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5700000064

第64章 国丈是东林舔狗

宁信日头西边升,不信文人一张嘴!

而在明末,最不能信的东林党这堆政客文人!

为了他们所代表的江南大地主利益,和他们本身所追求的一党执政的利益,任何于他们有害的事情,经他们嘴说出,都变成另一番模样。

很显然,张国纪能说出这番话,肯定是经过这些日子和他交好的东林党人,有意诱导洗脑的。

否则,张国纪怎么会这么清楚的知道辽东败局的始末呢?

现在,皇帝和内阁诸阁臣都在封锁辽东败局的消息,京师能知道战局具体结果的人,根本没多少,偏偏张国纪能清楚,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张璟可是知道,别看张国纪以前是监生出身,可是他那些旧友同窗都和他一样,科举都考得不得意。

他们偶有通过科举,得到功名的,也不是才学出众之辈,他们能在京中为官都是祖坟冒青烟了,更别谈他们能知道辽东败局的事情,并且告诉张国纪了。

而按张国纪话语里,对袁应泰的无限同情和极力曲解辩驳的话,张璟猜都猜出来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定然是这些日子里,和张国纪走得很近的东林诸党人。

也只有他们,才会为丢失辽阳、沈阳二城,使得辽东局势糜烂的袁应泰,这么无耻的推卸责任,开脱解罪了!

眼见张国纪说这话时,还当着他旁边两个陌生小婢女的面,张璟踌躇了一下问道:“伯父,这两位婢女面生的紧啊,是您买来的吗?”

“不是的,她们是那位让给我这间厢房的王大商人,差人送来,照顾起居的。说我虽然还没正式得到朝廷封赏,但毕竟是国舅,身边没有伺候的人,有些失了身份。我推辞了几次,后来因为确实有些人会慕名拜访,想想确实不能丢了面子,便决定暂时收下他们,接待客人,顺便照顾起居。”

张国纪虽然脸带怒气,但提起收婢女的这事,还是带着点自豪的。

看得出来,眼看要成为了大明国丈,他也有些洋洋得意,膨胀起来了。

和张璟当初确认张嫣为皇后的消息后,做事有恃无恐一样,只是很显然,张国纪比张璟还要膨胀。

东厢房比张国纪原先住的西厢房好,张璟自然是知道的,正因为如此,张璟才觉得张国纪太过膨胀了。

毕竟,张国纪不仅是一点儿也不担心那王大商人让出好的厢房,并且主动送婢女服侍,有没有其他的心思。

而且这辽东战败,是朝廷刻意封锁的消息,他现在都已经不顾场合,直接当着这两个收了还没几天,嘴巴还不确定可靠不可靠的婢女面前说了出来,实在是太过头了。

你是怕自己成为国丈,就没人敢动你不成?

真是膨胀过头了吧?

大明朝可从没出现什么没人敢针对的人,哪怕你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甚至皇帝也不例外,最出名的便是嘉靖帝差点被一帮宫女勒死在宫殿里,这事情到底有没有隐情,谁都说不好了!

张璟暗骂这族伯真是一点儿警觉性都没有,真以为他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能由着他不顾及后果,传播消息。

“你们二人先出去,关上门,去门口望风,记住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能进来!我告诉你们,今天的字,只要外面传出一句,信不信我立马让官府把你们抓入大牢受刑?”张璟对着那两名婢女,大声的威胁命令道。

那两个婢女听后,顿时吓得花容失色,她们自然是信张璟的话的,对方是国舅爷,官府肯定要听他的命令的。

二人连忙跪地求饶,连道不敢,而后怯怯然出了屋子。

心里面,她们也是暗恨怎么自己受了这无妄之灾,当然,在暗暗告诉自己不能泄露事情的时候,她们内心又不断的想要找旁人倾诉。

终究是别人还不知道的辽东局势,而且还是大明败了的结果。

人都是有种吹牛炫耀的习惯,特别是这种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的消息,最让人藏不话。

对于这二人的口风到底能不能闭紧,张璟也没把握,终究她们并不是知根知底的人。

在张璟看来,起码他们真正的主人,那位王大商人,恐怕有很大的可能知道这消息。

不过,幸好,张璟也没在乎这消息会不会被传出去,只要自己的威胁,能让这两个婢女不那么早传出去就行,熬到皇帝大婚,张嫣册封皇后就行。

毕竟,东林党人都主动把这消息告诉张国纪,以他们的尿性,恐怕为了给死去的袁应泰洗白,早就违反朝廷禁令,私下和一些人透露消息,编排洗白了吧!

这样的话,就算这两个婢女以后会透露消息,但只要时间晚些,有些东林党诸位嘴炮君子提前传播的铺垫,就算皇帝大怒,让东厂锦衣卫查,要查也有东林诸君子顶着了。

说来这样东林党人也真是贼喊捉贼,掌握内阁支持暂时压制消息的是他们,私下里,为了私利,又主动散播消息的也是他们。

此时,张国纪也终于明白他犯了什么错,面色不在那么发怒,反而有些惊慌。

的确,那些东林贤君子告诉他消息时,可是叮嘱他暂时不能外传的。

要不是张璟镇定命令二女离开,他都准备时刻不让二女离开了,即使有内急,她们也不能出去,就在屋子里解决。

待那两名婢女关上门,张璟这才开口。

“伯父,袁应泰战败之罪,无需辩解,胜就是胜,败就是败,没有什么因为扬大明仁义之名,而落败的解释。”

张璟冷冷回道:“其身为朝廷封疆大吏,辽东兵马的主帅,战败失地,致使我大明折损兵马无数,损失朝廷千辛万苦从天下各地筹集来的军械、粮草等物资无算,使得这些物资都被资源匮乏的建奴逆贼所占有,成为建奴逆贼继续寇我大明的利器,再加上无数黎民百姓因为流离失所,放弃原本生活的土地,逃入关内。”

“甚至因为沈阳快速被建奴逆贼攻陷,胆怯畏惧建奴逆贼,坐看浙兵和川兵,被建奴逆贼围困,而不发一兵一卒救援,致使我大明精锐,于浑河血战建奴逆贼,最终寡不敌众,为逆贼所灭。”

“敢问伯父,身为辽东主帅,这些后果,仅仅是因为袁应泰所谓大意失察的理由,就能轻易为他开脱的吗?”这一句话,张璟底气十足的大喝道。

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朝局现在为东林党人掌握,舆论也可能因为话语权在东林,而为袁应泰洗脱,但是张璟知道,总会有明白人明白这沈阳、辽阳的失陷,最大的责任在谁。

而且,就算一时之间,这舆论在东林党人这边,可是,一旦东林党人失势,这些就会成为日后他们被政敌弹劾的明证。

事实也的确如此,真实历史上,后来阉党崛起,不都是一一用着东林党人的套路,清算三大案、以及朝廷诸般败局的责任吗?

其实,张璟希望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张国纪,很多事情不是听这些东林党政客一张嘴,就是事情的真相的。

毕竟,任何事情一旦牵扯了政治,以及自身的利益,那就注定了里面掺杂了不少私货。

也许对方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能改变整个事件的定性。

张璟可是记得,后来东林党人为袁应泰的洗白舆论可就是“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规画颇疏”,简单的用他只擅长内政,不擅长兵事的理由,轻飘飘的淡化了袁应泰这场大败的主要责任。

不过,很显然,张璟所说的话,都变成了空话,历史早就证明他这位族伯对于东林党人的信仰崇拜,到了何种地步!

只听得“啪”的一声,张国纪被张璟的话气得重重拍桌怒道:“满口胡言,东林诸位君子,皆是各地的名望大贤,袁经略更是东林诸君子里的佼佼者,岂容你这般污蔑?我告诉你,日后你若是再敢去陛下那里,污蔑东林诸位君子,就休怪我对你无情了!”

这话一出,张璟瞬间懵了,暗道这伯父还真是和历史上一样,疯狂崇拜东林,即使不是东林党人,还一股脑的要掺和进对方群体,主动帮东林党做事,完全死心塌地,恐怕就算被人家利用,还心甘情愿了!

后世有种人叫舔狗,指的是那些无脑去奉承崇拜信仰他人的人,放在这时候,张璟依据前世对于张国纪的印象来看,自己这族伯,完全就是明末东林党的舔狗啊!

记忆里,正是张国纪的主动帮助,才会让张嫣在后宫辅助东林,和客氏争权,为他们在朱由校身边吹枕头风,拿《赵高传》在朱由校面前看,最终惹怒了阉党,接二连三的闹出诸如害子废后风波。

而且,张国纪不仅仅在后宫帮助东林党,甚至经常在外朝之中,以国丈的身份,主动为东林党说话,抨击阉党,说道皇帝的不是!

放在张璟看来,自己这族伯只能用“东林舔狗”来形容了。

否则,你说,身为国丈,好好的一个帝党成员的身份不要,主动做臣子的边缘外围成员,找帝党的不是,这不是标准的无脑舔狗吗?

甚至于,他的一些所作所为,都算是东林党标准的脑残粉了!

不过,张璟想想,张国纪如此,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毕竟,他深知张国纪的秉性,标准的儒生一个,还是那种志大才疏的一种,否则也不会只想考取科举功名为官,却不愿靠着监生身份,做一个低品小吏了。

没有国丈身份,张国纪什么都不是,他就是一个科举屡试不第的失败举子而已。

这一点,和大多数屡试不第,人到中年,才考得一点儿功名的东林党人,十分相似。

换句话说,东林党人和张国纪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这也难怪张国纪会和那么多东林党人私交很好了!

而这样的话,只要一经东林党人忽悠,张国纪还不是老实上套,成为崇拜信仰东林那一套主张的脑残粉?

想想后世流量小鲜肉的脑残粉,也就可以理解张国纪的的思维了。

本身就是正经儒家学子的张国纪,天生就对同为儒生,并且名声极大的东林党群体崇拜非常,到了向往的地步。

现在东林党人主动招揽他,他当然愿意成为对方的助力了?

就像后世小鲜肉,吸毒、言语侮辱他人什么的,都有脑残粉丝洗白;受了一点儿伤,就说偶像如何努力云云;甚至对方小手指勾勾,脑残粉就主动送草,被睡服完后,偶像提裤子不认人走了,脑残粉还沾沾自喜的炫耀一样……

现在的张国纪,已经进化到东林专业舔狗脑残粉的地步了!

而张嫣,作为女儿,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到张国纪的影响,在政治上,倾斜东林党了。

想通这一点,张璟心中便有了决断,张国纪没救了,日后有办法,就让他离京师远远的,省得给他这个肯定要和东林作对的国舅爷添乱。

至于张嫣,因为父亲缘故,少女现在恐怕只是对名气大的东林党有好感吧,还有很大可能挽救。

嗯……日后让她看清东林党本质,不要再让她和朱由校的帝党作对就行。

以张嫣的聪明贤惠,只要让她明白谁对如今的大明有利,就不会再受张国纪影响了。

想来,真实历史上,朱由校也是明白张嫣本质不坏,只是没法改变她的观点,所以才不会在她屡屡与帝党作对,一力保她,而不废后的吧!

同类推荐
  • 求生三国

    求生三国

    在乱世能白手起家吗,世人会认可一个无名之人吗?现代高中生周易穿越到三国成为周仓,他会怎样求生,又会改变哪些人的命运?历史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吗?
  • 苍狼宝钻

    苍狼宝钻

    13世纪中期,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随父亲尼科洛一行人抵达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北岸)后,忽必烈以”不曾见到你们教皇承诺的神父“为由欲将其一行人全部驱逐出境,马可·波罗的父亲在情急之中请求忽必烈准许其在丝绸之路沿途经商,回报是为忽必烈献上自己年轻的儿子……
  • 雄起中亚

    雄起中亚

    崛起于葱岭,在华夏大地遭受蒙古铁蹄践踏时,李承绩阻止了蒙古人的西征,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 无际商皇

    无际商皇

    成长类历史架空文,剧情逻辑清晰,涉及官场斗争、王朝战争、商业战争和种田发展等内容。
  • 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之战神吕布

    掌中方天戟,身下赤兔马,天下何处去不得!本书读者群:276938907(战神殿)新书《三国之终极商人》已经发布,还望诸位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卿卿亦成

    卿卿亦成

    前世因果陆云成间接将姜卿害死,谁知陆云成爱上了姜卿,陆云成用太子之位与全部修为换来了与姜卿的下一世的相遇。几百年后这一世的陆云成没有了上一世的记忆是一个出家的和尚,他的师傅眩真道长在陆云成生日那天死去眩真道长在死之前说去南安城找云间道长让云间道长招抚招抚一下陆云成开尔城离南安城相差六万里,在陆云成去的过程中,一边收妖,一边去南安城,遇到了转世的姜卿,而这一世的姜卿以幻化成了一个狗尾巴草精…………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神禁纹

    神禁纹

    因为身体的不适,竟没想到是意外的收获,让他踏上了不平凡的路程!
  • 良缘

    良缘

    作为一个散养大的乡下小丫头,皎月有青梅,也有好几只竹马。不过有一只不太一样!时人都说颖阳侯冷冽傲慢,可对媳妇那真是宠得没边儿了!皎月哼道:“咱俩谁宠谁,这事得论道论道。”
  • 前明正德白牡丹

    前明正德白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懵懂:我喜欢你

    懵懂:我喜欢你

    “陈悦,你为什么要举报我?你有病吗?”“陈悦,很好玩是吗?”“陈悦,你可不可以从我的生活里滚出去?”然而,未果。要说这个世界上,任意最讨厌的人,大概就是这个叫陈悦,有着短头发,大眼睛,白皮肤的女孩子。要说为什么?你有见过跨年级举报学长带手机的吗?你有见过那么积极抓学长恋爱的小学么吗?陈悦对任意做的那一股子伤天害理的事情,可多了去了!可是后来,任意终身也离不开的女孩子,也是这个短发的陈悦。懵懂之间,他们早已爱上了对方。我等了那么多年的猪,终于来拱我了,时光没有让我们的爱变的多深,而是涩了,于是我们都执拗的,不对对方说,我爱你。——任意
  •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 超业余风水探秘

    超业余风水探秘

    风水堪舆,古已有之。正所谓罗盘连达阴阳,八卦推演万千,一本《易》,道尽了过去未来。我观兄台,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慈眉善目,白皙水嫩。最近肯定胖了吧?女孩儿不喜欢了吧?羡慕那些肌肉饱满,印堂发黑的人吧?别犹豫,来这里,我们有专业的团队,竭力破解您身边的难题。建了个小群:792693720,欢迎大家加入。
  • 乌衣巷(全集)

    乌衣巷(全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司马王朝,桓、谢、王家世代簪缨,权势显赫。少年皇帝司马曜虽亲政,却遭到褚太后的阻碍与生母李太妃猜忌,少帝偷偷出宫前往乌衣巷桓家,遇到率真果敢的“胡女”娀英,一起目睹了桓家内乱:长子桓熙欲叛称帝,被太傅谢安平叛,随着家主桓温病故,家族内乱,桓家一夜没落,打破政治平衡。司马曜与娀英相识于微,少年心性偷出宫相约娀英却并未表明身份,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并对娀英渐生情愫。司马曜周旋于太后与李太妃之间,平衡各方势力,想办法让娀英陪嫁宫中,彼此相守。而娀英却在大婚之日消失……
  • 第99次离婚

    第99次离婚

    结婚五年,她爱他如命,却被弃若敝屣。一朝重生,一纸离婚合约先发制人:“一年后离婚,合约条款如下!”“不许同房,不许同床,不许亲密接触?”某人挑眉轻笑。谁知某日醉酒之后,他眸光深邃:“你毁约了,厉太太。” 【2018年奥斯卡IP盛会推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