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作为皇帝的第一夫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她名叫叶赫那拉·清芬,隶属满洲镶黄旗,是大将军桂祥的长女。桂祥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如此说来,清芬便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与光绪皇帝是表亲,比皇帝大三岁。她的母亲出身显赫,谨守礼制。是以皇后自幼便恪守礼教,端庄高贵。其幼年时,常在宫中陪伴慈禧太后,是以对宫廷礼仪颇为熟悉,大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慈禧对这位侄女也非常喜爱,在她的操持下,幼年时便与光绪皇帝订下婚约。等到他们大婚之时,已是几年之后,当时是1889年2月,慈禧太后归政皇帝还不到一个星期。
隆裕皇后身长不到五英尺,显得极为娇小,却是精致秀丽,惹人爱怜。皇后面容秀雅,鼻准高隆,眼睛颇与汉人相似。在我看来,比起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她的下颔长而不垂,显得坚毅刚强,口微大而不多言。她的眉眼甚是好看,面上常常浮现可亲之情,却又有无比尊严的威仪。只是在太后面前,她流露出的唯有顺从,也实在令人叹息。
至于皇后的从政能力如何,我不得而知,但当慈禧太后休息时,宫中大小事务,皆由其操持,也做得井然有序,不输于旁人。
另一位我要介绍的,是地位仅次于太后与皇后的瑾妃,也是由慈禧太后钦定的。瑾妃姓他他拉氏,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听说她当年被选为皇妃时,倒也有几分姿色,如今她虽然只有二十八岁,可已经很胖了,丝毫瞧不出有多好看。她的眼睛明亮有神,呈棕色,但形似球体,鼻子扁平,口大唇薄。其前额宽阔,威仪平平。说起她的胸怀也是了无城府,毫无机智可言。而且性情率直,不善言语。是以在宫里不怎么受待见,实在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只是她似乎也甘心如此,一直以来都是那么默默无闻。但尽管如此,皇后依然诚心相待,处处以礼相敬。
我曾听人说过,中国的皇帝如何“后宫三千”,如何“粉黛如云”,但这并不适用于光绪皇帝,因为他只有这两个妻子。
太后身边的女官,多以其同宗的少女或是贵族中的寡妇充任。例如她的首席女官,是庆亲王的四格格,叫做薛吉葛氏,十六岁时嫁给了直隶总督的儿子。可是婚后数月,她丈夫便因病而逝,后来便进了大内充任女官,陪伴太后。这位格格年纪尚轻,生得明眸皓齿,肤若凝脂,无论以任何标准,都堪称美人。可惜她没有孩子,不过中国的习惯是,寡居的女子若无子女,便可领养一个。一般是从同族中选一个过继,许多时候,过继的孩子还会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保持来往,甚至于有时候亲生父母会违拗孩子的意志,强行将其过继过去。
第二女官也是一位孀居的贵妇。中国的寡妇,命运极为凄凉,她们不能再婚,否则不但自己会受到唾弃,还会辱没家族的门风。虽然她们在守寡之后,不像印度的妇女那样,要遵循火殉的习俗,但若是一个寡妇能够自杀殉夫,也会受到推崇。那种守着丈夫的灵牌终其一生的,被称为节烈之妇,受到全社会的抬举与表彰。在她死后,人们会为她举行盛大葬礼,并竖立贞节牌坊,以彰显其操守德行。
如果其家庭没有足够的财富建立牌坊,则往往向乡亲邻里乞求募捐。而人们也多乐意慷慨解囊,以示对烈女的崇敬。这些牌坊大多是用石头砌成的,也有些是木制的,上面的雕刻极为精美,或饰以鱼虫鸟兽,或雕作奇花异草。牌坊正中则会刻下该贞节妇女的姓名,或是镀金,或是朱漆,风光十足,在另一面则竖立一方石碑,上面尽述其贞节操行。
中国的女孩,大概六到八岁,便会被定下婚约。如果她的夫君在成婚前便去世(中国的男子一般也早在十六岁左右完婚),则女方便被视作寡妇,应当终身守节,不可再嫁。只是可以认领义子,义子也称其为母亲。至于夫妻之情、伉俪之欢则与之终身无缘。其夫死后,妻子要为其守孝三年,再也不可身着艳丽的服饰。
中国的妇女,喜欢在面部施以粉黛,以作修饰。但一个寡妇绝不可如此,否则会遭到别人责难。可我看她们娇柔多姿,并未因此而有所减色。中国女子的肌肤,本就柔滑细腻,若是再加以粉饰,反倒会弄巧成拙,损毁其天然的玉容。
太后身边的女官,平时仅有八人,若是举行盛大典礼,则有许多贵妇前来宫中帮衬,人数则会增加四倍不等。
宫中还有一位皇郡主,是恭亲王奕的女儿,慈禧太后的义女。在格格之中,皇郡主身份最高,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和瑾妃。
一天晚膳,薛吉葛氏曾告诉我各位格格之间的亲缘关系,还有各人与皇后之间的关系,只有太后与皇帝只字不提因为依照大清律例,对太后和皇帝不得妄加议论,否则便是大不敬之罪。从薛吉葛氏那里得知,宫中的女官,大多与她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
宫中除了女官,还有许多宫女在大内侍奉太后、皇后及各位贵妇。她们从事粗繁的工作,在外人眼中,她们无异于没有自由的奴隶。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或者说,这些宫女只有一段时间自由受到限制。一般来说,她们在宫中服务十年左右。每年春季,一些地位较低的满人家庭,会将年幼的女儿送到宫中待选。一旦成为宫女,则是其父母的荣耀。
一天,我走出宫门,看见有许多车辆停在门前,车上载着许多幼女,打听过后,方知这天是挑选宫女的日子。这些女孩都是十来岁的年龄,她们被带到太监总管面前,先由他选出比较优秀的,然后再被送到太后面前,决定去留。一旦被选中,她们将要在宫中服务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是可以回家看望父母的。十年后,她们就会被遣出皇宫,寻个合适的人家出嫁。如果谁干得好,得到太后、皇后的宠幸,更会得到一笔令人艳羡的嫁妆。而且她们一旦入宫,必定锦衣玉食,比外面要好上很多,变得风姿卓越,楚楚动人。
侍奉太后的宫女,都身着蓝色长袍,乌黑的头发编作发辫,以红丝缠系,下垂于背。至于皇后、贵妃以及各位格格,也都有许多侍女随时听候差遣。
除了这些使唤丫头,还有一些年纪较大的宫女,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她们留在宫中,主要工作便是监管这些小丫头和低等太监的工作,其性质有点像我们西方的女管家。
这些老嬷嬷中,有一个上了年岁的汉族女人,特别受到优待,盖因二十五年前,慈禧太后患上重病,靠饮用这个女仆的奶水方得复原。太后对其感念不已,一直将她留在身边。作为一个汉人,她曾裹过脚,慈禧太后便令她放为天足,现在已能行走自如。这个老宫人膝下有一子,太后便为其聘了教师,培养成才,现在已在一个衙门里当差。
在中国,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一般不会自己梳洗打扮,往往会有三四个丫鬟侍候在左右。这些丫鬟都是从穷苦人家买来的,与奴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主人一般会善待她们,因为这些小姐太太也多是足不出户,寂寞得紧。当这个丫鬟被买来时,女主人也多在幼年,二人一起长大,自然是亲密无间。尽管如此,这些丫鬟也不会忘记主仆的身份,对主人依旧是恭敬有礼。比欧洲的主仆之间,这种关系更多了些人情味。
中国的贵妇,大多会将一名侍女视作心腹之人,行走坐卧,总由其相伴。如果侍女到了出嫁的年龄,主人会馈以厚礼,作为其嫁妆。其所生子女,则为自由身份,并无人身隶属关系。但主仆之间,往往连续三四代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