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04

第4章 家境

当日,长老蒙荐便跟着蒙仲来到了后者的家中,意在说服后者的母亲葛氏,让她允许自己的次子蒙仲离开身边,前往侍奉庄子。

蒙仲的家亦在乡邑内,没过不久老小二人便到了。

当蒙荐与蒙仲二人来到后者的家中时,蒙仲的兄长蒙伯正在院内修理家中的木质拉车,不经意抬头一瞧,刚好看到弟弟蒙仲的身影。

他正要开口打个招呼,却忽然看到弟弟蒙仲恭敬地将族内的长老蒙荐迎入院内,竟不由地愣住了,攥着木锤竟傻在当场。

『你倒是问候一声啊。』

蒙仲暗地都替兄长感到着急,在旁提醒道:“阿兄,荐长老来了。”

“哦哦。”蒙伯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放下手中的木锤,躬身施礼:“小子蒙伯,见过长老。”

“好好。”蒙荐拄着拐杖笑吟吟地点了点头。

虽然蒙伯的反应很迟钝,换做其他不熟悉前者的老人,怕是会因此而生气,但蒙荐很了解这个小辈,知道他性格憨厚、老实木纳,因此倒也不会见怪。

不过在心底嘛,他越发觉得蒙伯不如其弟蒙仲。

你看,明明兄长蒙伯要比弟弟蒙仲年长五岁,个人也要比弟弟高出一个半脑袋,身体长得颇为壮实,但此刻兄弟二人皆在长老蒙荐面前,兄长却唯唯诺诺、拘谨不安,反观弟弟蒙仲,却是守礼持重、落落大方。

如此也难怪蒙荐更加看重蒙仲。

可能是察觉到蒙伯见到自己后显得颇为拘谨,蒙荐便走上前与他随便扯了几句,先是问了问蒙伯正在修理的那辆拉车出了什么状况,然后又称赞了后者几句,总算是让蒙伯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

此时蒙荐这才开口问道:“孩子,你母亲在家中么?”

蒙伯点点头正要说话,北侧的正屋内刚好出现了一名盘着发髻的妇人的身影,用带着困惑的表情看向院中,待看到站于院内的蒙荐时,这名妇人连忙迈步走了出来,欣喜地招呼道:“长老来了?……这俩傻孩子,长老来了也不跟为娘说一声。”

她用责怪地语气对蒙伯、蒙仲兄弟二人说道。

这位妇人,即是蒙伯、蒙仲兄弟二人的母亲葛氏,方才她本在屋内缝补衣服,忽然听到院内传来说话的声音,遂站起身好奇地朝着院内瞅了瞅,没想到竟然瞧见了蒙荐长老,是故连忙出屋。

“老夫也是才到。”

蒙荐笑呵呵地摆摆手,表示并不关兄弟俩的事。

见此,葛氏便向蒙荐行礼,旋即带着几分欣喜试探道:“长老今日前来,莫非是为了前几日妾身向宗族乞求的那件事?”

“啊?”

蒙荐张了张嘴,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竟不知该回应什么,那发窘的神态,让蒙仲在旁看了强憋笑容。

好在他终归还没老迈到健忘的程度,在稍许回忆了一下后,便立刻想了起来,连忙说道:“不错不错,老夫今日专程为此事而来。”说罢,他还怕葛氏不信似的,又补充道:“有关伯儿婚娶的事嘛,老夫记得的。”

不过在说完之后,他朝着蒙仲使了一个眼色,想来是希望后者莫要拆穿他。

“这几日妾身一直在等着宗族的回应呢。”

葛氏虽然感觉蒙荐长老的神态有点奇怪,但也没有细想,欢欢喜喜地将后者迎到正屋屋内。

正屋,即一户人家家主所居住的房屋,在一座院舍内的地位最高,自从蒙瞿战死后,葛氏便独自寡居在此,至于蒙伯、蒙仲兄弟二人,此前都跟母亲睡在一起,但待等兄弟俩长到八九岁的时候,便按照俗礼,搬到院子东侧的屋子居住。

至于院内西侧的屋子,目前则作为厨房以及堆放木柴、杂物的柴房。

虽是正屋,但屋内的摆设却极为简单,大概三丈方圆的屋内,正中央铺着一张草席,草席上摆放着一张方方正正的木质矮桌,矮桌的木料不得而知,不过看上面那一道道开裂的痕迹,不难猜测这张矮桌怕是已有些年岁,可能比蒙仲的年龄还要大。

在屋内的角落,摆放有两只半人高的瓦缸,想来是盛放谷麦粮食用的。

而在北侧墙壁的靠墙处,还摆着一张小案,案上摆放着几尊泥像。

这几尊泥像称作「尸」,代已故的蒙舒、蒙瞿父子享受葛氏与蒙伯、蒙仲兄弟二人的供奉。【PS:尸最早就是专门指代替已故的先祖受后人供奉、祭祀的‘代替物’,有用活人代替的(一般是孙辈的小孩),也有用泥像代替的,到后来,才演变成神主牌,即灵牌。所谓的尸体,其实应该是屍体,屍才是专门用来指代已死之人的字。】

泥像总共有三尊,分别指代蒙舒、蒙舒之妻,以及蒙瞿,即蒙仲的祖父、祖母以及父亲。

当看到那张小案上干干净净,且三尊泥像面前的瓦盆中供奉着一些饭菜、鲜果,蒙荐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在孔夫子过世一百多年后的当今,儒家正逐渐成为显学,虽然各国君主未必会真心选用儒学作为强大国家的思想主张,但儒学中的一部分思想,比如孝道,早已在中原各国传播开来,成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之一。

今日瞧见葛氏在平日里一丝不苟地供奉着公婆与丈夫,蒙荐心中很是赞赏,连带着对葛氏的评价,亦更为提高了几分。

在屋子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扇小门,通往东西两侧的内室。东边的内室,早先是蒙仲的祖母华氏居住的,葛氏则住在西侧的内室。

后来华氏过世,葛氏因在西房住习惯了,也就懒得再搬到东房,索性就将东房当做了杂物间,将公婆以及丈夫曾经所使用的家具、箱子,那些虽然陈旧却又舍不得丢掉的东西,通通堆积在这里。

顺便一提,蒙瞿生前所使用过的皮甲、兵器,亦被葛氏珍藏在东房内箱子里。

“长老请坐。”

葛氏请蒙荐在尊位入座。

世俗的规矩,北为主位,是主人的座位,而中原普遍以左为尊,因此主人左手边(即东位)便是尊位,西位次之,最末是南位。

葛氏如今虽然是家中的女主人,但蒙荐的年纪比她大,且在族内的地位也比她高,因此按照礼数,她不应当坐在主位,而是应该坐在西位,作为对蒙荐的尊重。

在蒙仲的搀扶下,在矮桌旁东侧的位子跪坐下来,同时他用左手手指轻轻敲了敲矮桌的靠南部分,显然是示意蒙仲在南位坐下——毕竟蒙仲在这里年纪最小嘛。

而此时,蒙伯已按照母亲的吩咐,端来了一碗热水,双手捧着送到蒙荐面前,结结巴巴地说道:“长、长老,请、请喝水。”

他那拘谨的表情,看得在旁的葛氏心中直着急。

“好,好孩子。”

蒙荐称赞一句,端过碗喝了一小口。

期间,蒙伯则被母亲葛氏叫到身边,跪坐在母亲身侧。

葛氏没有注意到蒙荐方才示意蒙仲坐下的小动作,见小儿子蒙仲亦在矮桌旁坐了下来,她便说道:“仲儿,为娘与长老要商量一些事,你到屋外去玩耍片刻吧。”

蒙仲闻言笑着说道:“娘,不就是兄长的婚事嘛,就让孩儿在旁听听嘛,说不准孩儿还能给出出主意呢。”

一听这话,葛氏微微有些犹豫,毕竟相比较老实木纳的长子,的确是次子蒙仲聪明机灵,因此平日里有很多事,葛氏虽然不会瞒着长子,但是却会更多地与次子商量。

可是婚娶这种事,对于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这还为时过早吧?

想到这里,葛氏正要板着脸将小儿子赶出来,然而蒙荐却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就让这孩子在旁听听吧,毕竟这孩子也十岁了,再过五年啊,就该轮到他成婚了。”

长老都这么说了,葛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当蒙仲不存在,与蒙荐商量起有关于他长子蒙伯的婚娶之事。

在这个年代,庶民以及士级贵族家的男子,一般会在一十五岁时就娶妻成婚——要是上层贵族家的嫡子,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联姻对象,就有可能先纳妾,等有合适联姻对象的时候再迎娶嫡妻正室——从此之后便可视为成人,承担起这个小家的责任。

而今年,蒙伯已年满十五,因此前间日,葛氏便到宗族内,拜托宗族为他的长子张罗一门婚事。

此时男女婚事,基本上是凭父母之命、族老之言。

虽说蒙氏一族内部其实就有年轻的未婚女子,但鉴于「同氏不婚」的原则——最初是「同姓不婚」,后来慢慢放宽为「同氏不婚」——蒙伯与族内那些年轻女子是无法成婚的,他只能迎娶其他家族的女子,比如兄弟俩的父亲蒙瞿,就娶了葛氏这位葛氏一族的女子为妻。

而家族间族人的通婚,主要就靠宗主蒙箪、宗祝蒙荐等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与其他家族提亲说项。

不受长辈、父母认可并且祝福的男女若是擅自结合,即称苟合,是为世道所不容许的。

同类推荐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大汉帝祚

    大汉帝祚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正值邓艾克江油时,刘谌竟意外得了一窍魂,思维大变!他不再思谋以死殉国了,他开始思谋如何复兴大汉帝祚……也学人家建个群(246768677)
  • 隋末之群英逐鹿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业十二年,李密虎踞中原,窦建德雄霸河北,李渊盘踞太原野心勃勃,大隋王朝已是千疮百孔,覆灭似乎已经是必然!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隋炀帝杨广之子的赵王杨杲站了出来,手握超级武将系统,战李密,灭李渊,重整大隋江山,问乱世群雄谁敢与之争锋?
  • 最牛锦衣卫

    最牛锦衣卫

    【新书《爆笑酒楼》上传,求收藏推荐打赏!!!】挥墨泼毫,写不出繁华散尽梦依旧。刀曰绣春,斩不断众生多情恩怨仇。孤楼远望,醉看一缕风月,红颜舞,两分寂寞,三分柔情,五分苦寒锁千秋。长歌送晚,戏说十里黄昏,笑天下,谁人知我,踏破江河,七尺青锋荡九州。大明弘治末年。一位才子不爱吟诗作赋,却擅巡查缉捕,只身入锦衣,手藏绣春刀,破获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以刑名入手,步步高登,立于朝堂。随着一名锦衣卫子弟,再现明王朝那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争。文官说他是士林败类,锦衣卫说他是武夫骄傲。可是不着调的正德皇帝却........QQ群:292752417入群需验证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热门推荐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史上最强归来

    史上最强归来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通俗点: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书友群:442038609
  • 快穿之反派轻点抱

    快穿之反派轻点抱

    系统001为了不被抹杀,去到各个位面完成任务,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摆脱操控,彻底成人!然而,现在的反派都好难撩啊,001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为其鞍前马后。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终于得到反派一颗真心,毫不犹豫,丢下复制体跑路。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完成任务,成为人的时候。。。。。。某人温柔一笑:“怎么,撩了就跑,想不负责任吗?”她泪眼汪汪:“怎么会呢,哪敢啊”“那就负责吧!”
  • 柳传志商业智慧

    柳传志商业智慧

    柳传志的成功之路为不同行业的经营者所羡慕,他的成功实践和精彩的理论成果都给了大家深深的启发和指引。本书以柳传志和联想公司的历程为主线,结合联想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商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品牌、融资、用人、服务等加以深入细致地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和管理技巧,获取宝贵的经验。
  • 厘米学院(厘米秀官方小说)

    厘米学院(厘米秀官方小说)

    一个孤独热切的少年,带着一只神秘慵懒的猫,加入了一家魔法和战斗并存的学院,从此掀开了浩瀚壮丽大陆一角,这里有最激荡人心的友情和爱情,最浩瀚的星空和未来,还有隐藏在黑暗深渊中挣扎的怪物,浓雾中行走的未知怪物,还有那深海中掀起的巨浪……小少年,快跟我们一起,去追逐最瑰丽、壮阔的梦想吧!
  •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历劫三世半,终于回到神界,却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了。冉研站在高处,说道:“你们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因为你们还不够格!”众人:……“发啥子神经,这是神界,谁不知道你名字似得,还有,你踩的是我的本体,你给我下去!”冉研跳下山,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道:“拜拜了您嘞!”【无cp】
  •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她是21世纪第一杀手,一双异瞳,傲视天穹。一朝穿越,沦为将军府废材傻女,当这双绝世异瞳在这世间重新睁开,风云变幻,乾坤颠覆,天命逆改!她手撕渣男,脚踩白莲,坐拥神宠,掌控神器,秒天炸地,走上巅峰!只是…一个不小心,被一只傲娇又毒舌的妖孽缠上。日日虐心(腹黑),夜夜虐身(强宠),虐完还要求负责?做梦!
  • 快穿之绝世宿主

    快穿之绝世宿主

    身为除了吃喝玩乐就喜欢宅在家里的女主,曲艺希,在某天被一个系统砸中,成功成为穿越三千世界的攻略者,在各种各样的美男面前,她是否还能保持万年不变的单身贵族?【“希宝,你是我的!”霸道的占有欲,“希宝,希望你明白,除了我,没人能陪伴你左右!”“希宝,攻略我,或者,我攻略你,结局都一样,你只能是我的!”】曲艺希:“……”超级自恋又变/态的对象?她很嫌弃的好不好?!PS:女主性格不定,内心戏很足,男主均为同一人!!不虐~喜欢的扣个评分加收藏哟!欢迎吐槽~~新人开坑!
  • 人间帝仙

    人间帝仙

    古老的墓地传闻有仙埋葬,世上从此再无仙。一位从墓地走出的少。誓要成为人间帝仙。
  • 忘忧草

    忘忧草

    人是情感动物,在我的这部书中,我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我的一种思念、一种理解、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创作的客体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