few who understood the scope of the Nazi threat and advocated armament against Germany early on—and his early prescience serves as a fine prediction of his determined stance against Hitler as a World War II leader and statesman.
  • 帝君夫人太嚣张

    帝君夫人太嚣张

    【已完结】她是二十三世纪咒术师末裔收服死灵之时被召唤而来,为寻父母一路修炼,闯南走北,斗渣男,灭白莲,收灵宠,玩死灵。煤球曰:老大不要太嚣张!他是神幻大陆最神秘种族的末裔亦是帝君,翻身为云覆手为雨,天上天下尽在他掌控之中,嚣张霸气如他却甘愿在她面前示弱,甘愿退居第二。帝君曰:动夫人者,杀无赦。片段:恢复身体的某男壁咚了某女,挑眉笑道,“夫人,我们是不是该谈一谈?”修长的手指抚上她的唇瓣,某女吞了吞口水,缩了缩身子,就在他眼眸微深时,缓缓地露出香肩,笑得邪肆,“跟姐斗?你还嫩了点!”某男咬牙切齿。完结文:《一手遮天:傲柔倾天下》《魔域少主》
  •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上卷):麦克阿瑟的归来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上卷):麦克阿瑟的归来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菲律宾群岛之战中各个阶段的战役,同时对美国人与菲律宾人之间的感情、麦克阿瑟的“菲律宾情结”和战略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到1944年下半年,麦克阿瑟将军终于有机会实现他“我将回来”的诺言,他全权负责指挥攻占菲律宾的军事行动。这个群岛的众多人民仍然保持着对美国的忠诚以及对麦克阿瑟将军的信任,这使得美军的进攻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菲律宾群岛之战是太平洋岛屿登陆战中的代表,本书以大量图片和简明的文字细致地描述了各个阶段的战役,同时对美国人与菲律宾人之间的感情,麦克阿瑟的“菲律宾情结”和战略都有生动的描述。
  • 恐怖第三人

    恐怖第三人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感到无比伤心,悲痛欲绝。如今,已经事隔多年,可是每每想起来,还像从前一样,令人心痛,久久难以忘怀。那天,我觉得身子发冷,直打寒战,心神不宁。你不听我“哪儿都不要去,跟我一块留在家里”的劝告,硬是一个人赴约去了。我跑到阳台,看你上了汽车,用忧伤的目光看你离去。随后,响起了电话。可等我把话筒拿起来,里面又没有声音了,就像最近一些日子出现过的那种情况一样。打来电话的时间有时是在白天,有时是在夜里。电话线的那端一片沉寂,没有一点儿声音。
  • 木自成双

    木自成双

    这,终究只是属于一个女人的故事,男人只是成长路上的风景:她女生男相,随遇而安擅长接受现实;他眉清目秀,温吞如玉却擅长纠结。两人成婚却相互并不纠缠,他心有他人又如何?她亦得到自己想要的闲适生活和一方碧水蓝天!本来注定各安天涯的两份爱,可是日子久了,她的心里有了他……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