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喀姆比亚镇。
海伦的父亲阿瑟曾是南军上尉,母亲凯特·亚当斯是一位南军旅长的女儿。凯特是阿瑟的第二位妻子,年纪要比丈夫小很多。
每个家庭在迎接第一个小生命时都会手忙脚乱,海伦的父母也不例外。
在海伦出生后,为了给她取个好听而又有意义的名字,父母争论了很久。
父亲要为孩子取名为米尔德丽德·坎贝尔,这是他祖先的名字。可是母亲却不同意,她希望采用外祖母的名字——海伦·爱波利特。一直僵持了好久,最后他们采纳了母亲的建议。
名字定下后,父亲就带海伦到教会去受洗,可是在路上,父亲却把孩子的名字忘得干干净净,当牧师问他:“你这位小公主叫什么名字?”父亲竟然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个名字了,情急之下,他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
这样,他的女儿就叫海伦·亚当斯·凯勒了。
海伦没生病前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而且从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好胜、好强的个性,看到什么事情都想插手,如果不让她做,她就会吵闹不休。
在海伦19个月大的时候,她发了一次高烧。最糟糕的是,高烧一直不退。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了。正当全家人快要放弃希望时,海伦的烧突然退了,当时全家人都喜极而泣。然而,烧虽然退了,海伦却再也看不到东西、听不到声音了。
关于这次生病的情况,海伦·凯勒在自传中曾有一段详细的论述:
我对那次生病的情况,似乎还模糊地记得一些。我记得,在我清醒的时候,我感到烦躁和痛苦,妈妈体贴入微地安慰我;我还记得,当我翻来覆去地从半睡状态中苏醒过来时,我感到极度悲痛和茫然。我把自己这双干热的眼睛避开光亮,转向墙壁。这光亮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可是现在却变得暗淡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暗淡。除了这些飞逝的记忆——如果它们确实是记忆的话——其余的一切似乎都是非常不真实的,就像一场噩梦一样。
的确,这一切就像一个可怕的噩梦,全家人悲痛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慢慢地,小海伦也忘记了那些令人害怕的事,她认为世界原本就是这么黑暗,四周也一向就是如此安静。
不会说话,海伦就用手势表达她的意思。一开始只有母亲明白她的“语言”。比如她要吃面包,就会做切面包的动作。母亲对此心领神会。母亲的疼爱和智慧,使海伦在茫茫黑夜中获得了一点安慰。
有时候,海伦会动着嘴唇,疯狂地做着各种手势,可是大家都不明白她想干什么。这时候她就会发脾气,又踢又蹦,大声叫嚷,直闹得筋疲力尽。生气的时候,她曾使劲地踢过她的保姆爱娜,可是一旦安静下来,她又十分后悔。
五岁之前,海伦学会了折叠和收拾干净的衣服,她能认出哪些衣服是自己的,哪些衣服是别人的。她还能从母亲和姑妈梳洗更衣的情况中,判断出她们是不是要出门。如果是要出门,她会缠着她们,要她们也带她去。家中来了客人,她也像个重要人物那样被叫出来见客人。
因为海伦天生聪明伶俐,客人走时,她会扬起小手,向客人表示告别,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
有一天,有一些客人来拜访母亲。海伦通过振动知道前门已经关上了,那就表示客人已经到客厅了。因此她灵机一动跑到楼上,穿上她最喜欢的衣服,她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站在镜子前涂上头油,在脸上扑上香粉,然后又戴上面纱,遮住脸,还在腰间系一条很大的腰垫,可是那垫子太大,挂着她的身后,几乎要拖到地上。她下楼去招待客人,结果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
五岁那年,海伦一家从爬满葡萄藤的小房子里搬到了一栋比较大的新房子里。
有一天早晨,海伦穿过走廊去找父亲,忽然踩着了地上的纸。她捡起一张来摸,却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她知道父亲很喜欢它,常常在早饭前读它。她把父亲的眼镜摘下来,戴到自己眼睛上,也用纸来遮住脸,像父亲那个样子地看呀看,却没有看出什么名堂。直到后来,她才知道原来那些纸是报纸,父亲当时是一家报社的编辑。
海伦的父亲是一个慈爱而宽厚的人,他喜欢打猎,除了打猎,他很少离开妻子和孩子们。他是一名出色的猎手,枪法很准。有一年冬天,他还打下了一头野猪。
海伦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他每次回家来,几乎都要带些客人来。他和客人饮酒、谈天,说些战场上的趣事。
最使海伦觉得骄傲的就是父亲经营的果园。父亲种的草莓和西瓜是家乡一带最好吃的。每到瓜果成熟的季节,父亲便挑第一批成熟的葡萄和草莓给海伦先尝。他牵着海伦的手,从这棵树走到那棵树,从这棵葡萄藤走到那棵葡萄藤,让她感受果实累累的喜悦。
有了妹妹以后,有一段时间,海伦把妹妹看成了跟自己争宠的敌人。妹妹常坐在母亲膝上。那是海伦十分熟悉的地方,以前她就是坐在那上面,如今,却让妹妹一个人霸占了。海伦对妹妹充满了妒忌。
有一天,海伦和妹妹终于发生了一场矛盾。海伦有一个布娃娃,她给它取名叫南希。虽然她还有别的娃娃,有的会说话,有的会叫,有的会眨眼睛,但她最喜爱的就是南希。不过当她生气的时候,布娃娃又成了她出气的工具。
海伦把布娃娃放在摇篮里,一摇就是很长时间,从来不让别人碰它。这一天,当海伦知道小妹妹躺在摇篮中酣睡,南希就躺在妹妹身边,她勃然大怒,冲上去把摇篮掀了个底朝天。妹妹摔在地上哇哇大哭。这时候,母亲赶来抱起了妹妹。海伦受到了母亲的严厉批评。
当海伦懂事以后,她就开始疼爱自己的小妹妹了。虽然妹妹并不懂她的手语,她也不懂妹妹的呀呀儿语,但是海伦还是拉着妹妹的手到处玩耍。
海伦的童年里还有两个好伙伴,一个是厨师的女儿玛莎,另一个是老猎犬贝拉。
玛莎最了解海伦,无论海伦要做什么,都是用手势告诉她,海伦把玛莎当做自己的部下一样使唤。大部分的时候,温柔善良的玛莎都听从海伦的指挥。如果玛莎不按照她的意思去做,性子急的海伦就会用嘴去咬她,或者抓她,逼她立刻就范。
挤牛奶的用人允许她们摸奶牛的肚子,因此,海伦和玛莎就毫不客气地在牛身上到处摸,牛脚、牛嘴,甚至连牛屁股都摸了,为此,海伦还被牛尾巴甩过好几次。
圣诞节快到了,当家人都忙着准备圣诞节大餐和礼物的时候,玛莎和海伦就随心所欲地到处跑着,高声叫着,不时地到厨房去看看,拌拌调味料,抓把烹调用的葡萄干,或者是舔舔搅拌器上沾着的食品。
那年夏天,海伦有六七岁,她和玛莎坐在树下剪人形的纸片。等到这种游戏玩腻后,海伦想到玛莎的那头卷发,便伸手抓住其中的一束要剪。玛莎不愿意,可是最后还是拗不过海伦,让她剪了一束。当玛莎的一束头发被剪掉后,她也拿起剪刀开始剪海伦的头发,还好海伦的母亲及时制止了她们,否则两个人的头发很可能被对方剪光。
海伦的另一个好朋友是贝拉。贝拉年轻时是一只很好的猎犬,但是当海伦懂事时,它已经老了,能陪伴海伦玩耍的时候很少。贝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暖炉旁睡觉。每当海伦生气的时候,贝拉都会懒洋洋地站起身来,伸伸懒腰,耸耸鼻子,好像闻到什么似的,然后又跑回暖炉边躺下来。海伦曾想尽办法,想让贝拉明白她所做的手势,因此,她反复做着相同的手势给它看,可是贝拉总是看不懂,这让海伦非常沮丧。
海伦懂事以后,开始产生强烈的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念头,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以前那些简单的手势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表达欲了。当她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做着各种手势,对方却似懂非懂时,海伦非常不甘心。那种烦恼的心情,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紧紧地压在海伦身上,令她非常不自在。
海伦希望能推掉那只看不见的大手,虽然她知道自己这种痛苦的挣扎一点用也没有,可是不挣扎的话会更难过。有的时候,海伦会痛苦地跺着脚又哭又叫,有的时候则滚到床底下,在床下翻滚、哭闹,直到耗尽自己的体力。此时,如果母亲在海伦身边,海伦就会从床底下爬出来,爬上母亲的膝盖吵闹,做出许多无理的举动。
后来,海伦要说的话、要表达的事越来越多,那种依靠手势的表达方式,常常是花费了大力气,对方却仍然不能领会,而且这种情形几乎天天都会发生。当时,海伦的父母也很困扰。海伦已经到了该入学的年龄,可是附近并没有专门接收海伦这类学生的学校,由于塔斯喀姆比亚镇是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当然也不会有老师愿意来教海伦这种又瞎又聋又哑的小孩。
事实上,海伦家的亲戚朋友也怀疑像海伦这种又聋又哑又瞎的人,是不是能够接受教育。只有母亲还抱着一丝希望,因为母亲曾在英国文豪狄更斯所著的《美国札记》这本书中,看到有一位叫劳拉·布里奇曼的少女,她也是位又瞎又聋又哑的女孩子,但是在豪博士的教育下,劳拉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书中提到的这件事母亲一直记得很清楚,因此她也对海伦抱着希望。
但是,听说这位创造盲哑儿童教育法的豪博士已在几年前去世了。初听这个消息时,母亲觉得很失望。不久之后,母亲又想到,虽然豪博士去世了,但他创立的盲哑教育法一定还有人继承吧。而像海伦这样一位生长在亚拉巴马州偏僻乡村的少女,如何才能接受这种教育呢?这些问题天天都困扰着母亲。
海伦6岁那一年,父亲听说巴尔的摩有一位很高明的眼科医生,可能有办法治好海伦的眼睛。因此,海伦的父母立刻动身,带着海伦去巴尔的摩找这位医生。
这是海伦第一次远行,旅途中充满了希望与快乐。在火车上,一位女士送给海伦一个装着贝壳的小箱子。父亲把贝壳钻了孔,让海伦穿着玩。
列车员对海伦也很友善。当他到处走动、查票时,海伦便拉着他的衣角,随着他到处跑。
保姆用一条毛巾做了个布娃娃给海伦。海伦一摸,发现这个娃娃没有眼睛,没有嘴巴,也没有鼻子,只有光秃秃的一张脸。因此,海伦用手指着娃娃的脸,要大家给娃娃缝上眼睛,可是大家都不明白海伦的意思。后来海伦灵机一动,拿出保姆的披肩,把披肩上的两颗珠子扯下来,递给保姆,保姆这才明白过来,把珠子缝在娃娃的脸上。
整个旅途中,吸引海伦的事非常多,海伦忙个不停,一次脾气也没有发。
到了巴尔的摩后,父母就带海伦去找切斯霍尔姆医生。医生很仔细地为海伦检查后,无奈地说:“很抱歉,以我的能力,根本不能治愈海伦的眼睛。甚至可以说,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也是不可能治好这种病症的。”
接着,他又说:“但是你们不要灰心,虽然海伦的眼睛无法治愈,但是她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你们可以到华盛顿去找一位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我相信他一定会为你们介绍一位合适的老师来教导海伦。”
因此,海伦的父母又按照医生的建议,立刻转往华盛顿。幼小的海伦当时还不能体会父母的心情,她只是兴高采烈地享受着旅行的乐趣。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不仅是电话的发明者,同时也是一位研究聋哑人教育问题的专家。他把海伦抱起来,放在他的腿上,还拿起滴滴作响的手表让她感觉手表的振动。贝尔博士能准确地领会海伦的手势,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博士。
贝尔博士告诉海伦的父亲:“你女儿的资质很好,我相信经过良好的教育后,她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可以写封信给波士顿柏金斯盲校的校长阿纳格诺斯先生,问他有没有合适的家庭教师来教导你的女儿。”
父亲立刻就动笔写了封信给阿纳格诺斯先生,三个星期后,校长回信说,已经找到一位很好的老师来教海伦。
莎莉文老师
1887年3月,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当时海伦已经快七岁了。
那天下午,海伦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海伦知道一定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因此,她安静地走到门口等着。
下午的阳光照在海伦的脸上,她用手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即将开放的花朵。她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奇迹在等着她。当时,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和苦恼,海伦已经疲惫不堪了。
过了一会儿,海伦觉得有人走向她。海伦还以为是母亲呢,可是当她伸出双手时,那个接住她的双手的人又好像不是母亲,接着,这个人很亲切把她揽进怀里。
莎莉文小姐毕业于柏金斯盲校。她小时候也是一个盲童,幸运的是,14岁的一次手术让她重见了光明。
来这里之前,莎莉文小姐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她阅读了豪博士的许多报告。豪博士是柏金斯盲校的创始人,也是盲哑教育方面的专家。豪博士也是那个教育劳拉·布里奇曼的人。豪博士花了很大的精力培养这个女孩。后来,劳拉被培养成了一名缝纫工。豪博士详细地记录了他对劳拉进行教育的方法及过程。豪博士的遗作为莎莉文老师带来了许多启示。
在莎莉文老师的想象中,海伦应该是一个面色惨白、娇弱的孩子,就像劳拉·布里奇曼一样。然而,当她第一眼看到海伦时,这个孩子身上却毫无惨白、娇弱的迹象。她高大强壮、面色红润,举动毫不拘束,如同一匹健康的小马。海伦没有胆怯害怕、紧张不安的性子,这种性子经常可以在其他盲童身上见到。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把海伦带到自己的房间,送给她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是柏金斯盲校的学生送给海伦的礼物,而娃娃身上所穿的衣服,就是当时年事已高的劳拉·布里奇曼亲手缝制的。
海伦接过洋娃娃,开心地玩了一会儿。莎莉文老师则拿起她的手,在她的手掌中,缓慢地用手指写着“d—o—l—l”(洋娃娃)。
海伦觉得这种手指游戏很有趣,也开始模仿莎莉文老师的手势,不一会儿,海伦就学会拼这个单词了。不过当时的海伦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她只不过是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就这样,在五六天的时间里,海伦迷迷糊糊地学会了好几个单词,如pin(别针)、hat(帽子)、cup(茶杯)等简单的名词,以及几个动词,如sit(坐)、stand(站)、walk(走)等。
有一天,老师给了海伦一个新的洋娃娃,然后在海伦的手中写着“d—o—l—l”。过了一会儿,老师又给了海伦一个旧的洋娃娃,也同样地在海伦手中写着“d—o—l—l”。莎莉文老师是要告诉海伦,“doll”(洋娃娃)这个单词对新的洋娃娃与旧的洋娃娃都是适用的。
有一天早晨,老师教海伦区分“mug”(喝水的茶杯)与“water”(水)这两个词,海伦也认真地学着。老师一再告诉海伦,“mug”就是茶杯,而“water”就是水,但海伦却一直没有办法领会,总是把它们混在一起。最后,老师也筋疲力尽地说:“今天的新词就学到这里吧。”
然后,老师又开始教以前学过的“doll”,老师不厌其烦地教了海伦好几次,可是海伦实在有些不耐烦了,她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洋娃娃被摔得四分五裂的,海伦觉得心里痛快多了。
莎莉文老师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洋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接着,老师要带海伦去散步,海伦高兴极了。
老师和海伦沿着庭院中的小路漫步,不一会儿,她们来到了长满忍冬树的井房。这个时候,好像有人正在水井中汲水,水“沙沙”地由喷口处流了出来。
老师拉着海伦的手,放在喷水口,一股清凉的水从海伦手上流过。老师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慢慢地写着“water(水)”,稍后,又很快地写了一遍“water(水)”。
这时海伦才恍然大悟:“啊!这个在我手上流动的凉凉的东西,原来叫做‘water(水)’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就这样,海伦认识了水。
莎莉文老师就是利用这种活生生的教学,使海伦沉睡的灵魂苏醒了,也为她带来了光明、希望、自由与喜悦。海伦终于知道,原来世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一路上,海伦感觉到自己触摸到的每样东西都有了生命,她开始以一种新的心情去看待周围的东西。
回到屋里,海伦立刻想到刚才被她摔破的洋娃娃。她跑到暖炉边,拾起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凑完整,可是已经不可能了。海伦第一次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和悲伤。
这是1887年的夏天,海伦的心灵之眼被打开了。她学会了不少单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海伦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她开始用手去触摸所有的物品,希望知道它们的名字,甚至它们的使用方法。
这一年的夏天,莎莉文老师带海伦到田纳西河的河岸去玩。河岸边的田野上开满了雏菊和金盏花。沿岸的田野中,农夫们正忙着播种。
海伦坐在河岸草地上,开始了解她周围的自然环境。莎莉文老师告诉了海伦很多事,例如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
海伦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当然,海伦也会知道,大自然并不总是美好的,它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那是一个明媚的清晨,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去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散步。在回家的路上,天气忽然变得闷热起来,她们一路在树下歇了好几次。
快到家的时候,她们又坐在一棵樱桃树下休息。樱桃树枝叶茂盛,很容易爬上去。莎莉文老师用手一托,海伦就爬上了树,找了个树杈坐了下来。树上非常凉快,因此莎莉文老师就提议在这儿吃午餐,由她回家把饭拿来,海伦则坐在树上等她。
莎莉文老师走了,海伦坐在树上安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当一阵夹着热气的暖风吹过之后,海伦忽然觉得空气里的热气都消失了,她知道是天阴了。
一阵沉寂之后,树叶突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海伦吓得抱紧树枝,唯恐被风吹走。树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落叶和折断的小树枝雨点般向海伦砸来。
海伦差点就从树上掉下来,她吓得用尽全身力气,紧紧地抱着树枝。还好莎莉文老师赶到了,她马上把海伦从树上抱下来。当海伦的脚碰到地面时,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紧紧地抱住老师。
从此以后,只要一想到当时的情景,海伦就吓得再也不敢上树了。
后来有一天,海伦还是战胜了对爬树的恐惧。那一天,海伦正在房间里读书,忽然一股淡淡的香气迎面扑来。海伦知道那是含羞树的花香。
含羞树就长在篱边小路的拐弯处。海伦摸索着穿过花枝,来到一棵大树下。她站在树下,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她伸手抓住树枝,开始往上爬。
她爬到一个舒服的地方才停下来。坐在树上的感觉太好了,一颗心飘飘然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就好像坐在云彩上的仙女似的。
从这天之后,海伦就成了这棵树的常客,她常常会爬上去,坐在那儿编织美丽的梦。
海伦曾在自传中感叹道:
一般听力正常的小孩子,总是由家人或邻居的谈话中,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说话。然而,对于耳朵听不见的小孩子来说,要学会说话,那可真是难啊!必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而且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才能学会,我也不例外。首先由“洋娃娃”“水”等最简单的名词开始,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学习其他较难的字。
有一天早上,海伦从花园里摘了一些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很高兴,她在海伦的手心上写:“我爱你,海伦。”
海伦疑惑不解地问:“爱是什么?”
莎莉文老师把海伦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说道:“这就是爱。”
海伦第一次感受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她还是对老师的话和动作感到迷惑不解。她低头闻了闻老师手中的紫罗兰,然后用文字和手势问道:“爱就是花香吗?”
“哦,不!”老师摇摇头。
海伦只好歪着脑袋继续想,在她看来,这世上没有比养育万物的阳光更美、更好的东西,因此,海伦认为太阳就是爱。可是,老师还是摇着头,这下,海伦更摸不着头脑了。
两三天之后,海伦开始做穿珠子的练习,就是用线穿两颗大珠子,然后再穿三颗小珠子,就这样两大三小、两大三小地穿。
这项练习把海伦搞得晕头转向,老是出错,莎莉文老师在旁边耐心地纠正她。海伦低头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应该用哪种顺序来穿珠子。此时,老师用手在海伦的额头上写:“思考。”
这个时候海伦才发现,原来思考就是指动脑的过程啊!这是海伦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联想到前两天学的“爱”,海伦想,也许“爱”跟“思考”一样,都有表示心中想法的作用。但爱到底是什么呢?
一天早上,天空一直不晴朗,间或还有阵阵的细雨。可是过了一会儿,太阳却突然从云层中射出光芒。
海伦再一次地问老师:“这是不是爱?”
老师说:“爱就好像太阳还未露出光芒前天空的云彩。”
虽然老师这么说,海伦还是不能理解,于是老师又说:“你不能用手摸到云彩,但是你可以摸到雨水。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但如果这时下一场雨的话,枯萎的花草和干枯的土地都会非常高兴。同样,你不能摸到爱,但是如果你播种爱,那么得到爱的人就会非常高兴。如果没有爱,你就会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听了老师这番话,海伦终于有所领悟。她常感觉自己的灵魂与别人的灵魂好像被一条无形的纽带连着,也许这就是爱。
生动的教学
当海伦学会并记住几个单词之后,莎莉文就给了她一些盲文卡片。卡片上有凸起的字母,写着物品的名称、性质,或是“有”“做”等动词。老师教海伦利用这些卡片,适当地组合成短文。
在海伦学会用这种卡片写短文之前,她都利用实物来表达句子。例如,海伦在洋娃娃身上放一张写着“洋娃娃”的卡片,然后把洋娃娃放在床上,在它旁边则排列着“有”“在……之上”“床”这些卡片,这样,海伦就完成了一个短句:“洋娃娃在床上。”
因为海伦热衷于这种游戏,她很快就熟悉了阅读书本的方法。第一次拿到盲文的启蒙读本后,她高兴地飞快阅读着。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遇到自己认识的单词,海伦就像在玩捉迷藏时发现了对方藏身之处一样兴奋不已。
就这样,海伦一直接受着这种没有规则、没有秩序却非常有趣的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觉得自己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游戏。
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尽量让小海伦学得津津有味。甚至连枯燥的文法、比较复杂的计算,或是定义等,这些连正常小孩都不太感兴趣的课程,海伦都学得津津有味。对于比较难懂的科学或专业性较强的东西,老师也不厌其烦地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帮助海伦了解。
莎莉文老师经常和海伦坐在户外,在阳光照耀的树林里读书、学习。那飘着野葡萄的芳香或散发着清爽气息的松林,就是海伦最好的野外教室。
海伦也经常坐在院子里的郁金香的树荫下看书,她是用手触摸东西的,因而学习的机会更多。当时,所有能摸到的东西,如会发出嗡嗡叫声的昆虫,会振动翅膀的蛾子,会滚动的东西,以及会开花的东西,都是海伦急于认识的对象。聒噪鸣叫的青蛙,发出求救叫声的螽虫、蟋蟀以及长有茸毛的小桃子、山野中的花草等,都对海伦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海伦还用手去摸外壳即将裂开的棉花种子,还有玉米叶子在风中摇动所发出的摩擦声,在牧场上把马具放在小马身上时,它发出像生气一般的嘶叫声。这一切海伦都能感觉到,尤其是小马呼出的那种清爽宜人的带着三叶草香的气息,令海伦印象深刻。
有时候,海伦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散步。在晨风的轻拂下,许多美丽的花朵在枝头摇曳,沾着晶莹欲滴的露水。海伦喜欢用手代替眼睛,去抚摸它们,享受着玫瑰、百合等各种花卉所散发出来的芬芳。
有一次,她还亲手摘了一朵野玫瑰,正当海伦把玫瑰花拿在手中把玩时,由花心中忽然跳出一只被吓得不知所措的非常可爱的昆虫。
海伦也喜欢到果园去。在7月初,大部分的水果都已成熟,发出诱人的香味。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到长有茸毛的桃子。偶尔一阵风吹过,树上的苹果掉了下来,滚到海伦的脚边。海伦就把苹果捡起来,一直到围裙里再也装不下了。
莎莉文老师与海伦常到码头去散步。她们常一面玩,一面上地理课。
海伦喜欢用小石块挡住河水,造成人工小湖或是海岛。有的时候,莎莉文老师也会为海伦解说火山的成因,以及被火山灰所掩埋的城市的故事,或是会移动变化的冰河。就这样,海伦在散步中吸收了很多新知识。
此外,老师还用泥土做成立体地图,让海伦用手去摸哪里是山脉,哪里是山谷,哪里是河流,等等,以加深海伦的印象。为了区分热带、温带、寒带、北极、南极等,老师总是在分界线上放上几股绳子,而在南极、北极处放上橘树枝,然后亲切地为海伦·凯勒说明。
天性浪漫的海伦对数学不感兴趣。莎莉文老师便把珠子分成大小好几种,用线穿好,或者是将一些稻草摆在沙地上,以各种方式来教海伦加法和减法。但是海伦仍提不起兴致,一点耐心都没有,只要这种加减法做过几次,她就会非常不耐烦了。
至于动物学、植物学,都是在游戏的方式下学习的。
有一次,有人送了海伦一些化石标本,有浮雕般的羊齿化石、有小鸟足迹的砂岩碎片,以及形状可爱的贝壳等。老师就以这些标本为依据,给海伦讲述生物方面的知识。莎莉文老师还描绘了一些上古时代的情形。例如,生活在沼泽地带,如今已绝种的恐龙,以及在广阔的原始丛林中到处走动觅食的庞大动物等。
每当老师用手语字母告诉海伦这些故事时,海伦总是一面发抖,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
不过,此后一段日子,海伦常在夜里梦见这些可怕的动物,并因此惊醒过来。
有时,莎莉文老师也会拿着贝壳,给海伦讲述贝类动物的故事,例如,有些贝壳为了保护自己,所以才变成卷贝;在没有风吹的宁静夜晚,鹦鹉螺会在印度洋上附着于“珍珠船”上,到处走动;珊瑚虫如何在太平洋的浪潮中形成美丽的珊瑚礁;等等。
莎莉文老师为海伦买了一盆百合花,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海伦每天观察这花。
她摸到百合尖尖的绿芽渐渐变成含苞欲放的蓓蕾。外面一层像手指一样的叶片缓缓展开,保护着娇嫩的花蕾。叶片展开的速度很快,其中有一个花蕾比其他的都大,而且更美丽,它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知道自己就是天生的女王,而它的姐妹们却还在羞答答地掀自己的头巾呢。最后,满盆百合花都绽放了,清香袭人。
海伦还观察过小蝌蚪的变化。
海伦的阳台上有一个圆形玻璃鱼缸,里面放着11只蝌蚪。她把手伸进鱼缸,感觉到小蝌蚪正活泼而愉快地游动。它们在她的手指间滑来滑去。有一天,一个小蝌蚪跳出了鱼缸,掉在地板上。这可急坏了小海伦。她在地上摸来摸去,找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只有那小尾巴还在微微蠕动。她急忙把它放入鱼缸,小蝌蚪便冲到缸底,快活地继续打转了。
莎莉文老师曾经说过,孩子的头脑就像一条浅浅的小溪,教育就像溪道,溪水沿着溪道潺潺流淌,这里映出一朵鲜花,那里映出一丛灌木,远处又映出朵朵轻云。
莎莉文老师总是想方设法为海伦的心灵引路。她会利用各种机会,告诉海伦各种东西美丽、可爱的一面,她其实是在教海伦如何快乐而有意义地过日子。
海伦在学习上进步很快,知识越来越丰富,这些都是莎莉文老师的功劳。
莎莉文老师非常了解那些生理不正常、个性又孤僻的小孩的心理。因此,她总是设法让海伦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并且尽量发现海伦个性中善的一面。
在海伦的个性中,有她天生的部分,也有一部分是莎莉文老师塑造出来的。海伦的才能、向上心及乐观的态度,都是莎莉文老师以爱心培养、灌溉出来的。
快乐的圣诞节
莎莉文老师来到之后的第一个圣诞节过得特别热闹。家里人都为海伦准备了礼物,但是最让海伦高兴的还是她与老师合作,为别人准备礼物的时刻。当然,每个人都会特别小心,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准备的礼物是什么,海伦觉得这种情形非常刺激。
“我要送你的礼物你一定会喜欢,快猜猜看!”
“是吗?我猜你的礼物,第一个字母是K吧。”
他们都这样给对方一点暗示,或是出个谜语要对方猜,以激起对方的好奇心。
莎莉文老师与海伦也相互猜测着对方给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海伦学会了不少单词及对话,而且学得比以往都快。
平安夜那天,塔斯喀姆比亚小学的学生们还邀请海伦去参加他们的圣诞晚会。
圣诞晚会在一间大礼堂里举行,礼堂中央有一棵点着蜡烛的大圣诞树,树上装饰着各式各样的水果、星形的银纸,以及彩纸包着的礼物。
学生们对海伦很友善,最后分送礼物的活动还是海伦主持的,海伦忙得不亦乐乎。
回家的路上,海伦一路都在想家人会送她什么礼物。莎莉文老师告诉她,要到天亮才能拆礼物,这样会比较有趣。
那天晚上,海伦把袜子挂好后才去睡觉。躺在床上,她的心一直怦怦跳着,不知道圣诞老人会不会来。
第二天一大早,海伦就醒了。她惊喜地摸到,不仅袜子里,就是桌子上、椅子上、门边、窗台上,都放满了薄纸包着的圣诞礼物!
老师送给海伦的是一只金丝雀,海伦高兴极了。
金丝雀的名字叫“小蒂姆”。小蒂姆很温顺,一会儿在海伦的手指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在她的手掌上啄甜樱桃。每天早上,海伦吃过早饭后,就帮小蒂姆洗澡,打扫鸟笼,给它喂食,喂水。
有天早上,海伦把鸟笼放在窗台上,自己出去给小蒂姆提水。等海伦回来的时候,小蒂姆已经不见了。很久以后,海伦才知道,小蒂姆被一只猫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