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6300000001

第1章 西进运动

林肯诞生

1809年的2月12日,那时天刚蒙蒙亮,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木屋里,一个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小男孩呱呱坠地。

提到肯塔基,人们总会想到福斯特所作的那首动人的民谣——《我的肯塔基老家》。但是,当林肯出生时,肯塔基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

美国东部濒临大西洋。包括弗吉尼亚州和宾西法尼亚州在内,早在北美的13个州还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时代,就有许多来自欧洲的移民在这里垦荒。

这些州的西侧矗立着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利根尼山脉,这座山虽然称不上是高山,但山脉的东侧却以险峻和景色迷人而著称。山脉的西侧有一片辽阔的、一直延伸到密西西比河的大平原,肯塔基州就位于这个大平原上。

19世纪初期,这个州的东部有一个叫做哈丁的县,虽然称为县,但只不过是比一般村落稍微热闹一点的城镇而已。

住在这里的人多半务农,县里的每家商店都贩卖杂货、农具、衣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这个城镇附近有一片辽阔的原始森林。早期的移民砍伐掉这些原始森林,然后开垦成小块的耕地,他们就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后来,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这里不但设立了学校,同时也建造了简陋的教堂。每逢礼拜天,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往教堂听牧师布道。

当时的学校教育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不耽误农事,大人们往往不让孩子上学,何况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喜欢读书。

尽管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地指出亚伯拉罕·林肯的家在哪,但的确诞生于哈丁县附近的诺林溪畔的开垦地,他是在一间破烂小屋内呱呱坠地的。

从林肯的画像上,我们看到他面孔削长,额头上深深的皱纹象征了他坎坷的一生。他的眼神看起来有点孤独,不过嘴边却经常浮现出温和的微笑。

即使是后来他当了总统,也丝毫没有架子,就像在田里工作的农夫一样慈祥朴实。

林肯身材魁梧,腕力强劲,而且像所有干粗活的人一样,他的手掌特别大,凡是与他握过手的人,都对他那强劲的掌力印象深刻。

在青少年时代,林肯一直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但这丝毫未曾影响到他率真的本性和强健的身体。和大多数的新大陆开拓者一样,林肯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能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坚韧不拔地向前迈进。

要叙述林肯的一生,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这一片新大陆的历史。

殖民历史

林肯出生的那个时代,适逢美国即将步入强国之列。美利坚合众国自1776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最初美国的版图只有今天的八分之一。

北美13州本来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哥伦布(1451—1506)发现新大陆90年后的1585年,最早的一批英国移民抵达北美。

率领这批移民团最早来到这块土地的,是沃尔特·雷利(约1552—1618)。一年前,雷利的一个亲戚曾来到这里考察,他眉飞色舞地对雷利描述说:“那里到处是高高的雪松、成串的葡萄、悠闲自在的鹿、欢蹦乱跳的兔子和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家禽。”雷利等人在现在的北卡罗来纳海岸登陆,并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弗吉尼亚(意思是处女地)。他们不辞辛劳,一心想在此建立殖民地,却不幸被疾病、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及薄弱的意志打败了。

至于比英国人更早抵达新大陆的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情况也大致如此。

哥伦布发现大西洋沿岸的新大陆后,西班牙一些喜爱冒险的人也纷纷横渡大西洋前来这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21年,也就是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1475~1517年)也曾横渡巴拿马地峡,抵达西太平洋沿岸,现在巴拿马运河东岸的巴尔博亚城就是以那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与此同时,以科尔特斯为首的一群亡命之徒,也借着武力,把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毁灭了。此外,皮萨罗也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国。

玛雅及印加人都具有悠久而卓越的文化,可是西班牙的冒险家却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一味地烧杀抢掠,只是为了抢夺金银珠宝。

后来,当西班牙人知道这些国家蕴藏着丰富的银矿后,就陆续前来,依靠强大的武力奴役着当地土著,逼迫他们大量采掘银矿,然后通过轮船运回本国。很快地,西班牙就变成了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英国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敢于挑战海洋的航海民族,可是在向外扩张这方面,在当时却显得有些落后。直到16世纪末期,伊利莎白一世即位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扩展。自此之后,英国的海盗也开始活跃在大西洋上,并经常袭击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船只,抢夺船上的金银财宝。英国也希望跟西班牙及葡萄牙一样,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然而在当时,葡萄牙已经占领东方国家,西班牙的势力则遍及中美及南美,仅剩下沃尔特·雷利所发现的北美,尚未被任何国家占领。

雷利率领的那群人也跟西班牙人一样,只想寻找到银矿一夜暴富。不过弗吉尼亚一带根本没有金矿和银矿,只有一片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平原。

于是,这批移民不得不亲自动手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并试图栽植烟草。可是,对于这批梦想一夜暴富的人来说,动手开垦土地以维持生活实在是很痛苦不堪的事,因此生病倒地的人、意志动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烟草的栽培也不很顺利,所以到了第四年,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开拓事业了。

18年后,又有无数英国人相继来到弗吉尼亚。这批移民是由约翰·史密斯率领的。

这批移民并不像过去的移民那样只想暴富,相反的,他们想在这里定居,世世代代生活下来。

对来自文明国家的人来说,在野兽及印第安人的威胁之下,要砍伐原始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房屋,需要相当大的决心和毅力。而这些人都能将所有的困难一一克服,最终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久居之地。

1620年,在弗吉尼亚的东北方(即现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海岸),出现了一艘破旧的帆船。这艘船叫做“五月花号”,载着来自荷兰的102名英国人。

很久以前,英国人就信仰基督教。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自创英国国教派,脱离了基督教而独立存在。到了16世纪末期,马丁·路德(1483—1546)改革宗教后,新教传到了英格兰,受到许多英国国教派教徒的支持,于是改信新教的人与日俱增。

马丁·路德始终反对过于重视仪式、强迫信徒迷信的基督教,他主张发自内心的虔诚信仰,这就是一般所谓的新教。

当时的英国,信仰旧教的多半是贵族,而新教却在普通民众之间大为流行。信仰新教的人反对国王和主教专权,他们接受加尔文教教义,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节忍,反对奢华纵欲。信仰新教的人认为,在神的面前,人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任何人都可以信仰神。信徒应该始终具有虔诚的心,谨言慎行,互相关爱。

为了拥有虔诚之心,他们认为应该戒除烟酒或奢侈的享乐,否则将陷于堕落之渊。换句话说,他们的理想就是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且一边祈祷一边工作。这种追求心灵清静的英国新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

清教徒因为反对王室的宗教专制和经济压榨,屡遭镇压迫害,无法在英国立足,只好结伴逃往荷兰。而搭乘“五月花号”前来新大陆的,正是这些清教徒。

在普利茅斯海岸登陆的人当中,有35名清教徒,余下的是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及14名契约奴,不过大家都能同心协力地为开创未来的生活而努力。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名成年男子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五月花号公约》写道:“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这批移民在这里开创了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会结构,这在王权与神权统治的时代,暗示了许多民主的信念。

“五月花号”的人就在虔诚的信仰之下,在《五月花号公约》的约束下,过着一边祈祷、一边工作的简朴生活。他们建筑圆木小屋、砍伐森林、开垦耕地,把本来是野兽栖息的荒地,建成了理想的家园。他们深信,凡是有坚定信仰的人,必能克服任何困难,开拓光明的前景。

当其他地区的清教徒得知“五月花号”到达新大陆后的情形时,无论是身在荷兰还是英国本土的清教徒,都陆续地越过大西洋前来新大陆。

现今的波士顿一带,当时就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被称为新英格兰。不同于西班牙人那种抢夺当地住民金银财宝的野蛮习俗,来到新大陆的英国人是想在这儿生根,因此都全力以赴地开垦荒地,辛勤耕种。

这正是英国殖民地繁荣的原因。尤其是“五月花号”的那些人所怀抱的自由平等精神,更被后来的北美移民发扬光大。

此后,在其他新兴殖民国如英国、荷兰和法国的竞争下,原本强大的殖民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却日渐衰落了,英国却以惊人的速度壮大。

当时,英国的船只不断活跃在大西洋及印度洋一带。接着,同为海洋国家的荷兰也仿效英国人的方式,向亚洲及美洲挺进,并终于在现在的纽约一带,开发了一个殖民地。

看到英国及荷兰在新大陆发展的形势,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开始向现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移民。

然而,法国人的作风依然与西班牙人相似,他们的目的在于大量收集兽皮运回欧洲牟取暴利。

北美的第一块英国殖民地并不是靠英国政府的力量开发的,到了17世纪,英国政府才试图采取行动,把这块土地纳入英国的版图。不久,由荷兰人开发的新阿姆斯特丹港也被英军占领了。

这个时候,英国又出现了一个叫做“教友派”的新教。1682年,教友派的信徒分别搭乘数艘船只,抵达纽约港。这是空前绝后、人数最多的一次移民。后来,他们在纽约西南方的一片原始林中,开发了一个新的殖民地。

宾夕法尼亚州的建立者——威廉·潘(1644—1718),是最早一批到新大陆开发的英国大地主之一。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因为欠威廉·潘的父亲16000英镑的债,因而在1681年4月4日,查理二世向他颁发了特许状,将此地送给威廉·潘,并将此地命名为“宾”。威廉·潘带领了一批人,将此地命名为“夕法尼亚”(林地之意),合在一起就是宾夕法尼亚,现在的州名。威廉·潘希望能够在此建立一个都拥有同样信仰的和平村落。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正如清教徒把波士顿当做根据地一样,教友派信徒也以费城为中心,渐渐扩展到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地区。

于是,英国人就在北美的东海岸地区生活了下来。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清教徒或教友派教徒,他们都是凭着坚定的信仰及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建成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

不论后来的物质文明如何发达,这些人的坚韧不拔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仍然被承袭下来,成为美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开拓者的生活

开拓者的生活艰苦到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们砍伐森林,建造简陋的圆木小屋遮风挡雨。他们在已开垦的耕地上种植玉米,可是收成并不好。

因为鸟兽是他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只要有时间,男人们就得到森林中狩猎。

一开始,他们的衣服或鞋子都是自己用兽皮缝制的。一直到后来棉花收获时,人们才把它纺成纱、织成布,然后用自己制造的针缝成衣服。甚至连盘子、刀、叉等生活用品,他们也要自己动手制造。他们用打火石生火,然后在地炉上烹煮食物,还得自己制作农具和铁器。女人们除了要制作蜡烛及奶油外,还要腌渍肉类及饲养家畜,无论男女,都没有空闲的时间,他们如果偷懒一天,当天的生活就会成为问题。

森林中有无数的鸟类和野兽,所以食物从不匮乏。偶尔,人们也会遭到熊或美洲狮等猛兽的袭击,造成人畜伤亡的事件。然而,比猛兽更可怕的,却是当地的印第安人。褐色皮肤的印第安人已经居住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很久很久了。欧洲人抵达这里之后,就把这些人称为印第安人。

当移民越来越多、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广时,印第安人的生活场所也相对地越来越小了。正如名著《摩比肯族的末日》所叙述的一样,印地安部落的生活日益艰苦,而且已逐渐被逼上绝灭之路了。

随着新英格兰、宾夕法尼亚及弗吉尼亚相继开发,来自英国本土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仅是英国人,来自荷兰等北欧各国的移民也逐年增加,频繁出入的船只使纽约港显得格外拥挤。

在这块依旧保持大自然原貌的陆地上,到处充满着生机,到处都是等待人们前来开发的乐土。因此,向往自由天地以及因破产而无法谋生的人都陆续越过大西洋,来到这块未完全开发的陆地上。

从第一批英国移民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130年,此时的纽约、波士顿及费城都已发展成了相当繁华的城市。森林中的开拓地已不再是荒凉的村落,除非非常贫穷的人家,否则没有人肯住在圆木小屋了。此外,在弗吉尼亚本地种植的烟草也获得了丰收,能够运回英格兰贩卖了。

于是在年轻的一代中,产生了一股新的开荒热。他们放弃已经能够安享幸福生活的村落,又迁移到另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上去。

他们想要体验祖辈创业拓荒的生活,何况,总有广阔无边的新天地遥遥地向年轻人招手表示欢迎。

这些拓荒者通常是由几个家族组成一个团体(也有仅由一个家族组成的)。女人及小孩子都坐着篷车,男人则骑在马背上,赶着十几头牛或羊,由森林到草原,或者由草原到森林地向西前进。太阳落山以前,他们就把四五辆篷车围成圆形,将家畜围住。在途中捕获的火鸡、鸽子及鹿等,就是丰盛的晚餐。吃过晚饭,男人们会燃起熊熊的营火守夜。

他们为了寻找新土地,往往会进行持续半年或一年的长期旅程。这种旅程多半是在春天到夏天之间进行。这个时候天气温和,风景宜人,原野上盛开着花朵,河中也有成群的鲑鱼游动。

然而,目的地的情况如何,却不得而知,他们唯有不停地前进、前进。

在漫长的旅途中,一旦发现有野兽栖息的土地时,他们就在那儿兴建小屋,当时的那种快乐,实在是难以形容。

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们一窝蜂地涌向未开发的森林或草原。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平原,就是这些开拓者辛苦劳作的成果。

他们以人定胜天的毅力不断地向西前进,他们坚信只要有土地就有希望。这种西进的精神,后来逐渐凝聚成美国人民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美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当英国移民不断地向西部地区扩展时,抵达加拿大北部的法国人也不断地向内陆推进。

加拿大的法国人多半是皮毛商人,为了收购兽皮,他们必须与印第安人进行交易,所以这些人也称得上是冒险家。

这些法国人大都沿着圣劳伦斯河上游前进,最终抵达五大湖区。

当时,有一位既是商人也是探险家的拉萨尔(1643—1687),横渡密歇根湖,在抵达其南方的大平原时,他发现了一条水源丰富的河川,于是请印第安人划船顺着河流南下。沿途河面越来越宽,拉萨尔沿着这条河行驶到密西西比河,再继续顺河而下直到密西西比三角洲(即现在的新奥尔良),这条河就在这里注入墨西哥湾。拉萨尔宣称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流域都是法国的领土,并将沿岸土地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以纪念法国国王。

这个地方就这样变成了法国的领地。与严寒的加拿大不同,这里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很适合耕作。但是在当时,在这块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面积的辽阔土地上,却没有一个法国人定居。换句话说,知道这块土地的只有拉萨尔一人而已。

但是很快地,那些从事皮毛生意的法国商人一窝蜂地涌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新奥尔良地区就迅速繁荣了起来。

在北美,法国人利用印第安人去骚扰英国的殖民地,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靠近五大湖区的弗吉尼亚殖民地。

开拓者都团结一致,以枪代替锄头,不断地与法军作战,终于在1754年抵制住法军的入侵。殖民地的人虽没有本国军队的支援,却仍然能固守自己的土地。

从约翰·史密斯带领的移民开拓以来,只不过150年的时间,来自英国的殖民地人口已超过200万。

当时,东部的平原依旧被一片原始林覆盖着,传说仅在阿利根尼山的另一边,有一块辽阔的土地。

1770年,有一个人独自前往阿利根尼山探险,他就是美国开拓英雄之一的丹尼尔·布恩(1734—1820),丹尼尔的名声主要来自他对肯塔基的探索和殖民。

据说,当年丹尼尔站在山那边的肯塔基高原上,曾看到数万头的野牛群,并为此胆战心惊。

独立战争

最开始的时候,北美各地都有英国殖民地分布。可是,当时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想过把这些殖民地统一起来,加强管理。

一般说来,各个殖民地都靠本身的力量保护自己的住民,他们经常开会决定各种事宜,所以各个殖民地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步形成。

英国是个岛国,耕地面积小。但北美平原上却有广阔的土地,物产丰饶。在温暖的南方,人们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然后运回英国本土销售,利润丰厚。此时的北美13州已经羽翼丰满,再也不需要英国政府的保护了。

为了不让北美13州过度繁荣,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英国政府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为此,殖民地的人都感到愤愤不平。

1773年12月,愤怒的商人袭击停泊在波士顿港内的英国货船,把船上的343箱茶叶统统倒入海中。

当然,英国政府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立刻派遣海军前往波士顿港,阻止船只出入。重要港口一旦被封锁,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就会立刻受到影响。

英国海军的作风更激起了殖民地人民更大的愤怒,所以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僵。

1774年7月,13州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

“到了这个地步,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得尽力保护殖民地的安全。”

他们终于下定决心要与英军作战,第二届大陆会议上,他们决定建立各殖民地联合武装力量,即大陆军,乔治·华盛顿(1732—1799)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支军队是由志愿兵所组成的,他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也缺乏武器和弹药。

殖民地的人都挺身而出,除了老人、妇女和孩子,所有的男人都带着枪义无反顾走向战场。

刚开始时,大陆军一直打败仗,但是他们捍卫自己土地的精神却丝毫没有动摇。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相差悬殊。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海军,尽管战争的情况对殖民地不利,可是,在1776年的夏天,13州的代表在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这个宣言是由后来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起草的,其中有如下一段话: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这个宣言标明了美国人民今后的道路。

在传统的欧洲国家里,国王或贵族具有相当大的权力,普通的民众都要受其支配。但是,早在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之前,这块北美的新大陆上,就已经有民主主义的国家诞生了。

战争依旧持续着,第二年的冬天,费城附近的英国士兵,因为寒冷及缺粮,接二连三地倒在冰天雪地里。不过,华盛顿和他的大陆军依然坚强不屈地奋斗着。

1781年的10月,英军在弗吉尼亚州的约克敦投降。

就这样,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大陆军获胜了,从此之后,北美13州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因为双方已在1781年签订和平协定,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人民便开始组织政府、制定宪法,并于1789年推选华盛顿为第一任总统。

较之具有古老传统的欧洲各国,美国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但是在独立后的50年间,美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因为波士顿及纽约等地区附近富含铁矿和煤矿,所以美国的工业也开始飞跃发展。

弗吉尼亚南方盛产棉花,这里出产的棉花大量运销英国。

欧洲人已逐渐地被这个年轻而自由的国家所吸引。当独立战争结束、和平来临时,移民美国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在当时,未开发的土地还很多,为了容纳更多的移民,政府就把丹尼尔发现的肯塔基,以及其南方的田纳西,都列为“州”,并入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

当年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当选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后,不但把宾夕法尼亚西部的俄亥俄列为“州”,同时也向法国购买了密西西比河口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此外,在1816年至1821年间,又先后成立了缅因、伊利诺伊、印第安纳、密西西比、亚拉巴马及密苏里六州,同时也向西班牙购买位于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州。

在短短的50年之间,美国的领土已经比原有的13州大了三倍。事实上,这也只不过是版图上的扩张而已,这些新成立的州多半仍被原始森林所覆盖,仅有几个小个的开垦村落散布其间。

正当美国的领土逐渐向西扩展时,在肯塔基州的某个小屋里,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诞生了。

同类推荐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本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文中,作者希望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里,能看见自己的老师、朋友;能去参观自然史和艺术博物馆;能看看纽约城和日常世界;最后还要去看一场戏剧。三天的活动,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创造的高度赞美。她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传,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 都是极平常的话语,真实而亲切,自然而流畅。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热门推荐
  • 可不可以不加班

    可不可以不加班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每个人的时间管理经典。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常加班令许多人困惑、矛盾,甚至对生活感到失望。本书作者不仅仅讲述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以幽默和智慧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享受生活,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关注自己每日的生活?如何满足自己真正的欲望?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
  • 玫瑰太子妃

    玫瑰太子妃

    龙宝珠做了一场长梦,梦里自己不但成了古代的权臣之女,还意外卷入了储位之争。她以为太子洛昭言是个傻白甜,替他操碎了心不说,还渐渐被太子的温柔所打动……然而新婚当晚,洛昭言却仿佛变成另一个人……他根本不是她以为的温柔暖男,而是步步为营,答应娶她也不过是为拉拢龙家势力。太子妃的生活正式拉开序幕,你以为错爱渣男的龙宝珠会就此消沉?错!她啊,干脆事事与太子洛昭言对着干,当街骑马遛狗,洛昭言不喜欢什么她就偏要做什么,看他能奈她如何!
  • 影后萌妻:首席爱上我

    影后萌妻:首席爱上我

    我是无数宅男心中的女神,他却跟我的粉丝团长……真心喂了狗,我只想虐渣男,夺公司,登顶娱乐至尊。可坐拥华夏国半数财富的唐少却步步紧逼:“安安,十年前的约定,该兑现了吧。”我表示一脸茫然,十年前?约定?那个人是你?!
  • 明月照君来

    明月照君来

    她以为她是他最爱的皇后,直到被剖腹取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烧死,她才知道,那不过是她自以为是的一场梦……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本书从情商、气场、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在人一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秘诀,并且提供了修炼情商、提升气场、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有效办法。相信本书能够让您拥有成功的传奇人生!
  •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象图说内篇

    易象图说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是作者伟子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共收录了近些年来新创作的作品近九十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散文构成,作者以细腻的心触摸人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