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推理》2012年第05期
栏目:佳篇连载
(1)
“北冀有山,受其诅咒,村民年不过四十,必吊头亡于树,故名曰吊头山。亡者死而不化,日夜哭鸣,其声如婴泣。方圆十里,生人避之……”
听起来让人惶恐的传说,却引不起我的畏惧,在我的眼中,这样的记载就像《聊斋》一样没有根据,而文章出处的《鬼志》应该也和《聊斋》一样只是村野怪谈罢了。
不过杂志社的总编似乎很有兴趣,打算要派我前往冀州探访,找出吊头山的所在,并且作出一份特别报导。
我不由得感到好笑,凭着这样的记载,再加上内陆经历了几次的变革,谁还能找到吊头山的真正位置,再加上吊头山是不是真的存在,也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另一名被总编点名的摄影记者,同样抱头困扰着,大概是因为不晓得该从何下手,只见他一会儿查计算机,一会儿看资料的,口中并不断地抱怨:“冀州的总面积要比台湾还大,这样盲人骑驴地乱找,最好是可以瞎猫撞到死耗子……”
“你们真的要去?”坐在我的对面的林小姐推着鼻梁上的眼镜,似乎有话要说,却又欲言又止地停了下来。
“呵,公司出钱,包吃包住包机票,就当作是去旅游。”我说。不过我没有说出真正的动力,总编已经私下和我达成协议,如果我可以找出吊头山,并且写出完善的报导,那他会替我再加一成的薪资。我只是杂志社的一名新人,一成的薪资对我而言是很大的诱惑,况且就算找不到吊头山,我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唉,你不要怪我多话,有些事情不得不信。”林小姐又说,她一面看向总编的位置,就怕总编会听见我们的谈话。
见状,我了然地对她说:“我保証不会传出去。”
“其实,之前我们也有同事去找过《鬼志》里面的地点……”林小姐一讲到这里,飞快地低下头去,拿起手上的报告假装认真。
我看向总编的位置,总编正在盯着林小姐看,难怪她会忽然不说话。我不由得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事会让杂志社的员工不敢公开谈论。
好一会儿,总编这才收回他不满的眼光,不过办公室里面的氛围仍然凝滞,回想起来,似乎是从总编把《鬼志》的资料交给我开始,气氛就变得怪异,只是我刚才没有注意到,现在仔细一看办公室里面的员工,个个都低着头不敢大声说话,彷彿在害怕心里藏着的秘密会被发现。
我随手写了一张纸条,再扔给坐在对面的林小姐,只要找一个总编不在的地方,她肯定就会侃侃而谈。
林小姐捡起了我刚才扔给她的纸条,看完很快地对我使了一个眼色,表示她愿意在下班之后和我单独见面。
我回以感谢的笑容,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手边的工作。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五点的下班钟声敲响,我连忙收拾细软准备下班,没想到同事们比我还要着急,全部动作一致的奔逃出办公室,彷彿是在上演灾难片。
见状,和我一起被派往冀州的摄影记者小野,总算按捺不住地问我:“孟哥,他们今天怎么回事,办公室有怪物吗?”
“不知道。”我敷衍地笑着,因为明眼人都看地出来,他们是在躲避总编。
小野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随后又说:“我还以为是在排挤我们两个。”
他会这样认为也不是没道理,因为我们两个都是杂志社的新人,我是这个星期一才来报道,而小野则是比我晚了一天,因此小野对我过度依赖,认定了只有我才是他的朋友。
“不要叫我孟哥,我不过是大你三岁。”我敲着他的头,随后起身准备去赴约,我不想让林小姐等太久。
“虽然我年纪轻轻,不过我还懂伦理道德,你比我有社会经验,也比我早进来一天,还比我大了三岁……”小野还在呱噪地念着,而我已经走到了大门口。
“明天见。”我回头向他道别。
他连忙停下细数我的强项,挥着手大喊:“再见,孟哥。”
我失笑地离开办公室,直接赶往和林小姐约定的咖啡厅。
一离开杂志社,我即刻被下班的人潮所淹没,耳边除了汽车的喧嚣、喇叭、引擎,其次就是女性的高跟鞋敲出喀喀的噪音,不由得令人神经紧绷,即使下了班仍然不得放松。
站在斑马线的前方,后头的人潮却是不懂礼貌的一直往我的背部贴上来,我回头瞄了一眼,原来是一名忙着抽菸聊天的中年人,好险不是总编。这时候,马路很快又亮起绿灯,我连忙逃离他推挤,迅速地往马路对面走去。
约莫五分钟的时间,我顺利地抵达了咖啡厅。
我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看见她。捧着水果茶,我来到林小姐的对面坐下,还没等我开口,林小姐却先将一张纸条推到我的眼前。
“这是什么?”我讶异地问她,坐定了位子之后,我好奇地把纸条打开,里面写着一家医院的名字以及病房号码,另外还有一组姓名和电话。
“我想你会需要这些,那是我们之前的同事小梁,还有小梁的手机号码。”林小姐说。她的神色紧张,不停地张望窗外,似乎是担心会有熟人路过,被发现我们两人在咖啡厅里面约会。
“小梁……我听说过,好像是一名摄影记者,他在住院吗?”我将纸条平摊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医院名字询问林小姐。
林小姐摇头,迟疑了半晌才说:“不是,住院的是阿升。阿升之前是专栏记者,负责的就是你现在手上的部份,至于小梁则是和他搭裆的摄影记者。阿升先离职的,没两天的时间,小梁也离职了……所以杂志社才会找你进来,还有让小野和你一起接手恐怖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