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0600000037

第37章 斩陶礼袁熙发新政,夜育种北海谣言起

管亥见其按手阔步,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便也没有将陶礼用镣铐绑住,这就导致了陶礼像是上级来视察下级一般大摇大摆的就进来。

袁熙端坐在正中,见到陶礼这般模样也是有些好奇,却不料陶礼反倒先开口:“你这人好生不懂规矩,来到北海之后不先去拜见我,反倒让我来看你?”

袁熙听到这里就发现了这陶礼有点缺心眼,但也是和声悦色的说道:“那还望先生见谅,既然在下已经得罪先生了,摸不如再向先生讨要一样东西可好?”

陶礼猜到这袁熙可能是要借粮食便说道:“只要不借粮食其他都好说。”

“绝对不借粮。”这话到是让陶礼没想到。

“那你要借什么?”

“你的项上人头。”

“哦……啊!你敢……”陶礼话还没说完,身边的管亥手起刀落,陶礼的人头便滚落在一旁,鲜血溅了一地。

“将陶礼的人头和武安国的人头一同悬挂城墙。”袁熙下令道。

而袁熙则是又派管亥顺路先拿着陶礼的人头去接收了其名下的家丁和粮食。

可是让袁熙没有想到的是这陶礼竟然这么有钱,整个庄园之内的粮食竟然有四十万石之多,要不是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这四十万石粮食完全足够这北海城居民的救济。

还有就是府上的金银财宝,丝绸绢匹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个钱币已经失去价值的年代,这些金银和布匹就相当于硬通货一般。

对于这次的意外收获,袁熙十分高兴,可是郭嘉却是十分担忧,虽然来说一个陶礼被杀,百姓却是会欢欣鼓舞,但同样也会对世家大族产生恐惧,如若其形成联盟,那么袁熙遭受到的困难绝对不是仅仅只需要赈灾这么简单了。

袁熙也明白郭嘉的意思,冷静之后,袁熙也是认为现在的确还不是和士族开战的最佳时机,现在能做的还是安抚,于是袁熙选择在斩杀陶礼之后,决定停手,放弃之前自己决定要继续拿士族开刀的决定。

第二日,北海南门城上,袁熙在郭嘉,王修,管亥,甘宁,裴元绍,周仓,以及刚刚赶来的廖化陪同下在城楼上和下面的百姓难民见面,这就是袁熙早期核心的组织成员,同时也是这些人奠定了早期袁熙的方略方针,同时也为袁熙打下了巨大的财富和家底。

袁熙看着下面那些灾民渴望的眼神,外面的难民想进城,里面的灾民今早没有赈灾粮食也是感到了恐慌,他们都生怕袁熙今天突然宣布不再赈灾,那么他们就彻底断了活路,而且今天他们身边还有军队在驻守,似乎显得十分严肃。

袁熙看了看差不多了,便让王修开始宣读自己的决定,至于为什么选王修,没别的原因,就是嗓门大,王修也是大步上前,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说道:“孔融无道,天怒人怨,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顾上天特意派遣天师来到北海赈济大家。”

王修这句话一出,百姓到是除了象征性的欢呼之外也是没什么特殊的举动,不过这可苦了王修,毕竟这活是个苦力活,看似轻松,可是在没有喇叭的年代,需要王修拼了命的喊,和百姓们相互转述才能听见,所以一旦下面的噪声太大,王修便更需要加大音量。

而下面的士兵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便是维持秩序,王修的下一句话便彻底让现场炸了锅。

“从今日起,天师决定不再无条件赈灾。”王修大声的喊出。

下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幸亏有士兵在两旁维持,王修看见不好急忙又说道:“大家不要着急,不是说不给大家粮食了,而是要让大家靠自己的双手去挣。”

于是王修念出了袁熙的赈灾方略,第一就是老弱病残孕仍然享受袁熙的救济,而且统一到一起管理,袁熙选择的地点就是刚刚被抄家的陶礼的庄园之内。

第二,每一个十四岁以上的人均属于成年人,每个人都会被分配到城外的土地中工作,种子由袁熙提供,无论是种植什么,分发的种子都是十天内便会成熟,袁熙只收取一般的收成,剩下的一半则作为酬劳分给种地之人。

第三,如果不想种地的人,同时也可以参与新城的建筑,袁熙决定在南面建设新城,也难民也可以为袁熙打工挣取工资,同时袁熙向难民中征集会木匠,铁艺,制陶,医生等一些列会手艺或者特殊人才,这些人则是由政府供养,日后成立专门的店铺。

第四,袁熙就是鼓励生育,凡是生育子女超过两人者便可在新城建好之后免费得到一处住房,此外每在生育一个子女便会得到袁熙的奖励,当然也是以粮食的形式,袁熙坚信,在这个年代,人多力量大的理念是能坚持下去的。

第五就是新城建立之前所有难民的吃食都算是袁熙借给大家的,一旦粮食成熟之后,要按一比一的比例还给袁熙,这样就杜绝了那些有心偷懒混吃人的心思。

第六,则是针对于开垦荒地,凡是开荒得到的土地,开荒者能够得到免费的使用权,直到死后土地由政府收回,不得传给子女,同时开荒土地之后的五年之内,每一年必须按照比例上交粮食,否则土地同样收回,这样就杜绝了有人想要圈地的心思。

第七,就是军队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袁熙最担心的问题,现在虽然自己的人口数量多,但大多都是难民,刚刚稳定的民情一旦给予兵役,恐怕会生民变,但是自己现在随时可能遭到各方面的攻击,于是袁熙最后和郭嘉商议决定,兵役仍需继续,不过采取自愿征兵的方式,凡是当兵之人,除了每个月能领到军饷之外,家中还会分到一块土地,无需纳税。

同时一旦男子战死沙场,妻子子女均有政府抚养,这样以来倒也是能解决了一部分兵源问题,但是和袁熙的理想还是差了不少,最后袁熙还是决定在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再说兵源的问题。

袁熙的政策颁布之后,百姓这才放下心来,其实光靠救济终究不是个办法,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谁还不想活的体面点,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土地,有老婆孩子过日子。

既然有人能让自己活下去,还能给自己尊严,那又何必在做这流民,难民自然是都十分响应,于是王修便率人开始了最劳累的工作——登记分配,登记人口,登记土地,分发粮种等等一些列的事情。

其实袁熙赈灾不仅仅是只有这七条,而是有很多无法和百姓说,其中一点就是,袁熙向他人借粮,袁熙首先想到的便是甄家,鲁家,和糜家。

这三家属糜家最近也是第一个同意借给袁熙粮食的人,而好爽的鲁大师也是答应的十分痛快,毕竟鲁肃之前在袁熙这得到了好处,同时袁熙的事迹已经传到了江东,鲁肃也是敬佩不已,此次鲁肃则是决定亲自押送粮草去北海,也是决心要投靠在袁熙账下。

唯一没有借粮的便是无极甄家,甄家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赞同甄宓嫁给袁熙的老爷子不同意了,反倒是甄宓的哥哥通过上次和袁熙的见面觉得袁熙确实是一位少年英雄。

而甄宓自己回到无极之后更是对于袁熙念念不忘,脑海中都是初次和袁熙相见的场景……

而袁熙也没闲着,自从来了北海之后,袁熙就没在自己的床上睡过,几乎每天都是在粮种的仓库中渡过,而外面也开始了流言四起,说袁熙确实是天神下凡,拥有着能撒种成粮的本事,但是施法的时候必须得是童男之身,不能近女色,所以袁熙有这三位貌美如花的娇娘,却只能看不能摸。

袁熙刚开始没当回事,毕竟袁熙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袁熙不知道的是,他是智者,郭嘉,王修是智者,可是老百姓不是啊,在田间地头,耕作之余,茶余饭后袁熙变成为了这北海百姓讨论的焦点。

“老李,你听说了吗?这天师啊,昨天又是没敢回自己屋中睡觉。”一个刚刚播完种子的老农在休息的时候便和另一块土地相邻的人扯起了老婆舌。

“不是说了吗,天师施法的时候不能有女色。”

“哪呀,天师必须得是童男之身。”

“那你说天师身边的那三位貌美如花的姑娘是谁啊?”

“肯定是上天派来考验天师的……”

一时之间北海城中谣言四起,本来袁熙并没有什么影响,可是直到有一天晚上袁熙正欲拿出宝袋进行培育种子,小茴却是梨花带雨的来找自己,袁熙也是蒙蔽状态。

直到小茴问袁熙是不是自己妨碍了袁熙,自己想要回渤海,这袁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便向郭嘉求救,郭嘉则是笑着说道:“破除谣言的方法很简单,主公结婚便是了。”

“啊?!”袁熙彻底蒙蔽。

同类推荐
  • 365天读历史

    365天读历史

    本书根据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副主席的相关谈话宗旨,为党政机关、公务员、高层领导干部出版的一部有关历史常识的书籍。本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对于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如何自觉从学习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皇朝大人们

    皇朝大人们

    一直在犹豫踟蹰,怎样才能向今天孜孜以求的年轻人准确地说明创作的用意,选取历史上二十多位声名显赫的大人,堆砌起这几十万字,并非志在作传,——叙写他们生平的文字早已汗牛充栋,我只是像本山大叔小品里那个光头的王小利一样,抢过话筒来要往祖坟上刨。功名利禄人人向往,有人所向披靡,有人却捉襟见肘,在这条荆棘遍布的仕途上奔突驰驱,是需要些内力和手段的。信仰固然重要,谙熟政治的波诡云谲,厘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是宦海弄潮的基本功。我们都被正统的文字蒙蔽误导了,信以为“天生我才”。剥开灵魂给你们看看,但求后来人少走些弯路。这或许正是书写他们的初衷。为不致寂寞生涩,我不时伴着现时的影像前行。
  • 云州物语

    云州物语

    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会走到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丰臣秀吉的聚乐第会建在哪里?如果明智光秀没有谋反,那么德川家康开府的地点会在哪里。。。。。。穿越变身为明智光秀的儿子,见证战国第一叛徒的传奇人生吧。
  • 围观历史之摄政

    围观历史之摄政

    政局动荡,君主昏庸,往往是历史上权臣谋位的最佳时机。奸臣当道,控制君主以令天下,是最为常见的游戏模式。功成而不知身退,威风一时,却又黯然落幕,几乎是摄政权臣必然的结局。本书以风趣的语言讲述中国历史上有关摄政的传奇事例,引领读者回到那些权谋纷争、勾心斗角的历史现场,静静围观傀儡皇帝的凄凉与无奈、摄政权臣的风光与落寞,让读者在权臣摄政的是是非非中,看清权谋博弈的正面和侧面,读懂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讲述了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间的历史,将一个官宦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昏庸无道的帝王、独揽大权的重臣及蝇营狗苟的官吏,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他们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南宋局势稳定后,主和派的秦桧等人受到重用进而架空高宗,李纲、岳飞等名将被排挤陷害。而后,朝政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之手,国势急衰。度宗、恭宗时,元军大举南下,国难当头,朝政却由贾似道、陈宜中等人把持,终沦落到开城受降,幼主流亡的地步,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
热门推荐
  • 国民男神宠翻天:吻安,小甜心

    国民男神宠翻天:吻安,小甜心

    (新文已发《学霸高冷人设又崩了》)生日当天,亲生爸妈疑似密谋逃窜,她收到一只男神哥哥做生日礼物“叫哥哥。”凉暖暖怒:“我没有哥哥,哥哥是什么?!能吃吗?!”他是红透半边天的国民校草,表面上处处嫌弃她,却随时随地宠到犯规!
  • 重生之极品萝莉

    重生之极品萝莉

    【全文完结请尽情收藏】徐颖浑浑噩噩活了30年,各种委屈打击一并袭来,叫她动了轻生的念头,可在最后她不想死的时候,却穿越了,一穿回到了20多年前自己4岁的时候。重生后变身腹黑萝莉回到80年代,草根萝莉如何能拼出自己的一席天地……邂逅四大家族,结识另类美男,花样正太,还有上一世的初恋……谁能打动她的心……她又会怎么解开上一世的心扉?
  • 九星毒奶

    九星毒奶

    这是一个充满了星力的平行世界。星图、星技、星宠、星武者大行其道。魂穿而来的江晓,体内蕴含着一张奇特的内视星图,成为一名稀有的医疗系觉醒者。他本想成为一名快乐的辅助,却被众人冠上了毒奶之名。这一切的故事,要从那一巴掌开始说起......**轻松搞笑,欢迎入坑。**4群:966496393(快满)5群:531163941(新建)V群(需全订粉丝值):872611742...本书又名《星临》...
  • 三番馆的酒保

    三番馆的酒保

    山手线电车已经转了五圈半,梅冈品子终于下定决心站了起来。她乘坐的是内环绕线,电车徐徐驶入新宿站台,车门一开,稀稀落落的乘客下了车。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大半的男乘客都是醉眼蒙眬的样子。这些人在车上的时候坐得东倒西歪,可一到站立马精神起来,下车的步履沉稳坚实。每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品子都觉得无法理解,这些男人为什么要装出这种醉态毕露的样子呢?品子是去新宿还高利贷利息的,她借了很大一笔钱。这是一件令她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因为今天是发薪日,哪怕延迟一天,利息就会像滚雪球般膨胀起来,让她招架不住。
  • 逆天重生,废柴二小姐

    逆天重生,废柴二小姐

    ◆龙衣,前世是最出色的佣兵,穿越到龙家最盛名的“贱骨头”身上。出生时,拥有天下罕有的地灵根,却在九岁时,被继母无情抽取,险死还生,融合在龙家另一个天才少女的龙菱身上。宅门深深,家族倾轧。原本应该是天才卓绝、耀眼光芒,却沦为一个低贱无比,人人可欺的贱骨头!新生的她,凌厉强悍,破茧重生后,悍然反出龙家,昔日所受羞辱,他日必百倍偿还。◆端木琉,霸道肆意,妖界最负盛名的妖尊,却虎落平阳,流落到小小的龙城。妖力未复,不能变成人身,更可恶的是还被一个丁点大的小女孩抓住。“这条狗真心不错,在魔兽森林里可以栽培为猎犬。”一个九岁女孩扑闪着眼睛,淡淡说道。狗?他几乎要气晕过去,他是妖族最高贵的啸月狼族!
  • 道德真经全解

    道德真经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菜刀传奇

    菜刀传奇

    安州有家有名的铁匠铺,铺主叫十八锤,说到这名号的来历,故事还得追溯到他的高祖父那一代。当时,安州城有两家铁匠铺子,城东的姓张,城西的姓王。两家铺子的手艺都响当当,连官家都要找他们制造刀枪。照说两家铁铺,各穿各的鞋,各打各的铁,应当相安无事。不料有一天,王铁匠多喝了两杯,听见有人议论他和张姓铁匠究竟谁更了得时,一时脑子发热,口出狂言:“你们怎么拿那张铁匠跟我比?我是谁?他是什么东西?就他那手艺跟我比,你们不怕辱没了我?”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