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梅安慰说:“还是去俺妈家吧。”
此时的唐海林已感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第四天早上,他带上创儿娘俩回到了岳母家。
为了让海林尽快适应地方生活,董君梅决定对自己的老公进行全新包装一番。
这天,艳阳高照。君梅带海林到市里各大商场转了转。在人民商场,终于选中一款既便宜又大方的当地名牌西装。在试衣镜前,海林穿着西装总感觉别扭,不如穿军装坦然。但总是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也不太合适,毕竟自己已经转业了。所以,最终唐海林还是同意买下了这身西装,价格190元。
接着,他们又到了几家手机专卖店。一看手机价格都在千元以上,董君梅想买,但唐海林舍不得买。最后,唐海林还是选中一款80元的传呼机来武装自己。
西装和传呼机是唐海林转业以来所购置的最大家产。
转眼到了18号,这一次总算没有白跑。军转办的门终于打开了,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干部。这位女干部把他们两人的转业手续及证件做了一一登记,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走了。”
“这么快?我们什么时候上班?”唐、章二人愕然。
“上班?还没安置呢,现在复转军人都还没有报到齐,等到齐了,市里开会研究,然后再定单位。”
唐海林一脸天真:“我想当老师,请把我安置到学校好吗?”
女干部冷笑着:“这复转军人工作安置,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而是市委市政府说了算!”
唐海林结结巴巴:“这……”
“哦,能告诉我们大致安置时间吗?”章自鸣原本想说出和唐海林同样想法的话,见唐海林吃了闭门羹,话到嘴边又收回去了。
女干部慢吞吞说:“快则九十月份,慢则等到年底。慢慢在家等吧!”
“怎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啊?”唐、章二人嘟囔着离开军转办。
一走出军转办,章自鸣诡秘地对唐海林说:“老兄,想进事业单位,你跟她说没有用,关键得靠这个!”说着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使劲地搓了几下。
唐海林惊诧了,“你是说得花钱?”
章自鸣用左手捂住嘴小声说:“不光要花钱,而且得走后门拉关系。”
唐海林依然固执。“我一不花钱,二不走后门拉关系,只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要求组织上安排工作,进学校当老师是我人生的另一个梦想。”
章自鸣埋怨他说:“你呀就知道认死理!好了,不跟你说这个了。说说,还有半年时间,你打算干什么?”
“干什么?”唐海林挠头说:“你别说,我还真没有考虑好呢。那你呢?”
章自鸣说:“我准备做点生意,空闲钓钓鱼。”章自鸣脑子精灵,是块做生意的料,钓鱼也是他的强项。
回到岳母家,尽管岳父岳母和妻子对此行没有一丝抱怨,但一到晚上,唐海林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
董君梅关切地问:“老公,还想什么呢?”
唐海林望着天花板:“章自鸣说,安置工作得靠花钱走后门拉关系。”
董君梅侧过身来:“我也听说,好像现在都时兴这个!”
唐海林把双手放在脑勺后:“谁想怎么拉就怎么拉,反正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如果我的条件够的话,我只希望组织上能把我安排到学校当一名普通的老师。”
“能当老师也好,这毕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董君梅拉了拉被子,若有所思地说,“听说前几年,转业军人都安排在市里,按理说,今年也不例外吧!”
“谁知今年政策有没有变。”唐海林用右手梳理了一下君梅凌乱的头发说:“不说这个了,离安置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你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董君梅就势捉住海林的手放在脸上轻抚说:“创儿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在农村幼儿园,人家还嫌年龄小,听说县城幼儿园两三岁都可以上。”
“是啊,创儿是该上幼儿园了。”唐海林思前想后说:“章自鸣准备做点生意,我也想去打工。”
董君梅忙坐起:“打工?”
唐海林也随之坐起,“是啊。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想发挥自己在部队时的专业特长去汽修厂打工,你看怎么样?”
董君梅帮海林披上衣服说:“你刚到地方不熟,我在家闲了几年,还是让我去打工吧。”
唐海林轻轻揽过君梅。“正因为不熟,我才要去锻炼锻炼自己。”
董君梅坚持自己去打工。
唐海林考虑了半天说:“既然这样,我看咱们还是到县城租房子住吧,一来创儿可以上幼儿园;二来我到市区汽修厂打工方便;另外,方便的时候也可以给你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君梅一听海林说到县城租房子住,她马上答应了。因为她长期在娘家住,左邻右舍已经说了不少闲话,人家闺女嫁出去了,都在婆家住,哪有长年在娘家住的?
海林和君梅谈恋爱时,未考上大学的君梅,经亲戚介绍在一个离家六十里外的乡镇医院当临时工护士。那时的乡镇护士大多数是临时工,只要花上七八千就可以转成正式的。但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君梅家来说,这笔钱是个天文数字,所以迟迟未能买上户口,因而也就始终干临时工。
海林和君梅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两人也算一见钟情。
真正确定恋爱关系的是那两天一短信,三天一长信的马拉松式的鸿雁传书。从第一封信开始,一直写到第一百封,他们的关系才正式确定下来。
海林追求君梅的是人好心善,君梅追求海林的是军人气质和才华。在郎才女貌的美中不足唯一缺点就是,君梅的工作是临时工,这在当时唐家的家庭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父母能理解儿子的心情,但左邻右舍一说闲话,海林大、海林娘就受不了。按照海林大的原话说:“你两条腿刚从薄泥窝里拔出来,现在又想往薄泥窝里去,是不是昏头了?!”
能不是吗?唐海林留队转志愿兵当士官,曾在唐巷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吃皇粮捧一辈子铁饭碗,所以给他介绍对象的媒人虽不能踏破唐家门槛,但至少也有一个班。那时的唐海林一心扑在部队的工作上,总以我还小,不想过早谈恋爱为借口推辞。他大和他娘不听他这一套,“你还小?小什么小?跟你一般大的人,人家小孩都能提瓶打酱油了。”被逼无奈之下,唐海林只好硬着头皮见了几个:有当乡镇干部的,有做生意的,有当老师的,也有在外打工的等等。别说,有两个还真差点成了。
一个是唐海林的初中同学名字叫郑丽君,在白云中学当老师。尽管两人是同窗,却无缘自由谈恋爱,因为唐海林生性腼腆,在学生时代很少和女生说话,即使偶尔和女生说上一句话,也会脸红脖子粗。唐海林与郑丽君能往一起走,那全是他们的中学老师司马洪的功劳。唐海林利用第二次探家时间到白云中学拜会司马洪老师,恰巧郑丽君到司马洪住处借东西,司马洪左端详右端详,感觉他这两个学生应该能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于是就从中牵了线。但由于唐海林当时太木讷,郑丽君最终还是下决心把他一脚踹了。
另一个是一位团领导的小姨子。这个女孩是大学生,厦门大学毕业的,人长得也漂亮,团装备处钟助理感觉唐海林和这位领导的小姨子挺般配的,几次从中当红娘牵线搭桥,也见了面,而唐海林总认为人家是干部亲属,又是个大学生,高攀不起,最后也以吹灯告终。其实,唐海林和那女孩吹灯,还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他生性最唾弃那些依赖女人向上攀向上爬的男人,在唐海林的心目中,大丈夫就应该顶天立地!
海林是铁饭碗,君梅是泥饭碗。当铁饭碗和泥饭碗碰撞时,君梅也曾一度打退堂鼓,尽管她心里爱着海林。海林总是对她说,“我喜欢的是你人好,这是金钱、地位换不来的。”在唐海林的真情打动下,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不久,君梅怀孕了,由于君梅怀孕出现少见的高危妊娠反应,吃点东西就吐,天天只能依靠挂点营养水维持生命。海林当时在部队搞战备演练,无法抽身回来,只好写信心疼地劝君梅,不行,就流产吧。但君梅和她爸妈都认为,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哪能说流产就流产呢。无奈之下,君梅只好请假暂时放弃工作在家休养。君梅妊娠反应一直持续了近三个月才好转。当她打起精神去上班时,医院告诉她,她的临时工名额已被别人花钱买去了。尽管她的护理技术是一流的,也是那家医院公认的。但现实就这么残酷。君梅只好无奈地失业在家养儿育女、待岗。
第二天上午,海林带着君梅和创儿娘俩向岳父母告辞,一家三口去县城了。
在一个战友的帮助下,唐海林他们很快在县城银河幼儿园附近租到一间既廉价又舒适的房子。显然,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儿子上学。
银河幼儿园是新邳市一家公办的比较正规的幼儿园,在当地小有名气。当唐海林找到该园园长说明情况时,园长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中途是不收学生的,但由于你这是从部队回来,属于特殊情况,特事特办。不过,你要按整学期交学费。”
唐海林微笑说:“我理解你们幼儿园也不容易,只要小孩有学上,我们交整学期学费。”
五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吃过早饭,董君梅把一个崭新的书包背在创儿身上。他让海林送创儿去上学,因为她害怕创儿会哭,尤其那母子分开时的场景。
创儿背上书包欢天喜地上学去,因为他有了一个带米老鼠图案的书包,而且还有爸爸作陪,所以很开心。
按照创儿年龄,被园长分到幼儿园中班。
然而,当唐海林把创儿交给他的班主任要离开时,看到这陌生的场地,创儿竟抓住爸爸的衣服紧紧不肯放手。
好不容易脱开身离开了教室,创儿竟然尾随其后跟到幼儿园门口。创儿眼睛里含着泪水不住地哭泣。同班的小朋友和班主任紧随其后。
“创儿,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吧,放学了,爸爸会来接你的。”
“叔叔,我们会和他好好玩的!”创儿的同学说。这些孩子有的上过一年半了,有的上了半个学期。他们已经过了适应期,所以显得很老成。
“这位家长,你回去吧,唐创过一会就好了。”创儿的班主任说。
爷俩一个在门外一个在门里,海林挥手让创儿跟班主任回去,他就是不愿意,只是一个劲地哭。
“创儿,爸爸一定会来接你的,我们拉钩好吗?”就这样爷俩在不锈钢的门缝中拉上了,久久不肯放手。
安排好创儿上幼儿园后,唐海林马不停蹄去找工作。
通过打听,海林了解到,在新邳市的大大小小的修理厂、修理店有几十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强强汽修厂、海天汽修厂、东方汽修厂等。
唐海林认为,以上三家汽修厂规模大,用人多,好找工作。如果这三家找不到工作的话,其他汽修厂估计免谈。
他首先来到城西的强强汽修厂。当唐海林向该厂老板说明来意后,该厂老板直摇头,“我们这儿不缺人!”唐海林想,也许人家现在真的不缺人,我再向下一家汽修厂找。
他来到城北的海天汽修厂。门卫说老板不在,不过二老板在。唐海林向二老板说明来意。二老板直截了当地说,“你要是到我们厂当学徒可以,但我们厂不招工。”唐海林心里明白,学徒不要开工资,打工是要开工资的。
唐海林不相信,今天的运气这么不好,他决定到城东的东方汽修厂去看看。接待他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这个人姓罗,瘦挑的身材,很有老板气质。当罗厂长看完唐海林的证件后,很委婉地说:“我们厂现在暂时不缺人手。这样看行不?你把你的地址和电话留下,等我们厂需要人的时候,我首先用你。”
盛情之下,无奈,唐海林只好把B B机号和地址先留下。
从东方厂出来,原本很乐观、很自信的唐海林顿时没有了脾气。不敢说自己在整个军区怎么样,起码在C团乃至整个警备区,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呀!
在离开部队前的一天下午,三级士官唐海林与一级士官黄国忠在汽修车间进行交接。这时,通信员小张急匆匆赶来喊道:“唐技师,电话!”
“好的。”海林来到值班室,“喂,哪里?”
“老班长,是我呀!”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是刘家臣呀!”
“是我,老班长,听说你要转业了,我们老板叫我把你挖过来,你来我们公司干吧。你看我去年退的伍,在这打工老板开我月薪三千,你来了薪水肯定比我高。再说,你老家那地方穷,也没什么发展前途,还不如留在厦门。”
“家臣,在此,我谢谢你的盛情和你们老板的美意,正因为我老家穷,我才决定回老家发展呀!”
“老班长,你先别忙回答我,你再考虑考虑,我们老板特别欣赏你。”
“家臣,我已经考虑好了,我觉得我的家乡更需要我!”
刘家臣感觉没戏,放下电话马上向老板汇报此事:“赵总,老班长说什么都不肯来呀!”
“他不肯来?”赵总经理是一个四十露头的人,此刻正坐在老板椅上注视着老板桌上的电脑。
“是啊,赵总,我最了解我们老班长了,只要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过来。”
“我不相信天下有这么傻的人!”赵经理自信地说:“家臣,你准备一下,跟我到你老部队走一趟。”
雷震生是一个才分配到修理所的兵。这天,是他站下午岗。大概下午5点左右,只见一辆宝马从厦门方向驶来。
宝马车行驶到修理所大门口,被小雷拦住了,这时车窗打开伸出一个人头。
“同志,请问您找谁?”小雷问。
“我找汽车医生!我找汽车医生!”开车人急切地说。
“医生?”小雷举着明晃晃的冲锋枪说:“我们这里只有汽车、枪炮,没有医生!”
这时,车右前门打开了,一个小伙子从车上下来:“这位战友,你是才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我是才来的?”小雷反问道。
“是这样的,战友。我是这去年退伍的老兵,我叫刘家臣。”说完,递上自己的退伍证,“我们赵总说要找的汽车医生,就是唐海林唐技师。”
“哦,原来是找司务长啊!”因为唐海林在修理所身兼两职,有的叫他唐技师,有的叫他司务长。
“小雷,这辆车干什么呢?”这时,所长从团部开会回来。
“所长,他们是来找司务长的。”
刘家臣迎上前去:“所长,不认识我了?”
“哦,原来是家臣啊!你们这是?”
“所长,这是我们公司的赵总经理。”刘家臣介绍说:“赵总,这是我们陈所长。”
赵总经理从车上下来与陈所长相互握手问好并递上一张名片,陈所长接过一看,站在他眼前的就是厦门市赫赫有名的飞达汽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飞达。
陈所长一听他们是来请唐海林的,赶紧让通信员小张到车间去喊。然后,陈所长对赵飞达说:“赵总,把车子开到里面篮球场,我们到接待室去等。”
赵飞达微笑说:“不必客气,陈所长,我们就在篮球场等吧。”说完把车子开到里面。
没多久,只见通信员和另外一个人一前一后从汽修车间走来,刘家臣远远地喊过去,“老班长,老班长!”
唐海林一看是刘家臣和所长还有另外一个陌生人,便加快了步子。
唐海林走到刘家臣跟前,“家臣,你怎么过来了?”
刘家臣说:“老班长,我们赵总亲自请您来了。”
刘家臣正想给他们互相介绍,只见赵飞达从兜里拿出一张《厦门日报》,报上有一篇人物通讯《军营汽车医生》,在这篇文章中,还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十分干练的老兵正在手把手教一个新兵修车呢。
赵飞达一边看报纸上的人物,一边上下打量唐海林,“就是你!就是你!我要请的人就是你!”
刘家臣和陈所长赶紧过来解围。
“老班长,这是我们公司赵总。”
“司务长,赵总经理专门请你来了。”
唐海林上前握住赵飞达的手,“赵总,家臣把事情跟我说了,承蒙您厚爱……”
“什么也别说了,”赵飞达急切地说:“赶紧打包,这就跟我走!”
“赵总,您听我解释……”
“你什么也别解释,这就跟我走!”
“老班长,你知道吗?”家臣上前解释说:“自从你去年上报纸之后,我们赵总看到你的先进事迹后,天天念叨你,天天盘算你什么时候转业,只等你一转业就把你请过去!”
原来,唐海林是警备区小有名气的人物。十多年来,唐海林在部队练就了一手修车绝活,只要汽车从他面前驶过,他就能知道该车哪里有毛病,只要经他修理过的汽车没有修不好的。自从部队1995年开始搞专业技术大比武,他和他的汽修班年年在警备区、省军区拿第一。尤其是自从他兼任司务长以后,更是一个出色的红管家。修理所营区内有个亩把大的池塘,池塘边有一块亩把大的不毛之地,唐海林带领全所官兵,在池塘里放养了鱼,在池塘边盖起了猪圈鸭圈,养了十多头猪和上百只鸭子;把那块不毛之地开垦出来种上各种菜。蔬菜吃不了,用来养猪、鸭,猪、鸭的粪便用来种地或者养鱼。鱼的粪便沉到池塘里变成污泥,把污泥捞上来又可以壮地。菜、鱼、猪、鸭统统用来改善全所伙食——唐司务长这套立体养殖、种植法,还一度是全团学习和参观的对象。因而,唐海林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兵标兵,并多次立功受奖。
像这样一个先进人物,自然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为此,《厦门日报》《人民前线》《解放军报》等多次以《军营汽车医生》为题报道了唐海林的先进事迹。
“赵总,万分感谢您的美意,”唐海林说,“说心里话,能遇到您、能到您这样的大公司上班,我感到三生有幸……”
“这就对啦!”赵飞达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赵总,我的父母年迈、孩子还小,我觉得老家更需要我,现在部队不能干了,我想到家乡继续接着干!”
“老班长,能被我们赵总亲自上门请的人,你应该算是第一个呀!”
“唐司务长,我给你开三个条件吧。”赵飞达见唐海林毅然固执,终于使出了撒手锏,“只要你到我公司来干,一、我开你10万年薪;二、担任飞达公司副总经理;三、我的宝马从今天起就是你的坐驾了。”
面对这丰盛的大餐,陈所长也有些动心了,并一个劲递眼色暗示唐海林快答应。
尽管唐海林当时在部队的工资也不低,月工资已达1600元,但与10万年薪相比,乃是小巫见大巫。十万年薪+副总经理宝座+宝马车,说唐海林不动心,那是假的。然而,作为一名党员和军队培养出来的人,海林总是认为落叶要归根,他的根就在生他养他的老家。
“赵总,请您原谅我!”唐海林一字一句地说:“我还是不能答应您,回老家,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赵飞达一听唐海林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便过于强求,只是很不甘心地拍着唐海林的肩膀说:“好兄弟!人各有志啊,如果你哪天在老家过得不顺心,别忘记远在千里之外的厦门,还有一个老哥等着你!飞达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说完,向陈所长和唐海林告辞,驾着宝马和刘家臣回公司去了。
唐海林全身心投入到回忆当中,就在他骑车准备打道回府之际,突然,一辆奥迪迎面疾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