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项目组有一个移动硬盘,专门用来存放关怀采访过的百岁老人资料。每次看到那些文件夹,我会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到现在为止,文件夹里的百岁老人已经超过四十位了。
在2016年8月份之前,我并不知道我们的基金会有这样的一个项目,在秘书长告诉我将由我来负责这个项目之前,我也从未料想过我和其他志愿者的生命会和这么多的百岁老人发生连接,那不是普通的惊鸿一瞥,不是微笑着打个招呼,更不是擦肩而过,而是他们那样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命。
去年遇到这个项目前,唯一和老人打交道的经历是和我的奶奶,那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们之前感情很好,她和大多数老人一样慈祥。直到她得了小脑萎缩,也就是俗话说的老年痴呆,我们的关系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我认为她真的不可理喻后,我对她的感情曾经一度降到冰点,甚至、仇恨和对立。曾经我以为这样的关系会一直持续到奶奶去世,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她去世时我可能不会难过,甚至不会掉一滴眼泪。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仁爱慈善,遇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群人,经过半年多在各种慈善项目中的践行和熏染,我终于在和奶奶的关系上彻悟。一切不在于他人,在于自己,我看到了那个自以为是的自己,看到了那个太不堪的自己。我将我的感悟写成文,以期让更多的人知道该如何做一个真正孝顺的人。也许正是我这样的悔悟,才让我遇到了百岁人生项目,让我在这么多老人中赎罪,让我能在给他们的一点点关怀中弥补我的过失,让我能从这些历经百年沧桑而宠辱不惊的老人身上寻觅到什么,然后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把它传递出去。
其实刚接到项目时有些迷惘,到哪里去找百岁老人呢?我们该怎样和这些百岁老人接触?通过他们我们想发现什么,又想表达什么呢?我和志愿者们都非常紧张,不仅对找到百岁老人感到希望渺茫,而且即使找到后已经约好了时间,准备好了见面想要沟通的问题,在与老人见面之前,我们仍然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毕竟是百岁老人了。
就这样,我们的项目在懵懂中开始。项目开始后我们的志愿者到处留心百岁老人的线索,身边的亲属邻居、养老院关怀的对象、网上报道的信息,不仅仅是项目的志愿者,仁爱的很多志愿者们都开始注意到这个项目并给予支持。所以,寻找百岁老人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艰难。线索一点点汇聚起来,而我们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领悟项目的意义,关怀百岁老人才是项目的目标,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书籍只是关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物。虽然我们接触过的百岁老人们大多数得到了良好的照顾,但他们还是渴望与外界的沟通,他们渴望被关怀。记得有一次在莆田,跟百岁奶奶聊完后她站在楼梯口跟我们挥手作别,奶奶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不舍。因为住在二楼,奶奶无法下楼,等走出大门我回头一看,奶奶竟站在窗前久久地目送着我们……有的志愿者手都被激动的老人握疼了,有的志愿者被当作自家晚辈一样被老人揽在怀里,有的志愿者耐心倾听老人像孩子一样一遍一遍委屈地诉说自己的胳膊被划破了。每一次与他们的接触、聊天、拥抱,不仅温暖了老人,更温暖了我们的志愿者,有的志愿者老师在参加完第一次活动后的总结分享中泪流满面,“找到了心里久违的平静与安定”,他们这样形容和老人在一起的感觉。
随着与越来越多的老人相处,我们发现了大多数百岁老人的共性—从容,坦然,平和。这是一种无法准确形容,也无法模仿的气质。他们说话总是很慢,尽力表述清晰,面容总是慈祥温柔的,很认真地在听我们的问题。有的老人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和我们沟通,这时候他就会安详地坐在那里,注视着家人和我们,眼睛里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老人们的气质固然与其背景有关系,但我们觉得更多的是来自经历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
在与老人们有了面对面的接触之后,我逐渐感知到了这本书想要传达的内容,却仍然不够清晰。这一个世纪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变化多端的一段时间,从清政府到“民国”、辛亥革命、军阀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尽管百岁老人们大都来自同样的年代,但每一位老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有的老人的经历跌宕起伏,有的却也平凡,很难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共同点。他们在一些生命的重要时刻,因自身的不同背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些老人们虽经历与经历之间有所交集,但经历背后所蕴藏的细节和对生命的感悟却天差地别。仿佛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轨道,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那么渺小。
在一遍遍回忆起与老人相处的短暂时刻后,我们逐渐发现也许他们的经历只是一个载体,更需要分享的是来自百岁老人的豁达和人生智慧,还有更重要的—善良和坚强,那些无论在什么背景下都熠熠发光的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回顾老人们的一生,贫穷、战争、逃亡、迫害、家破人亡、孤独……每个苦难都可能摧毁一个人,但他们没有。当这些苦难全部向他们袭来,他们没有低头,没有狂怒,没有抱怨……很多老人都和我们的志愿者有着各种关联,有的老人本身就是我们最高龄的志愿者,有的是我们志愿者的亲人,我们的身上流着他们的血,我们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在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因对物质的极度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年代,将他们的精神广泛地传播出去。
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关怀老人们的过程中,无论他们讲起怎样的过往,都是平和的。那些在我们听来或痛苦或激动的时刻,在他们的表述中,好像只是一段经历,仿佛水上曾经激起过的浪花,最终回归生命的长河。我想当时的他们应该也曾在这样的经历中挣扎过、痛苦过、无助过,但几十年过后,对于现在的老人们而言,都只是一段回忆。
老人们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事情是无法跨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发生的理由。我也曾经为了许多事情而痛苦挣扎过,并放大了它们对人生的影响。现在当我参与了百岁人生项目,当我认真地记录并感受老人们的经历,当完成这本书后,我的视野变得比曾经更加开阔。那些曾经因我的执着而给我带来痛苦迷茫的事情,在人生的悠悠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粒尘埃。它会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也一定会让正在经历这件事情的我有所体悟与成长,但在它发生的那一刻,它已经完成了其存在的全部使命。也许几十年后我再回首去看这些事情,有些我可能记不清它的细节,有些甚至可能记不清它曾经发生过。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通过叙述老人们的经历,带领读者真实地穿越百年时光,以此来带给大家感悟。希望您在读完老人们的故事后,能不再过于执着于眼前的痛苦,而是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并享受当下。人生就是一场梦,纵使百年。也许每一个人因各方面的差异读这些故事会有不同的感想,不过只要读完后能有所收获,那么我们相信这本书就有存在的价值。另外,多关怀理解身边的老人,不管他们是否百岁,尽量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他们,毕竟经历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老去,从他们身上,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
在这里,谨代表百岁人生项目志愿者感恩尊敬的贤书法师自始至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恩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感恩百岁人生项目这个平台,感恩我们遇到的每一位老人、家人及帮助他们的人,感恩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感恩志愿者们的家人,感恩这段生命历程。除了老人们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感慨之外,我们彼此的相识、相知也是这个项目至关重要的意义之一。期望我们能够走进更多百岁老人的生命,也能带给这个社会更多的精彩。
任蕾于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