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7000000001

第1章

来源:《最推理》2008年第10期

栏目:最show场

我住在海城,一座华丽又浮躁的城市。这二十多年于我而言,最大的失意共有两件事。一是我写的小说从来跟不上市场脚步,不受出版社关注,二是高考那次另类发挥,让我进入了新闻学院。

与我同届被录取的学生,入校时,都不知道一件被校方隐瞒的事:新闻学院曾有一名女生在与男友交往的过程中意外怀孕,而这件事在当时也被流传了开来。

校方对她处理极为简单,开除学籍!

此后,学院尘封了这件事,并禁止学生讨论,直至那几届学生尽数毕业,而让它重浮水面的,是一通莫名的电话留言……

那天,我拿着履历在各家报社转了一天,仍旧一无所获。所有人给我的答复惊人的一致:回去等消息。

海城的气候很潮湿,没下雨,宿舍依然湿得慌,我坐在电脑前修改稿子,突然响起的电话铃让我浑身一颤。

莫非是报社打来的?

我刚想去听,对床的卢韵突然叫住我:“别接!”

“怎么了?我在等应聘消息呢。”

卢韵看我一眼,不再作声,眼神游移着坐回床上。

电话铃依旧响着,刺耳非常。我走去接起,“喂”了一声,可对方已经收了线,听筒内一阵嘟嘟声显得有些空洞。

“卢姐,是不是有人骚扰你?”我问。

卢韵比我大两岁,大二时参军,现今在读大四。听我一问,卢韵含糊地说了几个字:“电话录音……”

我想起宿舍的电话带有录音功能,便拿起听筒,按下播放录音键——一串遥远的声音缓缓传来,是滴水声,声音由轻渐响,异常清晰。

它就如盥洗室、厕所一类地方,时常听到的那种声音,可在听筒内传来,则显得怪异。而真正令我凉了脊背的,是随后的一串低喃声。那音质有些像变调的童声,辨不出男女,如同做过特殊处理。我隐约听见它在说:她会来复仇的……

这是一句可怕的诅咒,如烙印般刻上我的脑海。

我“砰”一声挂断了电话,掌心已潮湿一片,一时连呼吸也感不畅。卢韵依旧不说话,我猜想,她一定也被那通留言吓到了。

空气有些凝固,迟迟无人打破沉寂。

宿舍一共住了四名女生,等凌晨和盛靓洁回来,听了录音后,均不以为然。盛靓洁更嘲笑说,电信局现已开通变声业务,这一定是某个内心阴暗的男生,搞出的恶作剧。

半夜,卢韵的床头灯始终开着,盛靓洁辗转反侧,低声抱怨。在部队的两年造就了卢韵极规律的作息,她从不影响他人休息,可见那通留言搅乱了她的生活。

我侧头向卢韵的床看去,她像正在阅读一本大开面的书籍。当她翻动书页时,我发现页面黑压压的,那并不是一本书,更像一本影集。

我探出头想努力看清影集里的照片,正巧和卢韵的视线撞上。那一刻,我看见她眼里满是恐惧,下一瞬,卢韵的脸庞消失在黑暗中,她拧灭了床头灯。

“卢姐?”我低低唤道。

“几点了?还让不让人睡觉?”盛靓洁咕哝了一句。随后,凌晨咳嗽一声,示意大家维护宿舍和平。

我说过,海城的气候很潮湿,此刻睡在被窝里也不觉暖和。我不再说话,隐约听见滴水声,许是厕所的水龙头又坏了。尽管这样想,我心头还是一阵发悚,赶紧蒙头就睡。

而后的几天一切如常,大家都忙碌在各家公司的面试中。得知学院被曝光,惹上麻烦时,我正在一家拉面馆催促服务员,吃完还得赶下午的面试。而在馆子内,那台沾满油腻的电视机里,我看到了熟悉的校舍。

知名新闻节目组跑来新闻学院采访,问及五年前,是否有一名女生因怀孕而遭开除。学生处主任出面辟谣,措施是以手捂住摄像机镜头,拒绝采访。眼看堵不住记者的攻势,此公一路小跑,躲进了办公室。

原来,除大多大四生在外奔波,未闻此事外,学院其他学生早在期待片子的播出。播映那天,校方下令,食堂内的电视机均被搬走。

纸终究无法包火。

收看地点,从食堂转到了学生宿舍。据媒体称,是一名热心观众打来电话,揭露新闻学院当年对一名女生的过激处罚。

舆论力量强大无比。一时间,不少法律人士也站出来,愿为五年前的那位女生作法律援助。但苦于相隔时间过久,找不到她。

一开始,校方的态度依旧强硬。加剧它名声变恶的,是另一件骇人听闻的事的发生——学院的女宿舍厕所内,惊现一具婴儿尸体!

发现婴尸的是卢韵,由于过于恐慌,她辨不出婴儿的性别,只记得那应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它还连着脐带,身上糊着粘湿的血水。

警方介入调查,这类案子在国内其实并不罕见,一些妇女错过了最佳人流期,便选择将婴儿生下后遗弃。死在学院的婴儿四肢不全,像有人为便于将它塞入下水道,故意弄残。

卢韵收拾了几件衣服,通过朋友在校外租了一间短期房。临走前,她坐在桌旁,在一张纸上疯狂地涂写着,写了满满一张,又揉皱了扔进纸篓。

好奇心驱使,卢韵走后,我拾起了那张纸,抚平后一看,上面重复写了一句话:还是那个地方!

卢韵的字迹很深很粗,数百句“还是那个地方”互相挤压,冲击着我的视觉。

好奇的口子被撕大了,卢韵反复写的那个地方,究竟指哪里?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这两天的怪事,变声留言、学院曝光、婴尸惊现,这些与“那个地方”又有什么关联?

晚饭时间,在去食堂的路上,我碰到了林旭。他是我们院少有的年轻教授,而立之年,架副眼镜,清秀斯文。

“陶灵,我在网上看了你新发表的小说,呵呵,什么时候更新?”

我手里拿着饭盒,愣在原地:“怎么会?林老师也看我的小说?”

林旭淡笑:“我听别人说你经常写字换钱,就到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你的博客。”

在林旭的邀请下,我与他一同到了教职工食堂用餐。林旭对我的小说很感兴趣,当他问及我的创作灵感时,我直言不讳:“灵感来自我们学校最近发生的丑闻,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林老师,你能告诉我,那起怀孕女生被开除事件的详细情况吗?”

林旭没想到我会问及此事,他镜片下的眼睛依然深邃,道:“那件事已被封锁消息了,你还是不要再打听了。”

我不甘心:“那个女孩也是林老师的学生吗?”

林旭拿出烟点上,他的手指很长,拿烟的姿势十分英俊。我望着他,竟一时有些失神。

向空中吐了一个烟圈后,林旭开口:“是,她曾经是我的学生,暂时我只想告诉你这么多。”

我与他的话题自此开始少了起来,吃完饭,我与林旭分别,到阅览室打发晚上的时间。回到寝室时,我蓦然发现,这里除我以外,别无他人。

卢姐搬出宿舍,凌晨的母亲住院,她这一周都需陪护,而盛靓洁原就很少在宿舍过夜,每到傍晚,总有漂亮的跑车在楼下接她。

托一位报社朋友帮忙,我接了个采访任务,主要关注未婚先孕的女性。我把联系方式公布网上,招集符合条件者接受采访。

开启电脑,我登入BBS,帖子挂了一个礼拜,依旧冷冷清清。我开始怀疑这一做法的愚蠢性。未婚先孕对传统思想的女性而言,本就难以启齿,又怎会主动找记者,接受采访?

我开启MSN,在昵称上发着牢骚,半嗔道:没结婚有孩子者,笔者重赏!

噔!一声巨大的登录音突然响起,着实让我打了一个冷战。系统显示,我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署名为小青。

——我愿意接受采访,你敢写吗?

信内只有这简单的几个字,语气则显得十分傲慢。无论如何,这都是第一个愿意接受采访的对象,我压下想要与她抬扛的情绪,公式化地回复道:

您好!我是《新报》的记者陶灵。很荣幸能采访您,您可将您的情况口述于我,我将对之进行整理、撰写。截稿前将原文发还给您,在您同意前,绝不会发表稿件。因这次采访是以专题形式进展,故我会长期采访您,能否以语音聊天进行?

邮件发送出几秒钟后,小青加上了我的MSN。

她上线时,系统发出的巨大提示音,同样吓了我一跳。小青的头像很别致,是一张乡村小路的黑白图片。

唯一有些怪异的是那条小路上像是喷洒着一摊液体。由于只有黑白两色,分不清液体的真实色彩。看到图的人,很容易将之想像成血迹。我认识的几个美术系的学生,就很喜欢在画中刻意加些血腥。

小青没有打字,直接发送了音频邀请。接通后,我礼貌地说:“喂!小青,你好。”

她像是不在意我的问候,直接进入主题:“我没结过婚,但有过孩子,符合你的要求。”

或许是网络问题,耳机中,小青的声音显得十分遥远,我须集中全部精神才能听清她说的话,并迅速输入WORD,尽管我已把音量调到最大。

“您慢慢说,可以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对此是什么态度吗?”

“他不肯接受”。小青回答,声音有些颤,像是在寒风中说话。

她的声音听来不过二十出头,和我差不多大。仅仅两句,我已大致猜出个所以然,这是个典型的少女妈妈。许是年龄相仿,让我对她起了恻隐之心,我忘了提纲中的采访进程,直接关心起她的现状,问:“那您家人知道吗?您怎么打算?”

对面没有回话,只听见轻弱的呼吸声。我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小青,你还在吗?”

此刻,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耳机内的呼吸声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变成一滴滴渐渐变响的滴水声!

——滴答、滴答!

记忆之门猛地被扯开,听到的滴水声重叠着留言里的,一起卷入我的耳中。越来越响,越来越近,有一刹,只感觉水滴就落在我的眼前,像要将我溺在其中。

“对不起,如果您不在,我就下线了!”我几乎是喊着说出句话,如梦初醒。

骇人的滴水声终于戛然而止,一个听不出情绪的声音,说道:“那个孩子被我扔在了厕所里。”

那是小青的声音,但她的音质突然变得平淡,像机器的发音。与之相比,令我更加不安的是她所言的内容。我开始后悔接下这个采访任务,它不再是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小青的那句话一旦属实,她就已触犯了法律。

我倒抽一口凉气,忙问:“你扔了的孩子是一出生就夭折,还是活着?”

任何一个公民在分娩出母体后,就有他存活的权利。我开始为这个叫小青的女孩担忧,担忧她在受到伤害的同时,再度无知地伤害了自己。

耳机内充斥起杂音,尖锐不堪。我正试着调试,音频突然中断,对已呈现“脱机”。

这次采访虽进行了不到五分钟,我却对着屏幕久久发愣,手伸向后背一摸,竟已冒汗微湿。屏幕右下角显示为午夜12点。这个时间,向来有一些危言耸听的引伸意。

回过神来,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小青发了封邮件,约她继续接受采访。

翻来覆去无法入眠之际,我收到了一条短信,发件是人林旭。内容很简单:陶灵,今晚我上了你的博客,不见文更新,你可要加油啊。

不知为了什么,看了这短短一句话,我竟下了床,打开电脑。我想写小说,写给林旭看。

在WORD前飞舞爪子,足足过了三个小时,我终于把新的小说章节发上博客。尽管已是凌点时分,但我还是给林旭去了一条短信。

我说:林老师,我已经更新小说了,谢谢你能关注我。

同类推荐
  •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大爱无边

    大爱无边

    周建新,男,满族,一级作家,一九六三年冬月生于辽宁兴城,出版及发表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小说百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多次获得辽宁文学奖。获得过全国“骏马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现供职于辽宁葫芦岛市文联。一个人感动几个人并不难,难的是感动成千上万的人。一个人做几点奉献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奉献,不去索取。一个人得到几许赞誉并不难,难的是众口一词的赞誉,没有杂音。
  • 大山师魂

    大山师魂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金权2010年7月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领导亲切接见了参会的全国教师代表,代表们合影留念时,无数的闪光灯聚焦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一位白发老者身上。
  • 恍惚

    恍惚

    本报讯(记者林海)12月19日,为期三天的老木作品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位评论家、作家和诗人欢聚一堂,就老木新作《绝望》作品进行多方面研讨。滨海市十位有影响的作家应邀与会。据了解:新时期以来,樟县涌现出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诗人,尤其是老木的小说,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曾被誉为中国走得最远的先锋作家。创作转型后的老木,以哲学家的思考和诗人的激情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樟县完稿的中篇小说《征程》,真实地描写了革命战争时期樟县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
热门推荐
  •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君临天下:拐个师父当老公

    君临天下:拐个师父当老公

    本是无忧无虑、毒舌好强的逍遥郡主,风华绝代,满城为聘;一朝惊变,沦为罪臣之身,虎落平阳被犬欺!忍辱负重,却没换来兄长平安,含恨而“终”!再次归来,惊天一变:腹黑冷血,杀伐果断!“本王只护在乎之人,他人生死,于本王何干?”既然仁慈换不来平安,平凡换不来幸福,那就遵从本心,该杀就杀,想爱就爱。人生苦短,殊不知死亡与明天谁先到来,放手去做吧!做想做的事,做想做的人,爱想爱的他!“我徒儿,我来护!”“那你要护我一世平安喜乐!”“是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师父你说什么?我没听见…”“傻瓜…”“再说一次嘛……”
  • 医谋天下

    医谋天下

    作为二十一世纪一名独立自强的女法医,君婉晴表示,为毛穿越这种鸡血的剧情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冷酷无情的监天司首座?你确定他不是个面瘫?风流倜傥的第一才子?别开玩笑了,姐姐的唐诗三百首分分钟秒杀你!权倾一方的霸道王爷?好吧,长得帅,还有派!关键是有钱有势有地位,完美男人啊,但是本姑娘就是对你不感兴趣,你能咋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医,剖的了死人,也救得了活人,当然,她不仅会验尸,也是会杀人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门关

    无门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鬣狗告白

    鬣狗告白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他们将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之旅的第二站。在这里,少儿科考队主要向你介绍一种动物,那就是鬣狗。鬣狗是啥动物?相信多数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想认识它,那就接下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 这个师尊不靠谱

    这个师尊不靠谱

    受屈惨死重生,一番挣扎打滚,终于靠着修仙挽救自己尴尬的命运!多年之后,已为半个仙身的女子看着自己多年前捡上山的小乞丐,皱着眉头叨咕:“我怎么捡了这么个麻烦!”“师尊可是嫌弃弟子?”“没有没有~怎么会啦~师尊是爱你的~真的!”麻烦是麻烦,但自己找的徒弟还是要宠着不是?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给咱爸咱妈的血管保健全书

    给咱爸咱妈的血管保健全书

    血管是人身体的“生命之河”。如何为血管老化“刹车”,让我们的血管越来越健康,多学习科学保健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本书就是为广大中老年朋友特别定制的心脑血管保健全书,是“全民健康科技论坛城市行”活动成果。它融合了“全民健康科技论坛城市行”活动中多位权威专家的经典言论,以及《健康时报》创刊11年来发表的关于血管健康的众多精彩文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指导您怎样呵护自己的血管。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它不仅是您的血管保健的贴身枕边书,而且是您的一位私人“保健医生”。
  • 九零妙时光

    九零妙时光

    她活在悔恨中,在花样年华中去世。没想到一觉醒来,又回到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