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800000004

第4章 天下首富

“你是说,用郑芝龙?”崇祯明白了。

“是,如此劲旅,放在福建对付海寇,实在是可惜。”

“……”崇祯沉思不语。

郑芝龙虽然是朝廷命官,但他海寇出身,朝廷上下包括崇祯在内,对他深有戒心,放在福建也就算了,如果是调到近海,不管安置在天津或者登州,万一郑芝龙哗变,就像当年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一样,那整个京畿或者山东就乱了。

再者,郑芝龙在福建盘踞已久,手下兵将皆是福建人,调他到天津或者登州,有调虎离山的嫌疑,以郑芝龙的聪明,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万一朝廷逼迫太急,逼的他重新造反,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福建沿海,恐怕又要乱了。严重点,整个福建恐怕都不为朝廷所有了。

前世里,正是因为有这诸多的顾忌,一直到明亡,朝廷都没有动用郑芝龙的一兵一卒,而郑芝龙也乐的清静,专心做自己的福建王,即便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包围北京,大明危在旦夕,崇祯发出勤王号令的时候,郑芝龙也没有动上一动。

一来,福建太远了,二来,他对明王朝并没有多少的忠心,第三,朝廷对郑芝龙的实力并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从上到下,都没有太把郑芝龙太当一回事,根本不知道郑芝龙称霸闽海十数年,已经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那些财富,哪怕只拿来十分之一,也足以缓解大明朝现在的财务危机。

邹漪明《明季遗闻》记载,那时“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二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敌国”。

白话文的意思:在击败其他海寇,独霸闽海海峡和月港海贸之后,郑芝龙每年从往来海商身上收取的关税银两和保护费,一年差不多能有一千万两白银。虽然可能有夸张,但一年五百万两应该是有的,而明朝一年的税银才四百多万两,郑芝龙一年的收入竟然跟大明朝差不多!

南明后期,特别是郑芝龙降清之后,没有税收来源的郑成功依然能够组织起庞大的舰队和军队,甚至一度打到南京城下,靠的是什么?当然就是郑芝龙留下的巨额遗产。

大明朝廷没有认识到郑芝龙的庞大财富和惊人收入,因此,也就没有给予郑芝龙太高的地位,更没有对郑芝龙的财富产生兴趣。前世的时候,朱慈烺对明朝官员的短视和无能,很是费解,这么大一个“全球首富”就在眼皮子底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看见?

穿越到今世之后才明白,因为长期“海禁”的原因,除了海盗和海商,整个大明朝从士大夫到皇帝,对出海贸易的巨大利润,显有了解者,福建本地的官员或许知道一二,但应该都已经被郑芝龙收买,所以当崇祯在皇宫里为几十万银子长吁短叹,甚至低声下气的向朝臣募捐的时候,在郑芝龙的金库里,千万两的银子都快要发毛了。

后来南明的小朝廷对郑芝龙倒非常重视,弘光皇帝册封他为南安伯、福建总镇,隆武帝更是封他为南安候,负责南明一切军事事务。

只可惜那时天下大势已定,像郑芝龙这样有钱的聪明人,是不会为大明尽忠守节的。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大明虽然危机重重,每况愈下,但没有人会想到,大明朝只剩两年的寿命了,因此郑芝龙尚没有降清之心,朝廷圣旨一下,他绝对不敢抗旨,他能做的,最多就是学习其他军阀的做派,想法设法的拖延时间,并且向朝廷索要巨额粮饷,一日没有粮饷,他一日不动身。纵使有了粮饷,他也不会尽遣主力,而是会派一支偏师,应付一下朝廷。

“父皇,郑芝龙绝对可用,不但可以用,而且还不用朝廷出军需粮饷!”朱慈烺提高声音。

“嗯?”

听到不用朝廷出军需粮饷,崇祯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然下去:“真是小孩子心性……没有钱粮,他们如何肯为朕办事?”

崇祯也是被那帮总兵们折磨怕了,只要一出兵,总兵们就伸手要钱,没钱没粮,一兵一卒都不会动,时间长了,感觉那不是朝廷的军队,倒像是私人的雇佣军了,给钱办事,不给钱就不办事。

当然了,这事是朝廷理亏,如果平常就把粮饷发足了,总兵们何至于如此?

但朝廷也难啊,天灾不断,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加上建奴掳掠,流贼肆虐,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饥民,朝廷税收一减再减,其中一多半的钱粮都用在了辽东,剩下的钱粮根本不够支撑全国的乱局。

“父皇,郑芝龙海寇出身,常年在海上劫掠商船,父皇可能不知道,那些外贸的商船都非常巨大,每一艘所载的货物和银两,都在几十万两银子以上,加上郑芝龙先后吞并了另外两大海寇李旦、颜思齐的财富,因此在被朝廷招安以前,郑芝龙就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被朝廷招安之后,郑芝龙虽然不再抢劫商船了,但因为他是泉州水师参将,垄断了福建出海的海路,出海的商船为了自保,都会向他缴纳一些银两,俗称买水,买水之后,商船会挂起他郑芝龙的旗号,有了这个旗号,海上的大小海盗们便不敢再为难。因此,这十几年来,郑芝龙赚下的银两也不少。”

“所以儿臣以为,郑芝龙不缺钱粮,只要朝廷善加笼络,他必定不会在钱粮上跟朝廷为难。”

最后,朱慈烺说出结论。

崇祯听的有点呆,在这之前,他还真是不知道,手下的泉州水师参将郑芝龙竟这么有钱。

半晌之后,他缓缓道:“春哥儿,这些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朱慈烺早有准备:“启禀父皇,半个月之前,儿臣出宫散心,偶遇一讲书先生,乃是福建人,从他口中,儿臣知道了郑芝龙的一些过往,至于买水,在福建沿海乃公开之事,父皇随便找个海商,一问便知。”

“商人向郑芝龙买水,却为何不向朕买水?去年朝廷的市舶税只有区区四万两,郑芝龙却赚了多少?怕是有几十万两吧!”

崇祯脸色冷冷,眼神里闪过杀机。

市舶税,既海关进出口税。

贫穷限制了崇祯的想象力,郑芝龙买水得利岂止几十万?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一艘船就是三千两白银,那出海的商船有多少,郑芝龙的金银便是有多少。

“父皇,这事倒也怨不得郑芝龙,我朝商税,三十取一,一艘载货十几万的大船,也不过缴几两银子,而海商的利润,最少是三倍!与其让那些海商都拿走,还不如让郑芝龙截留一部分。这些年来,郑芝龙扫荡闽海,肃清海寇,还打败红毛人的舰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师,所耗巨大,但却没有跟朝廷要过一两银子。”

朱慈烺对郑芝龙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他必须为郑芝龙辩解,以免父皇一怒之下降旨责罚郑芝龙。

在他力挽狂澜的谋划里,郑芝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天下没有安定之前,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更何况,郑芝龙还有一个好儿子叫郑森,也就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如果责罚了郑芝龙,郑成功必然会受到牵连,郑成功是天启四年生人,今年刚好十八岁,正是一个英雄出少年,建功立业的好年纪,而朱慈烺已经为他想了一个好位置。

崇祯沉默了半晌,幽幽叹口气:“也罢,只要郑芝龙能保福建平安,朕就忍了他。”

“父皇圣明。”

“你刚才说,让郑芝龙出兵,朝廷可以不出粮饷?”

“是,父皇,郑芝龙不缺钱不缺粮,他缺的就是一个名,我们投其所好,请父皇下旨,任命郑芝龙为福建总兵,统领福建所有军马和水师,任命其最信任的四弟郑鸿逵为登州水师提督,其长子郑森为登州水师游击,令二人带领本部人马,前往登州就任……”

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绝不是庸主,不等朱慈烺说完,他就已经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小史

    中国文化小史

    这是一本专讲文化的通俗史书,分门别类讲述18种文化现象。比如,婚姻是从零禁例开始,其后逐渐增加禁例,缩小通婚范围而演变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关于族制,古代因为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却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穷困的原因;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若不防势必导致泛滥不可收拾。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而反过来,文化不同又使得环境不同,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自然就养成不同的性情。
  •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包含近200个冒险故事串成探险史,每个都是征途上的历险记,知识性强,受户外社区驴友青睐,是展示毅力和胆识的百科全书和资料大全。对于人类探险者来说,世界没有尽头,宇宙也不是极限。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人类探险的历史》,跟随探险者们的脚步,一起去感受探险带来的乐趣。
  • 穿越从贞观开始

    穿越从贞观开始

    程处机穿越成为了程咬金的第三子程处弼。“三郎,赶紧想个办法,我们把高昌国给灭了!”程咬金抚着那根扇子似的胡子说道。“三郎,想个办法,朕要御驾亲征!”李世民看着远方的高句丽王朝说道。“夫君,您在想个办法,本殿下想当女皇。”高阳公主偷偷在程处弼耳边说道。“……”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韪枭集

    韪枭集

    天地玄黄,无极有极,两仪四象,太极八卦。上下五千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人在御风飞翔,在时代的海洋,总有一些人在乘风破浪。数风流人物,虽看今朝,然回望,却别有一番风味儿……
热门推荐
  • 霍渭厓家训

    霍渭厓家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主播大传

    三国主播大传

    乱世春秋皆烽火,琉璃月,情花火。英雄泪,苍龙游。若有一日再回头,呐喊乱世了恩仇。率领无数粉丝军团在网络上南征北战的网络大主播,无意间穿越到了东汉末年这个天下纷乱,英豪辈出的三国时代。从前的虚拟网络战争,转为了实实在在的,率领无数骄兵悍将南征北战。在这个激情,热血的年代,看大主播如何掀起一场场的血雨腥风,如何变大变强一步步走上巅峰,如何谱写属于自己的史诗。
  •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和组织者。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完美的传奇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本书从个性、优雅、睿智、情感、梦想、人际交往、谈吐和享受平淡八个方面,对林徽因的生活、情感、性格等进行剖析,讲解为何林徽因会成为一个受人追捧的万人迷,也为当今读者做像林徽因那样的女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他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男神,她是身患眼疾视力模糊的女屌丝,七年后在医院无意重逢,勾起年少一段惹人啼笑又辛酸悲伤的爱情,倒叙的手法徐徐展开回到那个青春气盛的年代,为了正义与公平,她冒着危险与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宋樱子杠上,两个人之间开始了一场争夺男神的战争,尽管用尽一切方法讨男神的欢心,可惜因为视觉障碍常常弄巧成拙,男神更是见缝插针的挖苦和打击她的自尊,为了追到男神,她开始了人生中一段死缠烂打的挫败时光。转眼七年过去,死里逃生的她从美国回来,再度与男神的生活重叠,原以为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睐,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他在她深爱着他的平行空间中默默的回应着她......
  •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至尊大小姐季少溺宠

    颜长行难得柔声说到“那从今以后,她就是你们的九妹妹了,你们可要保护好她!”七个男孩对视了一眼,郑重说到:“以后妹妹就是我们的老大!”颜长行的嘴角不经意的抽了抽,果真是年少啊。………………“我曾在白昼中苦寻,可惜年华匆匆,无人驻足咏唱;我曾在夜幕里彷徨,流转的霓虹黯淡了月色,喑哑了涛声。这个世界为狂欢备好了一场永恒的盛典,却好似忘了给我留下一张草席。“我是钟情少年,我心即你心,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任岁月悠悠,任星移物换!”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艺术眼系列:凡尔赛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艺术眼系列:凡尔赛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本书精选凡尔赛宫30件馆藏艺术珍品,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问题、孩子的语言对经典艺术发问,是第一本真正写给孩子看的艺术书!第一部分讲述了凡尔赛宫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能轻松而有效地游览凡尔赛宫?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针对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问答,很容易就找到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解答。第三部分则是参观凡尔赛宫的实用建议。
  • 最强跨界商人

    最强跨界商人

    穿梭诸天,商通万界。完美轮回,弹指遮天。苏灿获得一个残破的系统,受其“胁迫”,成为位面商人。起于微末,笑傲诸天。书友群:221905007,欢迎加入!
  • 名门第一暖婚

    名门第一暖婚

    【新书《今天大佬也为我神魂颠倒》发布!求加入书架!】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22岁的许念色迷心窍,一不留神,被一只脸俊个高大长腿还多金的腹黑大叔骗去领证了。婚后第一晚,许念坐等大叔,不曾想,大叔却消失了……三个月后,许念鼓起勇气拨通了某大叔的电话:大叔,求离婚……大叔俊眉一挑:开玩笑,好不容易拐到手的小娇妻,岂能放跑?【简介无能,坑品保证。欢迎加入书架,推荐系列文《世界第一情深》《你的眼神比光暖》《豪门第一婚宠》新书《顾少,你i命中缺我!》】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