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0600000011

第11章 渠帅末路奔投渤海城,天师设计巧收黄巾军

“渠帅,还有多久能到啊,兄弟们昨天又饿死了十多个人。”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人对着看似头领的人说道。

“别特么废话了,少说点话争取能活着见到小天师。”那头领也是有气无力的说道。

这是一只神奇的队伍,也是被谣言坑害的除了袁熙之外的第二号人物——管亥。

自从张角三兄弟死了之后,管亥便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到处躲避官兵的追杀,四处逃窜,这名黄巾军的渠帅现在混的是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想当年也是统领十万大军(虽然是流民居多)的将领,现在身边就剩下这不到两千人,只好占山为王。

粮食成为了管亥急需解决的问题,可是三个月前,北海太守孔融在出征讨伐董卓之前似乎觉得这个管亥是个威胁,便派人前去剿灭管亥,虽然管亥借助地形优势抵抗住了官军的围剿,可是粮食却是被烧了个精光,无奈值得操起了老本行,打家劫舍,可是这孔融似乎就是要和自己作对,四处围剿自己。

最后在管亥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了渤海郡袁绍的二公子成为了南华老仙的关门弟子,举起了黄巾军的大旗。

管亥一众人本身就没读过书,对于这种谣言极为相信,听说这袁熙能让粮食极速成长,种下之后两三天就能成熟,渤海离北海也不远,那还等什么,走吧。

于是这一队黄巾军一路上是便抢边跑,总算是到达了渤海,可是听说渤海城防极其严密,根本别想进去,此时却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管亥的耳朵里——袁熙搬到城外建立自己的庄园了。

管亥也是带领着着些黄巾流民在历时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到了袁熙这刚刚建好围墙的庄园。

管亥不是没想过这件事情虚假的情况,也不是没动过想要打劫的念头,可是看到袁熙的庄园,便放弃了,这庄园建设的完全就是一个城池的规格,城上还有多处箭塔,士兵穿着全是正规军的装扮。

此时的管亥也泛起了嘀咕:“难不成传言有假,这袁熙并不是小天师。”管亥决定派人先去交涉一下。

而此时的庄园之内也是乱成了一团,早就有人通报袁熙,说有一队一千多人的黄巾队伍在靠近,距离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卧槽?这是来打劫的啊。”袁熙也是大吃一惊,但是掐指算了算敌我双方的人数,好像是自己占优。但是自己没有统兵的将领啊,袁熙刚想自己披挂上阵,突然有士兵通报,说是黄巾军使者求见。

袁熙本来是想让其进来搭话,可是转念一想,这城里啥也没有,要是让人看见之后,不就是意味着把自己的实力暴露了吗,于是袁熙便在将士的簇拥下出了城,袁熙现在还不会骑马,准确的来说袁熙没想到这马这么难骑,自己曾经尝试过几次,不是把屁股颠的够呛,就是被马摔了下来,所以袁熙选择走着出城。

袁熙出城之后,便看见一队穿的破破烂烂的黄巾军在等候,给袁熙的第一印象就是惨,这混的也太惨了,对比袁熙那一世要饭的乞丐还要惨,穿的破破烂烂不说,自己的饿的都跟皮包骨一样。

袁熙上前之后,那使者见到袁熙便下跪道:“小天师,救救我们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卧槽,这什么情况,这也不是抢劫的,这明显就是要饭的。”袁熙也是暗自想到,但这两个人终究是没有什么危险,于是袁熙也是让士兵拿了些刚刚蒸好的玉米给了几人,这几人也不管这是什么东西,拿起来就是一顿狂啃,哪里还顾得什么吃相。

袁熙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也是心升感慨,这年头活着就属不易,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只要在生命面前都是一文不值。

可是袁熙还是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这个使者对自己的称呼上,袁熙一直以为这个人之所以叫自己为小天师,可能是其对于恩人的一种尊称,就类似于袁大善人,袁恩公之类的话,可是袁熙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样,自己这天师的名号竟然被叫了许久,而且还被传播到了各地。

“你们总共多少人。”袁熙给那使者递过去了一碗水说道。

“现在还剩不到两千人,都在北面的树林之中。”那使者这才意识到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

“你们统领是谁?”袁熙问到。

“渠帅是管亥。”

袁熙对于管亥还是有印象的,此人应该是黄巾军中武力最高的,要是能将其收服,也算是一件幸事,既然你们来了,就别走了,给小爷当长工吧。

于是袁熙拿定主意之后,便让士兵抓紧将土豆何和玉米多蒸一点,半个时辰之后,袁熙在使者的带领下来到了管亥的驻扎之处,只不过身后还跟着一大车热气腾腾的食物。

“渠帅,渠帅,小天师来了!”那使者率先跑了过去。

“天师愿意接受我们了吗?”管亥也是紧张的问道。

“愿意愿意,天师还带了一大车的食物,都是咱们没见过的食物。”这个时候使者才体现出有福同享的劲头,不再是自己刚才狼吞虎咽的样子。

其实对于袁熙来说,自打看见使者的那一刻,便知道,这支队伍自己是收下了,虽然不知道是从何被安排了天师这个名号,但是袁熙也是能知道这群人是绝对没有恶意的,所以袁熙才敢如才大胆的只身前往。

管亥也是慌忙出去迎接,管亥出去看到只有一个十四五岁年纪的孩子在两名士兵的陪同下站立在自己的面前,身后有一个冒着气的车。

也就是这个形象,加上袁熙身后冒的热气,让袁熙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已经,据管亥之后说,正是袁熙的这一形象,当时就让管亥认定了袁熙就是天师转世。

“小人管亥,拜见天师。”管亥说到。

袁熙一路上被这使者“天师天师”的叫着,对于这一称呼已经习惯了。

“起来吧,车上有吃的,给弟兄们分了吧。”袁熙学着自己再后世影视剧中学的话说道。

众黄巾军得到管亥的许可之后,一拥而上,疯抢起了食物。

“嗯?这是什么,真好吃!”

“这可能就是传言小天师种的神米吧。”

“咦?这怎么中间是硬的?”

此时刚才的使者仿佛成了袁熙的代言人说道:“笨蛋,这叫玉米,得转着啃下来,还有你那个傻子,你手里拿的叫土豆,得扒皮,还有你…………”

管亥看着这疯抢的士兵一时之间愣住了,也是太长时间没有吃过像样的饭了,当年一个叫张角的人告诉他,跟着自己以后吧不会再挨饿,可是却是换来了更多人的饥饿,四处被官府堵截围追,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

这时候袁熙手里拿着一穗玉米递了过来,打断了管亥的思绪。

“吃吧,我让兄弟在庄里还在做,保证让大家吃饱。”袁熙此时仿佛如圣人一般,站立在管亥的面前。

管亥听着这句保证让大家吃饱的话,顿时热泪盈眶,没有接过袁熙手中的玉米,反而是单膝下跪激动的说道:“求天师收留我们!”

然后刚才还在疯抢食物的众人看到管亥之后,也是纷纷的下跪说道:“求天师收留,求天师收留!”

此时袁熙被众人围在中间,仿佛救世主一般,然后袁熙也是缓缓的张开了手,扶起了管亥说道:“兄弟们先吃,吃完了跟我回家!”

一时之间一千多黄巾军欢呼雀跃,漂泊了这么久,仿佛终于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袁熙便和管亥将这些黄巾军和自己本部的士兵进行混编,并且全部交于管亥训练,袁熙派人去渤海城内统一给其采买衣服。

管亥等人进入庄园之后也是发现庄园之内还没有建设完成,于是在管亥的指挥下,积极的加入道了城市的建设当中,而接下来几天众人也是见识到了袁熙神奇的能力,能让这玉米等农作物不到十天的时间便成熟,从此众人更加坚信,这袁熙就是上天派来的天师,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袁熙。

袁熙对于管亥除了这个天师的称呼不太适应以外,别的都觉得不错,管亥不管出身如何,算的上是袁熙的第一个武将。

而袁熙没有料到的是,自己收留黄巾军的举动,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同时也给其带来巨大的麻烦。

好处就是袁熙的名讳逐渐传了出去,天下的黄巾残部都听说了,天下又出了一个小天师,而且第一大将管亥已经归顺,一时之间黄巾军都向往着能去渤海投奔。

而麻烦就是天下的正道之士都是认为这袁熙是黄巾军的余孽,人人对其全都是十分唾弃,不屑与其为伍,甚至连自己的父亲袁绍也是要与其彻底决裂,不在往来,当然现在的袁绍还不知道,韩猛的运量车队才是刚刚赶到酸枣。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 清史

    清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9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稗史、逸闻等史料的使用极为谨慎,往往要“几经考证”。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当事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应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书写者,这是新历史合作社自始坚持的理念。“历史嘉年华2013”以“我写我历史”为主题,从名人到普通人,纷纷登台分享“我的历史”。作为“历史嘉年华2013”及新历史合作社年度特刊,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组文章中,有文学家之手笔,有治史者的反思,也有中学生的探寻,但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不再将自己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掩藏于宏大的叙事之下,而是作为“一个高贵的人”,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热门推荐
  •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资是一个敏感的区域,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最好找到一个最佳的时机,自然地切入进去,从而推动薪资谈判。与老板谈工资,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一定要敢于要求高工资,既让他了解你的想法,又有协商的空间。 我们应该知道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尽力提升自己,成为老板高薪聘用的人。 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薪水,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快乐和更高的成就感,条件成熟时你可以考虑开创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业。 既要会工作,又要会享受生活,前提条件当然是要安排好你自己的薪水。如果你能领会和运用本书中的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你将拥有一个快乐充实幸福美满的人生!
  • 重生始于1990

    重生始于1990

    1990年的夏天苏伟重生了穿着大马裤的青年微微一笑:“再来一次,可能我要的比较多!”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求放过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求放过

    一场阴谋,被誉为夺魂的国际特工魂穿异世。一纸赐婚,将军之女和冷血王爷连在一起下嫁当天就被关进地牢,从此开始暗无天日的人生直到被打死,才得以解脱而当现代的特工穿到那个苦命的王妃身体时,一招催眠术就顺利离开了地牢。王妃苦命?她扶额,往后一撇,追的人太多,不知道应该选谁?
  • 道德经通解(平装)

    道德经通解(平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剑仙道

    剑仙道

    一个在21世纪失意失恋的少年,在失恋的打击下不幸出了车祸,但少年却因祸穿越到了仙侠世界。横祸飞来,却换了新生,少年的仙之路从此开启。但新的世界,却更加的危机四伏祸福无常。迎新婚,遭追杀,被灭门,接连的打击向少年接踵袭来,少年决定不向命运低头,而是走向征服命运的逆天之路。看少年一人一剑,能否堪破朝生暮死的无常,握住命运的转轮,逆天而行问剑仙道。
  • 神厨萌嫁

    神厨萌嫁

    小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某丫鬟一脸坏笑。“靠这身厨艺赢遍天下!”某神厨倒一脸正经。“不对不对!”丫鬟笑得诡异。“那你说是什么?”小姐问得心虚。“当然是找个如意郎君!”“……”她哪儿来的理直气壮?“像逍遥王那样的如意郎君!”“……”某神厨只觉脸上好热好热。“难道不好吗?”“他过于英俊位高权重受人追捧又喜怒多变,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比较靠得住!”“靠不住?那我今天不该来咯?”身后忽然传来男声。她吃惊地回头,却见他笑意暖暖,已手捧大红吉服向自己走来……
  • 厨娘王妃萌宝宝

    厨娘王妃萌宝宝

    楔子天云135年夏,龙云大陆龙云国统一天下一百三十五年,是年,龙云国皇后突然抱病身亡,龙云国的……
  • 天上掉下一只小萌宝

    天上掉下一只小萌宝

    (推娘子新文:顾先生你的萌宝已上线)她是身负巨债的替身演员,他是手握帝国经济命脉的大人物。一个月前,她被亲生母亲卖了。再见面,她拎着一只和他一模一样的小包子,直接塞给他。“呐,你儿子!”齐沐琛脸都黑了:“苏小牙,才一个月你就有儿子了?”苏小牙讪笑:“可能齐先生你天赋异禀。”某人眯起眼睛:好,那按这速度,一个月一个,两个月两个,一年你就可以给我生一支足球队了!
  • 狼性生存:人生必知的强势生存之道

    狼性生存:人生必知的强势生存之道

    本书将狼道智慧与个人及企业生存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狼族驰骋天下、历久不衰的奥秘,并结合现代企业特点总结出一套职场生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