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0100000057

第57章 写律于租

夜色清冷。

初七的月亮是半圆,模样怪怪的,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癃展正在房里全力置备碾米机的材料,严氏和小穗儿也睡了,李恪一人站在院子里,沐着月光,心思难安。

到底忽略了什么呢……

从工地那儿回来,李恪便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里吏妨和监门厉说过的话在他脑子里反复回想,却怎么也得不出想要的答案。

加租一成和加租两成对县里的官员而言是一样的,可对乡里们而言却形如天渊。

这点从李恪手上的粟米量就可以看出端倪。

在苦酒里,三十亩粟的产出大体可以超过十七石,接近十八石,这个数字刚好介于加租一成到两成之间。若是只加一成,乡里们基本上都纳得上余租,劳作一年,虽说颗粒不剩,但至少不会有罚隶的风险。

都是劳苦惯了的人,少了堕籍的风险,他们的心理落差自然就小,不至于有如此大的愤懑。

可监门厉和里吏妨却认定田典余必会加租两成,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他们眼中,田典余到底有什么不得不做的理由?难道在犹有退路的情况下,为了能置李恪于死地,他连自己的官声都不顾了?

这里面必然有问题,只是李恪却想不明白。

小穗儿自屋后出来,手上捧着一碗热汤,轻声问道:“大兄,还未睡吗?”

李恪接过热汤道了声谢,轻啜着,让开水的暖意融进胃里,温暖冻僵的手脚:“在想些事情……倒是你为何不睡?”

小穗儿紧了紧裋褐,搓着手说:“我做梦醒了,本想给展叔送碗热汤过去,却发现大兄还在院中。”

“你的年纪要多睡,不然长不高。”李恪比了比小穗儿的身高,很小只,才到他胸腹的位置。

小穗儿不满地拍开他的手,犟嘴一声:“你的年岁也不大啊!就算大伙如今喊你少年贤者,也脱不开少年两字!”

“少年……”李恪如遭雷击,呆在原地喃喃自语,就连木碗脱手都毫无察觉。

哐啷!

小穗儿郁闷地捡起碗,不明就里:“大兄何必摔碗?”

“你刚才说,乡里们喊我什么?”

“少年贤者啊!”

“贤者……原来是为了这个!”李恪兴奋道,“怪不得监门和里吏都认为田典余必然会加租两成!”

“此事你不是早想到了嘛。”

“与我想的不同……”

“何人!站住!”

院外忽就响起一声暴喝,而那暴喝的声音却是监门厉的!

院外又有贼人?时隔多日,李恪已经搬了一处居住,院门外竟然又出现了贼人!

他与小穗儿震惊对视,二话不说,抄起院墙边的烈山镰就冲了出去。小穗儿转身就跑,径直跑去了癃展住处。

大门打开,李恪只在院外墙角看到监门厉一人,他提着酒坛,背剑掌弓,看起来怡然自得。

李恪急声问道:“监门,贼人呢!”

监门厉一脸调侃道:“既然敢做贼人,身手自然敏捷奸猾。我饮酒过甚,追之不及,不小心叫他给跑了。”

明明是放跑的……

李恪一脑门子黑线:“您知道是何人所为?”

“这哪能知道?”监门厉翻个白眼,满嘴抱怨,“近几日流言纷纷,夜里常有贼人偷粮。妨君安排旦带着我的隶臣巡视闾左,已先后抓了两三人。我则被妨君差使,轮流守着你处。啧啧啧,我本以为会是个好差事,谁晓得至今也没个收获。”

李恪的心一下子跌到谷底。

苦酒里偷粮之风日重,本该值守要地的里吏妨和监门厉却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他家,而闾左反倒只有旦带着隶人巡逻……

可惜从监门厉嘴里问不出任何事。

李恪深吸一口气,克制住问话的冲动,作揖拜谢:“有劳监门日夜守护。”

“无妨,无妨。谁叫我就是个不称职的监门,闾垣之处形同虚设,这才让贼人横行无忌呢?”

客气两句,李恪拜别监门厉,忧心忡忡回转家中。

院墙之内有两道人影并肩立在桔槔之畔,一高一矮,一健硕一窈窕,月色之下,俱显出一身墨褐!

李恪大喜过望:“憨夫君!”

那两人同时转身。

高的那个果然是憨夫,数日不见,他身上几乎看不出改变,只是身边却站了个娇俏少女,皮肤白皙,五官娇俏。

她穿着和憨夫同款的裋褐黑襦,光脚踩着一双草履,秀发如男子般简简单单扎成髻。髻上插着一根细枝,细枝尾部,还有叶芽没有清理干净。

李恪不由心生感慨。

憨夫才叫成功人士,两次相见,上一趟是助理先行,这一趟有秘书陪跑……

“憨夫君,敢问这位阿姊?”

“她是我师妹辛凌,此次听闻恪君有事,便被我一道拖来了。”

“严氏之子恪,见过辛阿姊。”一听是来帮忙的,李恪沉声抱拳,拱手作揖。

谁知辛凌根本没有回礼的打算,只是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扭头就去向癃展的屋子。

李恪和憨夫面面相觑。

“恪君……那个,我师妹性子虽傲,却是面冷心热之人……她忙着看机关去了。”

看憨夫手足无措的样子,李恪哑然失笑,深深一揖:“我又不是拘礼之人。憨夫君,久违。”

“久违!”憨夫躬身回拜,“昨夜得了传讯,我与师妹兼程而来,又因为你要我等匿踪而行,这才在里外避到深夜,让恪君久等了。”

“得憨夫君千里相助,感激不尽。”李恪诚心答谢,“憨夫君,方才监门在外大喊贼人,莫非是与你二人做戏?”

“我正想与你说此事……”憨夫脸色凝重下来:“恪君,你是否与人有隙?”

“与我有隙的人可多了,还都是些权势之辈,做起事来无所不用其极。”李恪苦笑道,“若非如此,我也不至于千里迢迢求助墨家,害的憨夫君星夜赶来。”

“怪不得……我与师妹确实看见有身影翻墙走远,也试过寻巷去追。奈何我等对苦酒里不熟,最终还是被他跑了。”

“这么说方才真有贼人?”

“确有其事。”

李恪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如今山雨欲来,我一家的生死便要托付给憨夫君了。”

……

一晃两日,九月初九,田吏奉马踏闾门,田典余赶在最后一刻,手持租令出现在乡里们的门前。

他今日素色深衣,腰缠黑带,头上顶着冲天的竹冠,手持简书面色庄严。

“苦酒严氏,接令!”

严氏带着李恪在院中站定,躬身深揖,口中唱诺:“严氏接令!”

“令!苦酒户人严氏薇者,受田一顷,其年大丰。依律,当缴刍两石,槀三石,租田什一,亩产一石八斗,季秋中旬纳租,自送句注乡仓!此令,始皇帝二十七年,季秋!”

“唯!”

这是家里的第二份租令,小穗儿的租令先一步颁出,内容与这份一般无二,而等到李恪家的颁完,田典余一抖袍袖,将简书收起来,换上和颜悦色的嘴脸:“严氏,你可有疑问?”

严氏微微一笑:“秉田典,今岁雹灾过境,家中菽豆尽毁,独妇一家连过冬口粮都无处去寻,也不知这大丰一说,是如何得来的?”

田典余笑得阴阳怪气:“此事说来,你等有所不解也是正当的。丰年与否比得是往年,比得也是左近。今岁多地遭遇雹灾,唯有苦酒里抢收得成,比之邻近乡里,可不是大丰之年嘛。”

居然连连环比同比都扯出来了……

李恪很服气,不过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所料,严氏听闻当即盈盈下拜:“原来如此,多谢田典为独妇解惑。”

“写律于租,为民解惑皆我这田典之责,不必称谢。”田典余虚扶起严氏,轻声问道,“严氏,这田租突就上浮两成,不知你手上粟米够不够缴租?对了!今岁还有林氏的田租,想来也是担在小穗儿身上了吧?你家岂不是要多出六石粟米?”

严氏摆出一副愁苦的样子,说:“确是六石,为今之计也只有四处去借,若是借不到……无论如何,我也要保下幼子,总不能叫林氏在天之灵不得安宁。”

“那你的长子呢?”田典余关心道,“恪天赋异禀,你又对他多有期许,若是虚程……”

“尽人事,听天命吧。”

严氏的表现让田典余很满意。李恪低头看着,看到他五官舒展,虽没有表现出喜色,但心里的舒泰还是实实在在展现了出来。

李恪本以为他会趁热打铁,提出条件,无论是用粟米换李恪,还是换严氏,总归是拉近两家关系,让李恪从此能为他所用,可他最终也没说话,只沉默着点点头,转身便出了院门。

“大兄,你似乎猜错了,田典余好像只想看我等窘迫而已。”小穗儿走上来轻声说道。

李恪摇了摇头,回过身,似乎能看见那三件藏身在癃展小屋里的黑色裋褐。

“还不是时候……”他说,“如今,还远不是时候……”

同类推荐
  • 小县令很忙

    小县令很忙

    推翻秦二世政权的不是刘邦项羽,是一个叫燕赤霞的年轻人。韩信没有在三十五岁死去,活到九十六岁,历经六世同堂。而他,魂穿异世,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怎奈何,身负重任……“启禀大人,张小姐和豆腐西施说想要见您。”“去回话,你家大人下乡去了,有事就找吴达。”潘见轩揉着额头说道,抬手翻看案牍上的公文,其上都有朱笔批注。点头,没什么事,该去体察民情了!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明朝探案小分队

    明朝探案小分队

    探案我们是认真的,剧情是扯淡的。我们就是探案小分队
  •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人类社会总是在纵横捭阖中不断激荡和前进,历史从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被湮没,那些尘封于岁月中的离奇悬案同样不会被后人忘记。无论是名人的离奇死亡,还是战争的不解谜团,所有离奇跌宕的谜案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历史的悬案》将带你回顾那些历史的瞬间,为你拨开重重迷雾,重新探索和追寻历史的真相。
热门推荐
  • 雄辩的语言艺术

    雄辩的语言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未雨绸缪,准备充足;辩证思维,高瞻远瞩;出奇制胜,先发制人;顺题立论,逆题辩驳;两难设问,模糊应对等。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双笙花之农女

    双笙花之农女

    【包月文】华夏隐世家族的传人穿越到异世大陆。鬼花,扫把星的头衔压着她。没关系,她有强大的异能在手!一言不合让你变老!邻居,姐姐欺负她,没关系。一不小心在让你老十岁。情敌出现,打骂羞辱,她忍忍忍,背地却让对方莫名其妙身怀六甲。死而复生?头脑聪明,为人有点张狂。他怎么就有了这么一个徒弟?一不小心,差点被她吃干抹净。二不小心,她偷了他的心。三不小心,她就美哒哒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还是那个拥有鬼花,长相丑陋的小姑娘吗?四不小心,他沦陷了,小师傅变成她的情郎。【推荐完结书:异能小辣妻:隔壁美男,来生娃】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倾凰之一品悍妃

    凤倾凰之一品悍妃

    她是让两道闻风丧胆的人物,好不容易脱离腥风血雨的生活,却被小鬼勾错了魂,被阎王一脚踹到这莫名其妙的古代。不幸压死了克妻王爷好不容易娶到的王妃。“你,负责!”某王直接物尽其用。好吧。怎么说也是个王妃,享享福也不违背她的初衷。可是这个王妃不好当呀。内有皇帝各种陷害猜忌,外有各国军队虎视眈眈。这战王妃要顶得住压力,挡得住刺杀,还要和王爷一起出征?!真是叔叔能忍,婶婶也无法忍。触犯了凤煞的底线,就要有承受她怒火的觉悟!(P: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主角绝宠无虐!这是两只腹黑狼一起“拯救”人间的故事。)片段:“上官妍!你在做什么?!”一声咆哮响彻整个战王府。白狮缩了缩身子,委屈地睁着无辜的大眼睛。不明白主人为什么要用恨不得吃了它的眼神瞪着它?上官妍没好气地白了某人一眼,爱怜地拍了拍白狮的头,以示安慰。“你凶什么凶?看把我们小白吓得。”她不过是亲了小白一下而已。怎么搞得好像她红杏出墙似的?P:有存稿,这次请放心收藏!养文的喜欢的亲,收藏收藏哦!!
  •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文学理论建设对当前中国文艺学界来说是一个迫切而又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书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作者认为,主体性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都不足以对文学理论中的全部问题作出解答,对文学的本质也无法作出完整的阐释。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
  • 血与火的苍蓝逆袭

    血与火的苍蓝逆袭

    这是一部男人的热血与狂傲的小说,男人铁骨铮铮,顶天立地。主角一步步在艰辛与苦难中成长,在得与失之间权衡自身的价值。血与火的交融,使主角踏着命运的毁灭走向辉煌。热血狂傲,铮铮铁骨,使人热血沸腾。铁血男儿,为了心中的理想与大义,来战吧!我若卑微,问世间谁敢主宰!我若称王,那世间必将臣服于我脚下!
  • 神医娇女闯情关

    神医娇女闯情关

    小女子初出江湖,即卷入爱情的旋涡:师父准备好的女婿深情款款;母亲初恋情人的儿子霸道掠情;神秘浪子如影随形;风流公子邪肆无耻;皇室姻缘纷乱无绪……孤身山野丫头又怎样,照样闯进了皇室宅门的后花园!
  • 趋势的力量: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必修课

    趋势的力量: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必修课

    本书主要面向在职业道路上存在困惑的年轻读者,是一本关于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实用指南。在本书当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独创的“趋势就业理论”。他认为,大学毕业生或就业不满5年的职场新人要想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关键在于选对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符合未来趋势的行业。除此之外,作者还进一步告诉读者该如何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判断当期哪些行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对很多正处于职业选择期和困惑期的读者无异于醍醐灌顶,足以掀起一场“个人就业指导”领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