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06

第6章 庄子居

三日后,长老蒙荐命家仆驾驶马车,载着他与蒙仲前往庄子隐居之地。

此时的车厢内,除了蒙荐与蒙仲以外,还有蒙虎、蒙遂这两名蒙仲关系极好的小伙伴。

其中,蒙荐对亲孙儿蒙遂亦有类似的要求与期待,即希望蒙遂亦有幸能拜入庄子门下,至于蒙虎嘛,这小子纯粹就是因为有趣而去凑热闹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逃回家族。

庄子的隐居之地,位于「夏邑」与「蒙亳」两地之间,在临近「浍水」上游而远离道路的地方,那一带附近有许多竹林、树林,环境优美,是鲜有人迹的僻静之地。

估摸在经过了两个余时辰的赶路后,马车来到了一片密集的竹林,在竹林内,有一条用碎石铺成的小径,马车沿着这条小径徐徐向前,片刻工夫便来到了庄子隐居的庄园——姑且就称作庄子居。

片刻后,马车在庄子居前的空地缓缓停下,长老蒙荐与蒙仲、蒙虎、蒙遂三个小家伙,依次步下马车。

此时,蒙荐整了整衣冠,旋即转身对三个小家伙叮嘱道:“切记,莫要失礼。”

见蒙仲三人点了点头,蒙荐便拄着拐杖,领着他们朝庄子居的门户走去。

庄子居的外围,那是一堵用泥土与石头堆砌的院墙,迎面有一扇破旧的木门半敞着,虽然院门的上方钉着一块陈旧的木块,可能是作为类似匾额的作用,但是木板上却空无一字,什么都没有刻写。

所以说,这玩意是到底干嘛用的?

蒙虎眨了眨眼睛,已渐渐感觉到眼前这座庄园有几丝怪异。

径直走到了那扇半敞开的院门外,蒙荐稍稍一推门户,那扇木门便吱嘎嘎地敞开,将院内的大致呈现在诸人面前。

但未经主人允许擅自入内实属无礼,虽然此刻院门敞开,但蒙荐却不敢贸然领着诸子进入,遂站在门外喊了声:“有人吗?老夫蒙荐,特来拜会庄子。”

话音刚落,院内不知从哪走出两个身影,皆是与蒙仲几人年纪相仿的半大小子,他二人在低语了几句后,便有一人疾步走向院内一间房屋,而另外一人,则赶忙走向院门处,朝着蒙荐躬身施礼,口中恭敬地说道:“此处乃庄夫子闲居之地,不知您有何贵干?”

蒙荐闻言微笑道:“老夫乃是蒙氏的蒙荐,特来拜会庄夫子。”

一听这话,那名少年脸上的讶色更浓了,赶紧走出院门再次拱手朝着蒙荐拜了一下,口中说道:“小子乃乐氏之族子「乐(yuè)进」,拜见蒙氏长老。”

“好好。”蒙荐笑着点了点头,似乎是在称赞这个少年守礼。

事实上在商丘一带,蒙氏、葛氏、乐氏、华氏等大家族间皆互有通婚,甚至在某些政治向问题中,诸家族基本是同进同退,是故这名叫做乐进的少年,对待蒙荐才如此恭敬。

“老夫为你等介绍一下,这三人乃是我蒙氏族子,蒙仲、蒙虎、蒙遂。……望你四人日后多多亲近。”蒙荐笑着介绍了蒙仲、蒙虎、蒙遂三人。

“谨遵长者之命。”

乐进瞧了一眼蒙仲三人,眼眸中闪过几丝异色,但终归还是老老实实回应了蒙荐的期待,这让蒙荐对此子印象颇好。

待四个小家伙彼此行礼之后,蒙荐又询问乐进道:“乐进,庄伯现下可在居内?”

他口中的庄伯,即服侍庄周的老仆人,也是这座住居现如今的实际打理者,论年纪比蒙荐还要年长十余岁。

但事实上,这位‘庄伯’其实并不姓庄,而是姓「向」,亦是子姓之后,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位老人自愿放弃家族姓氏,前前后后服侍了庄子几十年,是目前庄子最信赖的人,是故才被尊称为庄伯。

“在的。”乐进点点头说道:“方才小子见长者前来拜会,已让族兄代为通传,相信庄伯片刻后就会……”

刚说到这,他见蒙荐抬起头看向他身后,遂下意识地转头观瞧,果然瞧见院内深处有一名老者正几步走向这边。

显然,那位老者即是庄子最信赖的家仆,庄伯。

见此,蒙荐主动迎上前去,一边行礼一边笑着说道:“贤兄别来无恙,蒙荐这边有礼了。”

“诶诶。”

被称作庄伯的老者连忙走上前来握住蒙荐的双手,口中说道:“老朽如何当得起蒙宗祝这一礼……”

事实上,蒙荐与庄伯早在二三十年前便已相识,记得当时蒙氏一族还邀请庄子前往家族的乡邑赴飨礼,不过自从庄子遁世隐居之后,二人就很少再有往来。

在一番寒暄之后,庄伯面带笑容地问道:“贤弟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说话时,他的目光瞥了几眼立于蒙荐身后的蒙仲、蒙虎、蒙遂三人,眼眸中露出几许恍然之色,显然大概已猜到蒙荐的来意。

而此时,蒙荐则拱手说道:“贤兄,敝氏的嫡孙蒙达,前几日因为得知其母近日身体有恙,日夜记挂,是故才不告而别回族侍奉其母。事先未曾呈报,还望贤兄莫要见怪。”

庄伯似笑非笑。

作为庄子居的家令(管家),他当然知道蒙氏嫡孙蒙达不告而别的事。

但说实话,他对此并不在意——毕竟这些年来来去去的其他家族子弟实在太多了,又岂是只有那蒙达一人?

至于这座庄院的主人庄子,那就更不会在意了,就像蒙达所说的,他在庄子居住了两年,但保不准庄子从未在意过,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他这个人的存在。

用庄伯的话来说,他的主人庄子,此时已经沉浸在「道」的境界内,几乎不会再被世俗的人或事物影响。

但话说回来,既然蒙荐以「孝道」作为借口来掩盖蒙达不告而别的原因,纵使庄伯心中很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也不会拆穿,反而顺着蒙荐的话,心口不一地称赞了蒙达几句,大概是称赞孝顺之类的。

而在告罪之后,蒙荐就顺利正常地推荐了蒙仲、蒙虎、蒙遂三人,希望这三名族子代替蒙达侍奉庄子。

看了看蒙仲、蒙虎、蒙遂三人,又看了看蒙荐,庄伯颇有负担地笑了笑。

不得不说,诸家族派来子侄侍奉庄子的这份善意,历来让庄伯颇感负担,因为他很清楚这些家族的目的,也清楚这些家族终归不能在他主人庄周这边达成心愿。

在庄子居呆了两年却仍未能被庄子收为弟子的,其实也并非特例,有时候庄伯真恨不得直接告诉那些家族:不要再派你族内的子侄过来了,我家主人不需要,并且,也不会再收弟子。

但这些直白的话,庄伯却不好直说,毕竟他也不希望得罪这些家族。

而就在这会儿,在北侧的正屋内,走出一名老者。

只见这位老者身穿着皂青色的布袍,手中拄着一根拐杖,拐杖上还用绳索系着一只两拳头大的葫芦,心无旁骛地徐徐走向院门。

“夫子。”庄伯拱手行礼,旋即问道:“夫子到何处去?”

显然,这位穿着皂青布袍的老者,即是庄周,只见他在听了庄伯的询问后,亦不开口回答,只是抬起左手,用左手食指斜指了一个方向,继而竟目睹了蒙荐与其余诸人,就这样从旁边走过。

见自己竟也被忽略,蒙荐脸上亦有些挂不住,连忙拱手施礼道:“鄙人蒙荐,见过夫子。不知夫子可还记得鄙人?”

庄子闻言停下脚步,转头看了一眼蒙荐,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也不晓得究竟是想表示记得蒙荐,还是单纯回应蒙荐对他的行礼。

在点完头之后,他就自顾自离开了。

在此期间,无论是乐进,还是蒙仲、蒙遂、蒙虎三人,都没能让他的目光停留哪怕一瞬。

看着庄子离去的背影,蒙荐长长吐了口近乎被无视的郁闷之气,略带苦笑地对蒙仲说道:“你看,的确有必要事先做做‘功课’吧?”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目视着庄子走远。

最近三日,他都住在长老蒙荐的家中,由后者专门给他以及蒙遂做‘功课’,而这所谓的功课,即了解、熟络庄子那乖僻、自闭的性格与处世态度,以便对症下药。

“有把握么?”蒙荐又问道。

此时庄子的背影已从院门处消失不见,因此蒙仲便收了目光,点点头说道:“小子尽力而为。”

见此,蒙荐开怀大笑,拍拍蒙仲的肩膀说道:“好,若你能成为庄夫子的弟子,老夫定来为你庆贺!”

这话一说,庄伯、乐进二人皆面露惊愕之色。

要知道近二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成为庄子的弟子,但迄今为止非但没有一人成功,甚至于,这些人甚至从来都没被庄子所注意到。

而现如今,蒙氏的长老蒙荐,竟然如此看好那个叫做蒙仲的小子?

想到这里,庄伯笑呵呵地说道:“贤弟,看来你对此子期待甚高啊,然而,莫怪愚兄泼你冷水,想要成为我家主人的弟子,可没有那么容易……”

听闻此言,蒙荐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变,左手搭在蒙仲的肩膀上,目视着庄伯笃定地说道:“不!此子定然可以!……贤兄想与愚弟打个赌么?”

“……”

见蒙荐竟然如此笃定,庄伯心中浮现几丝错愕,转头目不转睛地打量起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来。

凭他个人感觉,这个叫蒙仲的小子虽看似稳重谦逊,但单凭这些,可不足以引起他主人的主意。

还是说,此子眼下锋芒内敛?

捋了捋髯须,庄伯若有所思。

虽然他并不相信蒙荐那盲目自信的话,但蒙仲这个名字,他却已经牢记心中。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重生之赵武天下

    重生之赵武天下

    宿醉醒来,他回到了二千多年前的赵国;君父薨逝,大臣交恶,五国压境,少年即位就面临死局;三胡威逼,中山挑衅,秦齐挑唆,困难面前他夜不能寐;韩女吴娃,齐燕佳丽,都在他的生命里走过。但是,他的志向,却是整个天下!
  • 王朝盛世寂如画

    王朝盛世寂如画

    王远,一名普通小员工,被一辆卡车撞死,当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国之君!更神奇的是,他还有一个神奇的系统。皇帝养成系统——你值得拥有!
  • 风暴大唐

    风暴大唐

    唐朝是个不错的穿越对象,很多人来了,都能混得不错,杨一夫带着系统来了,随着一个个系统被点亮,杨一夫的人生开启了迎娶大唐白富美、走上第二个人生巅峰......开局就是玄武门,李世民,住手!
热门推荐
  • 我要出山做大佬

    我要出山做大佬

    一个修行千年的老妖精,活了几千年,却因驻颜有方,水灵得像个十八岁的大姑娘。
  • 老公今天又吃醋了

    老公今天又吃醋了

    上一世的迟姝颜活的憋屈,明明是个大富大贵的命格,却被人‘借运’,福气变霉气,一手好牌打烂,家破人亡,亲戚霸占瓜分财产,高考考试被人举报作弊,前途尽毁。而她还傻兮兮的对策划一切的始作俑者好友感恩戴德。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点破这一场骗局,收她为徒。迟姝颜恨,浴火重生,成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杀尽所有黑心肠的人,因此也断了自己的生机。重生一世,她带着上一世的记忆又回到高考前。这一世的她身负异能。她发誓将上辈子害她家破人亡的人全部踩在脚底。只是仇还刚报没多久。有一天摸到一个商圈大佬,竟然看见自己乖乖跪在大佬面前叫爸爸。迟姝颜震惊脸:我未来到底混的多掺?祁臻柏,帝都权势滔天,根基深厚祁家的掌权人,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长相俊美,性格冷漠,手段铁血强势,贵市排名第二的单身汉,哪哪都好,唯独体弱多病,被医生断定活不过三十岁。前世一生定格在二十九岁。然而今世,遇到她开始,就有些不同了。
  • 闻到烟味的贼

    闻到烟味的贼

    我正要按第二次铃时,门就开了。我原以为会见到卡尔·拜勒曼,结果开门的却是一名发色淡金、表情严肃的高颧女子。这女的看来像个一辈子苦命又不肯认命的苦但。我报上姓名,女人点点头说:“是的,罗登拔先生,卡尔正在等你。他现在正在图书室里看书,我不能打扰他,麻烦你到客厅坐一下,喝点咖啡,卡尔再——”她看看表,“再十二分钟就好了。”再十二分钟就正午了,卡尔就是要我中午到。我从纽约搭火车,再从车站坐计程车过来,由于接车顺利,结果早到了十二分钟,看来我得呆呆地空耗这十二分钟了。
  •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只要你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那越来越弱的呼声;你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高尚的事业就徘徊在你的周围,只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远有机会去开创。本书引导您发掘潜能,心动行动,战胜自我,荣获成功!
  • 冰山校草太难惹

    冰山校草太难惹

    某一天,喝醉了的柳涵嫣偷溜进了温宇墨他的房间。当温宇墨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自己房间里,那一只偷偷喝酒的小猫。醉了的小猫,当着温宇墨的面跳起了“脱衣舞”,只不过被脱衣服的那个人,不是喝醉了的柳涵嫣,而是他温宇墨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关东第一点心

    关东第一点心

    香木镇谷香园掌柜谷三绳一般是不在果子铺中出现的。谷香园是香木镇唯一的点心作坊,除了作坊,还有三个铺子。一个铺子就在谷香园门口,叫谷香园一铺子。一个铺子在香木镇西的官道十字路口,那儿有一个杂货大集,逢双日子必有集。谷香园二铺子紧靠路口。最后一个铺子没在香木镇,开在了香木镇北松花江的鸟河码头。这个铺子没叫谷香园三铺子,叫云香果子铺,但铺子的木头匾上有谷香园的梅花篆字的印章。谷三绳的三个铺子让他三个闺女掌管着。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是谷三绳给他三个闺女的陪嫁。
  • 诸天大仙帝

    诸天大仙帝

    风雷不断,云雪遮月。体内神魔各执一方,一介农家子弟扭转乾坤。上九天,堕幽冥,机缘助他逆天成长。破凌霄,斩沧海,斗志令他势不可挡。九世灵体聚一身,十世归一铸神体。各方异主蠢蠢欲动,他自挽狂澜于既倒。谁言万般天注定,我自为王我为帝。一念沧澜,万物归一。锦袖一挥,诸天我为帝。
  • 红颜·蓝颜

    红颜·蓝颜

    关于忘记与回忆,离开与回归,撕裂与弥合,清醒与幻觉,身体与灵魂,背叛与忠贞,欲望与爱恨厮缠。作者用一封又一封的情书,串联起整个的故事。
  • 狼人

    狼人

    《狼人》写猎户李友善上山打猎时救了一只小狼崽。母狼知恩图报,在李友善一家遭难的时候,它冒着危险救了他们不满三岁的儿子铁蛋,并叼回山里抚养。历尽千辛万苦,母狼终于把铁蛋养活养大。铁蛋从小吃狼奶,又受狼的熏陶,具有鲜明的狼性,既聪明、勇敢而又诡异、狡诈。生活在狼群里,他人小胆大,敢在老虎面前大喊大叫,敢和豹子在树上周旋,敢与黑熊贴身打斗。回归人类后,铁蛋不懂得人情世故,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头一天刚回屯子里就抢了人家的羊;闯进地主家里强行裹了少奶奶的奶头;毫无人性的把自己的爹爹咬伤;跟仇人家的狗成为了好朋友;刺杀了一个又一个日本鬼子。每当铁蛋遇到了危险,他的狼妈妈总会神出鬼没的及时出现。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