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200000002

第2章 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大家都熟悉杜甫的名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想这样的小雨一般是在什么时候?立春过后,大地回暖,万物生长。接下来就要下雨了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天咱们就看看雨水这个节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新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太阳到达了黄经330度,雨水节气就到了。这时候,冰雪开始融化,降雪减少,雨夹雪多了起来,也就是说降水量在回暖的天气里逐渐增多了。谚语说得好,“雨水节,雨水代替雪。”你看雨水、谷雨、小雪、大雪,都是反映降雨(雪)量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也就是说春天将至,万物萌动,加上水生木这样一个规律,所以立春以后,自然就该下雨了。冬去春来,这是一个节候变化,倒不见得这一天就一定下雨。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自然界的天气现象,我们熟悉的“雨”字有什么认识。

“雨”的甲骨文有意思吧?这真是造字者的智慧。上面这一横表示天,也可以指云层,雨不都是从云里下来的吗?你看这底下的象形多生动,点点滴滴,就是从天而降的雨水。这雨点有多有少,有大有小,有的排得挺整齐,有的参差不齐,像不像素描的画?将下雨的景象描摹下来,哗哗啦啦下大雨的场景,淅淅沥沥下小雨的场景,都在这里面了,让人一看就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到商代晚期,金文跟甲骨文相比,字形更规整了,甲骨文更像画,现在像字了吧?这一横底下的小雨点笔画有的拉长了,连接起来成了一笔。到小篆的时候,就演化成今天的“雨”字了。

小篆和甲骨文、金文相比,能够看出结构上发生了一点变化。上边那一横,当然还是表示天,是那个云层。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嘛,那么底下的这个冂(jiōng),兜住的就是积雨云。《说文解字》解释说:“雨,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间也。”一横像天,中间的这个门框呢,像云,霝(líng),就是现在“零落”的“零”,表示雨零零落落降下来。“水霝其间”,水从天空的云层之间哗哗啦啦下来了。《孟子·梁惠王上》里面就有对下雨情景的描写,“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看这三个字用得多好,都是三点水,“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所有的禾苗“浡然而兴”,所以古人有智慧,对天时、对农作物,他们有太多太多生动的形容词。我们看见天上出现厚厚的云层,哗啦啦下大雨的时候,那些禾苗就喝着天上的雨水茂密地生长起来,农民的喜悦也就在这里。

这个“雨”字,表示雨雪从天而降的时候用作名词,读作yǔ。我们读的诗文里,读作yǔ的很多。比如《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从东山回来,满天小雨雾蒙蒙的。

当然它也可用作动词,表示雨水降落的过程,读作yù。比如说《诗经·小雅·大田》里,“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老天爷下雨吧,好去灌溉我主人家的公田,顺带着再浇浇我们这些农奴家里的私田。《韩非子·说难》里边也说“天雨墙坏”,雨哗啦啦在浇着,墙就坏了。还有中学课本里贾谊的《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如果失了天时还不下雨的话,老百姓就狼狈了,生活就没保障了。这里边的“雨”就是动词。后来又引申开来,从天上往下像雨一样哗啦啦落下来的都叫下雨。你看《淮南子》(《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诸家思想,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里仓颉作书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小米像雨一样从天上哗啦啦降下来了,这仓颉造字了不起,惊天地泣鬼神。这里“雨”也读作yù。

后来,“雨”动词的功能逐渐消解了。到中古以后,主要都用作名词了。诗歌里最喜欢歌颂的雨是什么时候的雨?就是现在还很稀罕的春雨。你看咱们开头说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就是懂事的雨,知道该它来的时候,如约而至。

韩愈的《初春小雨》,是小孩子都会背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你想想,人喜欢这个雨喜欢到什么份上?形容它的那种滋润,把干涸了一个冬天寒冷的大地滋润的呀,用了一个“酥”,人心里边那点酥酥痒痒的喜悦,也就随着天降春雨滋润起来了吧。当然再大一点的雨,像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期待雨润鲜花的美景了。苏轼写过一阕词:“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有寄》。)我们发现用的这个量词好,叫作“一犁春雨”。过去的诗人都是很了解农耕的,春天人们喜欢雨,并不是为了写诗抒情,而是因为在春雨中开始犁地,将会有收成、有希望。雨露降临滋润万物,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比喻,形容对人的熏陶、教育也像春雨一样,这就叫春风化雨。

《孟子·尽心上》里,“君子之所以教者五”,第一种就是“有如时雨化之者”,然后是“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这五者,是“君子之所以教也”。说白了,君子教化别人的方式,第一种是要像及时雨滋润大地那样,别人有需求,你就来了。有的时候,孩子们为什么不爱听教化?是因为他心里没需求,甚至他是抵触的。只有被人期待的时候,那个雨才叫及时雨,这才是君子的教育方式。

了解了“雨”字的造字原理以及演变过程以后,咱们回到节气里,看看雨水有什么特点。古人呢,对雨水的三候是这么概括的,“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什么叫“獭祭鱼”?最早是出在《礼记·月令》(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里,“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水獭是两栖动物,能在水里,也能在岸上。它最喜欢吃鱼,捕到的鱼多,它就把鱼都排列在岸上,就好像是陈列祭祀一样。所以古人就说,当你看到那个水獭把捕来的鱼一条条排列在岸上,好像“拜祭”的时候,就是春天真的来了。你想呀,冰块消融了,鱼才能浮出水面,水獭抓的鱼多了,它才能把鱼排在那儿。再过五天,知时节的大雁开始感觉到天越来越热,就要飞回到塞北。至于说草木萌动,这个最容易理解,春雨下得多了,草木随着地上的阳气蒸腾,开始抽嫩芽了,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就开始出现了吗?

雨水节气,民间有好多习俗。在四川,到了雨水的时候,女婿女儿要回娘家,由姑爷给岳父岳母送礼,比如说送藤椅,上面缠着长长的红带子,这叫接寿,就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当然这个时候还会送“罐罐肉”,用猪蹄跟大豆、海带等炖好了,用红纸、红绳封上,给老人家送去。父母养了女儿不容易,借此表示一下感谢和敬意。大家现在可能会说家里面吃个炖菜、吃个肉,如今都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但是你要想,在物质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是借着节气表示心意的,所以这个女儿女婿扛着椅子、端着罐子回一趟门。临走的时候,岳父岳母给什么?要回赠雨伞,让他们回去这一路上能遮风挡雨、平平安安。我挺喜欢过去这些老理儿,因为它代表着人们对节令的重视,代表人们对于亲人的一种在意和祝福。

那么我们今天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有句话叫春捂秋冻,虽然说开始下雨了,但现在外面还是挺凉的,一早一晚还是不能脱棉衣的。俗话说得好,“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人想要平稳度过季节的转换,春天还得捂着点。雨水前后北方的冷空气活动还是挺频繁的,有的时候碰上寒凉天气,还真是雨夹雪一场一场的,你看这个词多美,叫“梨花雪”。阳气生发,冷热交替的时候,咱们老说“二八月乱穿衣”,能注意一点保暖的话,就能远离伤风感冒。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里边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也就是说春天万物都复苏了,人应该稍晚一点睡,但是要早起,经常到户外运动,别大跑大跳,要缓缓散步,让自己能够跟上天时调养身心。咱们现在一到春天就防流感,流感这东西越来越厉害了,还出现很多我们以前没见过的病菌。其实按中医的说法,任何一个季节更迭的时候,人都应该要顺应天时,让自己的整个机体跟着季节的变化有一次新的生发。也许这些老理儿里面藏着的就是中国人的科学。

当然,春天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季节。随着雨润万物,寒冷的天气逐渐远离,春风拂面,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心里是不是开始有一些酥酥的愿望、一些美美的风景,随着我们张开的眼睛,逐渐都被唤醒了呢?干涸了一冬天,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皮肤似乎都太干燥了。那么雨水来了,让雨水滋养一切吧,大地开花了,我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能开花呢?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比较多,主要讲述有关游说、辩论、韬略的理论,另外,还讲述了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其中修炼自身、养精蓄锐部分,是全书其他部分内容的基础。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就像我们的对手一样,单从一方面去看待他,无疑会把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会让我们有提升的动力。本书就像位智者,谆谆告诉我们,口无遮拦,无异于在危机四伏的社会横冲直撞,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能让你少走弯路。
热门推荐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若人生已非初见

    若人生已非初见

    曾经,她因性格懦弱、柔善可欺,在爱情、亲情和职场里受尽委屈、侮辱和打击,最后落得一无所有、一身疾病、万念俱灰的下场。重头再来,她想涅槃重生,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又A又飒的那种……
  •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正义的斩妖除魔二人组,不要在我这种小沙砾上浪费宝贵的生命,请为了拯救这蔚蓝色星球,去和邪恶势力殊死搏斗!出发吧,红色神鹰!”我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飞快逃离了某人囧囧有神的视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但我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视为废话。”他立刻满血原地复活:“嗯!我爱你!”
  • 繁星修仙记

    繁星修仙记

    网游程序猿穿越到了修真界,本来打算搞点黑科技闷声发大财,无奈总有人跟她过不去。为了星辰大海,拼就拼吧。天外人:我是!造化青莲:我种的!五色石:我炼的!魔之泪:?妖之心:?某人掀桌:MMP,这个也找我,要你们何用?老娘单干了!粉丝交流群:574738292
  • 笨蛋没活路

    笨蛋没活路

    这是一部只有普佐才能写得出来的绝妙小说,充满力量与智慧,将矛头直指美国的黄金城市——纽约、好莱坞和洛杉矶的黑暗与腐朽。作家梅林穷困潦倒,过气作家奥萨诺灵感枯竭、生活糜烂,科里则是天生的赌棍……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男人毫不顾忌地滥用权力,女人们则兜售着自己的性感,到处都是贪婪、性、暴力和背叛。在这里,只有最强者才能幸存,而笨蛋则注定没有活路。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天台菩萨戒疏

    天台菩萨戒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校草级男友

    校草级男友

    入读三流高中,才一开学就碰上以打架为乐趣的霸少,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直接就开口要求做他的女友,逼着她收下示爱的玫瑰花,强迫一起看电影……
  • 杂草修仙传

    杂草修仙传

    重生成一棵普通杂草,万人践踏,百兽吞食,如何成为大千世界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