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07600000132

第132章 来到医学院

太上皇李渊的母亲是谁?

北周八大柱国独孤信的女儿独孤氏,历史上尊称为元贞皇后,是正儿八经的鲜卑人。而独孤氏的妹妹独孤伽罗则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史书称独孤信仪容俊美,三个女儿分别为北周、隋朝、唐朝的皇后。当然独孤氏的皇后是追封的。)

可想而知,李世民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有多么震惊。

自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为始,胡人南下而牧马。曾经繁华的北地也化为一片片废墟,到了北魏孝文帝彻底汉化的时候,汉人才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此时的鲜卑人与汉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些汉人看起来比胡人还胡人,而有些鲜卑人却比南朝的士族还懂儒家礼仪。

虽然这样的融合是极为悲惨的,但......总归停下了杀戮。

因为自身拥有鲜卑血统,所以唐太宗、关陇集团对于胡人远没有山东士族那样痛恨,深以为疾!

反倒更愿意用宽广的胸襟前去包容。

“传某的旨意,让太上皇前来觐见.......”

正说着,李世民话语一滞,苦笑的摇了摇头。太上皇何等身份,那是他的父皇,岂是任由他呼来喝去的。

可此事......终究是心里的一个结。

他心里更倾向于将突厥人渐渐归化为唐人,而不是采用这样的绝户计。那些突厥人能向愚蠢的颉利可汗效忠,为什么就不能为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尽力?

真命天子难道还比不上一条无路可归的病狼!

“太上皇今天庆功宴结束后去了哪里?”李世民转身轻声问道,他的眉宇紧缩,如似山峦。

王振一愣,不紧不慢说道:“太上皇宴席结束后,先回到大安宫饮了盏茶,然后躺在庭院里面打了个盹,接下来坐在禁苑的小亭读了一个钟头的书,不过......据苏猛禀告,那书封面精美绝伦,怕不是寻常之物,到了暮鼓之时,乘着车架,回到了曲江坊的医学院......

直到现在,也不过三刻钟功夫。”

他伸出枯瘦的三根手指。

太上皇虽然能畅通无阻的进出皇宫,但身边早就布下了李世民的亲信。那苏猛便是其中之一,向来由他禀告李渊的出入情况,细到了甚至太上皇什么时候上了趟厕所,也要记载的清清楚楚。

唯有这样,李世民才能放心。给太上皇通行无阻的权利,那是他的孝心,用禁军进行看管,则是权术。

暮鼓时刻,现在天才刚黑,正月的天向来黑的早。

“现在父皇应该还没有入眠,此事定要问个清清楚楚.......”

说罢,李世民便唤宦官牵来他的白蹄乌,骑上昔日征战的战马,从朱雀门一骑绝尘,直接奔向曲江坊的医学院。

“吁~”

此刻的他如一只偏执的孤鹰,冷眼旁观眼前的一景一物。医学院自从建立后,他忙于政事,三年时间也只来过一两次。

但当年此地还是皇家园林——芙蓉园之时,他也没少游玩,所以既感到熟悉又陌生,初踏此地,有种故地重游的蓦然欣喜感觉。

皇家医学院位于曲江坊的西北角,此刻虽是深夜,但与黑漆漆宵禁的长安城不同,此处似乎是一所不夜城,在走廊、楼阁等处处可见点亮的蜡烛,而在那些荧荧灯火下则是捧着书卷苦读的医学院学生。

看到此景,李世民便打了个手势,仅让几名相伴的亲近侍卫与他前行。面对苦读的士子,总是让人感到钦佩的,他紧了紧了衣裳,重新束紧了发髻,才踏入医学院。

“这位小兄弟,怎么曲江坊医学院点这么多蜡烛?元旦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了。”李世民对着一个大约十二三四岁的学生问道。

他坐在走廊栏杆上,身体斜靠红柱,手上捧着书卷,抬起头淡淡扫了一眼李世民,然后又将目光移到书卷上,低声说道:“不仅是元旦,早在去年十月份,医学院就实行了戌时才熄灭灯火的规定,据众位先生说,院长不愿我等贫寒士子深夜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所以特意在走廊和教室里面增添了蜡烛......”

李世民轻叹一声,对着那名学生拱了拱手,走到拐角处才感叹道:“若论教化而言,某实不如太上皇。”

但令这个天可汗惊讶的远不止此,本以为医学院最为宏伟的建筑便是太上皇的寝宫,可当他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非但不是寝宫,反倒是充盈着万千书卷的图书馆,比皇宫的密阁、观文殿两处地方的藏书也不逞多让。

看到此,他倒是想起了曾经倒是有奏疏谈及太上皇借皇宫藏书一事,不过他倒是认为是小事一桩,便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看到这宏伟的图书馆之后,才发觉之前的自己真是井底之蛙。

若这图书馆是其他朝廷官员所建,他心里难免忌惮,可放到太上皇这里,却只会欣喜。学院培养的都是幼苗苗,或许等李渊驾崩走后,他们也没有成长起来,那不就是留给他这个皇帝陛下的隐形人才储备吗?

劳动纵然光荣,但是哪有别人给自己做嫁衣的嘚瑟!

良久,弄竹阁。

“此地......是太上皇的居处?”李世民难以自信道。

在他身前数十步有一片竹林,在上耸立一小庭院,明堂之前另有一颗寒梅峭立雪稍,兰菊在石阶上弥漫......

这倒像是一处遗世而绝立的方外雅士居住的地方,只是在草棚下面少了一架瑶琴。

从医学院一路走来,他是触目惊心,步步皆惊!

皇家医学院学习的氛围比国子监也不逞多让,甚至在他的心里还要更胜一分。那些世家子宁愿将奢靡钱财花费在平康坊窑姐儿的腰带上,也不愿在静室点上一支蜡烛。然而对于贫寒士子来说学习便是出路,他们珍惜每一刻时光。

还有屹立在医学院宏伟的图书馆......

种种的一切,让李世民觉得最后见到太上皇会是一个什么场景。

却没有想到是这样?

太上皇已经穷到这样了吗?为了教育学生,甚至甘愿自己居住这样的陋室。这对于一个大唐最尊贵的人来说,简直难以思议。

哼唧!哼唧!

“这是什么?”

听到远方传过来的几声奇异叫声,李世民不禁开口问道。

同类推荐
  • 风暴大唐

    风暴大唐

    唐朝是个不错的穿越对象,很多人来了,都能混得不错,杨一夫带着系统来了,随着一个个系统被点亮,杨一夫的人生开启了迎娶大唐白富美、走上第二个人生巅峰......开局就是玄武门,李世民,住手!
  • 我掌盛唐

    我掌盛唐

    身为律师的他竟然被网友喷死了,命中注定,他得到了一枚神奇的项坠,项坠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不但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还有从古至今的各类物品物资。穿越到大唐天宝年间,却倒霉的成为奸相李林甫的儿子,被迫在非议中前行,逼迫他复仇于政敌。政敌?最大的反派BOSS莫过于因裙带关系上台的杨国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杨家,老聩不思进取的李隆基,还有企图翻天的安禄山,只因我的到来,为了大唐百姓的幸福,为了打造一个超越贞观、开元的盛世,盛唐还是由我来掌控吧!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端州风物

    端州风物

    端州是广东肇庆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书稿以记述了端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风物人情,图文并茂,语言生动,趣味良多,充分展示了端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和解读端州历史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
  • 北洋新军阀

    北洋新军阀

    开局就给一块岛屿,一帮农民,四面八方不是建奴就是海,还有个磨刀霍霍的袁蛮子,就问你你怎么活下去。毛珏:“造船!”
热门推荐
  • 佛说文殊悔过经

    佛说文殊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吃玻璃的女人

    吃玻璃的女人

    2014年6月搬进新住所的第三天下午,提着袋啤酒回家时,我碰到了一个女人。不知从哪里来的,大热天穿着一身冬衣,在我家楼外那块空地上翻着垃圾箱,翻得肆无忌惮,把原本干净整洁一块地弄得一片狼藉。挺过分的不是么,所以我立刻过去拍了拍她,试图阻止她:“不要翻了好吗,地上一塌糊涂了,是不是找吃的?我给你点钱?”她听后抬头看了我一眼。
  • 罪案偷窃

    罪案偷窃

    于文远注意窗旁的那个女孩子,大概已经有半个小时了。他很有耐心。根据这几天的观察,她可能是大学生,或者是什么自由职业者,无论如何,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每天,这眼镜女带着一本过时了的玫粉色笔记本电脑——华而不实,配置很低的上网本,在中午十二点过半来到这家咖啡厅,点一杯最便宜的冰柠檬红茶,要求去冰。
  • 法华十罗刹法

    法华十罗刹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深宫:浮生梦

    深宫:浮生梦

    人生,一场梦。一道宫门,两个世界,高高宫闱里的人们又是怎么样的活法,他们的姐妹情深,兄弟手足,又该何去何从?心有所属,是否有处安放……
  • 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

    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

    回归祖国十六年,香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祖国对香港的发展给予了多少支持和影响?香港同胞的民心回归、对祖国的认同感如何?香港给内地带来了怎样的启迪与反思?作者着力书写了回归后的现实情状,其中包括:解放军驻港部队面临的各种考验和优异表现,香港各路精英的成长之路及对港贡献,香港的慈善事业,香港的民生、医疗、文化、媒体、教育,香港的廉政建设,香港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等。作者真实书写了回归后香港的现状。其中一些章节,不仅是当今香港成功经验的写照,而且对内地乃至许多国家地区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香港的廉政建设。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