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现在的钱也撑不了太久。不过学者认证只有一周了。云生没有去找工作,而是抓紧这一周进行学习。
具体考核的内容,云生听说每年都不一样,而且有的人觉得简单,有的人觉得综合性太强了,一般人根本做不出来。
云生最初的心态,也颇自傲,自己明白那么多规律,这学者也是学习很有限的规律而已。只是没想到经过一代代传承,同时人自身还会进行创造,这学术的世界如同汪洋大海。自然的规则简单而和谐,但被人加以应用之后,简单就不能再形容它了。
一周的潜心学习和研究,云生还是奔赴了考场。云生获取准考证,需要寄存终端,入场闸机有一些生物学识别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对脸,指纹和简单dna分析,来校验身份。
进入考场之后,每个考生会有进入单独的一间房间。里面有食物水,还有一些考试规则说明,以及一键呼叫监考人员的按钮和一台考试专用的终端。这个终端处于打开状态。
“请完成身份校验开始考试。”
终端的全息投影上出现这个字幕,同时会有声音提示。云生看了规则说明,到身份识别处再次扫描一些生物学数据,完成校验,这样考试就开始了。
题目很少,基础题可以选做,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自行筛选。也是简单的文字题目,需要填写对应文字或者选项答案即可。基础题50分,若不满40分直接失败,综合应用题还有50分,达到90分及格。综合应用题就不是文字交互了,而是需要提交虚拟实验结果。
云生做起基础题,倒是行云流水。不过必须提交了基础题才能开始综合应用题考试。这居然让云生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提交了。居然扣了两分,答题解析立马出现。结果错在对题意的理解上。云生突然觉得有意思起来,这对错还真是人定义的,人发明尺度去衡量事物,有了这尺度,便能对事物定义对错好坏,而且尺度还会不断变化。只不过云生觉得他的回答是对的,这题的答案只是没有涵盖这题的全部情况。
但不去计较这些,很多事情的结果本身就不能以所有人满意的方式得到解答。云生开始做起综合应用题。
现在有一个小球,给定一个随机的初速度和出发点,同时有这个位移这个小球的控制接口。需要模拟重力,碰撞反射,让小球以蓝星平均重力加速度加速,没有其他阻力,碰撞不损失动能。这题也是比较简单,考核极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同时附带考核一些应用接口调用,将这些规律变成机器可识别的内容。
不过很多考生知道这东西,你想要取一个球某一刻状态分析,然后计算它其他的值,相当简单,但写段代码调用这个接口,控制这个小球的位置,一时让人完全懵了。云生略思索一下,先固定一个小球位置刷新的帧率,这没一帧可以当做每个时间点,每帧连起来切换,也就是有了小球所在世界时间的概念。然后每帧固定的位移量,也就是一个在简单匀速直线运动了。然后计算初始速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每个轴的分量,把重力加速度在每帧变化中对纵轴的速度更新体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这个速度换成纵轴每帧的位移量,这样重力模拟出来了。碰撞反射则把碰撞面也分解到空间直角坐标系,再把反射后对应方向的速度用三角函数换算出来即可。基本上只需要一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函数概念便能理解,写成对应代码,按帧去刷新小球位置,小球便像真的在重力加速度和碰撞反射的情况下运动。
云生很快便作答完毕。
第二题,居然直接考察气轨调度系统的运行原理,不过经过了一些简化。这个原理也是一种新兴的灵活控制技术原理。要学习和理解记忆是很容易获得相关资料的,只不过现在是按照原理缩减之后,需要利用模拟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现。
这题如果只是基础题,只需要计算分析或者概念简直就是送分题。不过一旦让人去实现,很多考生直接懵了。
可是这对于云生,还真算专业对口。云生可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力量修改空间的存在。虽然虚拟实验的运行环境不包含云生使用的那种规则,但比起那种规则,这气轨调度系统的运行就简单多了。
先制造若干的小球,可以忽略重力对小球的影响,题目又忽略球与球之间通过气流产生力的情况。然后完成一个小球喷射气体对飞行器进行推动加速的模拟,这个根据题意,这个风力随着距离均匀递减,于是得出加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再以代码实现,一个调度小球推动飞行器就完成了。然后给每个小球一个计算实例,这飞行器就在小球之间吹来吹去。然后通过飞行器位置的接口,和调度小球位置的接口,来动态分析飞行器是否在调度的预期结果之中,通过给每个小球位置的输入和风力的输入,与飞行器发生位移的结果进行判定,若判定飞行器可能脱离定义的轨道坐标范围,则改变每个小球的输入。
然后云生在自己调控的粒度下测了一些经验数据,最后把这些参数调好。考核的问题在于,模拟飞行器完全失去动力,利用气轨调度来使其平稳降落的情况。云生简单的测了几个用例,不同的飞行器状态,都可以完美落地。
然后发现这题还有第二个问题,手动控制模式。这一问技术实现以第一问为基础,但技术上比第一问简单。以简单的手势控制整个气轨调度系统的分布,然后凭借自己进行手势控制,利用这个气轨搬运一些物品到指定位置。而且这些手势模型分析可以利用形成的工具库进行分析,不用自己实现。
没想到这第二问比起第一问更加对口云生的专业。将手势当做一定输入指令,然后将每个手势映射对整个气轨所有小球输入一定坐标和气流碰射速度的结果。然后后续主要靠自身协调性,控制那些调度小球把需要搬运的目标吹到空中相对稳定的位置,通过不断改变手势,来改变气流和这些小球的位置,来完成搬运。就和一些球类运动,需要用球拍击球把球打到对应地方一样。不过此处的球拍控制起来可能会麻烦一些。
只见云生,伸出一只手,那些调度小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只手的形状,然后云生移动手的位置,那些小球构成的手也跟着移动,然后云生对目标进行抓握,那些小球形成的手真的把目标抓住了,然后云生控制着那些调度小球形成的手,把目标放在指定地点。一气呵成,这控制方法实现方面的确比球拍击球的数学模型复制很多,但实现后的操控的稳定性极强,除非来参加考核的考生有那种人拍合一的运动员,不然还是手拿着球放进去更稳。
做完这几道送分题,云生很快交卷,以98分通过了考核。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后来才知道,这个综合应用题的题库特别多内容,而且对于一个考生考试开始之前都是不确定的,会通过基础题的选择和回答来动态筛选综合应用题。云生刚好遇到自己擅长的题目。
考完当时就能去登记处,领取学者身份,激活一些特殊权限。这学者的考核就算顺利结束了。
有了学者身份,找工作更加容易了,没有工作期间也有补贴政策,在第一次认证成为学者,没有就业的半年可以每个月领取一万,而且贡献点也可以直接换成钱。若因贡献点过低,失去学者身份,第二次考核会更加难,而且不再享有补贴政策。所以一般学者会尽快投身工作岗位,或者其他能获取贡献点的组织。
而成为学者之后,云生的权限变化又不一样了。学者专属的资讯平台,会有各种新的技术或者一些职位推送,会有一些贡献点交易平台。可以获取资源。
而这一刻,云生发现没有那么迫切能放松一些,达成了一件事情之后,反而看起来一切都不真实。这一方天地是假象倒是瞒不过闲人。但和来这里之前,还是有些变化。这个还钱的事情,就不像之前想的那么简单了,但工作的事情云生考虑,还是不要去秦家的好。
正这时,李欣妍给云生发来消息。
“云生,你现在有空吗?”
“现在有空啊。”
“视频说!...你别想太多啊!真的有事。”
云生一笑,接了李欣妍的视频。
“好久不见。”
“今天找你,是想问你关于这个石头的。”李欣妍指着投影里面的照片。
“绯雨石。这块应该我用来换包子吃的。”
“换包子?你用这个换包子?”
“对呀,才来时没有钱,便用它换包子吃。”
“这东西你是哪里来的。”
“这个是很早之前,我在山上看见这个很好看捡的。”
“哪座山?”
“可以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吗?李大小姐。”
“可以你问吧。”
“李小姐是零钥集团老总李霄云的千金。而零钥集团与秦家虽然主打方向不一致,但也有很多业务重合。但是两家一直分庭抗礼。”
“你想说什么?”
“秦家有秦月双,而零钥集团虽然低调,背后也是有高人指点吧?”
“那和我问你这个石头有什么关系?”
“你会问这个问题,可能是你父亲或者其他人让你来找我,而这个石头本身没有啥玄机,让你来问的人应该本身早就知道了。”云生很平静地说着,而且露出微笑。
而在另一个视频会议上,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斗篷下的人看着云生与李欣妍的视频,云生的这个微笑就出现在他们全息会议桌面中间。
“不必问了。”
“零先生!”
“这个石头果然是。”
“好的,我让欣妍别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