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问”的艺术
从事新闻采访,一般是离不开提问的,这是新闻界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要通过提问从采访对象的嘴里获得真实的事实和报道所要反映的思想,必须掌握提问的艺术。
现在有的年轻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不讲究“问”的艺术,像警察查户口,或像法官审理案件,你问一句我答一句。例如当采访得金牌的运动员时,总是千篇一律地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答曰:“我什么也没想。”某电视台一年轻女主持在采访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时有这样几句提问,问:“您为何总能幸运地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答:“……不知道。”问:“您认为天才和努力哪个更重要?”答:“这个……不知道。”问:“您为什么总愿意说不知道呢?”答:“这个……我真的不知道。”
显然这样的提问,除了“冷场”、尴尬外,是很难收到预期的访问效果的。对此,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烟瘾很大的教徒问牧师:“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答道:“不能。”这位教徒不死心便换了一种方式问道:“抽烟时能祈祷吗?”牧师则爽快地答道:“可以。”
同一个内容的问题,由于问法不同,答案却完全相反。由此可见,采访中的提问,必须讲究艺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大量的新闻采访实践来看,提问需掌握以下“问”的艺术:
要精心选择好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切忌初战失利。在军事学上,初战对以后的战斗影响是很大的。访问也一样,第一个问题提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访问的深入进行和访问的质量。访问一开始提的问题,不但是记者感兴趣的问题,也应该是被访问者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有位记者在采访琵琶演奏艺术家刘德海时,他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木头孩子”。“木头孩子”是人们对刘德海热爱琵琶如子的美称,它反映了刘德海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刘德海一听这个名字,就勾起了对往事的深沉回忆,便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从“木头孩子”的由来谈起,叙述了他艺术生涯中许多趣闻逸事,记者因此成功地写出了有关刘德海的四篇报道。
著名记者周原说:“记者提问,一开口就要让人觉得你这个记者是有思想的,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这样,他谈问题就不好打马虎眼,想三言两语搪塞也搪塞不过去。一个问题抓住他,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他就会觉得你不是吃闲饭的,不是来玩的,逼着他去思考。”这是经验之谈。
从一些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谈的体会来看,采访中提的第一个问题,最好以知情人的身份进入,例如访问一位作家,最好先问:“您最近发表的大作经历了多长创作时间?”如果访问的是位科学家,不妨一开口就问:“您十年前提出的设想现在是否得到证实?”如果访问的是位运动员,可以先问:“你在创造了新的纪录以后,现在又在做些什么努力,”这样以知情人的身份进入话题,常常会收到巨步顿缩,无拘无束,谈话投机的好效果。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访问对象的生活阅历、专业和文化程度、性格和情趣爱好等,选择他最熟悉、最喜欢、最容易谈吐的话题进入提问。
问题要提得具体,切忌笼统。某青年报一记者去采访著名电影导演张良。记者问:“能否请您谈谈对这次评奖结果的看法?”张答:“这个问题太大。我不好回答。”一位随团出访的记者在向一群外国中学生提问时,问道:“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学生们面面相觑,无言以答。在场的《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安岗在一旁解了围,他把话头接过去问道:“你们知道中国有一条长江吗?”学生们一齐举手;又问:“你们知道中国有一个孔子吗?”全部举手;再问:“你们知道毛泽东吗?”答:“知道。”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问题要提得简明,切忌别啰里啰唆。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了,人们珍惜时间的观念也加强了。因此,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讲效率,问题一定要提得简练。特别是对一些高级领导人的采访,对国家首脑的采访,记者只能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在这方面,国外一些记者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次,日本《读卖新闻》的一个记者听说邓小平同志不再兼任副总理了。这个记者在小平同志接见外宾最后送走客人时,挤上前去问:邓小平副总理,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吗?这个问题由于提得简洁明快,小平同志愉快地做了回答。这个记者由此而采写出一条独家新闻。
问题要提得使采访对象感兴趣,乐于接受采访。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使对方情不自禁地倾吐发自肺腑之言,甚至讲得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切忌使采访对象难堪而拒绝回答。例如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一次他到湖北十堰巡回演出,不少记者登门采访。由于姜昆当时正在进修电大课程,便对记者的采访一一谢绝。这时,有一位女记者根据这个情况,再次叩响姜昆的房门说:“姜昆同志,我对您演出的节目有些意见……”姜昆一听是为自己的节目提意见而来的,便很有兴趣地热情接待了她。这位女记者因此而写出了一篇题为《姜昆在追求什么?》的好报道。受到了读者的青睐。相反,越南战争期间,阵亡的美军官兵的灵柩由他们的家属陪同,用飞机从越南空运回国。在机场上,一位美国记者向一位阵亡的军官妻子问道:“听说,有两颗子弹打穿了你丈夫的前胸?”那位本来就悲悲戚戚的妇女,忽然一腔怒火,气呼呼地钻进汽车,“砰”的一声关上车门离开了。这件事给记者一记清醒棒,在提问时,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否则,就难免遭到冷遇或吃闭门羹。
所提的问题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千人一法,一锅煮。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采访中提问时,就善于“因人而异”。他在采访毛泽东同志时,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灭和打败日本的军队?你认为这样的战争要打多久?”这样的问题,除了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一般人是难以回答的。而斯诺在向普通群众提问时,则问得细小而具体。下面是他同一个15岁的“红小鬼”小号兵的谈话,问:你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小号兵回答时讲到他的两个哥哥也参加了红军。斯诺问他们的地址,小号兵说不知道。斯诺就改问:“农民喜欢红军吗?”答:“喜欢。”问:“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小号兵讲了一阵子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的提问,一般群众都能对答如流,采访中就不会出现“相对无言”的窘境。
提问中要因势利导,切忌钻牛角尖。著名数学家哈代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个傻瓜都可能提出使任何聪明人都解答不了的难题。”采访提问中,如果钻牛角尖,就会将我们的思路引向死胡同,而无助于得到所需要了解的问题。诸如提出“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之类的问题,莫说是一般的采访对象,就是专家学者也难以回答。
对于自己不懂的行业进行提问时,应多用闭合式,忌用开放式。所谓闭合式提问,也就是限定被访问者回答的范围。这个问题的选择,也必须是大多数外行人都普遍关注的答案。《人民日报》记者王楚在采写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报道过程中,他不懂经济,提问时就常常避开经济的“狭窄”含义,要求被访问者谈“花絮”,并且多问“人”“人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条战线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找共同语言。当谈话一旦离开“轨道”运行,出现答非所问时,要想办法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自己所选定的“轨道”,以免使采访变为漫无边际的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