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19

第19章 “伪”之辩

当日的授业结束后,庄子吩咐蒙仲留了下来,旋即带着后者一同来到了库房,从中翻出了他以往所著的《骈(pián)拇》、《马蹄》、《胠(qū)箧(qiè)》、《盗跖(zhí)》四篇论著。

没错,这四篇论著,全都是庄子抨击儒家思想的作品,可想而知他对儒家思想的抵触。

先说《骈拇》,骈拇即指合并的脚趾,跟旁出的歧指和附着的赘瘤一样,都是人体上多余的东西。

此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为了阐述智慧、仁义和辩言犹如人体上的“骈拇”,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余的东西;

第二部分开始攻击儒家,批评仁义和礼乐,指出天下的至理正道,莫如“不失其性命之情”,即保持本然之真情,而“仁义”和“礼乐”却使“天下惑”。

第三部分进一步攻击儒家的仁义,进一步指出儒家“标榜仁义”是乱天下的祸根,从为外物而殉身这一角度看,君子和小人都“残生损性”,因而是没有区别的。

直到第四部分,庄子才指出一切有为都不如不为,从而阐明了不为仁义也不为淫僻的社会观。

而事实上《骈拇》这篇,庄子还只是点到为止地批判了道家,而到了《马蹄》篇中,庄子则是进一步讽刺了儒家的行为。

在文中的开篇,庄子先阐述了马的天性与其生存之道: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

等到世上出了管理马的伯乐,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

然而世世代代还有人称赞伯乐为“善于管理马”。【PS:这段还举例了陶匠与木匠,用意跟伯乐差不多。】

庄子认为,黎民百姓有他们固有不变的本能和天性,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这就是人共有的德行和本能。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儿偏私,这就叫做任其自然。所以先古之人天性保留最完善的时代,人们的行动总是那么持重自然,人跟禽兽同样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人人都蠢笨而无智慧,人类的本能和天性也就不会丧失;人人都愚昧而无私欲,这就叫做“素”和“朴”。

等到世上出了圣人,勉为其难、竭心尽力地去追求所谓的仁义,于是天下开始出现迷惑与猜疑。放纵无度地追求逸乐的曲章,繁杂琐碎地制定礼仪和法度,于是天下开始分离了。

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儒家)圣人的罪过!

而到了《胠(qū)箧(qiè)》这篇,庄子的文章变得更加激烈,甚至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说法。

文中所举的例子,即「田氏代齐」,即田成子杀齐君而盗其国这件事。

田成子即「田恒」,其祖上是与宋国一样都是“三恪”的陈国的太子「陈完」,陈国灭亡后,陈完便逃到齐国,在姜姓齐君幕下担任士大夫,待等到田恒时期时,田恒谋反作乱,逐齐君而窃取齐国。

而不可思议的是,世人以及其余诸侯,包括儒家的那些圣人,此后居然都认可了田恒这个齐君。

窃取钩子这种微不足道东西的人会被处死,然而窃取了整个国家的田恒,却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诸侯,这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典故的由来。

庄子在文中讽刺儒家:(儒家)圣人告诫我们,不可以贪图不义之财,因此对于那些偷窃诸如腰带这种不值钱东西的人,必须加以处罚(窃钩者诛);但圣人同时也表示,要顺天应人、吊民伐罪,因此「窃国」成功的人,都可以用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当作借口,建立并维系他所窃得之物。

换而言之,圣人即是在保护、袒护这些“大盗”,是故,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而相比较《胠箧》攻击的是儒家标榜的仁义与推崇的圣人,《盗跖(zhí)》、《渔父》这两片,庄子直接开始攻击儒家思想的鼻祖孔子。

其中《盗跖》以「柳下季」——即「坐怀不乱(将受冻的美人裹在怀中为其取暖而心绪不乱)」的那位柳下惠——的弟弟「展跖」为主人公,借展跖与孔子的对话而对孔子做出了一系列的抨击,攻击孔子与他的思想属于“巧伪”,指责后者“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PS:记得大魏那本书作者也提过,儒家思想就是这样:我知道农事很重要,但我不会去做,因为我是君子,是“士”,是上等人,而农事是下等人做的事。】

旋即,又抨击孔子假借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即指周礼),控制天下的舆论,一心想用你的主张传教后世子孙,穿着宽衣博带的儒式服装,说话与行动矫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一心想用这样的办法追求高官厚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作盗丘,反而竟称我是盗跖呢?

然后又讽刺孔子夸夸其谈却无任何功绩,非但自己不能安身立命,就连弟子也没有好的结局——当时孔子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被人铲削掉所有足迹,在齐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围困,不能容身于天下;而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想要杀掉篡逆的卫君却不能成功,而且自身还在卫国东门上被剁成了肉酱。【PS:说实话,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的确很空洞,通篇就是标榜仁义、推崇圣人,因此始终不被诸国接纳,顶多当一块金字招牌,孟子也是。直到后来,儒家借鉴道家、法家的思想,在治国方面总算也开始有了些成绩。另外再提一句,作为儒家重要治国思想的「内圣外王」,它是庄子提出来的,载于《庄子》的《天下篇》,不过被儒家借鉴了,以至于后来儒家壮大后,有不少人以为这是儒家首创的思想。】

《盗跖》这篇,是庄子借大盗展跖的口,骂孔子、骂儒家骂地最狠的一篇,几乎全盘否定了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

【PS:其实《庄子》杂篇中还有一篇《渔父》,借故事中一位渔夫——实际上是一位无名的隐士,或者是道家所推崇的那种「圣人无名」的道家圣人——的口,较为客观地批判了儒家。但作者仔细看了看,确实感觉不像是庄子所著,尤其是文中对「孔子最后向那名渔父表示由衷尊敬」的暗写,以庄子的高傲,根本不屑于占这个便宜,应该是道家后人伪托庄子写的,所以作者就没加进去。】

这四篇论著,《骈拇》约一千两百字,分六册竹简;《马蹄》约七百字,分四册竹简;《胠箧》约一千五百字,分八册竹简;《盗跖》近四千字,分为二十二册竹简。

也就是说,庄子翻出来的逐渐,总共多达四十册竹简。

“夫子,您这是……”

将这四十册竹简通通搬到正屋后,蒙仲在庄子的示意下随意拿起一册翻了翻,却正好翻到「盗跖指责孔子」的那一部分,不由地心中一愣。

旋即,他又翻了翻其他的竹简。

总而言之,在他读诵了全部的书简后,他发现这些竹简上的论著,都是用来攻击儒家思想的。

为何偏偏挑四部攻击儒家思想的论著呢?

他不解地看向庄子。

而此时,庄子则在一块竹牌上写下几个字:你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是指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么?』

蒙仲想了想,这才回忆起方才他与诸子辩论时,可能言语有些不当,涉及到了一部分儒家思想,因而惹得这位对儒家极有成见的道家圣贤心中不渝。

“夫子。”

蒙仲拱了拱手,说道:“我知道夫子对儒家颇有成见,但我认为,儒家未必没有可取之处。”

“哼。”

庄子轻轻哼了一声,嘴角微扬流露露出几许蔑视,直到蒙仲睁大眼睛惊讶地瞅着他时,他这才立刻收起那几分蔑笑,一无既往的面无表情。

『原来庄夫子也会露出那样的表情……』

蒙仲暗自惊讶之余,口中说道:“夫子指责儒家‘巧伪’,但我认为,‘巧伪’未必就不好。……曾经薛地有一人,性格懦弱怕事。某日,薛人带着其子女外出,路遇有贼人抢掠一名商人,那名薛人便奋勇上前,帮助那名商人驱逐了贼人。

商人很感激,将薛人的事迹到处传扬,称其为勇士。待这件事传到薛人的乡邑后,或有知情人感到很是惊讶,私底下询问那名薛人道:你平日性情懦弱,何以这次如此勇敢?

薛人便回答道:当时我的子女皆在身旁,难道你要我承认他们的父亲是一个懦弱的人么?

……

事实上,这名薛人仍然懦弱,但因为子女在旁,他不得不假装勇敢,但他「伪勇」的行为,却帮助了那名商人,阻止了发生在天底下一桩恶事。”

“……”

听闻此言,庄子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同类推荐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新隋唐演义之乱世英雄

    新隋唐演义之乱世英雄

    秦琼曾充任地方上的“捕盗都头”,对造反的“勾当”几度迟疑。当“盗贼”程咬金、王伯当等人以拜寿为名在家聚义时,他出于江湖义气,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放走众人。在亲眼看到麻叔夜吃人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彻底认清隋王朝的极端腐败本质后,他自觉主动走上反抗道路。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

    大顺新天,顾名思义为“大顺朝”的“新天”,请注意,此处大顺是基于明末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所虚拟的一个封建王朝,在此世界线中,是由顺代明,具体为,顺占北京后与后金(清)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南下、统一中国。顺在灭明后休生养息,又对外扩张,扩张后之疆域大致是现实中盛清疆域。大顺后的“新天"便是本故事的主体,即“大顺天下换新天”,至于这“新天”是个什么天,“新“又新在哪里,此处不作解释。读者可发挥想象,猜想这“新天”是何意,带着问题去看这个故事,后续会为大家揭晓答案。
  • 大唐咸鱼

    大唐咸鱼

    来到武德八年的大唐,成了一个瘦弱孤儿。本来厌倦了忙忙碌碌,只想安静的做一个享受生活的咸鱼,无奈这也是要有资本的。好在有神奇的空间在手,实现财务自由,迎娶黑富美都不再是问题,带领族人实现人生价值,快意恩仇才是最终目标。让有恩于我的都过上好日子,让和我有仇的都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我,慎独,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已有三本完本作品《植掌大唐》《放牧大唐》《石头牧场》,坑品绝对有保证,觉得新书太瘦的欢迎先宰老书。欢迎来读者群:鲈鱼书友群,116088641,作者君一直都在的O(∩_∩)O~
热门推荐
  • 救疾经

    救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岚传

    剑岚传

    仙剑纯钧遭窃,天下风云涌动,作为当时的守剑人,顾辰引咎自废修为,沦为废人,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再踏仙途,更没想过窃剑的背后,连接着一个又一个阴谋……
  • 刺客堂

    刺客堂

    人前我是名保镖,人后我是位杀手,私下我还修修真,没事我还泡泡妞,做人就要随心所欲,我就是一个刺客。
  • 刑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刑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成长,法律实践日趋丰富、深入,法学和刑事法学的研究也日益精深,规范上的犯罪和刑罚存在的事实基础是什么,这一刑事法学的基本问题却没有相应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事实的犯罪和刑罚应当是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整个刑事科学知识与体系的基础。从犯罪和刑罚的本原性认识出发,探索刑事法学研究和刑罚实践发展的科学之路正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魔

    与魔

    有人喜欢袖中藏伞而伞骨当作剑,有人喜欢青楼之中唱诗歌,负心也痴情。有人喜欢倒着说话和看书,有人喜欢系着红线放纸鸢。......他们说,这皆是修行。(ps:此书已进幽州篇,欢迎品鉴)以下为幽州篇简介:愿以杀人换烈酒的酒徒。出剑尽北国最快的剑客。幽州千年以来最强的修行人,寒山镇二十三年极寒雪狱的掌教。四式虫剑,朝花道法,命蚕吐丝,阴影快刃......当然,还有主角,一段艰辛、凶险的探路史。一个在万千花朵里找出春天的曲折故事。生逢雾下,该何时当死?你好,修行者们。(本书过于平淡,慎读。)
  • 河沙场(中国好小说)

    河沙场(中国好小说)

    牛老七在县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带全家最早从老家孝感农村迁到潘镇,开了一家孺子牛餐馆旅社,并在潘镇江边办了一个河沙场,并将自己的其他家人请来为他打工。河沙场顺利办起之后,为他运沙的胡成进因觉他不大方、不义气,便从中使坏,为了利益,他让家中被胡成进看上的、急需钱来供弟弟上大学的弟媳春儿去陪胡成进,最终被弟弟牛老九发现,将胡成进从楼上丢下身亡。
  • 绝世女尊:佳妻如梦

    绝世女尊:佳妻如梦

    哪个大神干的好事!居然把本小姐穿越成乞丐婆,乞丐就乞丐吧,我认命!甚么!连自由婚配的权利都没有?被成亲就算了,居然还成了女王的女人!接着又被人算计加利用,这个是什么日子啊,我一定要反抗!我只是想做一个平凡的小米虫,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她,流浪女一枚。他,传说中的第一丑男!她,绝世容颜,只求一生一生一双人。他,妖娆邪魅,痴缠霸爱!
  •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从赞美、批评、拒绝、说服等方面详尽地阐释了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之道,教你如何做到赞美的同时不显阿谀、批评的同时不显刻薄、拒绝的同时不显冷漠。本书将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处世难问题:如何掌握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 系统逼我做超人

    系统逼我做超人

    别人的系统给个无敌金手指啥的,而且还附带撒娇卖萌暖被窝。这个破山寨系统倒好,除了给点辣条就是棒棒糖,没事还威胁吃不完就滚回去重修……什么浪漫满屋,都与我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