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600000007

第7章 司芬(5)

傍晚,司芬到寨前的水井挑水。傣族的水井是很讲究的,大青树遮天蔽日,夜来香围成花墙,一座神龛似的八角小楼把水井罩得严严实实,舀水使用的竹筒、水瓢静静地倒挂在井边,既朴实又圣洁。

司芬正要舀水,过来了一队“弯工”。其中一个胡子拉碴、神情呆滞的老“弯工”哆嗦着跨出队列,走到司芬跟前:“能给我点水喝吗?”老“弯工”本地口音,看上去六十多岁,目光投向寨子,像要搜寻什么。

司芬从水桶中拿起葫芦瓢,弯腰到井里舀了大半瓢水递过去。老“弯工”说了声“谢谢”,端起来就要喝。一个带红袖套的管教人员大步走过来,一把夺过葫芦瓢,连瓢带水扔到井里。老“弯工”似乎不服气,弯腰要拾捡葫芦瓢,管教人员挥拳朝他脸上打去。老“弯工”土黄色镜架的眼镜掉落在井台上。

“快走!喝什么水?”管教人员大声呵斥,“每次一到这里,你就来事。”

老“弯工”慌忙捡起眼镜,跟上队伍。

司芬惊呆了。“弯工”的队伍走过土坎,消失在高高的土墙后,司芬才回过神来。

第二天在包谷地里锄草,司芬忍不住想问清“弯工”的事。她显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如果太认真了,怕引起注意,别人未必讲真话。

一起劳动的有个傣族头人的儿子,在省城上过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勐罕公社小学当教师,清理阶级队伍时被清到曼坡当农民。

“老‘弯工’是怎么回事?”司芬低声问。

头人的儿子犹豫了一下,看看身边没人,低声说,这些“弯工”都是几次政治运动中揪出来的,先后被送到与曼坡寨毗临的劳改农场,一直干到现在。“弯工”音与职工相对,以示与农场职工的区别,形成了勐罕一带的独特称谓。

“他们被判刑了吗?”

“被判刑的出来劳动都是武装押解,一般就在牢狱附近,不到曼坡这边来。由红袖套管教人员带队的,都是没判刑的,或者是刑满释放的。”

“没判刑的……刑满释放的……是公民吗?”

“公民?这个我搞不清……”头人的儿子压低声音,“这些人中最大的是副州长、副师长,还有教授、工程师。”

“他们……”司芬不知该怎样问。

“他们长的干了十年、十多年了。”

“没判刑,刑满释放了,怎么会还被管制到这个地步?”司芬问。

“这、好像‘文革’后才这样的。这个、谁知道?”头人的儿子四处看看,提起锄头走开了。

司芬茫然,待回过神来,社员们往前锄了一大段。她一咬牙,使劲猛锄跟上。

事后司芬想,要土司的儿子介绍这些情况,也太勉为其难了。他是清理阶级队伍的对象,能谈这样一些就不错了。她想不管这些事,可这事像在脑子里生了根,老是冒出来。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司芬和玉娟到水库边洗衣服,边洗边聊起来了。

自打到曼坡,玉娟简直成了女知青们的影子。玉娟刚从学校出来,什么农活都会做,什么傣族的风俗习惯都一清二楚。

司芬试探着问:“玉娟,你知道‘弯工’的事吗?”

玉娟一听,像被电击了一下,停住了搓揉衣服的手:“你……问这干什么?”

司芬迟疑了一下,讲起那天“弯工”要水喝的事。

玉娟听着,没有吱声,过了一会儿,泪珠顺着清秀的脸颊滚落下来。

司芬大吃一惊:“玉娟,你怎么啦?”

见玉娟泪水流个不停,司芬拧干洗脸毛巾,递了过去。玉娟一头扑进司芬怀里:“司芬姐,我爹也是老‘弯工’?”

“你爹也是老‘弯工’?”司芬惊愕了。

玉娟艰难地点点头。司芬看着神情痛苦的玉娟,后悔不该问。

玉娟爹解放前几年考上了省城的简易师范,跟着马帮走了半个月,到省城上的学。毕业后,他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游击队,解放后担任了洛水县委统战部长。这样的人,在洛水的傣族中很少见。

玉娟妈是位“赞哈”(傣语歌手)的女儿,美丽、聪颖,在父亲的口口相传下,能将洛水的一部傣族长篇叙事诗唱下来。能唱傣族长篇叙事诗的人凤毛麟角,能唱的女性更是绝无仅有。一九五三年洛水县组织的民族汇演大会上,她与玉娟爹认识,这对傣族的才子佳人一年后幸福地结合了。

一九五七年反右开始,县委书记动员大家提意见,玉娟爹提了书记工作不从傣族地区实际出发的意见。运动到了后期,玉娟爹突然被定性为“洛水搞民族分裂的罪魁祸首”,开除党籍,免去部长职务。但他是洛水较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干部,县委决定“内部控制”,安排到县供销社当售货员。谁知玉娟爹是个倔脾气,每年都向上申诉,请求复审,明确定性,八九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文革”开始,有人提出玉娟爹企图翻案,应从重处理,被戴上了漏划右派分子的帽子,押解到曼坡劳改农场改造。多年的郁闷心情,加上劳改农场缺医少药,他得了严重的肺心病,走不了三步路就一阵急喘。玉娟妈又气又急,得病去世了。十七岁的玉娟初中毕业,到了勐罕,她想这里离农场近一些,可以照顾父亲。

“你去看过他吗?”

玉娟轻轻地点了点头。

“应该看看他。”司芬忽然想起了什么,“你到这里……”

玉娟压低声音,道出实情:“公社革委会的唐大发副主任土改时就跟我爹在一起工作……他跟生产队长说过,让他别讲我爹的事。现在寨子里乡亲们还不知道这事。我看你是个好人,就……”

哦,是这么回事?司芬忽然想起什么:“你爹长得什么样子?”

“他戴副黄框眼镜。”

“黄框眼镜?”司芬手中的肥皂,掉落水里。

“司芬姐,你怎么啦?”

司芬直起身子,站了起来:“没什么,就是有点不舒服。”

……司芬站起身,回望曼坡,还是绿树竹楼、袅袅炊烟,还是人们悠然往来、笑声不时传出,但她觉得脑子里恍恍惚惚。

司芬变得郁郁寡欢,心情不好,人也渐渐消瘦下来了。崔红真看到司芬这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出工前,他轻声问:“你最近怎么啦?是不是病啦?我陪你到公社医院看一看。”

司芬摇摇头,扛起锄头往前走。

当天晚饭后,崔红真正想找司芬,没想到司芬找他了:“出去聊聊吧。”

司芬向寨外走去,崔红真跟在后面。司芬放慢了脚步,看了崔红真一眼,讲起前几天挑水碰到的那件事:“你说没戴帽子,要点水喝有什么不可以?”

“即使戴了帽子,要点水喝又算什么?牲口都可以喝水嘛!”崔红真说。

司芬在“文革”中的表现,使崔红真自叹弗如;在关键时刻没有支持她,又使崔红真有一种负疚感。敬重与愧疚,使崔红真对司芬的某种感情愈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到了农村后某种环境的宽松,特别是在曼坡这样恬静的寨子里,他的这种感情不住地膨胀起来,但他克制着自己。现在人生的一切都是未知数,谈什么都为时太早。

他们走到一丛凤尾竹下,收住步子。凤尾竹真美,像大地深处突发的绿色喷泉,又像一束巨型的绿宝石饰品。司芬的目光在凤尾竹上停留了一段时间,抬起头来:“你说为什么要这样搞?”

崔红真思索了片刻:“这……”

一只萤火虫从他们眼前闪过,荧光很弱,很美,很快消失在黑暗中。司芬自言自语:“‘文化大革命’搞得够彻底了,还要……我本以为离开沅城,可以平平稳稳的了。生活上苦一点累一点,精神上能平静一些了……没想到还是这样……”

“……”崔红真仍语塞。

“我们这一辈子就在这样的革命中度过吗?”

“……我们管不了。”

“是管不了。管不了就这样过下去?”

“好在曼坡还比较平静。”

“平静?”司芬犹豫一下,还是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了,“土司的儿子人不坏,很有脑子,连个教书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玉娟是个多好的姑娘,现在寄住在别人家里,不敢公开自己身份……”

“……”崔红真到农村后很少注意这些事。

“这些,与沅城打人杀人的事表现不一样,本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总要一些人来压制另一些人……如果压制的是一些坏人,那没说的,现在有不少好人被当做坏人受压制……到了曼坡,与这些事更接近了……真堵心。”

“你讲的问题太重大了……”崔红真说。

“是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还是这个样子……”

二人默默地站着,好一阵没说话。

司芬踅身:“回去吧。”二人人默默往回走。

“这些事,我们弄不清,更管不了。”崔红真息事宁人地说。

“弄不清,管不了,也不能不想一想呀!”司芬自言自语,走进女生住房。

远处的天空突然一道刺人目光的闪电,接着猛然刮起了风,像要下大雨了。

司芬刚坐下,茅草屋外传来压低却是急促的声音:“司芬姐,司芬姐!”

雨下得很大,茅草屋顶上响着雨滴声,司芬听清是玉娟,急忙站起开门:“快进来,快进来!”

白满天把煤油灯点亮了,进屋的玉娟一身透湿。灰黄的灯光映着玉娟娇美、愁苦的脸庞,她用手不停地在脸上抹着雨水,抹着眼泪。

司芬扯下铁丝上的毛巾,揽过玉娟,先给她擦脸,再给她擦头发,最后把她快湿透的浑身上下擦了一遍,取出一件衣服给她披上:“玉娟,什么事?”

“明天一早,整董来人……”玉娟说着,刚被擦干的脸颊又滚落下泪水。

“整董来人接你?”司芬很惊讶。玉娟点了一下头,又抽泣起来。

上个月,整董来了个身着不傣不汉的中年女人,向玉娟提亲,说对方是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儿子。玉娟一听,就知道是谁了。这人原来是洛水中学的,与玉娟同班,好像压根儿就不知道什么叫学习,还有点傻气,考试不是全班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他无师自通的是会谈恋爱,在校时就死命追玉娟。

玉娟拒绝了此事。提亲人不紧不慢,甩下一句话:“玉娟,你家里是这种情况,我是为你好呀!”

玉娟听得出,来人话里有话,一夜没睡。第二天是曼坡劳改农场的探视日,玉娟找到了父亲。

父亲听女儿讲完头天的事,从泥地上站起:“孩子,你必须同意。你想,人家能从整董找到勐罕,说明知道一切。你不同意,人家会追查你为什么到曼坡,说你和反革命的父亲划不清界限,害了你……还会害了唐大发、生产队长……我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父亲的话语无伦次,但每个字似乎都带着恐惧和血泪。

玉娟看着脸部瘦削得变了形的父亲,看着那缠捆着白胶布的黄框眼镜,心里一阵阵酸楚。

“你妈死后……原先想你到曼坡,相互有个照应,谁知……”

“爹……你要好好保重,好好活着……”玉娟抽泣着。

“都是爹害了你呀!都是爹害了你呀!”玉娟爹用头朝泥土墙上撞。

……听到这里,白满天腾地从床沿边站起:“去他妈的!宁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能嫁个傻子。”

“那你的想法呢?”司芬问玉娟。

“我……”玉娟仍抽泣着。

“你准备怎么办?”司芬再问。

玉娟仍未回答。

男知青们闻讯,也来到女知青宿舍。

“‘文革’了,破四旧立四新了,还这样!”崔红真说。

“不怕,明天我们把整董的人赶回去,如果人手不够,把全公社的沅城知青都发动起来。”白满天撸着袖子。

“不,不……你们这样做,救不了我……还会害了别人。”玉娟嗫嚅着。

“你有什么想法?”司芬仍问。

“我不愿去,但想想我爹……另外……”

“去了你这一辈子……”司芬问。

“……”玉娟什么也说不出来。

“什么鸡巴书记,这不是仗势抢人吗?”白满天骂开了。

……第二天一早,整董的人到了,男男女女四五个。司芬一看,都像曼坡的乡亲一样,似乎因为来接新娘穿得更鲜亮一些。其中一个傣族老波涛(傣语,老大爹)还不时吹响手中的葫芦丝。

知青们聚到芒果树下。

玉娟穿着一身粉红色的筒裙,面无表情,走下竹楼,走到司芬跟前,声音很低:“司芬姐,我忘不了你们……”

如果玉娟大哭一场,司芬心里会舒服一些;如果玉娟大声抗议,知青们会闹一场。但聪颖、美丽的玉娟竟然麻木地跟着人家走了。这是走向痛苦,走向人生的泥潭呀!司芬胸口透不过气来。

摩拳擦掌的知青们一个个不知所措。白满天几次要动手,被崔红真拉住了。

接人的葫芦丝吹响了,吹出的是忧愁。迎亲队伍出了寨子,沿着那条黄土路走去,不紧不慢,消失在拐弯处。

每天出工前收工后,只要有时间,司芬尽量看书,也许只有进入书的世界,才能调整自己的心绪了。可是,与在沅城自家的小阁楼读书大不一样,那时越看心越静,现在越看越烦躁。从书本里,她知道我们的社会应是美好的、平等的社会,但现实充满争斗,很残酷,很激烈,而且越演越烈,看不到尽头。面对很多具体事情,她觉得这样做不对、没必要,但假如不对、没必要,现在很多的东西就会坍塌……离不开书的司芬,不再读书了。

又一天晚饭后,也是司芬约崔红真,到了寨子外那丛凤尾竹下。沉默一阵子后司芬说:“你觉得我们到农村来有什么用?”

对于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只要在农村待过一段时间的知青都会得出明确的结论,只不过不愿把问题说破罢了。崔红真坦诚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知青插队,对国家是浪费人才,对自己是浪费生命,对曼坡的乡亲是增加负担。”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现在不该做而做了的事太多了。”

又是一只萤火虫从他们眼前闪过,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不过,司芬,曼坡的傣族群众真善良,对我们真好。像我们这样的插队环境,算不错的了。”崔红真说。

“我也这样看,要没有这一点,我会觉得根本无法待下去。但对于我们的人生,它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我们总不能因为生存环境好一些,就浪费人生、浪费青春吧?”

“是,我也觉得我们的年华一天天逝去……那你觉得人生应该怎么样?”崔红真探询地说。

“我觉得应该做一些于国家于社会都有益的事,在这样的前提下实现我们的愿望。这不算苛求吧?现在这样子,于国家于社会没有好处,于自己也没好处,有什么意思。”

“没有多大意思。不过,能干活吃饭、吃饭干活就不错了。许多人没活干、没饭吃呢,或者干了很多,基本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

“我还觉得……革命越深入,越应该让人精神上获得解放,而不是……”

“我也觉得是这样,可有什么办法?”

“红真,我觉得你下乡后变化太大了。”

二人在交谈,司芬从来都称他为崔红真,或者不称什么,今天却去掉了姓,显得更亲切了。崔红真心里一热:“有什么变化?”

“特别超脱,超脱得什么问题都不想了、不说了。”

“不超脱又能怎么办?我们现在充其量是一只萤火虫,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可以随意把我们掐死。”崔红真无可奈何地说。

“你过去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司芬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说,“当然,我这样说,不是想让你改变,也许这样子是适应现实的最好形式……但是,我发现我自己做不到……我感到很难受。”

同类推荐
  • 连生

    连生

    两人的前路并不顺畅。有过爱情失败的宋熙明多少是有心理阴影,宋父更是不肯轻易放手。放弃背离还是坚持走下去?两个人的难题终究需要两个人背负。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热剧《鹤唳华亭》原著小说,罗晋、李一桐主演。吴绫蜀锦,绮年玉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幼失所恃,兄弟阋墙,父子相忌,君臣倒戈。权力之下,何枝可依?离恨之间,何情可托?遇上你,并非我之所愿。既已遇上,就请你点一盏灯来,为我照亮这丛锦绣地狱。到那时,也许我可以同你,在暮春时节,携手登上南山。 去看杂花生树,去看群莺乱飞。去听那鹤唳的声音,看它们蹈碎琉璃般的水面,振翅飞入青天。
  • 别殇聚欢

    别殇聚欢

    有一天,你会无端想起这样一个人,他让你对明天有所期待,却从未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那么一天,你会与这样一个人携手今生,他装点了你油盐酱醋的平淡,却从未出现在你的青春里。每每想起那段高中时光,叶铭寒总会闯入夏熈儿的回忆,那时的他孤高清冷,而她骄傲倔强,明明彼此在乎,却无人承认。直到看过了身边的朋友在感情里挣扎,相爱,又分离,直到做够了旁观者,他们才在重逢之后彼此敞开胸怀。那么,再次重逢的他们又将面临怎杨的波折?
  • 凤九卿.2

    凤九卿.2

    这是一个比《大长今》更励志的女子传奇这更是一部以她为名的宫闱变乱史,以江山为聘,旷古烁今!本以为,斩断莲丝如陌路。没想到,灭顶之灾求救援。金戈铁马,旌旗蔽日,凤九卿巾帼不让须眉。刀光剑影,披荆斩棘,他发誓站在皇权之巅。白驹过隙,有一种叫心动的感觉,让她决定风雨同舟。哪怕花烛之夜异人在旁,哪怕塞外出征步步为营,哪怕深陷诡计坠落深渊。他们一起穷途末路。“我不求其他,只求,待我登基为帝之时,你能嫁给我为后,与我一同受百官朝拜,万民敬仰,承千秋之福……”
  • 云中歌1:绿罗裙

    云中歌1:绿罗裙

    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身陷万里荒漠,走投无路之际,一个骑着天山雪驼的绿衫女孩云歌凭空降临,将其带出荒漠。冷漠的刘弗陵最终被精灵可爱的云歌打动,互赠礼物后相约十年后在长安相会。十年后,云歌带着儿时的诺言来到长安寻找刘弗陵,却发现此时的“陵哥哥”不仅不记得儿时的大漠诺言,身边还多了个贤惠美丽的女子许平君。云歌伤心之际,遇到了风雅出尘的贵公子孟珏,孟珏陪伴她左右,对她十分体贴照顾,长安城中这一场偶遇,却并非偶然……
热门推荐
  • 自在化逆伐

    自在化逆伐

    四海八荒,大千世界,何以有分别? 神秘的仙路, 问世间可有仙? 黑暗席卷而来,是幸运?还是灾祸?何人能脱身而去?天地万般变化,再度归来,是我?不是我?还是我?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智慧谋略宝库4

    智慧谋略宝库4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玛丽在印度的一次霍乱中失去了父母,后被送到舅舅克兰文的庄园里。玛丽在无意中发现了死去舅妈的花园钥匙,从此,这座被尘封十年的花园成为了玛丽的秘密花园。玛丽在房子里发现克兰文儿子柯林,他因病魔缠身而不能行动。后来,柯林在玛丽和迪肯的陪伴下开始坐轮椅去秘密的花园游玩。他们在花园里播种、拔草、嬉戏,竟奇迹般地使柯林站立了起来。克兰文周游世界后回家了,看到了摆脱病魔的儿子激动不已,而玛丽也已成为他家庭中的一员。
  • 处世的艺术全集

    处世的艺术全集

    爱比克泰德: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生活的艺术》是其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人生的体现。昂苏尔·玛阿里:波斯王子、著名文学家,其《教诲录》被誉为“伊斯兰百科全书”式的散文作品。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伦理学家,《处世的智慧》被誉为“最别具一格的10本书之一”。拉罗什福科:法国著名的伦理作家,流传于世的《箴言录》曾被视为“渎神”之作而被禁销。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生活之路》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查斯特菲尔德:英国著名外交家与政治家,其著名家书《一生的忠告》成为一本世世代代的家教范本。
  •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魁拔开始的无限外挂

    从魁拔开始的无限外挂

    这是一个人在得到外挂,然后在各个世界搞事情的故事......作品类型搞错了,改不了,将就着看吧。
  • 春光灿烂

    春光灿烂

    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就是一步登天,家乡最漂亮的姑娘变得唾手可得,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最初的爱慕纯净热烈,得到后已是伤痕累累。边地青年的赤子之心被摧毁,那青春的挽歌即将唱起,妥协和卑微的人生已然开始。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这一年全国有许多人都考上了。光是下野地镇就有二十多个人考上了。再说了,我考上的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只是省城的一所师范学院,确实不值得说。
  • 快穿女配:一不小心就成了白月光

    快穿女配:一不小心就成了白月光

    暮敛敛言情女配组小花旦,撩男技巧get却不自知,在维护剧情的道路上惨遭滑铁卢。在三个世界男主殉情后,暮敛敛赔光了所有积蓄。暮敛敛果断表示:宝宝心累,但宝宝不说。最为上司的季琅玉表示,只要改变女配命运,逆袭成神即可,否则没赚够钱就不要回来了。暮敛敛:嘤嘤嘤嘤苏苏苏,甜甜甜。女主肤白貌美大长腿,呆萌可爱小可怜,一见钟情梗。
  • 明声希语

    明声希语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都会扮演天使和恶魔的角色,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去了解过他们。她,韩希羽,原本只是个单纯的女孩,天使般的她,却在一夕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他,明寒冽,在遇见她之前,如恶魔般冰冷,难以接近,却独独被她融化了那颗原本僵硬的心。他们因为乐队而产生了交集,却无法认清对彼此的感情,当她毅然决然要和另一个人私奔,他又要怎样做,才能挽回深爱的她?或许,天使和恶魔,只是一种伪装而已。他们,也不过是想要爱与被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