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2300000067

第67章 局中(二)

于此同时,赫图阿拉,角落积雪残存,风中犹带着缕缕寒丝,如刀割面。

赫图阿拉城的中间是后金的皇宫,形制仿制紫禁城而建,只是规模上小了不知多少倍,城墙石垒,不见精致,只见粗旷。

此刻宫殿前下马石左右的柏树上栓满了马匹,站满了奴才——努尔哈赤正召集他的子孙和旗主开会。

大殿里炭火汹汹,努尔哈赤一身滚金马蹄袖袍褂,带着镶嵌金珠的马虎帽,坐在一张盖着白虎皮的椅子上。

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代善、舒尔哈朗,皇太极,范文程……

后金此时的建制并不完善,还保持着浓厚的原始习俗,不过也已经受到了汉风得影响,比如范文成一身汉族服饰,长袖飘飘,在一众马蹄袖中就显得很是鹤立。

努尔哈赤雄浑而略带苍老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着,气氛有些压抑,因为后金的状况不妙:境内饥荒加重,一个冬天死了很多人。

而虽然去年虽然获得大胜,抢夺了很多物资、粮食和人口,但人口却是要消耗粮食的。

或许可以将人口杀掉,减轻消耗,但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个道理努尔哈赤是明白的,他深知如果杀掉人口,凭借后金的体量,后金将会永远弱小……这与其志不符!

活下去,找一条出路让这些人活下去,不致于乱,是后金的当务之急——现在后金境内己经是盗匪四起,还有为了存活而主动为奴者。

现在努尔哈赤很是心焦,而他的焦虑也有沈清平也有沈清平的原因:范永斗被捉拿,其余七家暂时不敢送粮,外援基本己绝。

而出路也只有老办法——去抢!这样既可以把矛盾外嫁,更可以抢来物资以存活!

所以说战争在现阶段对于大明和后金的性质不同,大明战争的目的是稳定,再加上泱泱大国的一点面子;而对于后金来讲却是存亡之道。

努尔哈赤缓缓的说出了战争的目标——蒙古札鲁特部。

之所以选择它,原因众多,从大局上讲,大明最肥,但努尔哈赤知道,从宁远到山海关这最短、最佳的路线己被孙承宗建的像铁桶似的,急切间难以啃动,而要是走西路进攻大明,那里是蒙古察哈尔部,现在并不会理会他!

所以欲攻大明,必先收取蒙古,这也是努尔哈赤暂时没考虑进攻朝鲜的原因——不顺路。

而收取蒙古最好是拿札鲁特部开刀,原因一是札鲁特部在后金的后方,而且和后金不合,努尔哈赤可不想留下这个后患!

第二就是札鲁特部对蒙古大汗虎憨兔墩貌合神离,有很多台吉想归附他,收取相对容易。

而战争也不是说打就打的,为此努尔哈赤也做了诸多部署:皇太极北和科尔沁部;费扬古扼守滁州,防范毛文龙。

而对于朝鲜努尔哈赤没作特别部署——没去抢他们已经是他们烧高香了,同时去年大胜大明的努尔哈赤度量他们不敢大举进攻,至于小股骚扰,这好像是他们做的事!

而对于西线,则是这次会议的重点,因为由于去年的大仗,后金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广宁到西平堡一线。

而努尔哈赤对西线的意见是撤回来,这一是因为要用兵力打仗;第二则是补济线太远,兵又多,后金后勤上吃不消;第三点则是从广宁到西平一线是平川,易攻难守,后金骑兵本善于攻,用来守城,是弃长扬短。

所以努尔哈赤想把绝大兵力撤回来,但简单的撤回来,明军会不会如影随形的跟进,这是努尔哈赤的担忧。

努尔哈赤的想法是再打一仗,把明军打怕,让他们不敢随形,然后在西平堡少量驻军,把这一带形成战略缓冲区。

努尔哈赤的想法获得了一致的赞同,而后努尔哈赤把这个计划交给代善执行。

至于如何执行,代善感觉有一点很为难,那就是如果明军不打怎么办——身居一线,他很清楚孙承宗的战略,堡垒相连,稳扎稳打,把个前线一带修的像乌龟壳似的,他想打都没办法下口。

会后,代善找到了范文程,而范文程给他的方法是逐步撤兵西平堡,而广宁不撤,明军追来则痛击,到缓冲区形成;如果明军不敢追击,则那一线平川自然成了缓冲区。

实际历史的进程中就和范文程分析的一样,直到五月份清军撤的差太多了,然后明军才去收复,开始一帆风顺,直到在广宁小败之后,明军这才驻步,不过广宁胜利后,后金兵就回撤了,然后广宁再次回到明军手里。

而虽然拿到广宁,因为再次体会到明军的不足,孙承宗也不敢追击了,于是一边勤练车阵,扩充军力;一边挖壕修堡,直到下一年兵强马壮才要动兵,不过要晌时却被户部和工部卡住了,只好作罢。

代善听了范文程的话深以为然,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事情已经因为阎鸣泰的奏章、或者说沈清平的介入起了变化……

辞别范文程之后,“驾!”代善扬鞭一抽,带着一众随从直奔广宁城。

……

这些改变以沈清平的身份自然不能知道,当日和曹变蛟喝完酒后,他晕晕乎乎的买了套衣衫就回去了。

而在第二天孙元化来到之后,又拉着他进了制作火绳枪的场所,这次沈清平没有什么建议,主要是下一个难点是火门的处理,对于这这种落后的火门方式,他脑袋里没什么印象。

而这时弹簧本身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原来打造的那根弹簧断裂了。不过这个问题暂时不大,坏了可以重造,因此孙元化和沈清平都没有理会。

如此又过了两天,已经进入了二月,阴历的二月,宁远城里已经有了些暖意,可以张开了手脚,孙元化热情不减,一般来说只要是进入火器营就是一整天,沈清平很想告诉他这件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即使设计好了火门还要实验,但他终究没有说出口。

二月二龙抬头,一早沈清平就被孙元化招呼进了火绳枪的院子……而在中午时分,孙元化收到了带着带着批示的奏折。

同类推荐
  • 重生世子爷

    重生世子爷

    一朝穿越,小气、腹黑、搞笑又花心的他成了一个世子爷,有个护短又霸气侧漏的老爹,疼爱他的爷爷,还有一个无敌厚脸皮外加狠辣恶毒的继母......且看他如何笑傲异世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三国之我是袁术

    三国之我是袁术

    生为富二代,死亦世家子。自己一个现代富二代,没什么追求,没什么遗憾,却无缘无故的穿越到三国,成了袁术这个悲催货,袁述表示自己亚历山大。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一个高贵的世家子,怎么能败给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小人物。看老子如何拳打曹操,脚踢刘备。至于孙权,你还是和你哥乖乖的当老子的干儿子吧。 群:602403937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三侠五义草莽情

    三侠五义草莽情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候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新书《大明国医》已上传
热门推荐
  • 邪帝太腹黑:拐个妖孽回家宠

    邪帝太腹黑:拐个妖孽回家宠

    但奇怪的是,身材却异常的有料,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发育良好。不过,那偏瘦的小身板上面,……
  •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本书是作者在过去十多年从事军史编纂工作中,跑遍皖南、淮北等地,采写的当年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营救美军5起飞机失事、救出20名美军遇难飞行员的纪实。作者细腻描写了每一次营救,以及参与营救的新四军战士、游击队员、人民群众的英勇无畏。全书充满传奇色彩。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告诉你什么叫爱

    告诉你什么叫爱

    路敏离开家时是下午三点,那时儿子林林还在摆弄他的计算机。急匆匆出门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只有一丝云彩,尽管太阳还高悬在天上,那丝云彩却有点发红。咪咪叫着追在后面,她大声呵斥着它,把它关回屋里。她听见小东西把门抓得刷刷响,便大声地喊着林林:“别光趴在那儿,你喂喂咪咪。”听不见儿子回答,只听见键盘还在噼里啪啦响。她走了,一边走一边想,这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条生命全被一台电脑占去了。路敏是去晚报参加一个读者座谈会的。
  • 步步错红尘

    步步错红尘

    每一个女子,都希望能遇上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似乎这才算是人生的圆满。她遇上了这个男人——潇洒俊秀,而且温文儒雅,他的人生追求忠、义、孝,他愿意给深爱的人一生一世的幸福。这几乎算是完美了吧?可是,他希望尽忠,却在众皇子夺嫡的时候茫然?;他渴望尽孝,却抛家舍业到江湖上游荡;他爱了,却总是不敢交付真心;他最重兄弟情义,结义的时候却连真实姓名都没有透露……错了吧?抽身无路;错了吧!依旧执着。万丈红尘,天主沉浮,漂泊若尘,为心坚守。
  • 我和自己抢男人

    我和自己抢男人

    婚礼上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她奔了出去,一辆汽车疾驰而来……当她再次醒来后,竟然回到了大学时期,和四年前的自己做了同学。“从此以后,白若泠就是我莫洵的女人!”一个霸道的男生当着所有同学面宣布。“你为什么总要和我抢,上次是莫洵,这次是古顾临风……”最好的朋友,也是以前的自己从此后再也不拿白若泠当朋友看待。白若泠满肚子的委屈,她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啊!
  • 羽化攻略

    羽化攻略

    几万年前,仙,妖,魔争斗不休,尸山血海,暗无天日。某天,天外忽然飞来一座几万丈的黑色巨塔落在这个纷争不休的大陆上,散开三方结界,将仙,妖,魔困在各自领地,从此战乱止,这塔后来被称为“定界塔"。在这几万年里各族的修士韬光养晦潜心修道再加上定界塔也无时无刻散发浓郁的灵气,一时间竟开起前所未有修真盛世。主人公李浩就生在这个时代……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年少荏苒

    年少荏苒

    关于女生时代的故事?希望我的作品大家能喜欢可以多多支持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