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8800000002

第2章 踏入社会要掌握的心理技巧

聪明的人都知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掌握人性丛林生存心理策略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你的人际网的长度与宽度。那么,你需要做些什么呢?其实,答案并不难。你只需要懂得:心方人圆方能纵横于世、柔绵里面藏钢针、刚柔并济,方能贤亲佞畏、以“内韧”纵横人际场……

第1节 心方人圆方能纵横于世

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是为人的因果定律,又是大自然的法则。在这里,圆,象征着运转不息、周而复始的天体;方,象征着广大旷远、宽厚沉稳的地象。晚清重臣张之洞就是一位善用方圆之道处世交际的人。

张之洞少年时很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张之洞可以算是一位性格刚烈、铁骨铮铮的人,然而他办事十分圆融。在他刚刚就任山西巡抚时,当时泰裕票号的孔老板表示要送一万两银子给他,张之洞婉言谢绝了孔老板的好意。当他考察了当地的情况之后,发现山西受罂粟的荼毒很是严重,于是决心铲除山西的罂粟,让百姓重新种植庄稼。而改种庄稼需要一笔费用,但山西连年干旱、歉收,加上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根本拿不出救济款发放给老百姓。这时,他又想到了孔老板。

他想,如果说服孔老板把银子捐出来,为山西的百姓做善事,以银子换美名,孔老板说不定会同意。经过商谈,孔老板表示愿意捐出五万两银子,但必须满足他的两个条件:一是让张之洞为他的票号题写一块“天下第一诚信票号”的匾,二是要捐个候补道台的官衔。

刚开始张之洞觉得孔老板的这两个条件都不能答应,因为自己对他的票号一无所知,又怎么能说它是“天下第一诚信票号”呢?第二,他认为捐官是一桩扰乱吏治的大坏事。可是如果他不答应孔老板,又到哪里去弄五万两银子呢?

经过反复思考,张之洞决定采用折中迂回的手段,答应为孔老板的票号题“天下第一诚信”的匾,这六个字意味着:天下第一等重要的美德就是诚信二字,并不一定是说他们泰裕票号的诚信就是天下第一。

至于孔老板的第二个要求,张之洞最后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一来,捐官的风气由来已久,不足为怪;二来,即使孔老板做了道台也不过是得了个空名而已;三来,按朝廷规定,捐四万两银子便可得候补道台。于是,张之洞以这种退让的方式为山西百姓募到了五万两银子。

《易经》中反复强调“天圆地方”,众人为天,天圆就是处世要圆融,要有智慧;心田为地,地方就是心地方正,要有操守。

第2节 柔绵里面藏钢针,收效往往更显著

春秋时期的晋灵公生活作风奢侈腐化。某年他下令兴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群臣纷纷劝说阻拦。于是,他又下了一道命令:敢劝阻建九层台者斩首。这样一来,便没人敢说话了。

有一个叫荀息的大臣很讨灵公的喜欢。他告诉灵公说他能把九个棋子摞起来,上面还能再摞九个鸡蛋。灵公听了,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立即要荀息露一手让他开开眼界。荀息也不推辞,就把九个棋子摞在一起,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往棋子上摞,放第一个,第二个……

荀息自己紧张得满头大汗,战战兢兢,看的人也大气不敢出一口。如果荀息不能把鸡蛋摞好,就犯了欺君大罪,是会被杀头的。

这时,灵公也憋不住了,大叫:“危险!”荀息却从容不迫地说:“这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哩!”灵公也被勾起了好奇:“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

荀息掂了掂手中的鸡蛋,慢吞吞地说:“建九层台就比这危险百倍。如此之高台三年难成,您要征用全国民工,使男不能耕,女不能织,老百姓没有收成,国家也穷困了。而国家穷困了,别国便会趁机打进来,大王您也就完了。您说这不比往棋子上摞鸡蛋更危险吗?”

灵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立即下令停工。

荀息让晋灵公看了一场不成功的杂技表演,更受了一次形象生动的批评。正在气头上的人,我们是难以与他正面争辩的,何况他还有无上的权威支持。然而,“绵里藏针法”却可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庄重显力量,风趣显风度。在论辩中做到既庄重又风趣,便可让对方无力招架,自叹弗如。庄重为绵,风趣为针,是为绵里藏针。

一般来说,绵里藏针,话里藏话,总体上有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

所以,在日常的交际、辩论中,如果不方便直接使用刚的策略,不妨将刚置于柔中,采用绵里藏针的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3节 刚柔并济,方能贤亲佞畏

在我国古代,极具智谋的军师诸葛亮,就深谙刚柔并济的成功之道。

公元214年,刘备夺取四川后,诸葛亮在协助刘备治理四川时,立法“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当地官员法正提醒诸葛亮,对于刚刚平定的地区,大乱之后应“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但是诸葛亮却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他对法正说:“四川的情况,与一般不同。自从刘焉、刘璋父子守蜀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现在如果我用在他们心目中已失去价值的官位来拉拢他们,以他们已经熟视无睹的‘恩义’来使他们心怀感激,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所以,我只能用严法来使他们知道礼义之恩、加爵之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

这正如曾国藩所指出的: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与此同时,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失和就会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柔就是使人站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总之,只有刚柔并济才可左右逢源。

第4节 以“内韧”纵横人际场

人要想成事,就要注意培养外柔内韧的性格。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是社会的需要,性格刚强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外表柔弱,内心却韧性十足,那么不仅可以不得罪人而办成很多事,而且也能够很好地把握和坚持自己的办事原则,降低别人的“防备系数”。

自古以来,高明的政治家都会选择用这种手法来从政,从不因为一时的气愤而自断生路。

宋朝开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赵普,曾在太祖、太宗时期为相数十年。这个人的性格非常坚韧,在举贤任能方面也颇有作为。宋代初年,太祖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定一人,但太祖不喜欢这个人,因此拒绝了。哪知道接连几天,赵普每日都举荐这个人。太祖一怒之下,把名纸撕了,掷在地上,显然是无声地骂赵普多事。赵普脸不红、心不跳,也没有羞愤不已,而是无声地把地上的破纸捡了起来。

过了一两天后,太祖又要赵普拟名,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好了并且带在身边,太祖一开口,赵普马上把名纸送上,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太祖惊讶地问道:“为何还是此人?”赵普遂解释这人的优点,太祖终于被说动了,起用了此人。

赵普劝太祖纳贤,虽然被太祖拒绝了,但他并没有气馁,也没有用“据理力争”的方式顶撞太祖,因为太祖的手里毕竟掌握着生杀大权。他采取的是软磨硬泡、无声抗议的方式,既显现了自己的决绝,又达到了让太祖纳贤的目的。他这种韧性十足、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不过运用这种“软磨硬泡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以免伤害对方的情感,收到反效果。

好的心理素质,能让你成功地控制情绪,以适应各种生存环境,对于办事的成功与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锻炼心智,做到处变不惊,遇变不形于色,才能更好地纵横于社会的各种圈子当中。

第5节 做好事不能踩过界限

小惠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小莉。小莉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她在家经常与婆婆产生摩擦,因而与丈夫的关系也不和谐,夫妻俩经常吵架。小惠每次听小莉声泪俱下地控诉完婆婆与丈夫的不是之后,跟小莉一样感到难受万分,却没有办法来解决。眼看自己帮不了好朋友的忙,小惠也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小惠也曾在心里一遍遍劝诫自己:小莉有困难,她自己会解决的,自己没必要也跟着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小莉有什么事,小惠却又烦躁不安。

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要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要内疚和自责。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自己的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造成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排斥等。此外,由于个体心理独立性发展不完善,个人的状况和心理状态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再者,是因为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不能够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若想解决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信任别人,相信别人能为自己的事负责,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二是加强自信和独立性,有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支撑点。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许多初涉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做事就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

“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太大而疏远了你。

第6节 不争才是上争,共生才能安生

在风景如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年轻的海洋生物学家布兰姆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实验。一天,他潜入深水后,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一条银灰色大鱼离开鱼群,向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快速游去。布兰姆以为,这条小鱼在劫难逃了。然而,大鱼并未恶狠狠地向小鱼扑去,而是停在小鱼面前,平静地张开了鱼鳍,一动也不动。那条小鱼见了之后,便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紧贴着大鱼的身体,用尖嘴东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吮吸什么似的。最后,它竟将自己的半截身子钻入大鱼的鳃盖中。几分钟以后,它们分手了,小鱼潜入海草丛中,那条大鱼轻松地追赶自己的同伴了。

此后数月,布兰姆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研究,他多次见到这种情景。看来,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布兰姆认为,小鱼是“水晶宫”里的“大夫”,它是在为大鱼治病。

布兰姆把这条鱼“大夫”捉住,剖开它的胃,发现里面都是各种寄生虫、小鱼以及腐蚀的鱼虫。大鱼伤口的坏死组织,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的寄生虫,就成了鱼“大夫”的美味佳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共生”。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生物之间彼此依靠、共栖共生的生存事实,特别是鱼“大夫”与其他鱼类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共存关系,不由地让人感到一丝温馨。与人相比,人类的种种行径却显得非常丑恶。合作是维持秩序、克服混乱的重要法则,一旦要各自居功、互不相让,这个法则必然遭到破坏,世间的秩序将无从谈起。老子说:“只有无争,才能无忧。”所谓利人就会得人,利物就会得物,利天下就能得天下。从来没有听说过独恃私利的人能得大利的。所以善利万民的人,如同水滋润万物而与万物无争,不求所得。所以不争之争,才是上争的策略。庸人不知,所以乐与相安;明白人知道,因此很容易出现纷争。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事事强出头,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当你同别人争名夺利时,你也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第7节 未到出头时能而有度

众所周知,帝王在选择太子时通常心里是很矛盾的。如果太子仁弱一点,那么帝王就会担心太子将来继位后缺乏驾驭众人的能力;如果太子贤明一点,那么帝王又担心太子会危及自己。宋太宗见到自己的太子颇得人心,就曾酸溜溜地说:“人心都归向太子,欲置我于何地?”皇帝既有这种心态,太子委实难处:不能不得人心,也不能太得人心;不能太不及父皇,也不能太胜过父皇,这中间的尺寸确实是很难把握的。

隋炀帝的儿子杨暕就因为把握不好这个度,而与父皇产生了隔阂。总体来说,造成他们父子失和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了一个美女。

有一次,乐平公主告诉炀帝,有个女子十分漂亮,但不知为什么炀帝听后无所表示。过了一段时间,乐平公主以为炀帝对此人不感兴趣,就把她推荐给了太子杨暕。杨暕马上把她纳入后宫。后来炀帝忽然记起这事,就问乐平公主:“你上次说过的那个美人现在哪里?”乐平公主回答说:“已经被太子收用了。”

第二件事是因为打猎。

炀帝去狩猎,命令杨暕率领一伙侍从参加。狩猎的结果是杨暕猎获颇丰,而炀帝一无所得。炀帝龙颜大怒,认为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就询问左右,左右侍推说猎物被杨暕手下一伙人阻挡,所以打不到了。炀帝因此猜忌起杨暕来,认为他是为了想出风头故意这么做的,于是处处寻杨暕的不是。

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结果太子的名号也就无法保留了。炀帝父子间从此结怨,直到后来宇文化及起来谋反,派人分别去囚禁、杀害炀帝父子时,炀帝还认为是杨暕派人来抓自己的,而杨暕也认为是炀帝派人来杀自己的,父子至死也没能消除误会。

其实,不只是太子继承王位,在职场、商场等现实环境中,也需要“未出头时能而有度”。因为能力太强,容易招人妒忌;处处出头,更容易受到打击。但做人做事又不能太过于羸弱,显得太无能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能而有度的方圆之道,特别是在个人力量没有达到强大之时。

第8节 以德服人需技巧

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能以诚相待、将心比心,多为对方考虑,就很容易说服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思办事。但当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无理取闹、顽固不化时,我们不妨采取恩威并施之策略。唯有如此,我们的说服效率才会更高。

在明朝初定之时,西南少数民族并不完全归服,一则天高皇帝远,中央势力鞭长莫及;二则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素有隔阂,因此,对此边远之地维持有效统治并非易事。

当时,朝廷驻贵州镇守的都督马烨趁水东、水西两邦改换首领之机,想“改土归流”,废掉水西、水东土司,改制郡县。因此,他将水西的女土司奢香抓来,鞭挞凌辱,欲以此挑起云南水东、水西诸邦怒气,从而制造出兵借口。

此事一出,水部四十八部彝民都纷纷欲反,这使明太祖认识到武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待云南各部还是要采取抚慰政策。

这样一来,可借机让土司交出部分权力,去除各部与内地交通之屏障;而且也能够成就仁君之美名,收买人心,得到百姓拥戴。

尽管马烨对明朝也是一片忠心,但这回不得不成为明太祖政治手腕的牺牲品。

明太祖接待了水东土司刘淑贞,听其诉说马烨的劣迹和世代守土之功。马皇后也召见了刘淑贞,并传唤设宴进京入朝,予以抚慰。这使刘淑贞和奢香很是感动。明太祖进一步问:“汝诚苦马都督,吾为汝除之,然何以报我?”明太祖已打算用马烨的性命换取二位土司的归顺。奢香说:“愿世世代代皆诸罗,令不敢为乱。”

明太祖斩马烨的同时,册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刘淑贞为明德夫人。可谓极尽恩赐之能事。但明太祖心中有数,过于亲近厚待必定会使其得意忘形,不服管教,并且觉得朝廷懦弱。因此,朱元璋仍留了一手。

当奢香、刘淑贞回归之时,明太祖命令沿途官府在两路中央陈设兵力,紧张武备设施,以震慑二女,让其明白朝廷并非软弱可欺,而是具备相当实力,若举兵反叛,不可能会有好下场。

明太祖这种恩威并施的做法可谓明智至极,效果也极佳。对其册封厚待,使二位邦主领略了中央爱民之仁德;对其耀武陈兵,又使她们明白朝廷的威德。奢香等回去后,将朝廷兵力告知各部,于是众部心中顿生敬畏之情,归顺之心日强。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使用恩威并施的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考察对方的相关情况。如果对方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整个说服的形势对自己不利而对对方有利,那么,恩威并施的方法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在整个形势对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时候,特别是对方缺乏足够的经验,或者对方对达成某项协议的心情较为迫切的情况下,效果会更佳。

第9节 舍小未必不能得大

领导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管,应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责任相结合。什么都干的领导是什么都干不好的。

《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会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表面上虚与委蛇,但是暗中却欺君而谋私利。”

阳虎的这番话触怒了鲁王,因此被驱逐出境。他跑到齐国,齐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拜他为相。近臣向赵王劝谏说:“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样的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致被臣子篡权的力量,他岂能得遂所愿?”

赵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赵王重用阳虎的例子给我们现代管理者的一个启示就是,领导者在授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这样既可以充分地利用人才,又可以避免因下属异心而导致管理上的危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者要做好授权,就应当放手让下属去干,不随意干预下属的工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发出下属的潜能。

领导者在用人时,既然给了下属职务,就应该同时给予其职务相称的权力,放手让下属去干,不能大搞“扶上马,不撒缰”,处处干预,只给职位不给权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中也不能只喊着“讲人情”。当我们在工作中出错时,我们的同事、上司、朋友没有指出我们的错误,没有告诉我们它的危害,反而拍着我们的肩头说没事,为我们隐瞒了事实,这就是“讲人情”,“讲人情”在管理工作中是不允许的,它会让员工受到蒙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真正成效,不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长此以往,只会使员工自满自大、不思进取。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制度却是最不坏的。”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说:“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与败之别。没有制度的企业是一定会失败的。”在今日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制度才是克敌制胜的根本之道。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创一番大业,成一代企业家,一定要多琢磨一下那句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完善制度和标准,锻造企业制胜的“秘密武器”。

第10节 气势夺人,从心理上震慑他人

古代,有一位专门训练斗鸡的名手叫纪消子。一天,君王让他代为训练一只斗鸡,一天过后,君王询问训练情况:“进展如何?近日是否能用?”纪消子回答道:“时机尚未成熟,它杀气腾腾,一上场即横冲直撞。”

又过了十天,君王再度询问,但纪消子还是回答说:“不成!它只要一听到斗鸡的叫声,便马上斗志昂扬,无法控制自如。”

又过了十天,君王又来询问此事,说:“怎么样了?现在该可以了吧!”纪消子仍然摇头,说:“还不行,它只要看见斗鸡的身影,便立刻来势汹汹,火暴蛮斗。”

又有十天很快过去了。君王走到纪消子面前时,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大功告成!如今它置身竞技场,不论其他的斗鸡如何挑其怒气,煽其斗志,它都如木鸡一样,无动于衷。这就是内心充满‘德行’的证据。现在,无论什么样的斗鸡遇见它,莫不落荒而逃。”

军事上讲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说的就是心理博弈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将威严流于表面的,他震慑的是人的心理,给人一种高不可测的“距离感”,使人无法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认为听从他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让人不得不屈服和跟随。强者不声张,不傲气,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神秘兮兮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彰显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敬畏、崇拜。内心沉稳、不怒自威才是真正的内心气势。

纪消子不愧为一个斗鸡高手,他将斗鸡培养成大智若愚的木鸡,锻造了斗鸡的内心气势,让别的斗鸡充满恐惧,不战自败。人也应该同斗鸡一样,不要稍微有点能力就四处卖弄、不可一世,这样只会流露出无知的本质。自我魅力的修养要靠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形成。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要急于与对手搏斗,而要注重气势的培养。急于求成不但不利于竞争,反而会让我们一败涂地。韬光养晦、隐而不发,培养自己内心深沉、淡泊名利的品质,当我们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内心的威慑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对手便会甘拜下风,失去了反抗的心理。

如今,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属于“木鸡”型,他们在团队中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这类人平时虽然话语不多,可一旦出口则句句都很在理。所以他们说话总是“惜墨如金”,要么不说,要说一定说到点子上,并产生效果。

做一个强者、智者,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不怒自威的气势。

第11节 适实施“苦肉计”,将狡猾的他制伏

阖闾派人暗杀了吴王僚后才登上王位的,僚的三个儿子逃亡在外,吴王阖闾以为大患,日夜难安。

一日,阖闾对大臣伍子胥说:“僚的三个儿子,以庆忌最为刚烈勇猛,听说他在外网罗部属,发誓要为父报仇,打回吴国,此人不可不除啊。”

于是,伍子胥把要离举荐给吴王阖闾,说他能帮助吴王建成大业。阖闾见要离身材短小,形象丑陋,与他想象的志士相去甚远,不禁大为失望。要离不卑不亢地对阖闾说:“善于杀人者靠的是智慧而不是体力,善于谋叛者依仗的是骗取信任而不是明斗,我若能亲近庆忌,让他引为心腹,杀他岂不是轻而易举?”

阖闾被要离的话打动,马上以礼相待。三人计议多时,终于商定了谋刺庆忌的方案。

次日,在朝堂上,伍子胥上奏吴王请求派兵伐楚,并且推荐要离担任伐楚将领。吴王阖闾故意不屑地说:“要离手无缚鸡之力,岂可为将?此人无德无能,寡人只是可怜他才将他留在朝中。何况吴国刚刚安定,如果出兵打仗,寡人还有安稳的日子可享吗?此议决不可用。”

群臣哑言,这时要离却仗义直出,他指着吴王阖闾的鼻子大骂吴王连一个承守信诺的百姓都不如。吴王阖闾大怒色变,当即命令力士砍断了要离的右臂,将其打入死牢。要离的妻小也被吴王拘拿。几日后,伍子胥密令狱中看守放松对要离的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把要离的妻小杀死,焚尸于吴国的闹市,使这件事人人皆知。

要离逃出吴国,他一路赶奔卫国投靠庆忌。庆忌见了要离,听他哭诉之后,还是不肯相信他,庆忌对心腹说:“阖闾恨我不死,谁知这是不是他主使的苦肉计呢?”

但后来庆忌得知要离的妻小被杀之事,疑虑顿消,认为要离舍弃妻小性命,只为骗他信任于理不通。于是视要离为心腹,让他为自己谋划归国大事。要离见自己和阖闾、伍子胥谋定的计策成功,于是趁热打铁,力劝庆忌及早发兵,夺回王位。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出动全部兵卒,顺江而下,向吴进军。

庆忌在指挥船上,要离手持长矛侍立其旁。庆忌指指点点,得意非凡,要离趁其不备,一矛刺透了庆忌的心窝。阖闾的心腹大患解除,吴国的局面最终安定下来。

虽然把自己的真实用心掩藏起来,有时要付出一些代价,但不做必要的牺牲,狡猾的对手就难以消除疑虑。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在对手意想不到之处打动他,用最忠心的人也难以做到的事触动他,任何人都会失去理智,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第12节 因势利导,嫁接成功

我们在求人办事,特别是当对方是陌生人时,他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的关键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比如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注意的心理。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求人办事就需要利用情趣诱导、激发对方的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情趣诱导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将对方吸引住,对方才肯为你的事情付出代价。

有位车夫拉着车上桥,桥很陡,走到半路实在拉不动了。他急中生智,用力顶着车把,放声唱起歌来。他这一唱,前面的人停下来看他,后面的人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快走着追上他,车夫乘机央求大家帮着推车,大家一齐用力,车就推上了桥。

车夫很了解人们好奇围观的心理,所以他不靠蛮力一个人拼死拉车,而是靠唱歌的办法召集别人来帮忙推车,如果不这样,就算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车拉上桥。

这位车夫的求人策略堪称高超过人,无与伦比。本来是求人帮忙,结果却成了别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求人求得不露声色,浑然无迹。

这就告诉我们在求人办事时,有时“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要想诱导,首先就要引起别人的兴趣,让对方带着一份兴趣来为你尽力。

现实中,我们在请人帮忙时,如可以通过对工作的介绍,激发对方的好奇和兴趣,诱导其深入地了解工作的原理,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那么,就很可能使对方暂时忽略利益上的得失,从而慷慨解囊。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利用这种方法达到最终目的,还应懂得一个诀窍,就是要学会循序渐进。对人有所请托,应由小到大,见微知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很可能会遭受对方的断然拒绝。

可见,学会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既是求人办事的小技巧,也是嫁接成功的大原则。

第13节 忽略面子上的事,交际才能无障碍

小王是一位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篇小说。他信心十足地来到编辑部,没想到一个编辑看后直摇头,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这写的是什么?连句子都不通,哪儿像小说!……”说得小王满脸通红,很想回敬一句:“你仔细看了吗?”可是,他忍住了,反而以请教的口气说:“我是第一次写小说,还希望老师给予指正。”从编辑部回来的他没有泄气,反而更加勤奋,写完后又厚着脸皮去找那位编辑。真是不打不成交,这一次编辑的态度也变了,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后来小说发表了,他和编辑还成了朋友。

所谓脸皮,不过是人的自尊心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心理学认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尊严不容冒犯。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在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强弱程序因人而异。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把面子看得高于一切,实际上是虚荣心在作祟。

脸皮厚一点,并不是不要个人的尊严,而是要把握适当的度。当然了,在一些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场合,为了维护尊严,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至于有人极力维护的自尊,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所以,要对自尊心进行分析,要维护真正的积极的自尊,不要维护虚伪的消极的自尊。这样,当我们出现在社交场上,才能恰当地把握自尊的弹性,成为交际的强者。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许多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的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练就了一张刺不破、扎不透的厚脸皮,保护着他们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难。

第14节 做人在于难得糊涂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很穷,再加上他经常沉默寡言,有的人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常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银币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诉他只准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五分的,而不拿一角的。

一次,一位妇女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

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角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五分也拿不到了。”

哈里逊表面虽“傻”,装作不知道一角比五分多,可他的“傻”里面蕴涵着智慧,包含着聪明。

大智若愚运用在语言诘难中,是指对对方的谬论假装不明白,故作曲解,谬释其意。

在某机场售票厅里,旅客们正在排队买票,突然,一位绅士粗暴地挤到售票窗口指责售票员工作效率太慢,当人们要他排队时,他又嚷道:“你们叫什么?不知道我是谁?”

对此,售票员平静地向旅客说:“各位,这位绅士有些健忘,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然,我想他是不会做出有失身份的举动的。谁能帮助他回忆一下,他是谁呢?”

售票员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绅士羞得满脸通红,只好悻悻地排队。

售票员面对绅士的粗野,假装不知,顺势糊涂,机智幽默,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是曲线型思维的结果,即采用拐弯抹角的进攻方式,因此,运用此法可以产生强大的嘲讽和幽默效果,是论辩家常用的雄辩技巧。

有一次,一个银行家揶揄地问大仲马说:“听说你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是吗?”“我想是这样。”大仲马说。

“那令尊呢?”

“半黑。”

“令祖呢?”

“全黑。”

“请问,令尊祖呢?”

“人猿。”大仲马一本正经地说。

“阁下可是开玩笑?这怎么可能?”

“真的,是人猿。”大仲马怡然地说,“我的家族从人猿开始,而你的家族到人猿为止。”

这里,大仲马开始用“假痴”佯装自己的真实目的,麻痹银行家,然后反守为攻,突然出击,使对方猝然不防,陷于窘境。

现实交际中,懂得顺势装糊涂,可以轻松麻痹对方,从而让对方陷入被动境地。然后再采取反攻举措,便可以轻松制胜了。

第15节 自古圆滑得人心

人们都会觉得“和稀泥”多少有些贬义,但综观当今那些为人处世的高手,几乎都懂得“和稀泥”的艺术。他们尽量不去招惹强势者,或者在强势者之间周旋,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看似有些狡猾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是聪明人办事成功的基本功。

汉元帝刘爽登基之后,启用了贤者王吉和贡禹。当时朝廷内的最大问题是外戚和宦官专政,但是当汉元帝问起贡禹对国家大事有什么意见时,贡禹却对皇帝说,请他注意节俭,因为勤俭才能治国。汉元帝天性就吝啬得很,一听贡禹这么说,正合他意,而又能显现他的功德,立刻将很多节俭措施付诸行动。

不料,贡禹这一提议非但没有得到后世政治家司马光的赞扬,反而遭到了他的严肃批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忠臣侍候君主,要拣皇帝最严重的错误、最难改正的毛病,第一时间提出来,督促他改正,其他小毛病就顺便改正了。汉元帝刚登基,有心向上,恰如一张白纸,他虚心向贡禹请教,贡禹就应该抓住机遇,先指出最急的问题,后说那些不着边的事。汉元帝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可贡禹只字不提,而是喋喋不休地讲勤俭。汉元帝天性爱节约,贡禹却说个没完没了,是何居心?如果贡禹不知道国家的问题,怎么能被称为贤良?如果他看出来又不肯说,反而顾左右而言他,罪可就大了!”

皇帝刚刚登基,表现虚心纳谏,大部分都是装装样子,表面功夫,贡禹懂得察言观色,使他深得皇帝之心,如此才能保证他的将来。但司马光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为人臣子,就要努力帮助皇帝整顿朝廷。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面对宋朝内部的新旧党问题、治国问题,他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强势,丝毫不理会君王的心情。

结局怎样呢?“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当时的皇帝可能无法动摇司马光的权臣地位,但司马光最后不也是急流勇退,郁郁而终了吗?他的话,皇帝又听进去了几句呢?

虽说贡禹这种只求自保,顺着上司说话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不过在当时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元帝不是一个能纳谏的人。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尤其是面临职场生存的问题,上司是一个能够纳谏的人,可以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建议,并不时地察言观色,适时递上一些恭维话,把内心硬邦邦的建议用“和稀泥”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现代人的明智进谏方法。

其实,不仅仅是在职场,在任何存在人际交流的社交环境中,“和稀泥”都是一门有必要掌握的艺术。

第16节 倚弱卖弱,用“不争”来换取别人的信任

道光皇帝老迈之后,欲立皇子,奕诗年龄最长,但各方面都不如奕诉,于是一直拿不定主意。这天风和日丽,道光要带领六个皇子去南苑打猎,意在考验皇子们的文才武略和应变能力,以便确立皇储。奕诗和奕诉都摩拳擦掌欲一较高下。

四皇子奕诗的老师杜受田足智多谋,他在四皇子身上下的工夫很大,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自己也跟着沾光。可他也掂量过,奕诗与其他皇子比较起来,除了排行第四占了个有利的条件之外,其他方面都很平常,甚至略逊一筹,如若稍一让步,这皇位定然被六皇子夺去,为此他急得直打转。

安德海看出了门道,上前问道:“你老人家满脸愁容,定有为难之事,莫不是为明日南苑采猎之事?”杜受田心想,这孩子能看出我的心事,看来是个有心计的人,随口道:“说下去!”安德海道:“我曾听人讲过,三国时曹操的长子曹丕和三儿子曹植也有相似之处,不过奴才记不太清了。”

杜受田顿时眼前一亮,知道该怎么做了。杜受田吩咐奕诗:你到时候就如此这般……

次日,道光带领六个皇子来到南苑,传旨开始围猎。诸位皇子各显身手,六皇子奕诉,几乎箭无虚发,满载而归,而四皇子奕诗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道光帝不由得龙颜大怒,大声呵斥。奕诗不慌不忙地奏道:“儿臣以为,目前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禽兽正是繁衍之期,儿臣不忍杀生害命,恐违上天好生之德,是以空手而回,望父皇恕罪。”

道光听罢,心想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倘若让他继位,必能以仁慈治天下,不禁转怒为喜,当下夸奖了四皇子的仁慈之心。又过了几年,

道光帝忧虑成疾,自知不久于人世,急唤诸皇子到御榻前答辩。消息传开,四皇子和他的老师杜受田都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次较量了,能否登基就在此一举。

安德海又献上一计说:“万岁爷病重,到御榻前之后什么也不用说,只说愿父皇早日康复就行,剩下的就是流泪,却不要哭出声来。”二人一听大喜。次日,六位皇子被召至龙床前。果然,道光提出一些安邦治国的题目让诸皇子回答,六皇子答得头头是道,道光甚为满意,却发现四皇子一言不发。道光一问,他头一扭,泪如雨下说:“父皇病重,龙体欠安,儿臣日夜祈祷,唯愿父皇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此时儿臣方寸已乱,无法思及其他。倘父皇遇有不测,儿臣情愿伴驾而行,以永侍身旁。”说完泪水涟涟,越擦越多。

道光听了心中深受感动,心想此真孝子仁君,于是决定立四子奕诗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可见,“不争”也是一种资本,用“不争”来换取别人的信任和感动,这怕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难以做到的。所以,在人际场中切忌为了竞争而太过表现自己,有时候示弱也是一种能力。

第17节 先做的决定不一定是好决定

某校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校长在评功总结会上这样说:“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在座的老师听罢议论纷纷,都认为校长的说法有失公正。有位姓刘的老师起身反驳:“同一个班,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却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实在令人费解。原有的基础与而后的提高,有相互联系,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如果校长对教师的劳动做不到一视同仁,将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刘老师的这一席话说到大家心里去了,可刘老师毕竟挑战了校长的尊严,大家都很担心,会场一时陷入了沉默,这时校长笑了起来,他说:“大家都看到了吧,刘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老师们看校长没有恼怒,都松了一口气,会场的尴尬气氛缓解了。

尽管别人猜不透校长说这话的真实意思,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应变能力。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得又快又好。听了校长对刘老师质问的回答后,没有人再就此问题对校长进行反驳了。

遇到别人的质疑或者追问时,模糊表态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轻轻一闪,就把对方千斤的力量化于无形,同时还为自己争取到思考对策的宝贵时间。另外,模糊表态会给对方制造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使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

有些时候,“明白直露”的说话方式不是伤人就是害己,而默不作声又不免让人怀疑有做老好人之嫌。倘若迫于情势,你不能不有所表态的话,最好还是“模糊表态”。例如,你可以说:“这件事比较棘手,让我看看再说。”这样,就给自己以后的态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第18节 输未必一直输

建文二年(1400年), “靖难之役”已经进入了第二年。与朱棣对抗的大将军李景隆本是个纨绔子弟,对于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所率的军队节节败退。幸亏坚守济南的是忠臣铁铉,才遏制了朱棣的进攻,使得战事出现了暂时的转折。

朱棣本想乘胜追击,一举攻下济南,没想到三个月过去了,还是久攻不下,这让朱棣大为恼火。再这样拖延下去,自己的后勤补给就会出现问题了。此时,有个谋臣向他献计,准备积水灌城。朱棣听了,眼睛一亮,但转念一想后又说:“真要放水灌城,未免太过残忍。不如我们先放出去消息,给他们一个期限,或许可以避免生灵涂炭。”

第二天,济南城中的百姓都收到了城外传来的消息:燕王朱棣要他们投降,否则便会放水灌城。城中一时间人心惶惶,就连守军也乱作了一团。为了安抚军心和民心,拯救济南的百姓,铁铉决定将计就计,诱杀朱棣。

计议已定,铁铉命人暗中在城门上置千斤闸,又让守城的士兵昼夜啼哭:“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不久,又下令撤掉了城楼上防守的武器,选了一个城中百姓的代表,作为使者,到燕王朱棣的大营去请降,希望朱棣可以先让军队撤退到十里之外,然后再单骑入城,到时他们一定俯首称臣。

燕王朱棣不知是计,大喜过望,竟然信以为真了。于是,他即刻下令军士将营地后移十里,自己骑着骏马,只带了几名护卫,便跨过护城河,径直准备进城接受投降。

见他前来,守城的明军打开城门,都聚集在城墙上向下张望。燕王朱棣刚进城门,士兵们便高喊:“千岁到!”

预先置于门拱上的千斤闸应声落下。幸亏朱棣命大,最后死里逃生,铁铉的“诈降计”功败垂成。但最后,两军又回到了最初的对峙阶段。此后,铁铉常常派人不分昼夜地骚扰偷袭燕军。朱棣见自己的军队死伤无数,又担心明军会绕到背后收复德州,切断自己的粮草供应,只好撤兵,先回北平,再作打算。铁铉等立即乘胜追击,收复了德州等失地。

李景隆率十余万大军败于燕王朱棣之手,铁铉却凭着济南这一座孤城获得了胜利,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诈降计”。铁铉的“诈降计”和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城计”是制造一种假象,让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埋伏,而避不入城;“诈降计”也是制造一种假象,不过目的却是将朱棣引入城中。老奸巨猾的朱棣也差点儿栽在了铁铉的手中,看来铁铉的这个“绝处逢生”之局还真是高明。

“事贵应机,兵不厌诈”。无论是在棋局中,还是在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真假难辨的情形,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如果我们有“火眼金睛”,可以辨识信息的真伪,就会省去很多的麻烦,远离很多的错误。

第19节 适时低头,才能留得青山有柴烧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勾践刚刚即位的时候,吴王阖闾趁越国政局不稳之际兴兵伐越,勾践起兵抵抗,打败了吴军,阖闾受箭伤死于回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时时不忘杀父之仇,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练兵。

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打算抢先讨伐吴国。谋臣范蠡劝他不要仓促行事,勾践不听,率军攻吴。吴王亲率精兵反击,越军大败。勾践带着剩下的5000人逃至会稽山,被吴军包围。勾践非常后悔,这时范蠡为他出了个主意,让大夫文种贿赂伯嚭,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暂时投降。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

勾践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但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3年过去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伯嚭不断在夫差耳边为他求情。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他们回国。

回到越国后,勾践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卧薪尝胆。采取一系列政策,使越国迅速恢复生机,国力日渐强盛。同时,又采取许多办法麻痹吴国,造成吴国内耗。

吴国日渐衰败,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趁夫差率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的机会,率5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阵亡。这时,夫差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当上了霸主。接到消息,夫差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答应讲和,退兵回国。

不久勾践乘吴国大旱、国内动荡的机会,再次攻吴。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派使节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但遭到拒绝,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在战场上,为了打胜仗,往往要先避敌锋芒,退避三舍。有的时候,暂时的投降也是一种麻痹敌人的有效策略,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赢得一个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机会,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战场艺术。暂时的投降让勾践扭转劣势,并最终击溃吴国;我们为人处世也一样,成功的人生时时离不开适时的“投降”。

初涉人世时,人们大都不谙世事,只会冲撞,不懂投降,结果往往碰壁,吃了不少苦头。然而,大多数人在碰壁后,“吃一堑,长一智”,慢慢学会了暂时投降,暂时低头,暂时认输,结果却踏上了通畅的人生之路。但是,也有一些人总也不懂投降,结果处处碰壁,甚至身败名裂,抱憾终生。

凡不会投降的人,都以为激流勇进才是英雄,而向人低头则是“窝囊废”。其实,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暂时向对方认输,比硬着头皮坚持作战,把自己送上死路要高明得多。古人云“能屈能伸者,大丈夫也”。

第20节 为自己赢得最好机遇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就撤退的假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决定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事先准备好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返回龟兹。

兵者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看似打此处,吸引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其实真正要攻打的却是彼处,趁敌人不备而入,出奇制胜,便是兵之道。声东击西之术不单在行军之中有用,在生活处事、职场商战中,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对策。很多精明的成功者都善于运用声东击西之策,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让对手难辨真伪,以便为自己赢得最好机遇。

第21节 利用习惯心理赢取胜利

很多人都上过网购的当,一件衣服穿在模特身上,拍出来的照片那么美,而实物拿到手里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回头跟店主理论吧,对方又总强调说是电脑显示器的问题,自己只能干吃哑巴亏。虽然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很多人仍然一次又一次地被那些漂亮的网络图片吸引,每次也都痛痛快快地付钱,上当也就不止一次了。

为什么会这样,很显然,因为这些人已经习惯了网络商家的某种行为,而恰恰是这种习惯性,让人产生了麻痹心理。

研究表明,一些习惯性的行为会使大部分人都清楚这个道理,却不会运用这种方法来为自己在一些情况中获得利益,其实它是一种最简单的“瞒天过海”行为。

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上了陈朝皇帝,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打算一举消灭陈朝。可是,一条长江成天堑,如何才能安然渡江进攻呢?

臣子高颎遂向文帝献了一条计策。隋文帝听了大喜,立刻下令大军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陈朝驻守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部队联系,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率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建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一副紧张备战的模样。

陈朝将领见这种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进攻,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兵力不足,不敢轻易进攻,松了口气。哪知道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如此反复折腾几次,陈军人困马乏,加之粮草又被隋军的探子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心灵疲惫,最后干脆对隋军的行为不理不睬,只当隋军没事瞎折腾。就在陈军最懈怠的一刻,隋军突然渡过浩浩长江,发动全面进攻,一时间金鼓齐鸣,陈军兵败如山倒。

高颎一招“瞒天过海”,小小计策,令敌方麻痹大意,最后不费吹灰之力赢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谁人能说他不高明?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施展瞒天过海之计,出其不意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通常,人们防备周全的时候,就很难麻痹大意;可一旦习以为常,警惕心就完全失去,让自己暴露在危机当中,此时使用“瞒天过海”是再好不过了。

第22节 制造无他选的困境,让对方别无选择地顺从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谈判、竞选等场合,这种场合下,当然是需要做出选择。谁都想让对方选择和自己合作,谁都想要群众选举自己担当职务,如果不懂得采取一定的心理战术,则可能会遭受失败。

古代罗马的政治家布鲁斯特在杀害恺撒之后有一场演说:“你们是希望让恺撒死,而你们大家过自由的日子,还是希望让恺撒活着而你们都沦为奴隶终至死亡?你们所要选择的是什么?”

布鲁斯特给当时长老院的长老们这样两个选择,再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方法,迫使他们从“自由”或“死亡”之中进行选择。很显然,自由比死亡看上去是更有好处、更有意义。所以,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长老院最终选择了自由,而布鲁斯特也因此获得了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临一些选择很难下定决心,但是如果犹豫不决,就可能失去机会,此时就要善于把自己引到别无他选的境地,这样做选择就会容易一些。比如,当面对是否该换工作而无法下决心时,就可以说:“你是要换个工作,开拓新的人生呢,还是要继续在这里虚度余生?”在这两个选项中,自然很容易做出选择。

但有时设置的两个选择没有优劣之分,还是会让人无法做出决定,因此,我们还要强调两个选择中哪个更优,哪个更劣,有着这样的一个对比,就更容易让人做出选择了。

虽然运用这种方法也常会发生许多障碍,但对于处于迷惑不解中的人们,则可以迫使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去选择。例如,当你要说服正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时,可以说:“与其勉强地进入一家好的单位,却因为能力不够而被漠视,进而遭受打击,产生挫败感,还不如进入一家自己能胜任的单位,找回信心,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且得到有效的提高。”像这种诱导方式,则可以帮助对方消除疑虑和犹豫,尽快地做出选择。

第23节 放低身架做人

唐德宗时,杨炎与卢杞一度同任宰相。卢杞脸上有大片的蓝色痣斑,相貌奇丑无比,是一个除了逢迎拍马之外一无所长的阴险小人。与卢杞同为宰相的杨炎,却满腹经纶,一表人才。

博学多闻、精通时政、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杨炎,虽然具有宰相之能,性格却过于刚直。因此,像卢杞这样的小人,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也从来都不屑与卢杞往来。为此,卢杞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算计杨炎。

正好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前去讨伐。杨炎认为李希烈为人反复无常,坚决阻挠重用李希烈。

其时,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可是,刚直的杨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还是一再表示反对用李希烈,这使本来就对他有点不满的德宗更加生气。

不巧的是,诏命下达之后,正好赶上连日阴雨,李希烈进军迟缓,德宗又是个急性子,于是就找卢杞商量。卢杞便对德宗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之后,再重新起用杨炎,也没有什么关系!”

德宗果然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职务。

很显然,一味刚直的杨炎就因为不愿与小人交往而莫名其妙地丢掉了相位。

用违背道义、奉迎权势的态度处世,固然会毁坏名气、丧失气节;但一味刚正不阿,不懂韬光养晦,最终只会祸害自己。因此,正直虽然是美好的品行,但为了更好地坚持正义和保护自己,即使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即使你有绝世无双的本领,必要的时候还是得收起锋芒,放低身架做人,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万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别人,用自己的品行感染和凝聚志同道合的人。这样,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

第24节 以退为进,有屈才有伸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君主,他是从奴隶到皇帝的第一人。石勒年轻时被卖为奴,后来聚众为盗,最后投奔刘渊。刘渊称汉帝后,石勒便成为他手下一名得力的战将。石勒有胆略,善骑射。他在与晋军争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刘渊对他十分重视,任他为安东大将军,给他很多特权。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他身边的谋臣张宾见他东征西战,流寇一般,劝他在襄国和邯郸间择一根据地,消灭群雄,称王称霸。石勒听取了张宾的建议,率兵占据了襄国。

当时,晋大司马、尚书令王浚是石勒开创王业最大的拦路虎。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石勒决定铲除王浚这个障碍,于是与部下商议策略,张宾又进计道:“王浚表面上是晋臣,其实有篡位之心。此时,他肯定想招揽各路勇士,以图谋天下。将军如要成就大业,就得先卑身事人,向他俯首称臣。取得他的信任后,再设法除掉他。”石勒认为此法甚是,于是派门客王子春等携带奇珍异宝,献给王浚,并进表劝其称天子。

王浚也非酒囊饭袋之辈,开始时他并不相信,因为石勒独据赵国旧都,与自己成鼎峙之势,岂肯甘心臣服于自己。王子春则装作很坦诚的样子解释道,石勒不是不想称帝,只是担心他一称帝会招致天怒人怨,所以他才想拥戴“州乡贵望,四海所宗”的王浚称帝,而他愿效犬马之劳。王浚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就相信了石勒,封王子春为列侯,并派使者带着特产回报石勒。

王浚终于完全中了圈套,把石勒当成了助自己成就大业的一员猛将。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一支精锐的轻骑兵日夜兼程,奔袭幽州,这就是石勒的军队。石军行至易水时,王浚诸将闻讯,请求出兵阻截,王浚却发怒道:“石勒来幽州,是想拥立我为天子,谁敢声言攻击他,就格杀勿论。”说完,命人准备筵席,以款待石勒。天亮时,石勒兵临蓟城门下,叫开城门后,石勒唯恐城中有伏兵,便先把数千头牛羊赶在前面开道,说是送给王浚的见面礼,实际上是用这些牛羊堵塞各条街巷,使王浚纵有伏兵也无法出击。王浚这才感到大事不妙,可惜为时已晚。王浚最后被斩首。

就这样,石勒以巧计扫除了通往帝位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人们常说做人就要铁骨铮铮,不可轻易向他人低头。但是在人生路上,如果我们做事缺少韧性,不会适当地弯曲,就很容易中途受阻,甚至与成功无缘。因此,做人必须懂得屈伸之道。人在遇到不测风云时,能站起来就站起来,站不起来就得见机振作。要能屈能伸,才有东山再起之日。

第25节 做不挨枪子的出头鸟

马林在某公司人事部工作。有一天,企划总监突然叫他整理一份优秀员工的资料。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马林是否还能继续在人事部待下去。对这样的材料,马林本来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用心。他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总监的桌子上。

马林很快完成任务,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总监当然高兴了。可是,总监快看到最后时,笑容渐渐没有了。末了,他把文稿退回,让马林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马林转身刚要迈步,总监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经理’的‘副’字不能写成‘付’,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就这么简单!总监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夸道:“做得快,不错。”

原来,马林怕自己写得太好,盖住上司的光芒,故意写了一个错别字,把“副”写成了“付”。

有时,人们要学会适当地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不要在他人面前显得过于完美。如果上级派你去办一件事情,在事情还没有办完之前,你就不能打包票说一切都没有问题,即便真是没有一点问题,那么你也要向上级说中间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小问题、小困难等,否则,上级肯定会认为你在吹牛,降低他对你的信任度。

在与他人相处时,适当地把自己放得低一点儿,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当被人抬举的时,谁还有放置不下的敌意呢?既然人不是上帝,那么适当地犯点小错,是能够谅解的。况且,你的这些小错误也让别人获得满足,这样,就不会因为嫉妒而攻击你。表面上看来,犯错是不好的,实际上却是给自己搭了一个获得好人缘的梯子。

所以,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不妨适当地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点瑕疵。

第26节 打探消息,首先隐藏你的真实动机

很多时候,为了让行动得以顺利进行,我们所要掩饰的不是行动本身,而掩饰动机说到底也是一种“诈术”。

至于如何去做,很容易,就是假装出一种动机来给你要蒙骗的对方看,而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

南北战争后,美国国内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多事之秋。因为南方的重建问题,总统约翰逊与议会产生了分歧,作为军权在握的国家军事首脑,格兰特将军的处境最为艰难。作为反对约翰逊的一方,他不想因为二者之间产生明显的决裂而有损政府的威信。于他运用了一个策略,就是假装病倒,并因此得以脱身。

道奇将军曾经说,他曾经和林肯就某一个问题探讨很长时间,可林肯的真实用意直到几年以后他才知道。道奇是西部联邦军队里的一位将军,他前往东部波恩特城,在格兰特将军那里待了两个星期后,顺便赴白宫拜见林肯总统。和林肯谈了一会,道奇就准备起身告辞,可是林肯把其余的来宾一一打发走之后,单单把他留了下来,并把他领到了另外一间屋子里。

道奇后来跟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林肯见他脸上略微露出了不安的神情后,从书桌上随手拿起了一本书。他跷着二郎腿,把那本书打开,开始朗诵书里的一段话。那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道奇听着听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马上便觉得很自在了。然后,林肯留道奇共进午餐,向他打听了格兰特将军及其军队的一些情况。道奇说:“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这段问话的用意所在……但在当时,我可一点也不知林肯桌上已经堆满了要求撤换格兰特的信函。”

因为巧妙地伪装出一种动机,林肯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所有信息,却丝毫没有把自己的真实用意或感情表露出来。

曾任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总裁的韦特莫尔说:“直接的问话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如果向别人表示你对他们事业的关心,就有可能让对方主动给你所需要的东西。”

没错,向别人探听消息时,太直接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甚至是敌意,所以我们往往需要隐藏自己的真实用意。

商人兰德说道:“与自己所经营的事业有直接关系的人,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保持绝对的率直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对局外人谈论私事的结果往往不堪设想,那绝对是一种‘罪过’。一个喜欢把‘公司的秘密’告诉别人的人,我不相信他在事业上会取得多大的成功。”

因此,探听消息的不二法则就是要尽量掩藏你的真实动机。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 一念天堂

    一念天堂

    在本书中,辛德勒博士通过无数病例,提出了“精神压力产生生理疾病”“正确的思维让人健康,错误的念头让人犯病”的观点,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部分患情绪诱发病的人只会采用消极的情绪来应对生活中的麻烦事,而不懂得运用情绪平衡的技巧。其实,情绪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绪最见效的方法之一。一旦你掌控了这一技巧,它将使你学会以不压抑的方式,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你的情绪,享受平顺、喜悦与丰富的人生。
  • 博弈心理学

    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曾说过:“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本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而又实用的博弈论思维。
  •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既有现场实验,也有实验室实验。涉猎了较广泛的心理学分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学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理解心理现象,从而领悟人生真谛。
热门推荐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天封仙

    南天封仙

    星空之上存有一门,名南天门!相传,谁若是能踏入南天门中便会仙气加身,南天封仙,成为那永恒的仙人!练气士,一生追逐南天门,欲要踏入其中,南天封仙,摆脱造化,跳出五行,永存于天地之间,成为仙的存在。......南天星,一颗充满神秘色彩的小星球,在这里,有着一名孩童怀着执着和坚韧,拜入到了一个宗派当中,开始了他的修炼之旅,而故事也将从这里开始......
  • 神女令音传

    神女令音传

    她是一介凡人,为寻慈父的魂魄,以人身修成神。“我身在地狱,护你人间天堂。我要你人世平安无虞,我永坠地狱。”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宠入骨:总裁求放过

    甜宠入骨:总裁求放过

    他温柔体贴,风度翩翩,是她心中最理想的模样。白栀本以为这个将她宠入骨的男人终究会成为自己的归宿,可是在某天的时候,她发现他们竟然有过那样的不堪。“你可以当那一切都没存在过。”看着男人的温和,白栀只感觉自己的心被生生的撕裂。她从未看清过他,她爱上的也不是真正的他。“放过我”听到白栀的哀求,男人的笑容里多了讽刺。“我说过,不会放过你第二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古苍天

    千古苍天

    大道茫,天地苍;世间万物,魂宿之乡;云中多圣贤,史上留美名;天机从来埋骨,晦远不识归途;漫漫长夜多少事,千古谈笑皆恩仇。人世长,岁成殇;青丝滑落,只余空响;年少向来痴,运命本无常;遥想峥嵘往事,苦叹海中之桑;淡淡墨色疏远离,一曲终了人间荒。
  • 末世重生之泪灵

    末世重生之泪灵

    【(正文完结,无男主)前四十章与末世无关,看末世的请跳到四十章后】 末世第十年,林灵死了。十年的忍辱负重,为了报仇她苟延残喘地活着,生不如死。最后,为了所谓的“大局为重”,竟眼睁睁地看着仇人笑着离开……而她,只落得一个被丧尸分食的结局?可笑的是,在死亡的前一刻,她发现她所求的,不是复仇,而是好好地活下去。神秘声音出现,她在黑暗中向祂许下一个看似可笑的愿望。然后,当林灵再次睁开眼时,她发现,她真的重生在了一切错误都未开始的二十五年前。满心欢喜地开始重启的人生,封存的记忆也被拾回,命运的轨迹开始改变。这一世,她会还曾欠下的债,守护好想要守护的人。只是……非人类是什么鬼?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废材来袭!

    神医,废材来袭!

    某女开玩笑道:“你知道你为什么比我高吗?”某男:“不知道”某女:“因为就算天塌下来有你给我挡着啊”某男搂着某女的腰说:“既然这样那么就到我的臂弯下吧。”某女尴尬的笑了笑,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了。21世纪的千金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遇到君临天下的他,两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小狐妃,太凶萌

    小狐妃,太凶萌

    推荐醉梦凡尘新文《小狐妃超级甜》养兽暖宠文,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哟!传闻,轩阆帝国四王爷,俊美无双,功绩赫赫,得恩圣宠,当朝无两。传闻,四王爷手段凶残,杀人只在眨眼间,令人闻之丧胆!传闻,四王爷冷酷无情,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然而,事实却是——“不好了四爷,火狐跟十九爷打架,将藏书阁给毁了!”“无妨,收拾收拾就好!”“不好了四爷,火狐偷吃了皇上赐的千年七色果了!”“无妨,它喜欢吃就好!”四王府人尽皆知,火狐乃是他们四爷心头宝,然而,当火狐化身成人……天哪!看着眼前这一双芊芊玉手,苏酒酒彻底雷得外焦里嫩的。她不是穿越成狐了吗!?怎么如今化身成人了!?那么,她现在到底是人,还是妖!?仰或是……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