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0000000001

第1章

来源:《科幻世界》2016年第03期

栏目:银河奖征文

我在西南科技大学做完学术报告,正准备从会场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叫住了我。回头一看,是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可是一时叫不出名字。好在对方先开了口,免去了我的尴尬。

“我是吴新天,还记得我吧?”

一听到这个名字,头脑中立刻回想起了一个瘦高而斯文的小男生。那是我的高中同学,那时候我常常和他在午间休息时下象棋。两个人棋艺都不怎么样,却总是下得热火朝天,一发不可收拾。

“哦,哦,是你啊!你怎么来了?”

“我在旁边的分子医学研究所工作。听说你今天到这边作报告,所以就过来找你了。”

攀谈之下,我才知道对方现在已经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主任医师和医学专家了。我隐约记得他高考填报了医学院,只是上大学之后我俩就断了联系。

他招呼我到附近的咖啡店里坐会儿,聊聊彼此的近况。然而还不等一杯咖啡喝完,话题就枯竭了,毕竟这么久没见,也想不出什么可以说的。我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端起杯子,小口小口地喝起咖啡来。

“其实这次找你,还有点儿别的事。”停顿了片刻,他终于重新开口说道。

在学校旁边的医学研究所里,果然有一间他的实验室。刚进去的时候,能闻到一股很淡的消毒水的味道,不过嗅觉疲劳效应很快就屏蔽掉了这种味道。实验室里很干净,整齐地排列着一堆我不认识的仪器。

“这个是贺利式 Cryofuge 6000i 型低速离心机,”他指着一个像是洗衣机一样的大箱子说,“我用它来分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这个原理……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点了点头。用离心机分离悬浮液中不同密度的物质,这在物理学实验中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我的专业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但对一些常见的实验手段还是略知一二。其使用方法很简单:首先制备出一种密度连续或非连续变化的溶液,将其置于离心管中,然后把待分离的悬浮液也加入试管顶层;接着,通过离心机对试管进行纵向的快速旋转,这样会产生几千到几万个g的离心力,把悬浮液中的待分离物质甩到试管中事先准备的分层溶液中;当待分离物质沉降至密度与其相当的溶液区间时,其沉降速度便降为了零,之后它便会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同密度的物质会沉降于不同的溶液区间中,这样便可以把它们分开了。

“这是Percoll细胞分离液,这是CPDA抗凝保存液,这是PBS磷酸盐缓冲液,这是生理盐水,这是BC2800血细胞分析仪……”他唠唠叨叨地挨个儿指着实验台上的一大堆瓶瓶罐罐介绍着,听得我头都大了。介绍完了之后,他转身面对我,补充道:“这些东西都是标准样品,我反复验证过,都没有问题。”

“所以……是出了什么问题吗?”我揣测着他的言下之意。

“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分离出来的血红蛋白有点儿奇怪。你看——”他拿起一支试管,“每次我从离心机里取出试管后,这些血红蛋白在分层液中都会稍微上浮一点儿。”

“是不是振荡造成的?”

“不可能。正常情况下,这些分离物会在悬浮液里完全静止不动才对,因为它和周围溶液的密度一样嘛!就算是振荡造成的无序运动,也不可能这么整齐地向着试管上方一侧移动。就这种情形看来,倒像是它们的密度突然减小了一样。”

我盯着试管,沉思了一段时间,突然开口道:“我想,你应该有一些想法了吧?要不然你也不会突然叫我过来。”

“不错,我的想法有些……古怪。我就自己的猜测请教过附近几个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们都斥其荒谬,以为我是哪里冒出来的民科,之后就完全不理会我了。我这才不得已找到你帮忙。”

我以为他接下来该说出他的猜测了,可是他却带着我到了另外一个实验台上。这里放着的仪器我也认识——那是一台原子力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利用探针和样品表面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探针尾端的微悬臂产生偏转,进而导致发射到微悬臂上的激光束发生偏转,从而取得样本的扫描信息。

“我用显微镜做了一张血红蛋白的扫描图,”他说,“你看看!”

我接过一张黑白的三维立体示意图,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领。这时候,他突然拍了下脑门,才又递给我另外一张图,“忘了给你这个了——这是正常的血红蛋白。”

我认真地对比了一下,两张图似乎有些地方不一样。

“看出来了吧?第一个图是之前在离心机里分离出来的血红蛋白,你可以发现,它的四级结构有明显的异常。”

其实不太明白“四级结构”是什么意思,不过我猜应该是指那些多肽链绕成一团的方式。我没有细究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这些东西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他没有理会我的问题,而是再次指着异常的血红蛋白的图片说:“你看,四条多肽链把四个血红素包成一团,构成了一个血红蛋白。可是你发现了没有,四个血红素都分布在了血红蛋白的一侧。”

虽然愈发疑惑了,可我还是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从离心机里得到的所有血红蛋白都具有这种异常的结构。刚开始,我怀疑这是一种基因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像是镰状细胞贫血或者HbC[1]之类的。可是接下来的一个小实验,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用胃蛋白酶把血红蛋白分解成水溶性的氨基酸和血红素,然后加入钙盐煮沸,本想得到只含血红素的胶状颗粒,没曾想,等它从溶液里析出来的时候,我得到了这个东西——”

他带着我来到设备柜旁边,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密封的玻璃罐。打开罐子,他用镊子从中夹出一块颜色暗沉的小颗粒。

“这就是血红素凝聚而成的胶状颗粒。”他说着,然后松开了镊子。

那灰色的颗粒居然悬浮在半空中,并缓缓地向上升去。

我愣了片刻,然后下意识地上前检查了那颗灰色悬浮物上面有没有绳子或者其他支撑物——就像那些第一次看魔术表演的观众一样。

“你……从哪里得到的那些血液?”再三确认之下,我不得不承认:这东西确实是在无支撑的情况下飘浮在空中的。

“前不久,从一个叫小林村的乡下来了很多奇怪的贫血病患者。这些血液,都是从他们身上抽取出来的。”

小林村?我回忆了一下,脑海里对这个地名没有任何印象。

“怎么样,有点儿意思吧?”吴新天笑着说,“我是不是发现了一个很了不得的东西?”

我皱了皱眉,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这东西给我带来了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注释

[1]即“血红蛋白C”。由于球蛋白基因变异而生成的异常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可能降低红细胞的体积和数量,进而造成贫血和脾肿大症。患者会偶发黄疸和胆结石。

同类推荐
  • 江河源隐秘春秋

    江河源隐秘春秋

    雪色无涯,荒原一片浩茫。正是黄昏,阳光如同月光。弥扬的雪尘悠悠落下。大地继续洁白着。岁月已不见首尾。寒风络绎不绝地吹来,让一切颤栗。这里是永远的冬季。
  • 回家

    回家

    这一年到头,大奔只有过年这几天才能够和男主人亲热亲热。随着岁数的增长,它对主人似乎更加依恋了,从主人踏进家门那刻起,它就形影不离地缠着主人。大奔是一条纯种的无量山猎狗,二十多年前,刘成贵从居住在无量山腹地的一位老猎人那里要来的。当时,它还是刚睁眼不久的一条小乳狗。刘成贵也是涉世不深的青皮小子。过了几个月后,这条小乳狗,就开始陪着同样年轻的猎人,在无量大山的密林和深谷之中往来穿梭了。
  • 来自广东的特殊邮件

    来自广东的特殊邮件

    赵子威驾车时喜欢将CD的音响调到最高点。巨大的音响声撞击着整个车体,有一种强烈的颠簸感。赵子威驾驶的是一台宝马X5吉普车,车体的颜色和他的性格极为相近,跳跃式的红色。这是两年前他三十岁生日时做地产商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漫不经心地驾驶着车。车在夏威夷大酒店门前停了下来。身材标准的他剃着板寸,身着一款名牌休闲装,肩背一个布艺包,一看就属于那种没有阳光够,却非要接着阳光的大龄男孩。他下车后随手将车钥匙扔给了负责泊车的门童。“你好,赵哥。”
  • 暗杀丘吉尔首相

    暗杀丘吉尔首相

    德国最高统帅部曾连续发出了两个指令,一个为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对英进行海空作战的第17号指令“即“海狮计划”);另—个则是《暗杀英国首柏丘吉尔》秘密指令。这个奇招迭出、怪念丛生的变态怪桌,将这个秘密指令定名为:“台风行动”。一九四三年八月三十日。德国。红彤彤的太阳无情地高挂天空,把地面晒得象阅兵场一样坚硬。这是标准的“希特勒气候”。第5航空队所属的斯堪的纳维亚战斗机场。
  • 时空旅行三则

    时空旅行三则

    这是三篇相互独立的小故事,各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主人公,尤其是,各篇中关于时空旅行准则的构想也不尽相同。预先申明,希望读者不要把它们揉在一起再去寻找逻辑上的破绽。
热门推荐
  • 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

    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

    本书由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70年之所有与张爱玲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其中包括近10万字的,张爱玲在上海遗失的中篇小说《小艾》,近1万字的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的短篇小说《罗兰观感》《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被窝》《论卡通画之前途》《牧羊者素描》《心愿》等。
  • 重生之失忆者

    重生之失忆者

    这是一个声控晚期的故事…始于声音,终于爱情此生,仅此而已没有大佬大神,没有波澜壮阔。短短的故事,小小的曲折,尽此余生,如此而已
  •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1948年腊月初一,潜伏在哈尔滨市公安局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被突然唤醒,上级要求他即刻制造炸弹,协助配合绝密的“黑虎计划”。潜伏了十年的李春秋已经快遗忘了自己的使命,拥有幸福平凡生活的他不愿抛妻弃子,开始想尽办法逃脱保密局的控制。除了要对付残忍冷酷的昔日战友,李春秋还在受着现在同事、侦察科丁战国的怀疑和试探。内外交困的李春秋压力重重。最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春秋和丁战国,这一对戴着不同面具的对手,在这一年的除夕夜,走向了不同的命运结局……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
  • 幸福是一种活法

    幸福是一种活法

    人生如白驹过隙,盛年不再来。回忆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面对不可逆转的人生,古往今来的圣贤们都曾发出过无限的感慨。作为人,在短暂且以不如意居多的一生中,应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呢?快乐还是沮丧,充实还是虚度,抱怨还是谅解,热情还是冷漠,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同样,幸福与不幸福也是一念之间的差别,只要你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把握幸福,幸福就是属于你的。
  • 遍地香草

    遍地香草

    香草自然是一种草。在西部辽阔的阿拉善大高原上,香草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草了。既然它很普通,就预示着有大面积滋生的可能。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草,也无论它有多么的普通,都必须有水才能够生长出来。那么,水又从哪里来呢?谁都不要指望地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泉眼,清亮亮的水咕咕咚咚地冒出来,哗哗啦啦地流淌,将偌大的草滩透彻地浇上一遍。那就靠天好了,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这是针对人说的。草不会自己跌倒,草的根埋进土里,草的根就扎得很深,只要得着雨水的滋润,便直楞楞欢势势地成长,踩倒了还能够自己挺起身来。
  • 天边外

    天边外

    在通往藏北无人区的死亡之旅中,有这样六个人:领头人老K,作家维也纳,画家,女摄影家白莲,流浪歌手名名,驾驶员藏族小伙儿扎西。几个素未谋面的人,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旅行中共同经历了生命与死亡的洗礼,白莲的病,画家的画,连夜的雨声,发动机最后的轰鸣,还有永远留在草原深处的名名的歌声,都将成为幸存者刻骨铭心的记忆。
  • 翎烟之恋

    翎烟之恋

    好不容易练满级的号居然被盗了!她的情缘大神,她的神兽坐骑,她的灵丹妙药啊!算了,毕竟……大不了再创一个。但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号的运气这么好?小红手就算了,不过自己原号刷了几天几夜的boss,此号居然一下就刷出来了不公平啊~另外——那个一直跟在自己后面要求结情缘的,是脑子坏了还是咋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幻觉了?“夫人吃干抹净后不想负责吗?”某男。“吃干抹净?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没有的事情我不认哦!”某女。“现在!”——欢迎入坑,文笔不好,人设会崩,要有心理准备,更新不定时。现在统统进坑吧!唔,读者交流群:667857928欢迎
  • 在你的世界,璀璨运行

    在你的世界,璀璨运行

    六位大学生的“非典型性”生活。她是初入大学的表演系学生,靠着多接几单平面广告维持自己的生活;她是人气颇高的90后青年作家,大学生涯对于她来说“whatever”, 写书赚钱万人追捧才是终极目标;她是一米八女巨人,胸大无脑爱美妆爱自拍的校女篮运动员,喜欢肌肉美男金刚芭比。六个性格身份迥异的人,在共同的标签“大学生”下有了莫名其妙的生活偶遇,相互交织的人生,年少不知的浅薄与阴谋。
  • 甜妻100分:老公大人,高调宠

    甜妻100分:老公大人,高调宠

    “颜宝,乖……别怕……跟我走。”清冷矜贵的男人蹲下身,轻抚着女孩软嫩的脸颊。一夜之间,顾朝颜被自己那个神秘莫测的小叔惦记上了。人前,他是权势滔天、富可敌国的帝国总裁,人后,他宠她、护她、布下天罗地网诱捕她。直到一步步上了贼船,她才猛然觉得哪里不对:“顾北霆,原来这一切都是你早就算计好的!”男人大方承认:“是,我早有预谋。”他低声诱哄:“成为我的太太,集团是你的,我的一切都是你的,有什么不好?”她不从:“你年纪太大了,我们不合适。”“年纪大的男人会疼人。”他将她逼到墙角,在她耳边呢喃:“只要是你想要的,凡是我能给的都给你。”(1V1双C,非血缘,超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