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8900000073

第73章 初至赵国

『PS:今天码字晚了,因为作者把一只手剁掉了……』

————以下正文————

从宋国前往赵国,就势必要经过魏国或者卫国,从景亳出发也是一样。

魏国与宋国目前仍是敌对状态,是故,宋国使者李史便带着蒙仲等人走穿越卫国的这条路,即「景亳--曹县--定陶--菏泽--濮阳--阳晋」这条路线。

事实上,卫国与宋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因为在宋王偃与赵王雍的“私盟”中,卫国是赵王雍默许可以由宋国攻取的国家,只不过是因为齐国的威胁太大,宋王偃暂时搁置着「攻伐卫国」的这桩事而已——既然宋卫战争还未打响,因此卫国与宋国的关系倒也没有差到极点。

大约是在五月份,蒙仲等人护送着士大夫李史来到了卫国的「阳晋(邑)」,阳晋属卫国的邑城,但又与赵、魏两国接壤——往西是魏国,往东北方向则就是赵国的领地。

从阳晋往东北方向,不远处即是赵国的边境要塞「刚平城」,这是昔日赵国君主「赵敬侯赵章」为了攻略卫国时而修建的,此后不久,魏齐两国便因为「赵国伐卫」一事而对赵国宣战,且刚平城亦被齐魏联军攻陷。

但在两年后,趁着齐国攻伐燕国之际,赵敬侯又联合魏韩两国讨伐齐国,一年后又败兵攻伐魏国与卫国,再过一年,再打齐国,一步步稳固了当时赵国的新都「邯郸」的地位。

世人都说,赵敬侯不修德行,尽情享乐,起居饮食没有节制,处罚杀戮也没有标准,可偏偏在赵敬侯在位的十几年里,赵国军队胜多败少,外无邻国侵略之患,内无群臣作乱之忧,这都是因为赵敬侯知人善用。

五月初九,李史抵达刚平,手持宋国的符节,带着蒙仲等人顺利通过了刚平城,旋即继续往北,在刚平城北的渡口渡过了大河(黄河),抵达了河北之地。

此后折转方向朝西北而行,又用了近二十日的光景跨越洹水、漳水,最终抵达了赵国的都邑,邯郸。

关于邯郸的命名,历来有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最有气势——即日出日落之地。

不难猜测,当年赵敬侯将赵国的都城迁到邯郸时,他心中是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的,只可惜这份雄心壮志最终被中山国所阻——中山国这个嵌入赵国版图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历代赵国君主实现霸业的拦路石,也难怪历代赵国君主都将中山视为必须除掉的对象,哪怕是当今的赵国君主赵雍。

五月三十日,在一队赵卒的护送下,李史领着蒙仲等人进入了邯郸邑。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识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无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规模,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难道这里居住着上万户人么?”

在得知了邯郸的规模后,蒙虎吃惊地叫道。

而事实上,邯郸的居民远远不止上万户,而是有着几万户的规模,因为它是当今世上与齐国都城「临淄」并称的两个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记得曾经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婴)」出使楚国时,因被楚王笑称“齐国无人”而笑着说了几句用来形容临淄的词,比如“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等等。

而这些词,用来形容邯郸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因为邯郸的规模就如同齐国的临淄。

蒙仲、蒙虎等人刚进邯郸城时,却瞧见街道上人水马龙、人来人往,简直堪称人无立锥之地。

别说蒙仲、蒙虎、蒙遂这些小辈,就连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仿佛是来到了世外之地。

好在一行人举着宋国的旗帜,且又有护送的赵卒为他们开道,一行人这才顺利地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驿馆的驿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据说也以赵为姓氏,这位赵驿长出面接待了李史,将他与蒙仲等卫士都安顿在驿馆内。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在下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赵王?”那位赵驿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国并无‘赵王’,唯有赵君与‘主父’,不知尊驾想见哪位?”

是的,虽然宋王偃与惠盎,包括入宋国为相的仇赫,皆口口声声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国却是当世唯一一个还未称王的强国。

原因在于当年魏国国相公孙衍促成「五国相王」时,赵国以及其君主赵雍虽然受到了魏国的邀请,但赵雍本人却表示赵国还未有称王的资格,甚至于,他非但没有称王,反而自降一级,自称为「赵君」,同时也命国人称呼他为「君上」——虽然像魏、秦、齐等国家皆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雍是自称为君的。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在听到赵驿长与李史的对话后,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蒙仲曾经想劝说宋王偃的原话,但由于当时宋王偃早已自称为王,于是他便省下了“缓称王”这一句,没想到,国力远比宋国强盛的赵国,其君主赵雍却能忍住“称王”的欲望,以一副谦逊的态度面对诸国,由此可见,这位赵王恐怕是有着极大的野望。

但是,那个“主父”是怎么回事?

蒙仲不解地听着那名赵驿长的解释,在经过后者的解释后,他这才得知,原来“主父”指的即是赵王雍;而“赵君”,即是赵雍册立的新君赵何。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如今的赵君。

而赵雍本人,则自称“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宫」,指挥前线的军队征讨中山国。

“请尊驾代为上禀,宋使请见赵君。”

李史不失礼数地说道。

事实上,李史其实想见的只是赵雍,而并非赵国如今的君主赵何,但考虑到赵国日后终将由赵何来治理,李史当然不能无视这位的存在,径直前往沙丘行宫去见赵雍,否则岂不是平白无故地就得罪了那位赵国的新君?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立即通禀此事。”

赵驿长客气地与李史等人告辞。

在这位赵驿长告辞前,蒙仲曾询问他道:“驿长,请问邯郸城内可有一位叫做「田不禋(yīn)」的宋人?”

李史闻言颇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便并没有插嘴。

“田不禋?”

赵驿长很惊讶于蒙仲这名“宋使的护卫”居然会擅自开口询问,但见宋使李史没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什么,在仔细思忖了片刻后,便回答道:“莫非是「公子章」身边的家臣?”

他口中的公子章,即赵雍的长子「赵章」,当今的赵君赵何,乃是赵雍的次子。

“正是。”

蒙仲点点头。

赵驿长点点头,旋即告诉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内,这个鄙人还真不知。不过,据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宫,与主父一同征讨中山国,想来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此刻多半亦在沙丘行宫……”

“这样啊,多谢赵驿长。”

蒙仲有些失望。

原来,在他们从景亳启程前来赵国之前,惠盎曾将一封书信偷偷塞给蒙仲,并对他嘱咐道:“到了赵国,你便带着为兄的书信,去拜访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国时,作为交换前往赵国出仕的士大夫,据说现如今在赵王雍的嫡长子「公子章」身边,此人与为兄有几分情面,你拿着这份书信去,他会善待你们的。”

因此,在抵达邯郸后,蒙仲第一时间就想去拜访那位田不禋,毕竟此人在赵国呆了数年,若他蒙氏一族想在赵国立足落户,少不了需要此人的帮助。

没想到,此人并不在邯郸。

随后,因为闲着无事,再加上蒙虎兴致勃勃想逛一逛邯郸,蒙仲便请示了士大夫李史,恳请后者能允许他们到街上转转。

按常理来说,李史当然不能容许自己的“护卫”丢下自己,跑到城内去闲逛,但考虑到蒙仲乃是惠盎的义弟,身份特殊,他当然不会拒绝,最终只是嘱咐蒙仲等人小心行事,毕竟这是在赵国的地盘,莫要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不好收场。

在得到了李史的允许后,蒙仲便带着蒙虎、蒙遂以及武婴、向缭、华虎、穆武等一干庄子居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街道上,领略赵国国都邯郸的繁华。

不得不说,邯郸的确繁华而热闹,街道、房屋错落有致,各种店铺一应俱全,宋国有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而宋国没有的东西,在这里亦能找到。

比如在一家好似售卖衣物的店铺内,蒙虎便找到了一种他宋国没有的衣物——看上去像是一条裤子。

事实上,这叫「绔」,也称作「胫衣」,是赵雍在施行“胡服骑射”改革后,从胡人那边引入的衣服。

而此时的中原,其实是没有“裤子”这种概念的,衣物的款式基本上都是连襟有衣摆的衣袍,以至于所有男子下面都空荡荡、凉飕飕的。

据店铺内的伙计介绍,这种“胡服”便于活动,无论是行军打仗的士卒,还是在田地里耕种的农夫,都很喜欢这种胡服。

蒙仲与诸小伙伴觉得很新奇,非但各自都买了一条,而且蒙虎还给少宗主蒙鹜带了一条。

在付钱时,虽然蒙仲等人没有赵国的钱币,但由于赵宋两国结盟已久,这家店铺倒也愿意收取宋国的“布币”。

一逛逛到天色将暗,囊中的钱币也花得差不多了,于是蒙仲与诸小伙伴便带着他们购买的邯郸特产返回驿馆。

期间,蒙虎笑着将一条胫衣送给蒙鹜,让后者亦颇为纳闷,直到蒙虎解释了此物的用途,蒙鹜这才恍然大悟。

玩笑之后,蒙鹜低声对蒙仲说道:“方才,有一位叫做「肥义」的赵臣前来驿馆,似乎此人在赵国的地位不低,此刻正与李大夫在馆内闲谈。”

蒙仲当然明白蒙鹜是什么意思,在换了一身衣服后,便朝着蒙鹜所指的屋子而去。

同类推荐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热门推荐
  •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一卷红楼思几重,只缘此情与君同。恨无生花妙笔在,唯将终夜述文中。他,叱咤风云的一代侠王;他,负剑而行的青年侠客;她,美貌与才情并重的江南弱女。穿不尽绫罗与绸缎,谁曾见骨肉相残;咽不下玉粒与金波,谁曾知孤女心寒;道不尽甜言与蜜语,却不见落井石下.又是水溶与黛玉的故事。不过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魔法异能,有的只是情比金坚。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绝世皇妃

    绝世皇妃

    她穿越到古代,成为嫡女……然而,皇宫之宫却满满的都是仇恨。她无奈之下,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在异国他乡施展一身的才华。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是在视频网站爱奇艺和音频网站蜻蜓FM上播出的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目前已播出近两年,累计近百期,单期观(听)众超百万次,是爱奇艺历史人文类最热播的节目之一;在蜻蜓FM上的粉丝超过40万人。内容以《资治通鉴》1362年的史料为主,注重经史结合,把历史上的牛人、酷事儿、经典智慧和极致的精神,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头到尾讲出来。该节目有趣、有料、接地气,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尤其深受年轻人喜爱
  • 与爱一起成长

    与爱一起成长

    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
  • 王莽传记

    王莽传记

    简介:“君主“仁”,臣修“德”,民持“孝”,妃守“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一寸,将士万血。”朕从后世穿越而来,唯有一心,斩断汉运,接续汉骨。不求流芳百世,亦无惧万古骂名...
  • 影梅庵忆语

    影梅庵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夜英雄传

    黑夜英雄传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的奇异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天赋”,而拥有各种天赋的人,则被称为“天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