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二年腊月十六日。
琉求国,厦门岛。
离春节只有十多天了,岛上到处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刘三娘只用了一个多月就从扫盲班毕业了,成绩优异。根据她的意愿,最终她进入了琉求王府的办公厅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这个办公厅是琉求王府下属的内部单位,协助王爷处理一些家务、文字、接待等事务的单位,总而言之就是个打杂单位,和临安的内侍省功能类似。办公厅主任是跟着琉求王从临安来的一个内侍,名叫张一绪。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监,昨天和刘三娘见面的时候,张一绪很客气,说岛上读书人不多,大多在从事教育工作,愿意来办公厅的“秀才”,她是第一个,他鼓励刘三娘好好干,争取能早日接他的班。
今天是她上班的第二天,她知道今天是琉求国开年终总结会的日子,特意比昨天起早了一点,城里钟楼刚敲过辰时二刻,她就来到了办公厅,比昨天足足早了二刻钟。到了办公厅,发现张一绪已经带着几个人在这里忙活起来了,自己赶紧上前帮忙。
“刘小娘子,你先去食堂吃早餐,我们马上要去布置会场,你不用来帮忙。”
“那多不好,还是让我来帮忙吧。”
“无妨。你今天任务重,今天的会议记录,还有会后的通讯稿,都靠你了。所以你得先吃饱。吃完早餐,来会场找我。”
“行。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先去吃早餐了。”
作为入职仅有一天的新人,刘三娘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的月薪是三百六十文钱,吃饭、住宿都不用自己花钱,还算勉强够用。
关于会议记录的所有培训就是昨天下午拼命读的那些通讯稿——据说最开始的那些稿子都是王爷写的,自己只需要模仿王爷的风格就好了。可是那些通讯稿实在是太朴实了,跟日常对话差不多……她拿着这些稿子去请教张主任,张主任却扔给她一叠报纸:“咱们琉求的报纸都这么写的,报纸是下发到每个家庭,人人都要读,所以只有用白话文,工人农民才看得懂,不需要人解释给他们听。”
昨晚自己一狠心,点着八文钱一个的蜡烛,忍着冬夜的寒冷,看了两个多时辰报纸。琉求的报纸名字叫《琉求月刊》,编辑部下属于办公厅,刘三娘只记得里边有几个很年轻的书生在工作。
琉求月刊主要内容是岛上发生的大事,以及大宋、金国、南洋等地发生的各种大事,有政治、军事、经济、趣闻等,自己看了一晚上,也只看完了五张报纸,今后有空了一定要接着看。
报上的文字都很朴实。看得多了,她也慢慢学会了这种行文的风格,今天就来试试。
刘三娘用自己的身份牌进了食堂,领了一碗粥,两个馒头回到座位上,一边吃一边回想自己昨晚看的报纸,自己的文字风格也应该尽快向王爷看齐,之乎者也的尽量不要用,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写文章。
匆匆吃过早饭,刘三娘来到了位于王府银安殿的会场。会议计划在巳时开始,现在还有点早,自己不敢随便入座,就跟同事一起,在门口站着等代表入场。
看到刘三娘来了,张一绪招招手,让她站到自己身边。
张一绪一边安排接待工作,一边悄悄的向刘三娘介绍各位代表。
远远的看到一个人过来。“看到了吗?来的那穿蓝色衣服的人叫冯益,我跟他在康王府就认识了,到现在一直都是同僚。”说完张一绪走上前去,向冯益施礼,两人亲热的打了招呼,冯益先进会场去了。
赵构挽着邢秉懿的手过来,夫妇俩很有礼貌的给各位工作人员打招呼,看到刘三娘的时候,赵构愣了一下:
“刘三娘?”
“王爷好!”
“你来办公厅工作了?很好。”
“王爷。我不叫刘三娘了,我想改名,毕竟现在我要做宣传工作……昨天想过了,打算改名为刘文彩,文化的文,色彩的彩。”
赵构一下子停住了脚步,他的笑脸一下子僵住了。
“这个……文彩确实是个不错的名字。不过我觉得你还是稍微改一下,叫文采吧,采集的采。字可以叫飞扬。我希望你将来能多写好文章,文采飞扬,青史留名。”
“谢王爷赐名。妾身今后就叫刘文采,字飞扬了。”
赵构摸了摸鼻子,赶紧挽着邢秉懿往会场里走去。
当钟楼传来巳时的钟声时,琉求国年终总结大会正式开始。
会议室是一间砖木结构的大房子,四周有玻璃窗采光,由于今天是阴天,室内点燃了若干油灯照明,屋顶正中的那个大吊灯上燃起十多盏小蜡烛,整个会议厅十分亮堂。会议厅是按照往年的惯例摆放的桌椅,包括王爷、王妃在内的所有与会者按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一排排的坐在大厅里,一般来说是地位尊崇的人坐前面,小脚色往后面坐。譬如现在王爷和王妃就坐在正中间正对发言台的位置,而主持人和发言人都到前面讲台去讲话。
刘文采坐在最后一排的工作人员席上,用一支钢笔尖的蘸水笔在写会议纪要。她捏笔的姿势像极了用毛笔的姿势——毕竟写了多年的毛笔,习惯不是短短一个月就能改过来的。
会议开始之后,工作人员都轻松了一些。张一绪凑过来看刘文采在写什么,看着她写的东西,微微笑了一下,然后轻轻说:“不用记录这么详细,几个主要发言人的发言稿我这里事先都有存稿的……你主要记那些不按稿子讲的人即兴讲的话。”
“这样啊?好的,我知道了。”
上午的会议,是各个部门的总结,这些都是事先有文稿的,所以刘文采的纪录就很简单。
《玻璃厂产量提高,年收入七千余贯》
《造船厂的快速帆船试航成功》
《葛懒路冬季作战总结》
《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展望,全民扫盲基本完成》
《王府收支情况报告》
《市舶办工作总结,对外进出口总额达一百二十万贯》
《盐场工作报告,精盐产量达两万一千担》
……
中午在食堂简单吃了午餐之后,会议继续。
下午是赵构的发言时间。
王爷首先肯定了大家在过去四年中所取得的成绩,然后用了两三个时辰的时间来展望未来。
刘文采手底下的副标题越来越多,她一边写一边想,够写好几期稿子了呢。
《先军思想》:一切以军事建设为中心。首先要裁汰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军人,其次要建立预备役体系,再次,明年开始秘密列装火药制作的手榴弹、铜炮等热兵器。最后,从之江学堂毕业生中抽调数学人才,建立炮兵指挥学校。至于部队的体制建设,还需要加强技术军官、思想辅导员等队伍建设。
《一一四三至一一四八年军事战略目标》:建立一支强大的、能挣钱的海军,主要是为商船队护航,收取保护费,还要逐步击败南海各路海匪,垄断南海护航业务。五年内,海军实现以火炮为主的装备更新。
《开发台湾纲要》:未来五年从中原引入至少三十万移民,可以采用军事掠夺的方式,也可以用购买奴隶的方式,将这些移民用于屯垦台湾。需要筹措大量粮食、衣物、农具、建筑材料,需要提前在台湾设立砖厂、铁厂、煤场等。秘密计划:开发台湾的金矿和铜矿。此项目为未来五年琉球国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攻占琉求列岛,建立一系列港口,垄断对日贸易》:今后要用中原的物资与日本的金银进行交换,然后用日本的金银采购东南亚的粮食,保证琉求国粮食安全。
《对大宋的贸易稳定增长》:主要出口品种为食盐,进口品种为陶瓷、丝绸、茶叶。三年内在香料群岛建立贸易站,采购胡椒等香料,销往大宋。
《完善法制》:《民法》、《婚姻法》在三年内完善。基本原则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对外商的保护,从而吸引更多的宋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移民流求。
《建立贸易据点》:耽罗、菲律宾建立贸易点。伺机进占耽罗、北海道全境,为将来征服日本做准备。
《教育》:完善中学教育,培养出第一批中学毕业生。建立军官学校,开始培养各类专业军官。
《工业》:玻璃制造、兵器制造。最重要的是城里标准化委员会,研发测量器具,保证各个工厂产品的一致性。
《农业》:推广种植占城稻和棉花。南方殖民地大量种植甘蔗,发展白糖工业。
《金融》:五年内实行货币改革,铸金币、银币、铜币,保证国内流通货币总量。
《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建立厦门议会,议员从公民中选举产生,不脱产。
……
虽说这是年终总结,赵构其实是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略,虽然在场的没有几个人能完全听懂。
赵构很清楚,自己是无法通过几个人的努力改变中国这个庞然大物,那么我就在中国的周边,形成一股全新的、跨时代的势力,迫使中国进行改革。
他没有言明的是,一旦琉球国吞并或者控制了日本、朝鲜,并且在南洋有了自己的贸易网络,即使被南宋踢出瓷器和食盐贸易也没关系,那时的流求工业品一定更加发达,成本更低,流求国甚至可以取代宋国,成为东亚的贸易主角。
流求国的下一步是与金国开战,初步定的时间是一一六一年,在原先历史上,完颜亮就是在那个时候大举南侵的。在此之前的十多年,流求一定要韬光养晦,示弱于敌。千万不可让金人察觉到流求的巨大威胁。一旦金兵南下,那时流求军可以迅速扩军到百万以上,在金国后方登陆,顺利的话一举灭国,不顺的话就占据东北。从此登上欧亚大陆的中央舞台。
如果可以,就完全灭了金国。之后在大陆的发展纲要也在赵构心中有了初稿,这一纲要涉及更为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改革。目前只能秘而不宣,他将和吉特秘密的完善这个初稿。
“也许,将来要和南宋不死不休呢,不知道大哥能不能活到二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