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之上,袁熙让陈登给每一位宾客全部都发了一个烟斗,然后又发了一带烟丝,并且教会其如何吸食,顿时就吸引了一小批的人的兴趣,然后过了一天之后,有一些当天没有吸习惯的使者也是反应过味来,觉得似乎这种感觉还不错,便在第二天的宴会上又试了起来。
就这样一来二去,婚宴持续了七天,大部分的宾客和使者都喜欢上了这种叫做香烟的东西,即便吸食起来,有些辛辣。
袁熙在各个使者回去的时候,赠送给他们一部分烟丝,并且十分大方的承诺,如果他们的主公也喜欢,袁熙可以给他们送货上门,而且是免费的。
这一时之间在中原大地,赠送烟斗和烟丝便成了风靡的礼物,最重要的是这是代表着身份的象征,无论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你能拿出一个烟斗,然后缓慢的拿出烟丝填装上,并且将其点燃,在慢慢的吸上一口,在如同便魔法一般吞云吐雾一下,必然会吸引众多群众百姓的羡慕,一时之间也成为了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各个使者对于这个烟丝也是越来越不能自拔,甚至有些沉迷,虽然香烟不像毒品一般,但是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还是难以抵挡的。
可是袁熙即便是送给他们了不少,但是终究会有抽没的一天,加上好的东西必然会给自己主子分享,自己家主公一旦爱上了便也是没有自己的份了。
于是只能求助袁熙,袁熙也是不吝啬,还是会派人送去一些,但是这是有区别的,比如曹操的使者你自己吸,但是你没让曹操爱上香烟,那对不起,我只能给你一点点,像公孙瓒的使者,教会了公孙瓒,那么袁熙就会给其很多的烟丝。
其实这些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人家袁熙当然不用太惯着自己,于是各个使者吧自己的那点私信全部拿了出来,不出几日,一大半的诸侯都学会了抽烟,袁熙则是向其提供着大量的烟丝和免费的烟斗。
可是慢慢的诸侯发现了,烟丝越来越少,于是袁熙只好解释道,现在已经供不应求,无法满足所有人,于是便象征性的向想要烟丝的诸侯收取一点点钱,这对于诸侯来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面子的问题。
每个诸侯都不想让人看扁,如果只是因为收一点点钱就不吸食香烟了,这会让别的诸侯瞧不起的,更何况这点钱也不多。
于是袁熙便开始了收取一点点费用的烟丝,但是烟斗,烟杆却是全部赠送,而且还发给了普通的百姓,尤其是曹操,孙坚,袁绍,公孙瓒等几个大的诸侯,袁熙更是不遗余力的赠送烟斗,并让商人再去经商的时候都是带上烟丝。
袁熙确实是没收费,但是这些商人可是唯利是图,看到这烟丝的贩卖挣钱啊,于是便开始了倒卖烟丝,毕竟这事袁熙送给他们的也没花本钱。
可是渐渐的诸侯和商人变发现,袁熙突然停止了供货,这一时之间便让众人措手不及,烟丝一时之间成了稀缺物品,可是要是一天不抽,就总觉得不舒服,于是便有人开始抬高了价钱。
这对于袁熙来说,便是成功了,香烟的作用已经起到了,于是袁熙便开始放量,只不贵不再是给各个诸侯免费提供,而是让陈圭父子成立了卷烟厂,至于袁熙为什么要起名为卷烟厂,所有人都不知道,可是过了没有多久,袁熙的卷烟厂开始大量的招聘工人。
而且明确表示,要招收女工为主,同时大量的收购树皮,破布等造纸的原材料。
在所有人都不理解袁熙做法的时候,卷烟厂却开始了大量的生产,只不过对比后世卷烟厂的大型机器生产不同,袁熙这完全都是手工制作,先是将烟丝碾碎,然后筛选过滤,在经过女工的双手用造好的白纸卷起,并且在头部拧上一个玖,最后每二十个装入一个锦囊之中,平均每天袁熙的卷烟厂便能生产出三万包烟。
而随着这些烟的产出,袁熙便开始不再出售和总送普通烟叶烟丝,而是转而销售这些锦囊,一个锦囊可以卖到一两银子,要是在外地,或者其他诸侯国,也可以用一匹布换到两包锦囊。
逐渐的袁熙彻底转型完成,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赠送烟丝和烟斗到后来的少量的收费,一直到今天的不再贩卖原材料,而是卖成品卷烟,袁熙彻底完成了一个产品的从萌芽到成熟阶段的转变。
袁熙预料到的了香烟的利润会给其带来巨大的财富,可是他也万万没想到在三年后香烟的税收竟然占到了国库的三分之一,而还有三分之一是农民的赋税和其他税收加一起,最后的三分之一竟然也是来自袁熙酿造的白酒。
当然现在的袁熙并不知道三年之后的事情,但是现在的袁熙知道已经有人开始想要站出来分他的利润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亲袁绍,袁绍看到了袁熙的香烟大卖也是十分妒忌,他也想要种植烤烟,但是袁熙早就成立专门的军队保护陈圭的种植,想要得到,十分困难。
于是袁绍便开始打起来袁熙卷烟纸的主意,袁熙的卷烟纸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公孙瓒的提供,而袁绍则是隔绝在二人之间的重要一环。
于是袁绍便借口要与公孙瓒开战,不再让商人肆意的往来于幽州和青州之间,这下一来袁熙便有些捉急。
袁绍很满意现在的情况,在袁绍看来这袁熙根本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的仇人。
一个想要分享他胜利果实的仇人!
袁绍依然还是记得当年袁熙将那些粮食运到渤海的同时,还带来了一纸合同,就是要分取冀州一半的土地,即便是当时的袁绍觉得自己拿不下冀州,但是现在袁绍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冀州的土地已经尽在手中,即便是袁熙现在吗没来要,但袁绍也是知道会有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