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800000069

第69章 状元及第

大明的兵器生产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有三个部分,一是内监的兵仗局,二是工部的军器局,兵部的武库司主要管储藏和分发武器,但也少量制造盔甲和弓箭。

兵仗局和兵器局是大明武器主要生产者,兵器局主生产盔甲弓箭和刀枪,兵仗局主生产火器,过去在汤若望的铸炮厂没有建成之前,北方地区使用的佛朗机炮、灭虏炮和虎蹲炮几乎全都是兵仗局制造的。但汤若望之后,兵仗局已经不铸造火炮了。

现在兵仗局主要制造的是各种火枪,从鸟铳到三眼铳,一应俱全。

朱慈烺乘坐步辇出了宫门,又换乘马匹。

其实汤若望的铸炮厂就在紫禁城的旁边,距离不过一千米左右。

不过朝廷规矩如此,作为大明朝的储君,绝对不能走着过去。

远远就看见铸炮厂门前站着很多人,太子爷要来巡视,田守信早就通知下去了。

“臣等叩见殿下。”

不等朱慈烺下马,这群人就呼啦啦全跪了下去,只有一个金发碧眼、穿着牧师衣衫的洋人是深深弯腰。

汤若望。

朱慈烺下了马,赫然发现,迎接他的人群中,居然有工部尚书魏藻德。

铸炮厂虽然是汤若望奉皇命建立,并建在了紫禁城的旁边,但行政上隶属工部,因此朱慈烺今天巡视铸炮厂,兵部尚书魏藻德亲自到场,也没什么不对,只不过朱慈烺心中有厌恶,不想见到这个人罢了。

魏藻德,字师令,崇祯十二年的状元,授修撰。你没有看错,就是崇祯十二年,十二年的状元,到现在崇祯十五年,短短三年时间,居然就成了工部尚书,虽然工部在六部中排行最尾,但毕竟是尚书啊。要知道三年的时间,很多的进士连一任知府都还没有做完呢,然魏藻德却已经走完了别人要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更不用说在历史上,崇祯十六年,魏藻德就入阁成了大学士,十七年的时候,更是一跃成为了首辅!

崇祯对魏藻德的荣宠,不可谓不高。

翻遍明史,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名首辅,哪个不是三起三落,宦海沉浮几十年,方能达到人臣极致,成为当朝的首辅?

而魏藻德却只用五年时间就走到了首辅位置。

是他才高有德吗?又或者是他做出了什么惊人的成绩吗?

都不是,魏藻德能成为首辅,只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魏藻德擅长辞令,有辩才,深懂揣测人心之策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把崇祯忽悠住了。这从今日早朝就可以看出,今天早朝的朝论如此激烈,但身为工部尚书的魏藻德从头到尾,居然一句话也没有讲,皇太子和朝臣政策对立,说任何话都可能得罪其中的一方,所以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当然了,这也符合他崇祯十七年,京师城破的前三天,崇祯问他何以应敌,只要你说朕必听从,但他却一言不发,只叩头在地,把屁股高高撅起来的表现。

第二,崇祯十四年后,朝堂上实在是没有能臣了,不然致仕多年的周延儒不会被起用,而十五十六年之后,朝堂更是凋敝,以至于魏藻德这种巧言令色的小人居然能成为当朝的首辅。

因为知道魏藻德的恶行恶迹,所以朱慈烺对他非常厌恶。

除了工部尚书魏藻德,工部右侍郎宋玫之外,工部的几个郎中也都到场。

“魏部堂请起。”

虽然心里厌恶,但表面的礼节却还是不能少。

接着,朱慈烺在众人簇拥下进入铸炮厂,进门之前他抬头看了眼门上的三个大字。

镇虏厂。

虏,指的当然就是建虏。

明朝上下,对红夷大炮寄予了无比的厚望,但可惜啊,红夷大炮的出现,不但没有帮助到大明,反而加速了危局的临近。

“殿下,这三字乃是陛下御笔,仗陛下神威,自镇虏厂建立,到到现今已产出红夷大炮四十门,小炮不计其数。”

魏藻德拍崇祯的马,屁。

朱慈烺面色冷冷,对这种误国误民的小人,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魏藻德是何等人-精,立刻就知道太子对自己的不喜,心中不禁忐忑,难道是因为今日早朝没有帮太子说话,所以太子对我如此冷淡吗?可我没支持但也没有反对啊?再者,我区区一个工部尚书,六部之中敬陪末座,说话哪有份量?

朱慈烺看向汤若望:“汤神父,青铜交给你了,铸炮可千万抓紧,我神机营着急用呢。”

“殿下放心,四十天后,我肯定把十门小炮交给你。”汤若望很有信心。

朱慈烺笑:“那张草图你看的怎样了?”

“我中午又仔细的看了两遍,越看越觉得工程师是一天才。愿主保佑,有一天我可以见到他。”

汤若望虔诚无比的祷告。

朱慈烺笑,心说不用上帝保佑,其实你已经见到他了。

魏藻德心里更不是滋味,对我堂堂的工部尚书不假辞色,对一个洋和尚却这么客气,他不就是会铸炮吗,有什么了不起?

进了炮厂,前导的官员要把朱慈烺领到正堂,朱慈烺冷冷摆手:“不去正堂,本宫要先看铸炮过程。汤神父,麻烦你给我引路。”

“好的殿下。”

汤神父轻车熟路。

镇虏厂在东北亚的规模仅次于澳门铸炮厂,一进入炮厂,耳朵就是嗡嗡嗡的声音,不是近现代的机器转动,而是鼓风机的声音。一眼望过去,匠人们正在忙碌,从制造泥形模具、熔化铁水、浇铸完成、到最后的冷却脱模,一切都井然有序。当朱慈烺出现时,工匠们隔着老远就跪下了,朱慈烺担心影响到生产,赶紧令田守信到前方传令:工匠们各司其职,不必下跪。

如此才挡住了下跪潮。

整个铸炮厂共有工匠八百人,每年可铸2000斤的红夷大炮十门,各色小炮三百门。但国库空虚,财政困难,铸炮厂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断断续续,十天半个月都不开火,也是常有的事。

眼中所见,大部分的程序都是人力完成,唯一带一点机械化,让朱慈烺感到惊喜的就是发出巨大声音的水力鼓风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一个奴隶的崛起有的太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士人的蔑视,世家的垄断,豪门的欺压。。。但我们有最大的劳动集体,最重的心理共鸣。。。。我们就是三国中的共产国际。。。
  • 君臣谋

    君臣谋

    他是天界神君,却遭奸人所害狼狈逃往下界。他内丹被误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丹药被赠与祁国皇后,谁想祁国皇后吃完之后生下一子血崩离世他天生血瞳,被视为不详,却没有人知道他那双瞳孔来历不凡。国破家亡他化名逃到越国,机缘巧合之下于那君王成为了知己“孤相信阿焕”一句相信他成了越王的臣子,帮他产除异己助他夺权后被封丞相。可谁知他体内那白虎神君意识逐渐苏醒,并让他寻那四大神器,助他复活。神君复活,恨意使然,他终究入了魔。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南明死局

    南明死局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幻想破灭了,自诩国士无双,如何四处奔走,只为挽救南明危局,在历史的潮水中,如何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热门推荐
  • 亲爱的魔君啊

    亲爱的魔君啊

    当在一个扭曲的社会遇上强大的魔君,单纯的她是怎么一步一步改变这个令人作呕的社会?“小丫头,过来陪我睡觉。”魔君明明着重点在“睡觉”二字上,可是可怜巴巴的艾瑶一本正经的说道:“魔君不是不用睡觉的吗?”魔君无限宠!!!
  •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不仅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且还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本书详细阐释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谋略,揭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曾国藩智谋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挖掘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学习他做事不纠结的处事艺术,借鉴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本书是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最佳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将他的处世智慧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展示出曾国藩做事不纠结的气度,不仅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做大事、成大业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一般读者修身养性、增强处世能力的需求。
  • 无限武道传

    无限武道传

    江湖血、天下命、身中魂、肩上刀!萧沙意外来到一个陌生而熟悉的世界,熟悉的武功、不同的人物,还有更加神秘莫测的武神空间,一切都超出意料之外。未及准备,一切都已如历史巨轮滚滚前行,从此江湖、天下、无尽空间、传说四起!北冥神功的极致、长生决的终点、霹雳金光武学乱入……听过的、没听过的,纷纷化作切身体会的天下江湖!
  • 女配也种田

    女配也种田

    运气一向平淡的刘佳宜居然穿越了!种田?发家?致富?好像都不容易……为了一日三餐勤勤恳恳的刘童鞋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个标准种田文女主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多伦多之恋

    多伦多之恋

    本书分两篇:下篇是“多伦多之恋”,上篇是“永恒的诱惑”。下篇排在上篇前面。
  • 冰皇诀

    冰皇诀

    冰灵附体,凡人成了天地之子,是幸或不幸?天地无情,人却有情,矛也盾也,这一生注定悲剧。悲剧流,这本书的角色一个都别跑了,我绝不会厚此薄彼,都得写死,哪怕没写死也要活得生不如死,现实里我都不舒服,小说里都别想好过……丫的
  • 羽尽长日

    羽尽长日

    ”从此不会有魔族魔殇,只有冷西风。“魔族公爵府少爷改头换面,成为一届凡人冷西风,携手神秘被封印老者,立于不败之巅。
  • 十相书

    十相书

    本册非长篇小说,为短篇合集。微、微小说,多虐恋悲剧。
  • 饮流斋说瓷

    饮流斋说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