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山水有大美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杜甫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等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耄耋老人齐白石,见到年轻美丽的新凤霞惊得目不转睛,旁边人说:“你把人家都看羞了。”齐说:“她就是美嘛!为什么不能看。”对,爱美没有什么特别理由。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的所谓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或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像孙中山观钱江大潮而高喊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革命道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由形及情及理的这三个阶段有点类似男女谈恋爱,初见面,因貌相悦;既而以情相通;再而以理相知,才敢下决心结婚。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能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处景。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不能重复,特别珍贵。
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黄山的迎客松享受首长级的保卫和保健待遇,有专人守护,有专人监视水分、营养,就这样它总有一天还会死去。所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这份稀有资源首先要尽量完好地保存它,多留一点时间给后人,多留一点原貌给后人。
十三年前,我到刚开发的贵州天星桥景区,那棵长在光光的“寻根壁”上的小树还可在石面上寻到它细如发丝的毛根,我很激动,当时就写到了文章里。但去年来时,毛根已经找不到了,只能到石缝里去找粗一些的须根。那份美感也只好留在文章里,凭人去想象了,就像滕王阁被火烧了,只有到《滕王阁序》里去体验它。风景开发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开发,卖门票挣钱,这是物质方面的开发。把山水的美感挖掘出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精神方面的开发。为什么名山名水名人去得多,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
过去讲人战胜自然,现在我们讲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进步,但这只是一小步,是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其实下面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一个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的充裕,还得精神丰富。在精神财富中,审美是一大内容。国民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设有音乐、美术课,大学又有专门的艺术院校,殊不知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这山水中一树一石都是一个普通的教员,而那些名山名水就是特级教授了。我们要永葆一种崇敬、虔诚之心,向自然汲取美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