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500000001

第1章 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1)

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巨鹿人张角创建太平道,利用符水治病的方式秘密联络各地百姓。公元184年,太平道三十六方的徒众同时起事,他们头裹黄巾,称黄巾军,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聚集数十万人,重创前来镇压的官军。后来黄巾军领袖张角病死,其弟张梁、张宝被杀。黄巾军主力在坚持了九个月后被镇压,但余部转战各地长达二十余年。

为了镇压黄巾军,东汉朝廷不得不依靠地方势力,结果导致各地军阀、豪强乘势而起,令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他在诛杀宦官集团首领张让时,反被伏击诛杀。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应何进之邀带领大军趁乱接管了京城。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知道洛阳城里的士族官员,数袁家的势力大,就请袁绍来商量此事。

董卓说:“我看陈留王比现在的皇帝强,我打算立他为帝,您看怎么样?”袁绍回答说:“皇帝年纪还轻,刚刚即位,也没听到有什么过失。您要废他,只怕天下的人不服。”

董卓碰了个钉子,气得瞪圆双眼,手按剑柄,威胁说:“大权在我手里。我要这样做,谁敢反对?难道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一边说,一边也拔出佩刀,径直走了。他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就匆忙奔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北部)去了。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在今河南省)。

袁绍兄弟走了后,董卓就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汉少帝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则当了相国。

董卓原本就是个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有一次,洛阳附近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举行庙会。百姓都在那里赶集。董卓派兵到那里,竟把集上的男子全都杀死,还把掳(lǔ)掠到的妇女和财物,用百姓的牛车装载着,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一路上高呼万岁,说打了大胜仗回来啦。

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其中包括洛阳的典军校尉(xiào)曹操。

曹操是沛国谯县(qiáo今安徽省亳县)人。他父亲曹嵩(sōnɡ)是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shào),善于品评人物。许劭评价曹操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洛阳回到家乡,在征得父亲同意后,花钱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卫兹(zī),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也带着一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逐渐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公元190年正月,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结果导致讨伐失败。公元192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了董卓,董卓部将李(jué)、郭汜(sì)等又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献帝乘乱与一群大臣逃出长安,回到洛阳。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碎砖破瓦,荆棘(jí)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宫殿,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好在断墙残壁旁边搭个草棚,遮蔽风雨。最大的难处是粮食没有来源。汉献帝派人到处奔走,要各地官员给朝廷输送粮食。但是大家正在忙着抢地盘,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谁也不肯送粮来。朝廷大臣没有办法,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只好自己去挖野菜。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哪儿受得了这个苦,有的吃了几顿野菜,就倒在破墙边上饿死了。

这时候,曹操正驻兵许城(今河南许昌),听到这个消息,就召集部下的谋士商量,要不要把汉献帝迎过来。谋士荀(yù)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送回洛邑(今洛阳),成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人都向着他。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不少的。现在皇上到了洛阳,困苦不堪。将军如果能把皇上迎来,这正是顺从人们的愿望。要是现在不及时去接,一旦让别人抢先迎去。我们就错过机会了。”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亲自到洛阳,向献帝说明。许城有粮食,但是运输不便,只好请皇上和大臣们暂时搬到那边去。免得在这里受冻挨饿。

汉献帝和大臣听说到了许城有粮食,都巴不得早点迁都。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城。从此,许城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因此称为许都。

曹操在许都给汉献帝建了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曹操自封为大将军,开始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从此东征西讨,开始了他剪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先后平定了关东、关中一带。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2、袁曹争锋——官渡之战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本人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加上“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来就很大。后来袁绍取得冀、袁绍曹操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献帝的进贡也渐渐少了。但在他的弟弟袁术称帝不成,兵败身亡后,袁绍就想把汉献帝从曹操手里抢过来。因此,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公元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发布檄(xí)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体无完肤。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也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进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奔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

袁绍听说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jǔ)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乱奔,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种景象,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就命兵士收拾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袁军首战失利,虽然一连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但兵力仍占优势。

公元200年7月,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袁曹双方各自主营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lǔ,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抛石装置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挖地道进攻,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操处境日益困难,前方兵士缺衣少粮,人困马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快失去了坚守的信心。曹操写信到许都告诉荀, 准备退兵。荀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但这时,袁绍方面的军粮却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因为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所以特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色掩护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只派轻骑救援,主力则猛攻曹军大营。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的兵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激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人,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崩溃。袁绍带少数人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结束。

官渡之战是汉朝末年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之战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之后,曾投靠在袁绍处的刘备逃到荆州,投奔了刘表。刘表只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扎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huī),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

“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听到刘备正在招纳人才,就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么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他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听到司马徽、徐庶都这么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他们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只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干脆想用绳子去把诸葛亮绑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通,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正巧,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着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兵百万,而且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刘备三顾茅庐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所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及湖南全部)和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及陕西南部汉中盆地)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它的主人刘表肯定守不住这块地方。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如果做到这点,不仅可以成就功业,也可以恢复汉室。”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路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刘备终于如愿请得诸葛亮出山。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件事称为“三顾茅庐”,历史上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4、鼎足三分——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7月,曹操统帅大军,为统一中国开始南征。南征的第一个对象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在南方所有这些军阀中,兵马最多,势力最强,但刘表自己却是个老弱文人,在乱世中无心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听到曹操大军离开许都的消息后,就一病不起,八月中旬就死了。刘表的两个儿子,长子多病,次子年幼,最后由他的妻子蔡氏主持局面,立幼子为主,带着荆州的七万多士兵向曹操投降。曹操的军士都是北方人,刚到南方,还不习惯在船上作战,而整个荆州却不战而降,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战船水手,令曹操大喜过望,于是立即命令降将蔡瑁(mào)、张允等人训练水军。

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原本寄居在属于刘表势力范围内的新野县。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仓皇撤退,在当阳县长坂(bǎn)坡附近被曹军的骑兵追上,被打得溃不成军,除了关羽的水军还算完整外,身边只有几千人跟着他逃跑。他本打算向南一直逃到荆州南部,进入广东,但这时候,东吴政权已经知道曹操大军的兵锋要指向江南,急忙派谋士鲁肃来找刘备,准备与他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这不正与诸葛亮“隆中对”的建议一致吗?刘备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并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一起参加军事会议。

诸葛亮随鲁肃到达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后,面见孙权,故意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趁机提高刘备的地孙权位,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向孙权显示刘备抗曹的决心。孙权激动地说: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底牌

    历史的底牌

    从秦始皇身世的由来,到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从宋太宗弑兄悬案,到雍正帝暴卒之谜……本书汇集了大量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悬疑谜案,作者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对诸多民间的秘闻传说进行了整理,试图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性同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汇集关于历史悬疑的各种说法,给出独到见解,让你在前人众说纷纭的观点中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真相。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给人们哪些未解的谜团?本书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从远古传说开始,一一讲述了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世界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宫廷秘闻、政界名人趣闻追踪、文化名人逸事寻迹、政治名人离奇死亡、文化名人离奇死亡、被历史误读的英雄、弥漫硝烟下的历史玄机、谍海迷踪、离奇巧合、古墓丽影、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灾难、人为之祸、失踪事件、奇异风俗、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世界各个方面的未解之谜。
  • 爸王三国

    爸王三国

    梦回大汉,小人物张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搅动风云的魔星,一时间天下大乱风云变色。霸王项羽,无敌吕布,打虎李存孝,盖世李元霸。水浒四大寇,隋唐十八路反王,冉天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主辽皇,无数英雄豪杰、奸相弄臣以各种身份进入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且看张子良如何在这乱世中为家人拼杀出一片桃源圣地!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为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十一世纪的德国将何去何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日耳曼人为什么如此好斗?“卡诺莎觐见”何以成为西方忍辱投降的代名词?德语的诞生与马丁·路德有怎样的关系?德国为何产生了如此多的哲学家?勃兰登堡门为何被称为德国的国门?“铁血宰相”俾斯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希特勒如何从艺术家变成战争狂人?……
热门推荐
  • 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

    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

    他们是影视歌明星,为了禁毒事业,他们毅然投入到禁毒宣传中,充当禁毒形象大使,他们进戒毒所、入乡村、到社区,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撒播爱与温暖;他们是缉毒警,他们或卧底,或直面毒贩,在与毒贩的斗争中,舍生忘死,惩恶扬善,铁肩担道义;他们是禁毒志愿者或社区工作者,他们鞭鞑邪恶,感化迷途浪子,医者仁心,用爱坚守……他们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他们为了无毒中国梦进行着怎样的抗争?一切尽在《与魔共舞》,它将为您独家揭秘!
  • 波纹之声

    波纹之声

    谷村老师朝教室的窗边走去,把手伸进窗下的水槽里。不到三秒钟,她就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了四处奔逃的五右卫门。就算失去了自由,这只小小的矶蟹还是挥动着它一双大钳,张牙舞爪。谷村老师一手高举着五右卫门,回到黑板前问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注意了,现在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我把这蟹放在桌子上,它会朝哪个方向爬?”“横着爬!”“横着爬!”“横着爬!”孩子们众口一词地答道。“对,矶蟹习惯横着爬。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说着,谷村老师把五右卫门放在了讲台上。
  •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写书猝死开始拯(狂)救(虐)世(主)界(角)的白墨表示有那么一丝丝兴奋,根正苗红但长歪了的白墨搓手期待着人生巅峰的到来。世界男主三观不正?没关系,治一治。世界女主品行不良?没关系,整一整。白墨就喜欢干这种怼人的事,你说让她帮主角改邪归正?白墨挥挥手:“不存在的,我又不是他爸妈!”原以为以后就这样过下去的,没想到穿着穿着穿出了身世之谜,最后一个世界的主角,到底是虐还是不虐呢?有男主1v1,前两个故事是小时候写的,对!就是这样!后面没签约(之前)于是作者开始放飞自我了,从没写过长文的作者无存稿无大纲无设定下摸索性试错产物,化学状态极其不稳定,所以,慎读!慎读!
  • 来去匆匆(中篇小说)

    来去匆匆(中篇小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代人,来去匆匆,忙忙碌碌,一路风尘,上天入地,南北奔波,都是为自己想得到的那种生活。他们都得到了么?从我客居的海岛出发,是清晨5点30分。飞机从海岛上的凤凰机场起飞时间是6点50,从我的住处到机场需要30分钟的时间——这是我估计的。头一天晚上我便订好了出租车。就是说,我把一切都事先安排好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且我还有早晨喝豆浆的习惯。
  • 神灵之女之命运的安排

    神灵之女之命运的安排

    因为时空漩涡,世界最高层的神灵界的神灵之女和各系的命运之子遗落到了世界各地,在这个世界里崇尚的是服装之力,不同的世界靠自己的天赋和系统分别可以衍生出普通,中档,高档,轻奢,以及最强的挚品之力,身为神灵之女,她的使命便是找到各系的命运之子,修补神之界。
  • 妖三千

    妖三千

    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只是想着不断强大有能力守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如果这个世界的天道容不下我,那我便重铸天道。”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娑婆世界,步步生莲。<br/>她本弃儿,因缘际会,被选入世界最大的杀手组织,凭着惊人的天赋,成长为如今令政界精英和商贾大佬皆闻之丧胆,若幽冥般于无声无形间夺人性命,江湖人称“嗜血幽冥”的绝命杀手。……&nbsp;一朝穿越,成为举国皆知的集丑、愚、哑、废、病于一身的废物六小姐,当她再次睁开那清冷眼眸,风云将为之变色矣。<br/>
  • 少年歌行

    少年歌行

    “我以一枪入逍遥,助你重登天启乘龙位。”素衣女子持枪而立,拦在千军之前。“是啊。我就算死,也是为了朋友而死!”一身红衣的少年拔剑怒喝,面前那几十柄长剑瞬间挣脱了剑主的手,朝天飞去,红衣少年持剑怒挥,几十柄长剑当头砸下。青衣的年轻人在那座高大的城墙前停住了马,他的身后一片疮痍。“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寂静无声。“我回来了!”他忽然拔棍怒吼。他的身后,千军万马奔袭而来,他们拔出长剑,与他同吼。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quot;情&quot;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quot;爱情进程&quot;,却使得红尘中众多&quot;痴儿女&quot;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quot;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quot;。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