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有个世家子弟温如春,年轻时酷爱弹琴,即使外出旅行也不停弹奏。有一回出游晋地,经过一座古庙,把马拴在庙门之外,暂时休息一会儿。进门就看见一位穿着粗布道袍的道人,在廊前双脚交叠而坐。一根竹杆靠墙立着,一个花布口袋装着琴挂在上面。此琴触动了温如春的嗜好,于是向道人问道:“你也擅长弹琴吗?”道人说:“只是弹不好,想跟一个弹得好的人学一下。”便把琴从口袋中拿出来交给温如春。温如春仔细一看,琴的木质纹理绝对漂亮,稍微勾拨一下,声音异常清越宏亮。高兴地弹了一首曲子,道人微笑一下,好像并无赞许之意。温如春又集中精力弹了一首最拿手的曲子,道士笑着说:“还不错,还不错。只是要做我的老师还不够格。”温如春认为道士口气太大,转身请道士弹奏一曲。道士接过琴放置双膝之上,刚一拨弦,便觉暖风从弦音而生,过一会儿,则百鸟成群飞来,院中的树上都落满了。温如春惊叹极了,跪拜请求道士传授琴艺。道士反复弹了几遍,温全神贯注侧耳细听,略微领悟了曲子的节奏。道士让温试着弹一遍,对他弹奏中的疏漏之处加以点拨,说:“这样的弹奏水平在世间已找不到对手了。”从此温如春精心钻研,终于练就绝技。
后来回老家,离家还有几十里路,天已经黑了,又赶上大雨,没地方投宿。忽然看见路边有个小村子,温如春慌忙赶了过去。他来不及仔细察看选择,看见一个门,匆忙地闯了进去。走进厅堂,寂静无人。过一会儿,才有个女郎走出来,十七八岁,容貌长得像天仙一样,抬头看见温如春,吃惊地退回内室。温如春当时还未娶过老婆,见了这漂亮女孩便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过一会儿,一个老太婆出来招待客人。温如春自己报过姓名,请求借宿。老太婆说:“借住一宿倒没有关系,只是床铺少,如不怕受委屈,可以睡在草铺上。”不一会儿,拿着蜡烛来了,把草散开铺在地上,态度很热情。温如春问她尊名高姓,她说:“姓赵。”温如春又问:“女孩是你什么人?”回答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温如春说:“我不自量家境贫寒,想和姑娘结亲,您意下如何?”老太婆皱着眉头说:“此事我不敢立刻答应。”温如春问她是什么原因,她只说有难言之隐。温如春心里很惆怅,就此做罢。老太婆走后,温看地上铺的草垫潮湿腐烂,没法躺卧,便端坐弹琴,来消磨长夜。雨停了,便连夜回家。
县里有个隐退在家而曾任郎官的葛公,喜欢和文人学士交往。温如春有一次去拜访他,接受邀请为葛公弹琴。帘子后面似乎有女子偷听,忽然一阵风将帘子吹开,温如春看帘子后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天生丽质,是个绝代佳人。原来葛公有个女儿,小名良工擅长填词作赋,姿容艳丽更是远近闻名。温见到良工后,引起感情上的波澜,回家对母亲讲了,母亲便请人去提亲。葛公认为温如春家境日见衰落,不同意。可是女儿自从听了温如春的弹奏以后,暗中对温如春产生了爱慕之情,常常希望能再听到温如春的弹奏。温如春因提亲不成,心灰意冷,再也不到葛家去了。
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捡到一张旧笺,上面写着一首《惜余春》词: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划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满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霄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良工反复吟诵,很喜欢这首词,揣进怀里然后回房,拿出锦笺,工整地抄了一遍,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再看,却不见了,心想被风吹跑了。当时赶巧葛公从闺房门口经过,捡到了抄过的这首词,以为是良工所作,嫌词作春心荡漾,不好意思批评女儿,用火烧了,想把女儿快点嫁出去。临县刘布政使的公子正好托人提亲,葛公很高兴,但还想看看刘公子。刘公子穿戴整齐来了,仪表堂堂,容光焕发。葛公非常高兴,招待得热情周到。刘坐了一阵告辞走了,不料在他的座位下面掉了一只女子的红绣鞋。葛公一见,心里十分讨厌他的轻薄为人,于是叫来媒人把绣鞋的事说了一遍。刘公子极力为自己辩解,葛公不相信,最终还是拒绝了这门婚事。
原先,葛公有绿菊花的种子,保守不外传,良工就把花养在自己的闺房中。温如春院中的菊忽然有两株变成了绿色,朋友们听说了,就常到他家里来观赏。温如春也把它们像宝贝一样珍惜。一天早晨,温如春在花坛边捡到写着《惜余春》词的笺纸,反复诵读,不知笺纸是从哪里来的。因词中的“春”字与自己的名字相同,更迷惑不解。于是在案头详细地加以评点,评语轻薄。这时葛公听说温家菊花变绿,感到奇怪,亲自到温的书斋,见案头有一笺就拿起阅读。温如春因为写有轻薄评语,不敢让别人看,赶紧夺过揉成一个纸团。葛公只读了两句,大致看出是在闺门前捡的那首《惜余春》词。他大为怀疑,再加上温如春家菊花变绿,也猜测是良工赠给温如春的。回家后把事情对夫人说了,叫她严厉地盘问良工。良工啼哭要寻短见,但无人看见,又没法证实。夫人怕把事情张扬出去,与葛公商量不如把女儿嫁给温如春,葛公同意了。把这个消息传给温如春,温如春高兴极了。当天,就请客人举行庆绿菊之宴,烧香弹琴,直到深夜才结束。客人走后,温如春回房睡觉。书僮听见琴弦自鸣,原来以为是别人弹着玩的,后来仔细观察,发觉只有其声,却无其人。这时书童才把琴弦自鸣的事禀报温如春。温如春亲自察看,书僮果然没有撒谎。琴声梗滞生涩,好像模仿自己而没有学好。温如春点灯闯了进去,可什么也没看见。温如春把琴拿走了,便一夜没有声响。他以为是狐仙想拜师学琴所致,于是每晚替狐仙弹奏一曲,并且像老师一样把琴弦调好让学生自己弹拨,每天夜里躲在近处偷听。过了六七个晚上,居然弹成了像样的曲子,很值得一听了。
温如春和良工成亲以后,各自谈到《惜余春》词,才知道这提缔结良缘的原由,但始终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良工听说琴弦自鸣目的奇怪现象,便去偷听。她说:“这不是狐仙弹的,声音凄楚悲凉,提鬼弹出的。”温如春不完全相信。良工就说她家有面古镜,可以照出妖精鬼魅。第二天,派人借来,等琴声刚发出,拿着镜子突然进去,点灯一看,果然有个女子在,惊慌地躲在屋角,无法再隐身。温蜘春仔细一看,是赵家宦娘。他非常吃惊,详细询问她的来历。宦娘哭着说。“我替你们作媒牵线,不能说对你们没有恩德,为什么对;我逼迫得这么厉害?”温如春叫人把古镜拿开,也请宦娘不要躲开,抛答应了。便用口袋把古镜装起来。宦娘远远地坐下说:“我是知府,的女儿,死去一百年了。从小就喜欢弹奏琴筝。筝已经能弹得相当熟练了。只是琴没名师指点,虽在九泉之下仍然很遗憾。当您光临寒舍时,听到您那优雅的琴声,对您从心里敬慕,只恨人鬼殊途不能与你相伴,暗中给您撮合了一位漂亮妻子,来报答我的爱慕之情。刘公子的绣花鞋,《惜余春》俚俗小词,都是我之所为。我对老师的:报答不能说不尽力了。”温如春夫妇二人连忙向她道谢。宦娘说:“您的琴技,我已学会一半了。但是还未掌握精深绝妙的韵理,请您一再给我弹一次吧。”温如春答应了她的请求,又详细地讲述了琴的弹奏技巧和方法。宦娘非常高兴地说:“这下我全会了。”便站起来告辞想走。良工原来善长弹古筝,听说宦娘有这方面的专长,愿意听她弹奏一曲。宦娘也不推辞,弹的曲调和乐谱,都不是人间所能达到的。良工击节赞赏。接着请求宦娘教她筝法。宦娘叫人拿来给良工写下十八首筝谱。又起身告别。夫妻两人苦挽留,宦娘痛苦说:“你们夫妻关系和美,互为知音。我是薄命人,没有这个福份。如有缘分,下辈子再相聚吧。”说完,拿出一卷画交给温如春说:“这是我的画像,如果忘不了我这媒人,可把它挂在卧室里,高兴的时候,烧一柱香,对着它弹一支曲子,我就如同亲身领受一样。”走出门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