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5700000060

第60章 需要一支得力的中央军

“回禀陛下,在小民看来,浙兵与川兵的战斗力强悍,并非是地域的问题,而是在其本身训练方法。因此令秦宣抚使领兵入京,这是可取的,因为其麾下兵马,多为秦宣抚使根据四川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建的精兵,其战术战法一直由秦宣抚使严格训练,战力自是不缺的。”

顿了一下,张璟继续道:“反观浙兵,其乃是当年戚少保南平倭寇、北御鞑靼时,所创建的精兵,其战术战法皆需勤加训练,并非是募集精壮便可成军的。而此番浑河一战,戚少保族人,故都督通知戚金所率浙兵,乃是我大明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浙兵,若是冒然命浙江都司募兵,并无熟悉浙兵兵法者训练,那这支浙兵与普通民壮有何差别?”

“而且,在小民看来,浙兵之所以厉害,不在于其所慕浙江一地民壮从军,而在于戚少保的练兵方法,毕竟当年戚少保北御鞑靼时,除其所带本部三千浙兵外,其他数万兵卒,多为北地人,可经戚少保不断训练,其战力皆不遑多让那三千浙兵。而此番浑河之战,戚都督所率浙兵,也并非戚少保时留下的兵马,其部乃是戚金自请出关讨贼时,依照其早年随戚少保出征时所学的浙兵练兵方法,靠着原本浙兵的底子,于北方所募集操练的一部兵马,其部也并非全是浙江之兵。”

“所以由此可见,朝廷若想再成立浑河血战时的浙兵精锐,不在于募集多少浙江兵卒,而在于有没有熟悉戚少保战术战法,练兵韬略之将,从戚都督自己所练兵马战力便可看出有熟悉浙兵练兵方法的重要性。”

“至于令工部和兵仗局研发改良火器一事,在小民看来,仅仅下一道命令还不够,若是不派人进行有效监督,恐怕朝廷日后所建造的火器,也不会有太多的革新的。”

“戚少保”便是指戚继光,大明抗倭御鞑的名将,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因其曾被朝廷进封“少保”,故常被人称为“戚少保”。

而随着张璟陆续将朱由校话里的处置不当之处说完,纵然朱由校心中对张璟落他面子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张璟的话确实是对的。

他的命令,下得简单,但却没有张璟想得这么透彻。

“既然如此,时敏,那就替朕拟旨,令兵部选派熟悉戚少保练兵之法者,送于宫中,等朕考校过后,再定练兵之将。至于研发火器一事,旨意不变。”朱由校点了点头对刘时敏道。

“陛下,容小民斗胆问一句,倘若川兵与浙兵齐至京师,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两者?”张璟想到浑河血战前浙兵和川兵的一些龌龊事,还有被袁应泰坑了的事情,突然问道。

毕竟,就算川兵和浙兵是对付建奴的利器,但如果没用好,那也是没用。

辽东那潭水,深得很,真要是一股脑的全送去关外,用不到该用的地方,再被友军下刀子,那就是给建奴送经验和装备。

就像这场沈阳城外的浑河血战,表面上看来浙兵和川兵,以数千人野战对抗建奴数万,给了建奴伤亡数千人的代价,确实值得传诵。

但是,这场战斗前后无人救援,甚至浙兵和川兵本身人就少,还是援助沈阳城的少数援军,见了敌人主力,竟然还主动分兵,这本身就有问题了。

除了有袁应泰眼见沈阳快速失守,被吓破胆,想要固守辽阳的原因,也未尝没有浙兵和川兵不受辽东兵待见,甚至两者自己都有的派系敌对原因。

毕竟,浙兵和川兵在入辽东前,就在通州因为口角之争,结下了梁子,两军甚至到了兵戎相见,浙兵还直接推出大炮,炮轰川兵的地步。

闹得最后不少无辜百姓被炸死,民居被炸毁的地步,直到秦良玉这位一心为公的女将军,主动上书谢罪,才草草收场,不然谁知道会不会因为兵马不合,闹出又一番“登莱事变”呢?

毕竟,互相攻伐,兵戎相见,还伤及百姓,形同叛乱,若没人肯拦责,真要弹劾,说你谋反你还真无法辩驳。

后来,两军分兵而守,他们曾经的派系恩怨,肯定有关的,什么战法不同,不能同营拒守的理由,只能是说辞而已。

谁都知道,人数相差大,就算单兵再有战斗力,也是败得几率大。

难道真要等火器兵打完弹药,和擅长近战的敌人肉搏,还是等到步兵被大炮轰炸,才明白远程火器的重要性吗?

戚继光所带的战绩辉煌的浙兵,可从来都是冷热兵器结合的?

这个热兵器才刚刚崛起的时代,必然不可能完全舍弃冷兵器。

努尔哈赤后来也正是见到明军精锐主动分兵,这才聚集主力围攻的,精明的老猪皮可从来不是个愿意吃亏的主儿。

而后来浙兵、川兵苦战半日,后方无援军,除了袁应泰懵了,也并无辽东兵不愿救的缘故。

终究,对于客军,本地的主军从来都不喜欢,这不仅仅是抢功劳的问题,还是朝廷的钱粮物资分配的问题。

那些钱粮有外人在,想分还有制衡,只有都是自己人,才能养肥自己,从来没人愿意到嘴的肉要和别人分。

后来提出“辽人守辽”,使得辽东完全成为辽人的地盘,朝廷花费比浙兵、川兵更多的钱粮打造军队,都没有什么能比拟浑河血战的战果,螨清人称“浑河之战”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可不是没有缘由的。

“辽东形势危急,朕调集精兵,自然是送去辽东,难道还能留在身边不成?”朱由校反问道。

“可是,小民觉得将这些精兵,现在调往关外,并非上策。”

“此话怎讲?”朱由校问道。

闻言,张璟并没有将他对于军队派系在浑河之战的猜测说出来。

而是以现在没有合适的长官指挥,这些精兵最终也会像在袁应泰手里一样,发挥不出最大用处,最终被玩死来建议。

毕竟,军队派系的事情若是传出去,有些犯忌讳,而且浑河之战为什么没有援军支援川兵和浙兵,就算真有什么不可告知的理由,也早随着此战结束,被辽东兵马统一口径了,他真说了,说不定还要被人反咬一口,污蔑朝廷命官了。

而且,在张璟心里,还是觉得这些精兵应该掌握在皇帝手里,放在京师最好。

记忆里,自万历三大征开始,京师的京营兵马已然开始废得差不多了,到了崇祯时候,就算没有那场鼠疫,京营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并且,后来崇祯剿流贼,京师战力最强的兵,竟然是他推到的阉党留下的,隶属于御马监的腾骧四卫和勇士营这两支兵马。

而且,腾骧四卫和勇士营,后来可一直是平叛流贼、关内对抗野猪皮的主力。

与京营那明面上的十余万精兵相比,不得不说,真是讽刺!

这也是后来崇祯极度依赖边镇将领,却又对他们时常起疑,其中最大的原因还不是知道自己京营的兵马都不顶用吗?

一天出城五十里,能稳住阵型就能称为“精兵”?

有这样的京兵在,注定这个朝廷控制不了藩镇,说不得没流贼,也得出一个藩将内乱的“安禄山”!

任何一个朝代,但凡中央朝廷没有一支有力的中央军,那么也只能一方面用别人,一方面怀疑,甚至一旦遇到强力的将领,还得看对方的脸色行事了,必要时候中央朝廷还得低头安抚。

当然,这个想法,张璟打算日后有机会,再和朱由校提。

毕竟,现在虽然不少人知道京营烂,但可没人想到,他们会被勋臣搞得那么腐烂。

想要搞好京师兵马,只能慢慢来。

“嗯!说得有理,这样,他们的安排,那就等他们入京再说。”朱由校没有多想,点头认同道。

而后,他仿佛想到了什么,转头问张璟道:“朕记得,张璟你现在尚在国子监就读吧?”

“陛下好记性,确实如此。”张璟闻言,愣了一下,不知道朱由校怎么提这话了,不过还是回了话。

“还有多久毕业?”

“尚有一年!”

“嗯,倒是呆国子监学了不少时候,想来依你的学识,在国子监也一定有不错的成绩。”

“小民愚钝之辈,才学平庸,陛下过誉了。”张璟被朱由校这么一问,脸色有些慌了道。

“没想到,你还挺谦虚,倒不像那日吃饭时,在朕面前的张狂人物儿!”

“这是陛下不了解小民,平日里,小民可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张璟厚着脸皮道,他的成绩在国子监如何,只要朱由校派人查,肯定知道到底怎么样。

虽然不清楚朱由校这话的意思,但为了保险起见,张璟觉得他还是谦虚点好,不然省得被查出来,弄个欺君的罪名,那可不好玩!

至于朱由校心里怎么想他,那就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了,反正他充其量也就是在误导皇帝判断而已,出不了什么事情。

“朕可不信!”朱由校听了张璟这话,言语阴冷道:“若你真的是好学生,又怎么会被人告上顺天府呢?好好一个读书人,整日流连烟花之地,真不像话!”

“陛下教训得极是!”张璟谄谄笑道,不过那笑声,看着却是一点儿也不自在。

他倒是没想到,朱由校竟然这么关心他,竟然连这都知道!

不过,朱由校变脸的样子,倒是很快,果然是帝王心术,谁也猜不透,或许这是成为皇帝天生的能力吧!

“哼!回去给朕老实点儿,马上朕就大婚了,朕可不希望你再给皇后丢人儿,听见没有?”朱由校看着张璟嬉皮笑脸的样子,冷哼道。

“小民明白。”

“嗯!行了,事情就这样吧,你们都离开吧!”觉得事情谈的差不多了,朱由校下起了逐客令道。

“臣等告退!”

“小民告退!”

得令后,张璟和曹文诏等人,行礼离去。

乾清宫内,很快就陷入一片安静,唯有刘时敏和李进忠,陪在朱由校身侧。

而朱由校,手里却是又拿起刘时敏所写的那强军良策,细细看着。

“时敏,你认为朕这国舅献的强军之策,如何?”看得久了,朱由校突然问起刘时敏道。

同类推荐
  • 大唐的现代生活

    大唐的现代生活

    蝴蝶翩翩飞,飞到初唐来。结果历史被彻底改变了。玄武门之变没有发生。渭水之盟没有出现。然而他只想……种种田,养养花,过着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而已。(emmmmm,这本小说是一本不严谨也不正经的历史小说。)PS历史:天道!有句MMP不知道当不当讲!天道:讲。历史:重生的那货把历史改的面目全非了,我修复都修复不了了啊!快点降下雷劫劈死他!天道:……(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历史:说话啊喂!别走啊喂!给我把他干掉啊!
  • 唐朝十讲

    唐朝十讲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门无人不参与、无人不受影响的学问的话,那就是历史。唐朝是一个透露和包含着多种因素的朝代:它是盛极而衰的王朝,它的开国和守国的逻辑是复杂而多变的,它同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正是它的这些丰富和矛盾才构成了它永久和持续的魅力。正因为如此,我们读史、读唐的时候才能积累经验,以期获得来自历史的智慧。
  • 我的长安梦

    我的长安梦

    我来了,开启了一段长安梦,成就一番大事业。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 影视之最强穿二代

    影视之最强穿二代

    都说穿越者的标配是无父无母,深受点娘无限流小说荼毒的夏树原先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祖传的系统是怎么回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穿越者的儿子自然也是穿越者啦!“系统,我爸爸是谁?”“该资料已丢失。”“系统,你是什么系统?”“我是影视…?”“你连自己是什么系统都不知道,你还能干点什么?”“我能带你穿越带你飞。”PS:三百万字无限流老作者,人品绝对有保障。
  • 为何当初那样的想法,现在却在做这样的事

    为何当初那样的想法,现在却在做这样的事

    职业规划师,给你量身定做,助你成功蜕变。他将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认识别人,通过奋斗让自己的薪水翻倍,实现财务自由;如何正确对待工作,摆脱职业倦怠,让自己重新充满斗志与激情。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因为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

    三年的误会三年的折磨,坚持到了极限,逃离躲避。始终逃不过他的手掌心,如果没有遇见,是否能够救赎。她以为自己的坚持能够换来他的认可,没想到头来也只是看不见的深渊。所有信仰被人摧毁,她却始终舍不掉自己深爱的人。如果可以重来,依旧选择遇见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首先要让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人们需要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正如王阳明所劝诫的: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医路坦途

    医路坦途

    医学生张凡,获得未来医疗系统,平凡的生活开始变得无限精彩。QQ群782723204!欢迎来吹牛
  •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我不要求你离婚,我不要孩子,我让你去找她,我不要你去干任何工作,我只要你能陪着我,你为什么还要打我,浑身是伤的李静哭的肝肠寸断,但那无情的拳头还是落了下来……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要我,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她躺在床上,心里的苦涩阵阵泛出,她不明白这倒底是为什么?她只想问老天,为什么她的爱会这么难……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 仙山有路

    仙山有路

    这本书想写一个不怎么聪明,或者说是大智若愚的女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又简单单纯,坚持本我,重生后在修仙之路上蹒跚而行的故事。幸其际遇不错,最终实现了自己想要的修仙生活。且在众多复杂多思的聪明人中搅得是乌烟瘴气,人仰马翻。众人无语感叹:比起坏蛋,有时笨蛋的杀伤力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