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京选,对于各地的士子来说,绝对是一场大事。尤其是庶族的士子,这是他们唯一一次鱼跃龙门的机遇。
在以士族为主的春秋两选中,想要为官,靠的是沾亲带故的推荐。而现在,不需要了,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一展风采。
这绝对是动摇士族根基最好的方式。虽然庶族的士子并没有得到士族同等的教育资源,眼界也没有那么开阔,但是从底层而来的人,往往更加的努力,对于百姓的疾苦也更感同身受。
最重要的是,皇帝也需要他们,在朝堂上与士族一争高下。许飞,就是最好的例子。
耿英作为主选,自然也能看到这一点。
在渤海一役以及四川赈灾一案中,士族的官员损失惨重,牺牲,罢官以及降级。让原本以士族为主的官僚体系出现了裂痕。
奈何现在的士族子弟,不学无术者居多。再这样下去,恐怕迟早会落得个分崩离析的下场。
耿英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翻身,奈何面前还多着个许飞。
耿英一再要求,来京士子太多,考核官难以招架,因此要所有士子都必须拿到本地郡守的举荐信才能入选。
可是许飞却认为不妥,举荐信是两选法的老路子。对庶族士子不公。
两人因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摆到皇帝跟前。
皇帝狠狠的训斥许飞,认为他不尊重丞相,也不尊重主选官。可是对于举荐信一事,却闭口不谈。
还是将二人打发回去,按原定的计划执行。
原定的计划,那便是无须举荐,只要是人,都能参加京选。
耿英无奈,皇帝训斥许飞,只是为了给他一些薄面,最后却还按照许飞得想法去办。
许飞得了训斥,心中倒是得意,他已经拿定了皇帝的想法。也就不在乎那几句话了。
只是耿英的话也十分在理。如此多的士子,要一个个的考察,确实颇为费事。
最后,二人心平气和的商定,各让一步,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考试。
以对答的优劣评定等级,而后将而后再逐一考察优异的士子。
这个办法,皇帝也很赞同。只是对阅卷时的公平性有些顾虑。
耿英说道:“既然有所顾虑,那便将所有士子的名字统一密封。由四位副选官各选五人,主选选十人,总计三十人评为甲等,而后再从这三十人中选择十人定为优异,最后由皇上从十人中选三人定为优异甲等。”
许飞听了,也觉得是个办法,便也同意。
密封的方式,让考官不知道所选的是何人,而考官自定人选则避免了在试卷中标记作弊的可能。
这样,虽然未必是绝对公平但也是现金能做到最好的了。
事情议定,便由皇帝出题,开始了考试。
一连几天,许飞都在京兆府内阅卷。
京城中的各路士子也都在焦急的等待结果。
有的人坐不住,也蠢蠢欲动。
温新一直在外围关注士子的动向。查到了好几个暗中串联的消息。
温新将消息告诉了许飞,许飞便让廷尉府的人查实。
许飞拿着证据找到了耿英,耿英看到了名单,顿时来了怒火。
“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竟敢在天子脚下犯事。”
“丞相,这些可都是士族的子弟,难道您不知?”
“许大人,难道你想要污蔑老夫不成?”
“下官不敢,既然丞相不知,那我可就秉公办理了?”
“必须秉公办理,以儆效尤!”
许飞既然得了耿英的话,自然不会手软,一连捉拿了十几人,将他们下了狱。
就这,却引来了士族官员的不满,在许飞捉拿的士子之中,有一些关系复杂,所牵扯的都是朝中的大臣。
这些人便有相继上书,弹劾许飞。
看着满天的弹劾奏折,皇帝都有些难堪了。
可是许飞却不在乎,反而带着卢奇见了皇上。
卢奇将士族的所作所为一一禀告。这才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最终,列为优异的十人被选了出来。在得到皇帝的考校之后,定出了其中的三甲。
十人中,庶族士子和士族士子各占一半。而三甲,则都是士族士子。
得到这样的结果,三方都很高兴,皇帝亲自宣布了十人的任命。
其他各个等级的士子俱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