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2200000001

第1章 章一 静安

衣着朴素却也干净整洁的夫子,在台上说着今天的功课。用温缓的言语,把那几十载的兴衰,把那文人骚客挥毫无数的历史,向一众学子娓娓道来。

嘚~嘚~嘚~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像是马蹄轻敲青石铺就的地板。

一名倒伏于案的学子,在梦里听到了一阵金戈。眼目惺忪间,他似乎看到了,数支军队列阵从半合的书本上走了出来。

……………

青石铺设的可容八架并行的道路,向着远方更远处蔓延而去,似通天的路径,平整而宽阔。

两旁伴渠外排列着一溜齐整的杨树,五丈一立,像军帐严整的军队,笔直而坚挺。

再往外是一眼望去皆是油绿的原野,纵横划分成了一块块方且正的区域,其上零星点缀着稻草扎成的吓鸟儿的人偶,只是北方的鸟儿似乎也与南方不一,总有雀儿不时栖息其上,慢条斯理的梳理羽毛或者打盹。

一架马车慢悠悠地由远方驶来,马蹄轻轻的扣动着长街。

嘚~嘚~嘚~

清脆的马蹄,透过用蒲苇随意扎成的帘子传进车厢,厢内端坐着一名及冠年岁的青年,青年五官端正面容白净,身着一袭青衫布衣,巾渍束发,霞目微闭。侧耳倾听着单调枯燥的马蹄声。像是在倾听一曲格调深远的乐音。

没有表情的脸上,弥散着无人知悉的认真;

这一路以来,他都是如此,亦要如此继续下去。

远处静静卧伏着的城市,近了些许,更近了些许。

......

驾车的老叟,斜倚着厢门端坐在车辕上。一手持着一杆烟锅,另一手持一根略长的木签子挑拨着锅头,不时将烟杆嘴送到嘴边,用力吧嗒一口,呼吸间散发着一股满含别样香味的气流。

老叟扬起横搭在腿上的鞭子,空空挥舞了一下。“驾~”

平稳的马蹄轻疾了些许,远处的城市便更近了几分……

及至离城门还有百丈左右的距离时,老叟将烟锅在车辕把上敲了敲,将里面的烟草灰抖落干净。

也没有去拉随意扔在一旁的缰绳,只是单单“吁~”了一声,牵车的马儿便顿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老叟,打了个响鼻又转回去。

一百丈,不长不短刚刚好。

路边树立着一面高高的石碑,上面用这边特有的大篆书写着八个大字:“行人止步!停车下马!”

这条路,老叟已经行走了多年,无数的来来往往,早已让他与牠养成了极高的默契。

老叟身形矫健的跳下车辕,丝毫不见老年的疲态。扯着依旧中气十足的嗓门

对着车厢道:“客家,静安到了!”

一只略显白皙的手由车厢内伸出,骨节嶙峋分明的手由下而上掀开帘子

“静安啊,到了吗。”

没有起伏的语气,让人听不出是感叹还是疑问。

“是的咧!客家,这就是静安了!”

老叟的语气中满带着一种这方水土特有的自豪。

也是,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度的子民,确实有理由值得骄傲,这一路以来,像老叟这般面目洋溢神光的人们,他不知已经看了几许,他知道自己还要继续看下去,倏忽间,想到了一些有关于自己事,眼神不由黯淡了些许。

他从随身的行囊里拿出一个锦袋,从中倒出几粒碎银在手上。挑选了一下,拿出一块不大不小的碎银递给老叟。

老叟伸手接过碎银,手一掂量便知道了大概重量。“一钱左右~”

眼见这位客家出手如此阔绰,眉眼不由弯出了两道月牙。“谢谢客家啊~”

然后从腰后扯出一个粗麻袋子打开,将碎银扔了进去。停了一下,又从中取出两吊铜钱,(一根麻绳串起的一百文铜钱)递回给他。

“看客家应该不是我们秦地这边的人吧?”

来客摆了摆手,向老叟示意不用。

“嗯,确实不是秦地的人”

话语间看似瘦弱的手,却再次将老叟提着铜钱的手推了回去。

“余下的,就当是感谢老丈一路上的照料了。”

“这那是一回事?再说咱也啥都没帮上呢…”

两人就那么在路上僵持着,青年无奈之下。只好接过其中一吊,解开麻绳取下一粒铜钱。

然后又递了回去。

“老丈,这枚铜钱我就收下了,其他的你收起来。”

老叟仍旧想要推辞,青年故意一嗔目,作势要将铜钱扔出去。

老叟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接过余下的铜钱,又从麻袋里摸出一枚铜钱串了上去,小心将麻绳重新系上。

“客家,我说你还是拿着吧!在城里很多地方能够用得着……”

见无人回应,老叟抬头起来打眼一看,原来那青年已经向着城门行去一段距离。

老叟只好摇了摇头,那可是两吊铜钱哎,全换成粮食好说也快有一担了呢。说不要就不要,应该也是家境殷实游学的士子吧?

老叟这些年来,前前后后也拉过许多出行游学的士子,像这位青年这样的也不少。

老叟站在路边想到:

等自家的那个顽皮孙儿长大了,一定得让他好好识字,将来像这些年拉过的那些“士子”一样,出去见识一下世面才行。

“可不能像他那个怂包爹爹一样,不声不响的就跑去当参了军,几年也没有个音讯啥的。”老叟想起自己那个平时温温腾腾儿子,忍不住啐了一口。

要不是,每个年岁都有军队差专人送来的厚实年货,家里都以为他死了呢。

虽是咒骂,老叟的脸上洋溢着的,却是满满的骄傲。

什么时候当兵也变成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了?

这真要说起来,那就话长了。

就在这时,一队骑兵于老叟身后的直道上,疾驰而来。

“十骑轻装,备马两匹…”老叟单听马蹄声,便已大致知悉了身后的情况。单听其行进之声,便能知道有多少兵马这件事。对于常年来往于驿路上的秦人而言,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哪怕明知道那些士兵不会与自己的车架发生什么碰撞,老叟却依旧将马车驾到了一边,然后站在路边望着从远处而来的军队。是的,军队。

连备马统共十二匹的小队,列阵行进间,居然也奔出了洪水一般的气势。

秦地规矩:一等驿路分八,中四军伍专行。二等驿路分六,中三军伍专行。三等驿路分四,中二军伍专行。这三条建国时定下的规矩,哪怕是当今大秦的陛下,以及大元帅在不披甲的情况下,都不能违反。

来者十骑,人马皆负轻甲,右手倒持九尺樱枪,当首一骑枪缠白樱,余众皆枪缠红樱。身负长弓腰悬长刀,不用看老叟也知道,士兵右边的大腿上还绑着一柄短匕,至于其他的,老叟叫不出名目。

“这就是我们大秦的士兵啊!…”

老叟想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居然也是其中的一员时,就不由的感到一阵骄傲。

不能不骄傲!因为这些士兵就是其他各国的人眼里,他们脸上那些莫名自信的由来。

行至界碑前,十骑遏住马首,顿住马蹄,稳稳的停在界碑前侧。

“收枪!下马!”

当首一骑挥手沉声间,十骑如一人般将枪置入战马背上的枪囊里,翻身下马。一手按住长刀,然后牵马向城门走去。

一静一动之间,无不彰显着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秦军规矩:“行军必武备随身,武备离手者杖五十!”

高大的界碑背面,铭刻着一些秦地适用的规矩,秦地基本所有人都倒背如流的规矩。

先前那名青年正驻足在界碑后,投目注视着界碑背面的铭文。

被秦地人称呼为“楷书”,看上去异常方正简单字体,却让诸国的名士豪庭,每每谈及便会对其诟病不已。一致认为这是八国,近百郡所有字体里最丑陋的。

这青年倒不这么认为,只是他一人之言,当然无足轻重罢了。

他当然听到了驿路上的动静,这时也聚精会神的打量着那十骑兵马。

“这就是大秦的士兵啊”

语气一贯平淡得让人听不出任何情绪。

粗略听来,与先前老叟说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主语不同,最后表达的意思也不会相同了。

他眼神一直跟随着那十骑的移动而移动着,直到他们经过宽阔的护城河,转而投入了较之正中那道高大威严的城门略小的城门。

他回过神来,转身向着城门走去。

老叟也回过神来,调转马头。

跳上车辕,依旧是来时的那个姿势。

“驾~”长喝一声,老马信步向着二驿周边的家行去,那副神气的姿态,倒却也像一名出征的马将军。

……

只可惜那青年走得早了些,没有看到后来老叟看到的盛况。

秦人眼里自信与脸上的神气。真正是大军的秦军。

“来人止步!请绕行!”

中间十丈宽的城门,大门敞开。门洞上方,铭雕着两个丈许的大字“静安”。

纵深二十丈的门洞里,两步驻守着一名披甲持矛、手按长刀的士兵。中门两旁,各开有四道依次递小的城门。

门洞上方亦雕刻有字,

“兵”,“仕”,“农”,“商”。青年转目望去,虽然四字规格依次递减,却也有着些许不同,“兵”与“仕”差不多,而“农”与“商”差不多。

“商”字下方门洞又只比“兵”之一字略小。

他细细思量着这之中的区别,脚下却也没有停下步子,转身向着“仕”之一字行去。

同类推荐
  • 季汉再兴

    季汉再兴

    一个现代社会的高材生,穿越到建兴二年的蜀汉,他,会发生什么呢?
  • 大明钉子户

    大明钉子户

    1636年,大明崇祯九年。二十一世纪打工狗王越,被一脚踢到京城宛平县的山西灾民中间。再有一个多月,十万敌军将再次入关劫掠京师。王越为了保护新时空的家人,为了这些灾民不受敌军的屠杀,毅然组织灾民在卢沟桥旁,今后的宛平城附近,用一个月时间修建了一座新城。新材料、新设备、新世纪的物资源源不断抵达。一座不同于大明任何城市的新城矗立在永定河畔。王越从此成为大明最大的钉子户!敌军来了铩羽而归;李闯王带着他的百万大军来了,结果折戟沉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崇祯誓要将家门口的钉子户铲除,一样徒劳无功。欢迎加入大明钉子户书友群,群号码:670371657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霸世傲歌

    霸世傲歌

    大汉中平六年,历时五年之久的黄巾之乱终于平靖,九月先帝棺入帝陵,新帝荣登大宝,改元初平,宇内齐贺。也就在这一年,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去世,享年四百三十九岁,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时代落幕的开始;沛国谯县曹孟德刺董不中,逃归故里结党募兵;富春孙文台砺剑江东,以猛虎之名登上历史舞台;幽州涿县刘玄德寄在昔日同门公孙瓒篱下,潜龙于渊……也就在这一年,王允王子师官拜司徒,位列三公,显赫一时……也就在这一年,一个来自于异世界的灵魂,附在了王允收留的一个孤儿身上……
热门推荐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穿越之公主爱作怪

    穿越之公主爱作怪

    阎王误勾魂,重生公主身,我不为女主,你能奈我何,男一男二号,全都爱女主,要问我是谁,女二号公主!某公主:咦,这位仁兄,你看着眼熟啊,像我的后宫男宠啊!某男:嗯?你确定?那便带吾回去吧!某公主:呵呵,开玩笑开玩笑.......
  • 插翅难逃的故事

    插翅难逃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送王书记归邠州

    送王书记归邠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姻也有爱

    联姻也有爱

    何其幸运,遇到了你!让我在这冷漠的世界感觉温暖,让我对这无趣的人生充满感激!联姻也可以很有爱哦!
  •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她是恶名昭彰容貌丑陋的罗家二小姐,他是丰神俊朗惊才艳艳的玉凤战神,一场阴谋,她嫁给了他。“罗玉,我会把雪儿所受的一切都还给你!”大婚之夜,他丢下她一人独留空房。第二日纳妾进门,让她沦为永京笑柄。他是玉凤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护得人,看谁敢动!”竹林初遇,不问来历,却许下铮铮誓言。势力门,白莲教,凤羽骑……层层迷雾之中,她艰难独行,幸得有人相伴。惊世容颜现世,身份暴露,她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最后迷雾散去之时,她才晓得,真相竟是……
  • 影后重生:总裁别傲娇

    影后重生:总裁别傲娇

    身为豪门千金,却自幼被父亲送往国外,父亲的目中无人、继母的咄咄逼人、妹妹的仗势欺人,她一再忍让。多年后父亲葬礼时她才发现,母亲的早逝、自己被转移的股份、父亲的遗产,甚至自己这条命,都被那对母女和所谓的未婚夫夺去。被火光吞噬时,云曦本以为自己这一生就这样悲惨而憋屈的结束了,没想到老天眷顾,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欺她的,负她的,欠她的,她都要一一讨回来。前世,云曦的运气一直都不怎么样;今生,她觉得能再次遇上他,这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了。且看重生后的豪门千金如何问鼎影后,收获忠犬总裁,书写传奇人生!
  • 谪仙传

    谪仙传

    一个偏僻的草原,一个男孩逆天重生,灭神魔,弑妖仙,觉醒五世记忆,红颜无数,夺造化,走遍天下,却只为那一人。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
  • 替嫁觅良缘

    替嫁觅良缘

    九宫秋秋只因为到了及竿之龄还未见葵水便被下人传为“石女”,又因从小偷练蛤蟆功还未到第十重所致脸形身形皆浮肿,貌似站着走蛤蟆,故有“蛤蟆夜叉”之名。家中的四个姐姐四个妹妹,早就嫁的嫁,订亲的订亲,只有她无人问津。本想着如此刚好,家中无兄弟,不用嫁人了守在家中孝顺父母,却未料到早就在腹中时,父母为她定下了亲事。若是平常百姓家也就好办,上门杀它几回保证亲事就黄了,可对方却是京城里有赛“潘玉”美名的凤王爷。老天,这下,是个难解决的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