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玩偶之家’,请按要求寻找。”梅雨季节将近结束的时候,我接受了皮坎提出的任务。
从JR市谷车站朝半藏门方向走,拐过日本电视台的旧址,就可以看到一栋银灰色的古老建筑,它原来是明治时代的银行,现在的三楼改为广告代理店。皮坎和松冈康二是这家店的广告制作导演。
我问皮坎:“寻找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可能的话,就在一周之内吧。”
皮坎嘴里说的“可能”,其实就是“必须”的意思。
在业界中,我是个自由职业的道具设计师,主要从事制作和寻找广告摄影所需要的各种小道具。从春节小孩子玩的风筝、陀螺、毽子,到为拍摄最新型轿车广告而从澳大利亚置办的具有狂野性的冲浪型圣诞老人。总而言之,我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道具领域。为了能及时找到所需的道具,我经过不懈的努力,已达到专家水平,根本无须上互联网搜索,也从没有得不到的东西。皮坎这次提出的要求虽然难度颇大,但最后根据位于目黑的设计事务所的情报,终于找到了可供使用的“玩偶之家”。
“好大的房子啊!”我擦着额上的热汗,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叹。
抬头仰望这巨大的宅子,深深地被它的气势所折服。这是一栋木头建造的白色二层西式楼房,与其说是普通的民宅,毋宁说是大户人家的宅邸更贴切。
这栋位于武藏野市吉祥寺郊外的建筑来历不凡,号称“长医邸”,原是明治时期英国人为旧贵族设计的一幢豪宅,落成于市谷,后转让给现在业主的先祖。其先祖把这栋建筑分拆后用牛车驮着部件迁移到现在的地方重新建造。据说占地面积及地形地貌和原址几乎一模一样。
此时正是仲夏的午后,“长医邸”处于一片静谧之中,仿佛只有这儿才是远避尘嚣的世外桃源。
我独自一人在山楂树林中穿行,踏着石阶一步一步地来到石砌的正门前,只见两扇厚重门扉正紧紧地关闭着。突然,我看到正门左侧的旁边还有一扇小门,样式和正门毫无二致,像是一个迷你型的正门。
我走近那个小门,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小门的门环是金属狮头,做工非常精巧。也许里面就是“玩偶之家”吧?它似乎正是我所期待的样式。
这时候,一个穿着一字T恤和紧身短裤的长发女子开门相迎。她生得广额低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欢迎光临!让您久等了。哦,您就是物集修先生,这个姓氏很有趣,一个姓收集物品的先生专门从事搜集各种道具的工作,真是姓如其人。您来这儿一定是听到了不少传闻吧?”
那个女子看了我的名片后这样说道。虽然话语爽直,但没有给我不快的感觉。接着,她自报家门,说自己叫长医庸子,并且详细地说明了自己姓名的汉字。她很健谈,但嗓音有些嘶哑。这时候,我隐约地看见一个小女孩躲在庸子的后面,紧紧地抱住她的右腿。
我好奇地问道:“这是你的孩子吗?”
庸子笑着点点头:“是的,马上就要三岁了,还是老缠着我,真没办法。芽子,还不快向叔叔打个招呼!”
那个小女孩穿着凉爽的夏裙,像个法国洋娃娃似的非常可爱。听妈妈这么一说,急急忙忙地提起裙子的下摆,微微屈膝,向我低头致意。
进入正门,里面就是宽敞明亮、凉爽通风的大厅。大厅的右边是壁炉,正面是带着精致扶手的宽大楼梯。
庸子殷勤地劝我坐在壁炉前面的一把很舒适的藤椅上,然后忙着去准备凉茶。这时候,我无意地朝壁炉看了一眼,偶然发现上面竟然放着昭和时期非常有人气的古旧玩具,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年前的情景。那时我在京都拍摄商业广告,曾在一家钟表店的橱窗里见过这个玩具,并兴趣盎然地看了个够。
这是一只玻璃鸟,有着圆圆的脑袋和蛋形的身体,两者之间用一根吸管状的细管子连接着,站立的脚是金属做的。玻璃鸟以腰部为支点前后摆动着,不停地喝着放在眼前的一只小杯子里的水。随着身体的摆动,贴在鸟屁股的柔软尾羽也在微微地抖动着。据说有人曾将玻璃鸟作为礼物送给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博士,那时他正要发表永动机的原理。他经过仔细观察玻璃鸟的动作,最后得出了永动机的原理是不成立的结论。
那只脸上贴着薄绒的鸟头也很有趣,刚低头把嘴伸入杯子里又马上抬起头来,如此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低头喝水,喝完水后又抬头。
通常,人们把这个玩具称为“喝水鸟”,它似乎永远喝不饱,一直不断地重复着喝水的动作。为什么能从不停歇呢?秘密就在于鸟的体内密封着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
日本的专利厅把玩具分为一百二十种。这个编号为昭二七——三九一二号的玩具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了专利申请,审查人是小林直三,专利申请人是平田栋雄。平田化学公司在二战后的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六月才根据专利第一次生产出这种玩具。在广岛,人们将它称为“和平鸟”。其实,这个“饮水鸟”的原型在此三年前的六月,就由热力学工程师迈尔斯?V?沙利文取得了美国专利厅的PAT2402463专利。他提出的专利申请日期恰巧是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
这时候,一个穿着蓝色无袖连衣裙的女性从二楼的楼梯下来,我不由自主地脱口说道:“这个玩具就是‘饮水鸟’吗?最近在市面上根本看不到了。”
那个女子回答:“是啊,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事后听庸子说,那位女性就是她的姐姐陶子。
“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出去逛庙会。有一天,父亲就从地摊上为我买了这个‘饮水鸟’。就在回家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它掉在地上摔坏了。”陶子优雅、从容地说道,“父亲背着哭泣的我回到家后,立刻给我变了一套戏法。为了故弄玄虚,他特意从自己的麻布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手帕,在我眼前晃了晃。就在我充满好奇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父亲突然拿走那块大手帕,让我看到了那只刚摔坏的‘饮水鸟’正在不停地喝着杯中的水呢。”
陶子说到这儿两眼闪闪发光,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当我瞪大眼睛,提出怎么修复的疑问时,父亲把我放在他的膝盖上,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通俗易懂地给我讲解了‘饮水鸟’不停喝水的动作原理。”
我赞道:“真是位和蔼可亲的父亲!”
陶子点点头:“他确实是位和蔼可亲的好父亲。过了三天,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差异:那个戏法变出来的鸟是透明的,而在庙会地摊上买的鸟是红色的。当我洋洋得意地告诉父亲这个秘密时,父亲一点儿都没有惊讶,他说,‘庙会里买的鸟因为在节目里喝的是酒,所以就是红色的,回到家后,那只鸟酒醒了,又变成透明的了。爸爸也总是这样的。’”
端着凉茶的庸子站在我的身后,静静地听姐姐讲述。
陶子有些落寞地笑道:“所以我最喜欢这个玩具,那是父亲在半个世纪前为我买的。”
她看到庸子端茶肃立的样态,若有所悟地对我说:“好了,我刚才说的都是多余的话,您还是慢慢地喝茶休息一下。”说着就走出了大厅。
庸子皱着眉头说:“姐姐刚才说的都是很久前我告诉她的。这个玩具是父亲为我买的,父亲很喜欢我,所以姐姐一直非常羡慕。”接着,她又爽直地对我说,“闲话少说,你不是想去看那个‘玩偶之家’吗?父亲也很喜欢它,跟我来,朝这边走吧。”
“玩偶之家”就在大厅隔壁的小屋里。庸子转动一下小屋的黄铜把手就带我走了进去。
现在想想,那时进入小屋的奇异感觉真是难以忘怀。小屋的门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出入口,就在那一瞬间,我好像进入了《格利弗游记》里的小人国。展现在眼前的情景使我产生了错觉:这不是现实的缩小版,而是我在现实中突然变成了超级巨人。
小屋带有西洋风格,足有八张榻榻米那么大。屋内展现了从后院眺望“长医邸”的全景。地势朝着小屋内部的方向逐渐增高,和现实中的环境似乎完全一样。
正面墙壁的中央固定着“长医邸”缩小版的“玩偶之家”,周围的墙壁则采用写真画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移建“长医邸”时的武藏野地区的杂树林。
屋内展现的图景不仅着重于建筑地形的实在感,还有更多的妙处。抬头仰望半球形的天花板,还可看到蓝天中飘浮的白云在一点一点地移动。
庸子介绍道:“这儿虽然不能展现雨雪,但能通过幻灯机映现出起风时白云飘动的图景,还能通过行星仪让人看到一年四季的星星运行轨迹。”
“玩偶之家”的屋顶四角装着钢丝。只要摇动右边墙壁上的手摇柄,屋顶就会悬空,使人看到楼房的二楼房间和一楼宽敞的大厅。如果再摇动旁边的摇柄,二楼部分就会悬空,能看到一楼的全部。
我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刚才庸子嘱咐在大厅看小人书等候的芽子突然进来走到我的身边,就在我想再仔细往里面观察的时候,她竟然用手碰坏了一楼的凸窗。
“芽子,你在干什么?”站在摇柄处的庸子听到芽子碰坏凸窗的声音后大声地呵斥,“妈妈对你说过要小心,为什么不听话?”
庸子一把抱起嘴里嚷着“不要!不要”的芽子,直接把她送到二楼。芽子那声嘶力竭的哭叫声渐渐远去,我想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了。
没过多久,庸子返回来,带着歉意对我解释说:“孩子吵着你了,真对不起!芽子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今天早上她起得很早,一定是吵着要睡觉了。说实话,我和姐姐都不懂‘玩偶之家’的真正价值,在十五岁之前还没有来过这间小屋。说起来,‘玩偶之家’的微型家具也颇有来历,听说是由昭和初期和曾祖父同时代的第四代小林磔斋定制打造的。”
听说是小林磔斋的作品,我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儿果然不是零星打造的家具,世上都传说小林磔斋制作的成套家具被收藏在某个地方,没想到竟然在这儿悄悄地沉睡着。
小林磔斋,本名夏太郎,世称“小夏”。明治十七年出生于浅草马道,是著名的牙雕、饰品艺人。昭和初期,他制作了不少超微雕、茶具、屏风、衣橱、玩具、“三面”(围棋盘、将棋盘、双六盘)等器具,还制作了很多书桌、砚屏、砚箱、武具、印盒、“三曲”(筝、三弦、胡琴)、“三架”(黑架、橱子架、书架)等等。磔斋技艺精深,在雕金、描金等各种擅长的领域佳作频出,他和东都的名匠们曾共同制作了科拉勃的名作,上面留下了“磔斋制作”的铭文。他亲自命名为“纤巧美术”的微雕组画更是精美绝伦,必须屏住呼吸才能仔细地欣赏。有一部分作品现被2015年迁至墨田区横川重新开馆的“烟草和盐博物馆”收藏,如果有机会,今后一定能看到吧?
听了庸子的介绍,我马上开始现场拍照。
在“玩偶之家”里,又在相同的位置安装了袖珍的“玩偶之家”。在现实“长医邸”十二分之一的基础上又缩小到十二分之一,只有一只磅饼那么大。这个袖珍的“玩偶之家”依然能够分解屋顶,从二楼直接看到一楼,真所谓“微型之中见微型”。经过不断地缩小,袖珍“玩偶之家”的边长只有一粒奶糖那么长。
这时,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的奶粉罐画。奶粉罐的商标里,画着一个双手捧着同样奶粉罐的女孩,那个小奶粉罐的商标里又画着同一个女孩捧着同样的奶粉罐,如此不断地自我重复,据说这是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所提倡的‘罗伊斯地图’,是一种令人看得头晕目眩的构图。
“玩偶之家”的和室一角放着一只香榧木的围棋盘,它是用布满木纹理的上等香榧木做的。我对棋盘拍了照片,觉得它不是微型道具,而是一件实物,并确认是磔斋选制的材料。
书斋的书架上并排放着许多书,大约有一百多本,都是很小的书本,这在日本称为袖珍本,在欧美则称为微型书、拇指书。
“父亲说,‘这里有世界仅存的几册孤本’,到底是否真的我也不知道。”庸子炫耀地说道。
我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这是手拿贵重物品时所必需的。庸子说无须戴口罩,但没拒绝我戴手套。书中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但丁、丹尼尔的作品,还有纹章学的书以及各种诗集、画集、宗教的书籍等。庸子特意给我看了其中一本长和宽分别是三和二厘米的书,看上去非常贵重。这是一本用拉丁语写的宗教书,里面有好几张美丽鲜艳的插图。好像是世上所传的“羊皮纸手写本”,上面写着书名。书架上还有几本贴着藏书票的袖珍书。这些往昔的藏书票都是微型版画,只有小手指的指甲大小。书票上画着一只小刺猬叼着花的铜版画,十分逼真可爱。
“玩偶之家”各种器具的摆设可谓细致入微,厨房的垃圾箱里还放着丢弃的仿制苹果核。
老实说,“玩偶之家”里与其放着代表家人的玩偶,还不如空无一人更显得真实。书房的两用书桌旁放着半拉开的椅子,让人不由得产生刚才是谁坐过的错觉。那翻开的书本,那烟灰缸里放着的已经熄灭的仿制烟蒂,无疑营造了一个缩小的居住空间,令人仿佛闻到了家人的生活气息。
我突然产生了想看看头顶上面的冲动。难道有一个放大了十二倍的巨人正从上面俯视着为“玩偶之家”神魂颠倒的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