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7700000003

第3章 推荐序:介绍纪伯伦的《先知》和《沙与沫》

纪伯伦·哈里利·纪伯伦(Kahlil Gibran)是著名的黎巴嫩作家。他自幼就受到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从中汲取了营养。在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的同时,他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克服了自己民族和地域的狭隘性。他着眼于东方,也注视西方。他希冀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东方,改造东方,警策西方,改造西方。他集哲学、文学、艺术于一身,不仅善于小说、绘画,而且精于散文诗,而在后一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文学艺术创作的独特才华使他跻身于世界文坛。

纪伯伦1883年1月6日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城布舍里,一个属于马龙派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民,母亲是基督教马龙派一个神父的女儿。纪伯伦8岁时,父亲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局逮捕,关进监狱。9岁时,他被一块坠落的山石打断了肩胛骨,几个月后,肩伤虽愈,但右臂始终衰弱。他的儿童时代是在黎巴嫩的北方山村贝什里度过的,那里有高山、流水和苍翠的雪松,绮丽的大自然陶冶了他的性格。1895年9月(纪伯伦12岁那年),由于贫困所迫,母亲卡米拉不得不带着纪伯伦和哥哥布特罗斯、妹妹马利亚娜及萨尔塔娜举家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

1895年9月,纪伯伦考入一所为外国人办的学校学习。他的一位女教师发现他有绘画天才,遂将其介绍给波士顿著名诗人和艺术活动家法尔德·荷兰德·戴。戴鼓励他为一些书籍设计封面,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3年后(1898年),他的亲人们坚持把他送回祖国学习阿拉伯文,他在黎巴嫩住了两年半。冬天在贝鲁特阿希马(睿智)学习阿拉伯民族语言和文化,夏季则在故乡布舍里同黎巴嫩诗人兼医生萨里姆·哈纳·塔希尔一起生活。这段时间里,他曾在学校办的《奋起》杂志上发表习作,同时仍与波士顿的戴保持联系,继续为他们画封面。1901年4月初,在完成学业后,他又重返美国波士顿。他的妹妹萨尔塔娜却在几天前(4月4日)死于肺病。次年,哥哥和母亲亦由于贫病交加相继病故(1902年3月12日和1906年6月8日)。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三位亲人——小妹妹、哥哥和母亲相继去世,给他的心灵带来了终生难愈的创伤,再加上生活的重负,使他在物质上也受到不小的压力。就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发表散文和散文诗,倾诉他的哀怨和憧憬。他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抒情散文《音乐短章》(一译《乐曲》,1905)。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探讨了东方音乐的深邃意蕴,并提出了对东方音乐欣赏的看法。

“受凌辱民族的象征”。作品把主人公的不幸和整个民族和东方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突出了它的社会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纪伯伦又回到散文诗的创作。散文诗原来就是他熟悉和喜欢的文学创作形式,对他来说,这也是驾轻就熟的事。1908年至1910年他曾去巴黎留学,曾游历罗马、布鲁塞尔和伦敦,广泛地吸收欧洲文化艺术的成果。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在著名雕塑家罗丹的指导下学画,也进一步了解了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著名诗人和画家布莱克的作品。罗丹和他艺术界朋友们十分欣赏这位年轻的黎巴嫩诗人和艺术家,称他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1910年,他的作品《秋》在巴黎传统的春季绘画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他受到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的影响,在读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他不但对尼采的超人哲学产生了共鸣,而且对其文学形式也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促进了他的散文诗创作。

纪伯伦的散文诗想象丰富,感情深挚,富于哲理,韵味隽永。纪伯伦的诗歌创作比散文作品的内容更广泛,他超越了对具体时弊的激愤和控诉,而转向对人生世事的理性思考。他的诗作自始至终贯穿着爱与美的主题,在对大自然的讴歌中抒发了对自由、理想、爱情与美的渴望;在对人生经历的描绘中无不蕴含着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他用英文创作的散文诗集《先知》《沙与沫》就是这类散文诗的代表作。

他的诗作大都是汇集在正式出版的诗集中,它们是:

《泪与笑》(1913)、《疯人》(The Madman,1918)、《先驱者》(The Forerunner,1920)、《暴风集》(1920)、《珍趣篇》(1923)、《先知》(The Prophet,1923)、《沙与沫》(Sand and Foam,1926)、《人子耶稣》(Jesus the Son of Man,1928)、《流浪者》(The Wanderer,1932)和《先知园》(The Garden of the Prophet,1933)。

“愧怍不安”。

“病夫”不要讳疾忌医。

“谁不用自己的风暴吹折自身的枯枝,谁就会厌倦萎靡而死;谁不用自己的革命撕碎自己的败叶,谁就会默默而亡”。

纪伯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英文创作的散文诗,在创作主题和风格上有较大的改变。如果说他用民族语言创作的散文诗,突出了社会和民族改造意识,那么他用英文创作的散文诗,则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哲理性的思考。

“健全”的人。

“成为站在太阳面前一个自由人的唯一思想”。

“真我”披露给人们。

“……在你劳动不息的时候,你确实爱了生命。”(《先知·工作》)爱成了纪伯伦生活理想的追求。

“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显然,这是一种精神美,它要远远超出欲望的满足。

“神性”,实现自由。纪伯伦的这种观点,曾经激励过争取民族独立的阿拉伯青年。

“哲人曾来过,将他们的智慧给你们。我来却是领取你们的智慧。我不过用言语说出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先知·拔锚起航》)。他把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告诉世人,唤醒那些失落困惑的、被奴役的灵魂,教他们享受智慧之果,勇于向更高境界攀登。

“包容全人类的‘大我’”,这也为对生活的追求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

“神性”巨人的一只手。读者可以从这些画中尽情地欣赏和品味这些绘画的艺术特色和它们的意蕴。

“给予”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计划中的最后一部《先知之死》却始终未能完成。

《沙与沫》也是一部闪烁着丰富哲理思想的诗集,它涉及人生、爱情、文学、艺术等方面。

关于爱情,他说:

爱情是一个光明的字,被一只光明的手写在一张光明的册页上的。

爱情是情人之间的面幕。

每一个男子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另外一个没有生下来。

“狂人”,他轻蔑地回答:

他们认为我疯了,因为我不肯拿我的光明去换金钱;

我认为他们是疯了,因为他们以为我的光明是可以估价的。

纪伯伦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他是不甘接受权势与金钱的奴役和驱使的。他说: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把他的梦想变成金银的人。

真正伟大的人是不压制人也不受压制的人。

如果你嘴里含满了食物,你怎能歌唱呢?

如果你手里握满金钱,你怎能举起祝福之手呢?

“供它营养的是灵魂,供它饮用的是感情”。在《沙与沫》中,他说: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智慧是心思里唱歌的诗。

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基督徒的耶稣”不同。在《沙与沫》中,纪伯伦描述了两位耶稣的不同形象:

“我的朋友,我恐怕我们两人永远永远也不会一致。”

“他的血已变成了大地上的新泥土”。

“无力生存的人,是在慢慢走向死亡”!

《珍趣篇》(1923)由14首韵诗组成,诗中有自己和心灵的对话,有和敌对者的激烈辩论,有对祖国的讴歌和怀念。

“生命的真实”。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争辩中隐约感到人心间的种种争斗,显然,第三位神最后占了上风。

《国王与牧人》是纪伯伦用阿拉伯文写下的最后一部剧本,表现了权力和权威必须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专制权力必然归于失败。这部剧在他去世后才正式发表。

“艺术是一种高尚的灵魂,不能出售,也买不来,东方人应该知道这一绝对真理。”

“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他对不怕狂风暴雨、敢向命运挑战的弱者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尊敬。但是由于其时代和环境的局限,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出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情绪,在描写爱和美的理想境界时,往往有超阶级的观点。在语言上,有追求深奥而近于古涩的倾向。

“纪伯伦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生命中的第一缕芳馨,他使阿拉伯文学得以在不朽的世界文学的土壤中扎根,使阿拉伯从事笔耕的人中产生出一位东方和西方都为之骄傲的、不朽的、世界性的作家。他怀着对可以引导生命之子走向幸福生活的东方精神使命的信念,并以对这一信念的传播,更新着很久以前就出现在东方的那使命的纪元。”

“这是数百年来东方送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礼物!”

“如果一个男人或女人读了这书,不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心中不唱着涌自内心的音乐,那么,这个男人或女人就生命而言,确已死亡。”

“你是东方刮来的第一阵风,从根本上扫荡着西方。但是,你带到我们海岸的只是鲜花。”

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在首都华盛顿中心地段为纪伯伦建立一个纪念中心,以此表示对这位伟大的黎巴嫩作家的尊重。里根总统签署了这项决议。这项计划完成后,布什总统亲自出席了纪伯伦纪念公园和纪伯伦塑像的揭幕典礼,并发表了演说,他说人类正走在纪伯伦当年指出的道路上。

纪伯伦的作品早在70年前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纪伯伦是第一位被介绍到中国的阿拉伯作家,也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东方作家之一。

第一位译介纪伯伦作品的是茅盾先生。1923年9月3日和17日,他在《文学周刊》杂志上发表了纪伯伦的5篇散文诗译文,它们是《批评家》《一张雪白的纸说……》《价值》《别的海》和《圣的愚者》。这几篇译作虽然篇幅不长,但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它揭开了中国——黎巴嫩、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崭新的一页。

“实在有翻译价值”,因此她独自开始翻译,并从4月18日开始,由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连载。后来又因副刊半途停办,译著受阻。1931年夏,冰心译完全书,8月23日写就序言后,一并交上海新月书店,并于当年9月正式出版。

冰心的译本,规格为小32开,共125页,并附有纪伯伦为此书所绘的12幅插图。这部译本堪称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精品,译文流畅、隽永,与原著的风格十分贴切,充分显示了译者对英文原著的深刻理解和她汉语的深厚功底。

冰心在1962年又开始翻译纪伯伦的另一部诗集《沙与沫》(Sand and Foam),部分译文刊登在1963年1月号《世界文学》上。1981年12月《外国文学季刊》全文发表了冰心译出的《沙与沫》。1982年7月原湖南人民出版社将冰心译的《先知》《沙与沫》合集出版,这也是在我国问世的第一部纪伯伦作品合集。

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冰心为《先知》写的《译本新序》(1981年12月8日)。在序中冰心把纪伯伦和泰戈尔做了比较:

我很喜欢这本《先知》,它和《吉檀迦利》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我觉得泰戈尔在《吉檀迦利》里所表现的,似乎更天真、更欢畅一些,也更富于神秘色彩,而纪伯伦的《先知》却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些处世为人的哲理,在平静中却流露出淡淡的悲凉!书中所谈的许多事,用的是诗一般的比喻反复的词句,却都讲了很平易入情的道理。尤其是谈婚姻、谈孩子等篇,境界高超,眼光远大,很值得年轻的读者仔细寻味的。

纪伯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近十年来有很大进展,大有蓬勃发展之势。1984年,出版了两部纪伯伦的作品选:《泪与笑——纪伯伦散文诗选》和《折断的翅膀——纪伯伦作品选》前者包括了《笑与泪》《行列》的全译和《暴风集》《珍趣篇》的选译。近几年又出版了《先知的使命——纪伯伦诗文集》《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纪伯伦抒情诗八十首》。1994年,《纪伯伦全集》(三卷)终于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庆贺该书的出版,黎巴嫩大使馆举行了招待会。冰心先生对《全集》的出版也表示祝贺。

“雪松骑士勋章”佩戴在冰心的胸前。黎巴嫩总统埃利亚斯·赫拉维亲自签署了第6146号命令,授予冰心这枚国家级勋章,以表彰她为中黎文化交流事业所做的贡献。

黎巴嫩共和国驻华大使法里德·萨玛哈在授勋仪式讲了下面一段话:

“在你不安于你的思想的时候,你就说话……在你许多的谈话里,思想半受残害。”

冰心在授勋仪式上致词:

“雪松骑士”勋章,我感到十分荣幸。这个荣誉不仅是给予我的,也是给予十二亿中国人民的,对此我深表感谢。

“真正伟大的人是不压制人也不受压制的人。”这些深刻的真理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他的作品深深地感染了几代人。纪伯伦不仅属于黎巴嫩,而且属于中国,属于东方,属于全世界。

我高兴地看到,继我翻译了他的《先知》和《沙与沫》之后又有他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写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去年伊宏先生把他所有作品结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三卷精美的《纪伯伦全集》可以全面反映他的创作成果,使更多的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了解黎巴嫩文学和人民,他们美丽的国家和灿烂的文化,它也将进一步促进中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谊。

我愿借此机会感谢黎巴嫩大使和夫人法里德·萨玛哈,玛丽亚·萨玛哈,他们为介绍这位东方骄子所给予的热情支持和为加强两国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所做的不懈努力将永远留在我和中国人民美好的记忆之中,谢谢大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冰心女儿吴青丈夫

陈恕

1996年4月2日

同类推荐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一本译余随笔,手持杯中物,看闲云飘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得;如世外高人般的的仙风道骨全部跃然纸上。唯有大师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阅读享受。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校园重生之学霸男神是女生

    校园重生之学霸男神是女生

    【女扮男装,1v1】重生前,她是嗜血毒辣的王牌杀手,阴冷,诡异,来无影,去无踪,瞬息间便能杀死人……重生后,她是全民公认的男神,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天才学霸,邪肆,神秘,妖娆,魅惑人心……“美人,我包养你可好?”君倾夜邪魅道。“哦?”帝御反身将君倾夜压在身下,“到底是谁包养谁?”【新人新文,不喜勿喷!校园宠文,绝对爽!超甜,无虐!1v1,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
  •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醉红颜之王妃倾城

    一次桃花林里的偶然相遇,一场意外的皇家赐婚,一份青梅竹马的思恋,一生爱恨情仇的纠葛,他与她、他与他、她与他,是恋人?是兄弟?是情人?还是仇人?而在这彼此纠缠的境遇里,是谁误了谁?是谁负了谁?又是谁欠了谁?当一切尘埃落定,究竟谁与谁能携手天下,共守白头,家国天下,乱英儿女的爱恨情仇,尽在醉红颜之王妃倾城。片段一:“王爷,求你,放过他一次,只要你肯放过他,你让我做什么,我都答应你。”她对着眼前的人满目哀求。“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你的爱,你…能给我吗?”男子俊美无俦的脸上寒冰笼罩,眼中流露着无尽的痛色。“什么?我…”女子呆在当场。片段二:“我终于等到你了,娉婷,跟我回家吧!”昔日青梅竹马的恋人,款款深情的对她说。她双眼缓缓扫过刚才还铁血金戈,此时已是一片死寂的战场,眼光再落到对面男子的身上,她轻声开口。“家,我已经没有家了,我的亲人,早已身首异处,我的爱人,已被你亲手逼死,我的幸福,我的爱,早就被你彻底的摧毁了。”“娉婷,对不起,我知道是我负了你。”清俊的男子满目深情与愧疚,他上前握住女子的手,“我已经知道错了,从现在开始,我愿意用我的余生去补偿你,守护你…娉婷,你可愿意跟我回家。”女子轻轻挣开他的手,木然的说道:“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从你那时对我放手,我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片段三:“上天一直在捉弄我们,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而当我爱上你的时候,洛,你又在哪里?”女子立在深爱男人纵身越下的悬崖边上喃喃自语,往日的一幕幕闪过眼前。“我不喜欢你,我也不会做任何人的替身。”女子神色认真的对着眼前的男子道。“哦,是吗?”男子淡然的转过身去,掩饰了满目的黯然,他心道:你怎么又不知道,或许,别人才是你的替身。此文慢热,不喜者请绕道,作者乃新人,心理素质差,请大家嘴上留情~
  • 诗镜总论

    诗镜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干与地支

    天干与地支

    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历法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俗世仙山游

    俗世仙山游

    凡间有十二个国家,分别是:子国,丑国,寅国,卯国,辰国,巳国,午国,未国,申国,酉国,戌国,亥国……宫斗,商斗,权谋,军事海陆空作战……仙界:天空悬浮着7座山脉,这7座山脉被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颜色的彩云分别缠绕着……在这7座彩云山脉之上依稀还有一座更高更飘渺散发着金光的山脉……即是玄幻,即是悬疑,即是言情,即是修仙,即是权谋争斗......美好的事,物,人,大家都想拥有,这是一本付出与获得的故事......天下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有法力无边的法宝,强大的仙术;除此之外便是男人们抢夺最美的女子,女人们抢夺最强势顶级的男子......
  • 王者荣耀花式CP大全

    王者荣耀花式CP大全

    这是一个随缘更新的坑。我们逗比着谈谈恋爱。更新真的很佛。重点:谈恋爱我们是认真的,搞笑当然也是认真的,比清蒸还真。CP多不多啊?多!必须多...的吧?的吧?书名仅供参考。我佛一点更,你们大家佛一点看,噶。
  • 万古圣尊

    万古圣尊

    绝世强者林凡,被人偷袭陨落,十年后转世重生,附身在一名少年武徒身上,面对着今生同门的嘲笑和欺压,凭借前世的修为知识,将敌人狠狠踩踏,用他们的鲜血,成就自己万古圣尊的辉煌。
  • 左手能力,右手人脉

    左手能力,右手人脉

    现在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代。人才是什么?我想,人才就是在各个领域中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应该也算人才,不过是伪人才。放眼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多少都存在着“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着只会溜须拍马、乱拉人际关系而无实际能力的人。这样的现象轻则使集体陷入一片混乱,重则使国家、人民蒙受巨大的损失。“滥竽充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春秋时期,但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深刻的,21世纪,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一定要做一个不仅人缘好而且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本书将使您的能力如虎添翼,将让您的人脉创造机遇,引来幸运之神,从而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