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0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古希腊人为后代传下两部光辉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直被视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这两部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歌手荷马所作,因而统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被古希腊人视为民族的骄傲,但关于荷马的生平他们却未给我们传下任何确凿的史料。古代曾传下多篇荷马传记,但内容互相矛盾,可信性不大。关于荷马的生活时期,古代作家的推测由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不等。根据现有史料,古希腊作家中最早提到荷马的是公元前七世纪的哀歌诗人卡利诺斯,并且是把荷马作为一位闻名的诗人提到的。关于荷马的籍贯,古代传下来两行诗,第一行称有七座城市争说是荷马的故乡,第二行列举七座城市的名字,由于抄本异文,一共出现了十几个城市的名字,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雅典、阿尔戈斯等城市和爱琴海中的一些岛屿。自十七世纪末起,随着对民间创作研究的深入,荷马史诗作为古代口传诗歌作品,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就史诗的形成过程和历史上是否确有荷马其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各种设想和猜测,不过大部分人仍然坚持传统的看法,即荷马确有其人,两部史诗是他的作品。直到今天,围绕着荷马和荷马史诗,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不过一般的看法是:荷马是一个历史人物,约生活在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根据史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他可能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最后可能死在爱琴海中的伊奥斯岛。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是古希腊口传文学流行的时代,游吟诗人辈出,荷马显然是其中一位技艺超群的佼佼者。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希腊人与特洛亚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亚人居住在小亚细亚西北隅,神话传说把这场战争的原因归结于神明之间的争执,争执又涉及于凡人。据说主神宙斯从普罗米修斯那里得知,他若同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孩子将会推翻他的统治。宙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把忒提斯下嫁凡人。在忒提斯与米尔弥冬人首领佩琉斯举行婚礼时,争吵女神因未受邀请而行报复。她向席间扔下一个写有“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引起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罗狄忒的争吵。宙斯让三位女神去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裁判。帕里斯因出生时有异兆,被父王普里阿摩斯抛弃伊达山中,长大后在山中放牧。三位女神分别许给帕里斯权力、武功、美女,帕里斯把美誉判给了阿佛罗狄忒。帕里斯一次去希腊作客,在阿佛罗狄忒的帮助下,把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世间最美的女子海伦拐回特洛亚。希腊人对特洛亚人和平交涉不成,于是以墨涅拉奥斯的兄长、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统帅,组成联军,包括忒提斯和佩琉斯的儿子阿基琉斯等著名希腊英雄,进军特洛亚,从而开始了特洛亚战争。

多少世纪以来,娓娓动听的故事令人陶醉,人们一直把这场大战当作神话传说看待。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德国人施里曼和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才以其惊人的探索精神,揭开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对土耳其境内希萨里克山丘的发掘找到了被普遍公认是早已从地面上消失、被世人遗忘的特洛亚遗址,对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提任斯、皮洛斯等城市和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的发掘找到了在这之前几乎荡然无存、在地下埋没了数千年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约在公元前十五至十四世纪,迈锡尼文明的繁荣时期约在公元前十三至十二世纪,特洛亚战争就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期、史诗中称之为阿开奥斯人的古希腊人发动的,时间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初。特洛亚城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繁荣富庶,曾屡遭毁灭,希腊人远征特洛亚的真正原因显然是为了获取财富和奴隶。根据有关史料,这样的战争在当时的东地中海周边地区显然经常发生,特洛亚战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特洛亚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很快被由北南迁、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另一支希腊部落多里斯人所排挤。关于特洛亚战争的传说却世代相传,成为希腊民族发展过程中可歌可泣的一页,再经过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艺术加工,形成人神交混、优美动人的史诗。当时除了描写战争过程的《伊利亚特》和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返国的《奥德赛》之外,还出现过描写战争的开始、战争进行过程中的其他事件、战争的结束和其他希腊英雄返国的多种史诗,但这些史诗后来均失传了。

《伊利亚特》全诗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现今传世的二十四卷本是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城学者根据古代抄本考订、划分留传下来的。从特洛亚战争到史诗的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数百年的民间口头创作、流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口传者们一方面力求仿古、复古,使所叙事物保持历史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又难免发生记忆的模糊和时代的影响,从而使史诗在内容方面成为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混合体。总的说来,《伊利亚特》中对物质文明的描写,如对战斗场面、战争武器、日常用具等的描写,基本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时代的社会真实,这一点为考古发掘到的实物史料所证实,但在对社会关系和风俗等的描写方面,则较多地吸收了后来的因素。一般认为,迈锡尼文明已进入早期奴隶制社会,而多里斯人则仍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史诗中既肯定了奴隶制的存在,又强调了氏族制的活力。《伊利亚特》的情节结构在古代即受到好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史诗情节的整一性时强调指出,史诗情节也应该像悲剧一样,围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展开,做到有头、有身、有尾,从而给人以艺术欣赏的美感。从这一点出发,他援引荷马史诗为例,称荷马具有天赋才能,高人一等。《伊利亚特》虽然叙述特洛亚战争,但诗人并没有像历史叙述那样叙述它的全过程及其多方面,而是撷取其中的一段进行叙述,集中叙述了发生在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约五十天里所发生的事件。对于此前发生的事件,诗人把它们作为尽人皆知的事件在适当的地方加以补叙或略加提及,对于此后的事件,诗人也只择其重要者,在适当的地方略作预言式的或回顾式的交代。对于发生在约五十天里的事情,诗人又使它始终围绕一个人——阿基琉斯,围绕一个事件——阿基琉斯的愤怒展开,叙述了愤怒的起因、愤怒的后果和愤怒的消解,把其他有关事件统统作为穿插,从而做到情节的整一性。《伊利亚特》的这种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表明当时的史诗叙事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各具个性,而且许多次要人物也都给人深刻印象。按照当时的宗教观念,神明决定人间的事情,命运决定一切,但诗人在塑造人物时更称赞的是人的主动进取精神。《伊利亚特》歌颂氏族英雄,歌颂氏族英雄的美德,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诗人不仅赋予他笔下的人物高大的形象和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这些弱点成为他们个人悲剧的根源,使全诗贯穿着一种悲剧气氛。诗人刻画人物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独白或对白)、行动和环境衬托,不注重白描。这方面最鲜明的例子是对海伦的描写。海伦上城观战,第一次出现时,诗人对这位盖世美人的外貌未做任何直接描写,而是通过特洛亚长老们见到海伦后赞叹不已,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伊利亚特》中的人物性格基本是定型的,诗人很少进行心理描写,当人物心理发生矛盾时,往往让神明出面解决。这些显然是当时的诗歌的普遍特点。《伊利亚特》叙事风格明快,语言朴实流畅。

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始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古罗马时期,《奥德赛》曾被译成拉丁文(可能不是全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荷马史诗被译成各种欧洲文字,后来又传出欧洲,被译成其他文字。我国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基本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是以史和评的形式介绍荷马及其史诗,如茅盾、郑振铎、戈宝权等对荷马的评介和王希和的百科小丛书《荷马》(1924)等;二是主要根据英文材料译述史诗故事,如高歌的《伊里亚特》(1929)、谢六逸的《伊利亚特的故事》(1929)等;三是译介原著,如徐迟的《依利阿德选译》,译者用五音步无韵新诗体从七种英译本中选译了十五段八百余行,一九四三年由重庆美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傅东华根据里恩的英译本用散文翻译的《伊利亚特》全译本,功不可没。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个译本直接从古希腊文译出。翻译始自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专家罗念生先生。先生一生翻译过数十种数百万字古希腊著作,晚年定下宏愿,用六音步新诗体(原诗用的是六音步长短短格)从古希腊文原文翻译全诗。老人当时已年逾八旬,且身体不佳,但决心已定,矢志不移,至一九八九年十月相继译出第二十四卷和第一至九卷。此后,第十卷的翻译是在同绝症的痛苦折磨的顽强斗争中断断续续地坚持进行的,但只译至第四百七十五行未及整理,于一九九〇年四月十日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先生弥留之际嘱我译完全诗,现在终于完成,实现了先生的宿愿,也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同时也算为荷马史诗的研究和介绍尽了一点心力。史诗名采用在我国流传历史较久、流行较广的译法《伊利亚特》,这是史诗原名的音译,其意思是“伊利昂之歌”(伊利昂是特洛亚的别称)。每卷的标题为译者所拟。我们这次翻译是一次尝试,诚恳求教于广大行家、读者。翻译过程中得到许多同行、好友的帮助、指导,其中特别是罗先生生前好友周健强女士对本书的译稿尤为关切,费了不少心,特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王焕生

一九九三年七月 北京

一九九六年七月 修订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西部的太阳

    西部的太阳

    西部历来是神奇而又迷人的。那些黄土地、红土地不仅生长着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五谷,也生长着滋养人们精神和净化灵魂的诗歌。西部大开发,不应该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也同样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兴奋点,而且只有得到文化的虔诚关注,经济才能振兴和腾飞。晓燕的诗关注西部的历史和今天,关注西部的发展和未来,为西部黄金岁月的到来笑逐颜开:“时间之水流至 2000 年时 / 西部一改往日的无言和沉寂 / 突然站立起来 / 甩掉一年四季厚重沉闷的羊皮袄 / 西部,要把惰性和无奈扔掉”与其说这些诗句是诗人对开发西部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警示,不如说是诗人对西部未来的迫切和激动。因为诗人已经预见到西部的土地......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热门推荐
  • 踏天神王

    踏天神王

    吴宇晨穿越了得到一尊掌控诸天万道的神王灵魂护道,那么,接下来的便是开启诸天皆敌,暴走杀人的无敌模式了吗?吴宇晨说:不存在的,变强之后等着异界的妹子来撩我才是王道!
  • 殷冬以致

    殷冬以致

    自小懒散的木冬以为能一辈子的悠闲自在,可谁知天降灾难摧毁了家园。木冬挑起了族中重任,带领众人前往松州寻安身之地。可一路哪有想象中的安全…
  • 圣光女皇

    圣光女皇

    充满回忆的光辉书塔,思念万千的星辰之夜,伤心诀别的罗曼帝亚,爱恨交织的所罗河畔,缠绵悱恻的飞雪森林,背弃遗忘的水晶天堂。这既是一场潸然泪下的旷世绝恋,亦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但,人心,神性和权欲哪一个才是她真正所寻的终点?命运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 对爱无计可施

    对爱无计可施

    【3元订阅全本】七年前,她陷入他的陷阱,成了待宰羔羊。那一夜的凌乱,让她成了破坏姐姐婚姻的罪人,也就此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初恋。姐姐爱她,即便生气也还是选择了退出。因为,她怀了他的骨肉。七年后,可爱的小儿子是她唯一的快乐和希望,然而他却身心憔悴,为了一个长相酷似姐姐的‘女人’……
  •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生命对于人类而言,不是简单的生存过程,而是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人类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的出现,使整个地球改变了面貌。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人体本身的形态结构、机能与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健康、疾病、信息的感知与处理等,对人们而言都充满着趣味性和神秘感。人们对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青少年,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知识感兴趣,愿意学习,而且对许多人体本身的奥秘更加关注,更感兴趣。
  • 若时忧澜

    若时忧澜

    【若不是时忆一眼沉沦那会有忧澜一世安好】“时忆我好喜欢那烟花啊”他淡然一笑为她下了一个月烟花雨。“时忆那个宰相说我拖你后腿了”第二天宰相因叛国罪名被赐毒酒自尽家中。“时忆,你真的会献祭我吗?”“时忆时忆!忧澜真的好喜欢你呀!”“时忆你要幸福啊....”最后当他站在巅峰却只能孤身称王.忧澜你不在了我如何能幸福....
  •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公民社会已初步形成。各个行业,无论是像公司、企业这样的营利性组织,还是机关、学校、医疗卫生、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开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和沟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竹马快到怀里来

    竹马快到怀里来

    那年,她三岁,他五岁,“辰哥哥,长大后我嫁给你好不好”“不好”.....她五岁,他七岁......“辰哥哥,我决定了,我要嫁给你”“我不娶”辰哥哥一脸严肃的说。长大后....司北辰看着某人道:“她三岁的时候就对我说要嫁给我”“是吗,谁啊”冷倾决定装傻到底,抵死不承认,废话,这种事谁承认谁就是傻子!!!
  • 陈忠实自选集

    陈忠实自选集

    陈忠实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泥土的味道,或幽默,或冷峻,对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色各样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描绘。本书精选和节选了他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蓝袍先生》、《四妹子》,短篇小说《信任》、《到老白杨树背后去》,散文随笔《告别白鸽》、《原下的日子》等篇章,全面展示了陈忠实的文学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