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整整下了半天,大地在雨水的滋润下散发出了生机。
“这下关陇百姓可以正常春种了。”李二陛下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在政事堂谈论政事感慨道。
“是啊陛下,此次降雨百姓得以安生这全赖陛下盛威,此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啊。”长孙无忌恭声说道。
“哈哈哈,辅机啊,这次降雨是高明求来,就不要恭维我啦。”看的出来李二陛下很开心,乐呵呵的说道。
“呃,陛下说的对。”长孙无忌本不想将功劳归于高明,奈何李世民一言就定了高明的功劳。
“现在旱情已经解决了,朕心甚安,知节啊,吐蕃大军最近可有异动?”李世民注转头向程咬金问道。
“启禀陛下,吐蕃大军近几日又向前推进五十里扎营。如今距离我边关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了。”程咬金回答道。
“嗯……现在我大唐正在在准备征讨高昌,此时不宜同时与吐蕃开战啊,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启禀陛下,吐蕃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入朝求亲,臣以为不如同意其请求嫁过去一个宗室之女以安其心。必然可以止住干戈。”长孙无忌开口道。
“这个主意不错,至少可以换来几十年的安定,可以给我大唐留下足够的时间征讨高昌和东征高丽啊。”李世民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我大唐建国以来军威赫赫全是将士们出生入死换来的,怎么能够让我大唐的天之娇女委身于蛮夷之辈。”
“是啊陛下,这万万不行啊”
“是啊陛下此非良策啊”
以程咬金为首的几名武将纷纷出言劝谏。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可是大唐国力不能支持同时三线作战,征讨高昌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东征高丽是朕的国策不容有失,现在只有这一个方法,先静观吐蕃大军动向再做打算吧。”李二陛下一槌定音。
“遵旨”长孙无忌高兴的答应。
“遵命”武将集团垂头丧气。
作为肱骨之臣的房玄龄至始至终一言未发。“唉皇上为了完成心中执念东征高丽,完成隋炀帝杨广未完成的伟业,已经不管不顾了,现在估计只有太子殿下能有办法了。”房玄龄心里想着和众人一起退出政事堂。(注《册府元龟·宰相总序》记载,自隋代以来,就有“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并为辅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而居宰相之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实则都是宰相。所以时则政事堂议事是没有武将的,本章政事堂出现武将全是作者对唐朝武将的喜爱给唐朝武将加戏而已所以不必深究。)
“唉陛下这是怎么了,居然要对吐蕃和亲服软。我大唐何时受过这等鸟气。”众人走出政事堂程咬金抱怨道。
“行了知节别抱怨了,这是陛下的决定我们做臣子的只要照办就是了。”潞国公侯君集劝着程咬金。
“切你说的倒是轻巧,征讨高昌已经决定由你任主帅,这滔天大功就是你的了,现在正好有吐蕃的事,你吃肉我还不得喝口汤嘛。”程咬金抱怨道。
侯君集被程咬金说的讪讪不再开口。
“唉看谁家的姑娘倒霉吧,唉!”程咬金叹息。
没到晚上,大唐上下王公贵族,文武大臣都知道了李二陛下准备和亲的事,心中窃喜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惴惴不安着更是不知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