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800000023

第23章 瘟疫论者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著有瘟疫论一书。明末三大害,天灾,流寇,瘟疫,从穿越而来的第一天起,朱慈烺就在思考这三个问题,而吴有性就是解决瘟疫的药方。

二十天前,朱慈烺派人打探吴有性的消息,得知他此时人在山西,立刻派人去请。

两个时辰前,吴有性进京,被安排在了朱慈烺预先准备的一处宅院里。

除了吴有性,朱慈烺还请了两人入京。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著有【天工开物】,是明末著名的农学家,对手工业生产和冶金也颇有研究。明末天灾不断,米粟产量太少,根本喂不饱百姓的肚子,而土豆、番薯、玉蜀黍虽然已经传入大明,但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播种。

以京师为例,京师周围的荒山野地,长不出米粟,但却极适合土豆、番薯、玉蜀黍的生长,只要大范围的播种,京畿周围的吃饭问题,立刻就可以解决。宋应星是土豆、番薯、玉蜀黍的行家,朱慈烺必须把他请来。

毕懋康字孟侯,号东郊,安徽歙县人,是明末著名的火器专家,著有《军器图说》一书,《军器图说》在七年前就已经被刊印出来,书中图文并举,详细罗列了各种火器的使用与制造方法,并首次介绍了燧发枪(书中称为自生火铳)的制造和使用。

但可惜,这项伟大的发明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

比起火绳枪,燧发枪不但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速,最重要的克服了火绳枪点火怕风雨的弱点,这项发明的改造与完成时间,大致与欧洲属同一时期。而欧洲很快就普及开来,但在大明,一直到毕懋康死,燧发枪都没有在大明军中出现。

今世,朱慈烺要改变这一悲剧。

照史书记载,毕懋康死于1644年,也就是说,这位伟大的火器专家,只有两年寿命了,因此朱慈烺想要见到他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为了最快的把毕懋康请到京师,朱慈烺派人带了自己的亲笔书信,亲自去江南邀请,算算日子,他们应该已经到达安徽歙县了。

这三位老先生是大明科技的先行者,也是朱慈烺挽救大明计划的重要支柱点。

因此,当听说吴有性已到京师的时候,朱慈烺非常兴奋。

“走!”

原本是要回宫,但朱慈烺一甩马缰,转头去见吴有性了。

“殿下,宫门快要关闭了,再不回去就晚了。”

田守信和李若链在后面追。

朱慈烺不管,因为进宫后他就出不来了,猛然想到了什么,勒住缰绳,小声的吩咐了田守信几句。

“啊?”

田守信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的说:“这行吗?”

“当然行,放心,我母后一定会答应的。”

朱慈烺狡黠的笑一下,带着李若链去见吴有性。

田守信打马转向皇宫。

吴有性今年六十岁了,但头发漆黑浓密,脸上也没什么皱纹,乍一看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朱慈烺暗暗赞叹,果然是大医啊,只这保养,就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吴有性没有功名,只中过秀才,见过最大的官员也就是巡抚一级,想不到堂堂皇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还派人专门来请,心中惶恐不可形容,等见到太子本人之后,他心中的紧张才渐渐褪去。

皇太子一点都没有架子,对他满脸尊敬,言必称“先生”,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子对瘟疫之事好像也颇有研究,连续问了他几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点--我大明太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吴有性心中暗暗感叹。

“所以臣以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与伤寒病绝然不同,瘟疫乃是通过空气传播,由口鼻侵入,臣将这种气称为疠气,要防治瘟疫,最重要的就是阻隔疠气,同时病人用过的一切器物包括尸体都应焚烧,决不可简单下葬,有此两法,抑制瘟疫并不难。”

吴有性所说的这番理论很简单,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惊世骇俗,这个时代,人们都还简单将瘟疫归为伤寒,用伤寒之药医治,因此错误,瘟疫根本无法抑制,每一次都是大灾祸。

“先生可有根治之法?”朱慈烺问。

吴有性眼有惭愧:“没有,不过只要措施得当,瘟疫绝对可以抑制的。”

“好,我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朱慈烺笑一笑,站起身来:“先生早点休息吧,我告辞了。””

“殿下。”

吴有性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你将臣招来,到底何事啊?”

“当然是为了瘟疫,不过先生不用着急,容我安排一下,到时,我大明的安危,就仰仗先生了。”朱慈烺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先生的瘟疫论可编撰完成了?”

吴有性微微吃惊,想不到太子爷连自己写书的事情都知道,赶紧拱手:“还剩最后一部分。”

“好,完成之后,由我为你刊印,并且分发到大明所有县府!”

“谢殿下。”吴有性激动的无与伦比。

这个时代出书,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自己贴钱,唯一能赚到的就是名声,因此,朱慈烺帮吴有性出书,真是帮了吴有性的大忙,更何况朱慈烺身为皇太子,他帮吴有性出书,本身就有巨大的加持作用。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明年,京畿地区将会爆发一场大瘟疫,死者数十万,这也是李自成为什么能轻松的攻到北京城下,而北京毫无抵抗能力的原因之一。

这一世,朱慈烺要将这场大瘟疫消灭于无形。

……

而此时,太子爷在校场将右掖营主将徐卫良革职抄家,斩了一百颗假兵人头,还将阳武侯薛濂打屁股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

“听说了没有?那个谁谁谁为了一两银子冒充京兵,结果被太子爷斩了!”

“该!平常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居然连京兵都敢冒充,也是活腻了。”

“一百杀一,太子爷可真不一般啊。”

“是啊,挑出京营这么多毛病,还打了阳武侯的屁股,听说阳武侯奄奄一息,也快要死了。”

“好,这帮侯爷就知道欺负老百姓,死一个少一个。”

“嘘!让哪个侯爷听到了,不弄死你才怪呢!”

对于太子爷的处理,百姓们大部分都喜闻乐见。

……

一群御史聚集在某处,辩论到面红耳赤。

“太子如此暴虐,我等必须上本弹劾!”

“何为暴虐?冒充京兵本就是死罪,太子不过是在执行律法罢了。”

“执行律法是刑部的事,太子为何越俎代庖?”

“太子代天行事是有明旨的,怎么会是越俎代庖呢?”

意见严重分歧,无法达成一致。

……

朱慈烺骑马急急赶回皇宫。

“咚咚咚。”

远远就听见暮鼓捶响的声音。

明清两代,一更三点(戌时五刻)也就是现代时间的21点左右,擂响暮鼓,关城门,禁止出行;五更三点(寅时五刻)凌晨五点左右,敲响晨钟,开城门,开禁通行。

而皇宫宫门关闭的更早,大约20点就会关闭,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任何人都不得再出入。

现在已经快20点了。

朱慈烺几乎是掐着时间,快马奔入了宫门。

田守信带着几个小太监正在等候,见太子爷终是回来,没有被关在宫门外,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

“陛下还在乾清宫的暖阁……”田守信小声报告。

朱慈烺点点头,直接去见父皇。

崇祯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脸上表情很是严肃,太子巡视京营闹出的大动静,超出他想象,而京营的糜烂更是超出他想象,朱纯臣和徐允祯这两个误国之徒,朕不会饶了他们。

不过崇祯现在最头疼的是,太子在校场夸下海口,一月之内要解决京营的欠饷问题,可现在内库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啊。

和边军不同,大明朝的京营属于皇帝的亲军,给京营发军饷的不是户部,而是皇帝的内库,这也是京营总督从来都是由勋贵,而不是朝臣担任的原因。

那么,大明朝皇帝的内库一年有多少收入呢?

同类推荐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十全书生

    十全书生

    宁叶,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一次意外来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变,那些熟悉的朝代名并没有出现,历史的人和物也相继发生了改变。不过历史巨轮并没有停止,朝代更替,国家兴亡,都被以不同的人或事所推动,华夏一族的劫难也并没有消失,历史整体趋势仍在朝着宁叶叶熟知的方向。身处历史巨轮下的他出于现代人的人道精神,希望能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做点什么,并因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 回到大明当商人

    回到大明当商人

    二十年前,一场争夺家主的战争,遗祸到下一代人间的恩怨情仇,二十年后,复仇而来,身为家主的许子明是否真的能战胜复仇者?清兵铁骑入主中原,剃发易服抹杀汉人传统,是战是降?主角在张煌言演讲会上怒而发声:“吾等汉儿,永不为奴”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族是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鸟飞去的民族。楚人的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楚文化。楚国灭亡后,楚人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融化为汉民族。本书以楚族寻根之旅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楚族这一别具一格的部族八百年的奋斗史及其融入中华大家庭的过程。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热门推荐
  • 花颜策

    花颜策

    太子云迟选妃,选中了林安花家最小的女儿花颜,消息一出,碎了京城无数女儿的芳心。传言:太子三岁能诗,七岁能赋,十岁辩当世大儒,十二岁百步穿杨,十五岁司天下学子考绩,十六岁监国摄政,文登峰,武造极,容姿倾世,丰仪无双。花颜觉得,天上掉了好大一张馅饼,砸到了她的头上。自此后,她要和全天下抢这个男人?---------------云迟:立在青云之端,学的是制衡术,习的是帝王谋,心中装的是江山天下,九重宫阙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执掌社稷朝堂,将自己修剪得无欲则刚。花颜:自诩是尘埃之下,有七情六欲,不喜天子堂,偏爱市井巷,踩着十丈软红,遍尝人间百态。觉得最好,莫过于青山绿水,你许我一生,我伴你一世。————————————————————————————————如果《妾本惊华》让您欢喜,《纨绔世子妃》让您热爱,《京门风月》让您留恋,《粉妆夺谋》让您不舍,那么,这本《花颜策》,我想,可以这样定义,它是一本每日写着,都会惊艳我自己的书。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愿您与我一起,惊艳这本时光,温柔这段岁月。姑娘们,【收藏】+【留言】,我的文章,您的陪伴,明月静好,春风安然。
  • 江湖正气杀

    江湖正气杀

    江湖游戏,自由自在。江湖百态,情感羁绊。江湖战斗,恩怨情仇。江湖千面,秘闻奇遇。踏千山,破疑局;饮烈酒,寻知己;得秘籍,霸武林;成侠义,倾红颜。这不是江湖,这是人生!
  • 相望月牙,相忘天涯

    相望月牙,相忘天涯

    大学毕业后的温书睿不顾家人的劝阻鬼使神差的选择留在了读大学的城市绵州,而毕业了三年却依然孑然一身,直到一天在公交站台再次瞥见前女友蒋彤,再一次的缘分,能否把握住?本该尘封的那段往事又再一次的浮现在温书睿的脑海,情深的爱人却分散天涯,相望着同一轮明月,可最终是否要注定相忘于天涯?他们的兄弟情深,他们的豪情满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每个人对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大学匆匆四年,那些让人再也回不去的岁月永远浸透在青春的土壤里。毕业分散天涯的寝室兄弟和那些死党又将有怎样的结局?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年遇见你

    当年遇见你

    很多年前,我遇到了你;很多年后,分别后的我们再次相遇。你说,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是什么?我说,莫过于,我爱的人恰好在我爱着他的时候也爱着我。当年遇见你,从此我便陷入爱你的漩涡不可自拔。如果这次再遇见,那就不要再分开了。这不是最美的单思,只是恰好在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爱着我。
  • 那年夏末的勿忘草

    那年夏末的勿忘草

    1.本作为……。(反正也没人看(?д?`))2.剧情纯属来自作者脑洞。(最近脑洞又大了)3.作者年龄较小,若有不足请提出来。4.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支持(ノ>▽<。)ノ
  • 快乐之钟,在此刻敲响

    快乐之钟,在此刻敲响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快乐是生活调味剂。本书所选取的小故事不仅充满了幽默色彩,还流露出机敏智慧的闪光。阅读本书,既能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使其眼中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又能让孩子树立自信,从而坚强地迎接人生中的挑战。
  • 密十三

    密十三

    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
  • 出麦田记

    出麦田记

    麦田是一座大围城,迈出土门,走出麦田成了麦田人的理想。但经过千辛万苦走出麦田的人却找不到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迷茫地在农村与城市,高考与成功,爱情与事业、真挚与虚荣的N重门中困顿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