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600000064

第64章 崭露头角(二)

左凡从平安镇出发,一路沿西南而下。

如今落凤窟成长为落凤福地,整个版幅增大了不知凡几,大梁国如今在落凤福地的位置,就如同平安镇在大梁国的位置一样,处于最北边。

一路不疾不徐,吴晓得只是让他们几个学生负笈游学,却没讲要他们具体做些什么,左凡自知聪明伶俐不如学姐柳叶,口齿善辩不如学弟学妹白小礼、王可人,所以临行之前,他便问了先生该如何做,不过吴晓得依旧没说,毫无头绪的左凡便问了柳叶、王可人和白小礼,不过他们也都没说什么有用的东西,大概就是多看多学,相机做事。

于是左凡便一点儿都不赶时间,尽量绕路而行,希望多走些路,多看些人。

一路上,左凡将自己书箱里的书籍照看得很是细心,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在有太阳之时将那些书籍拿出来小心翻晒,遇到下雨之时,他便取下书箱,用身体护着书籍,宁肯自己淋雨,也不愿让那些被他视作珍宝的书籍被雨水打湿分毫。

月余时间,左凡所行之路,不过数百里,途径屋舍村落,千余户。

所到之处,他这个背着书箱的小娃,便如鹤立鸡群,许多穿着破烂的小娃便将他围了起来,问东问西。这些人可不像左凡这么幸运,他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便是家中长辈,识文断字的也找不出一个。

这些山林人家,又哪来的机会接触书籍呢?

好不容易见到一个跟他们年龄差不多大小的人,背着一背的书籍,能说能写,便让那些小孩打心底里羡慕。

一些个大人趁着手头闲的功夫,也会来与左凡搭讪几句,一开始只是想着调笑一番,在感觉这个小家伙说话之间有条有理,斯斯文文之后,心中的态度也悄然之间发生变化,真正把左凡这个小孩儿当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来看待。

落凤窟还是落凤窟的时候,修道者还未大肆涌入之前,整个大梁国虽已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书籍,但以诗歌为主,礼仪、规矩、道理都是各讲各的,没有一个统一。

那些深居深山之人,也知道有读书人这么回事儿,但从未见过,心中对这类人,既陌生又敬仰。

每到一个地方,便会有人让左凡教他们几个字,在那些人看来,哪怕能学得一个字,便是一件给几挑柴火都不换的大收入,足够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好生吹嘘一番了。

左凡也不吝啬,有人让他教,他便教。

而那些孩童大人也是来者不拒,有人教,他们便学,左右不用付什么酬劳。

于是乎,左凡便走一路教一路,或是几个字,或是整段话,再不然就是一本书的内容。

他讲的最多的,还是规矩礼仪和定式,这些虽然都看似很不起眼,但却是他在东山书院学的最多的,也是吴晓得教得最仔细的。

左凡觉得自己有必要跟这些人都说一说。

因为他觉得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都很对。

比如家与国。

国是家凑起来的,家好,国才好,可是不是总是这样的顺序呢?其实不然,颠倒过来,没有国,家也就危险了。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对与错。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观点,某个人觉得这件事错了,但在某些人眼中,这件事又是对的,这个时候该怎么评判呢?首先应该拔高眼界,寻找大义,然后从上往下看,对错便也一目了然,如果没有所谓的大义,便可从事情本身入手,不过这时考量的就多了,涉及的是人情世故。

走过十里八村,左凡便在心头萌生一个想法,既然别人都那么好学,自己为何不学先生那样,每到一个村,便设立一个学堂呢?如此一来,便可以让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人都有机会学习,而自己无非是多花一些时间罢了,但此次远游,先生也没给他们限定时间,所以在时间上,也不会起任何冲突。

有了想法,左凡便在行走山路的时候不断将其完善,首先他肯定无法像自己的先生那样一直驻留在某个村落之中,如此他就没法完成先生交给他负笈游学的任务了,不过左凡很快想到了解决之法,在学堂设立之后,他可以亲自将书箱里的书籍誊抄出来,放在学堂之中让那些愿意读书识字之人研读,他要做的,只是一开始的启蒙,把每个字教给那些人,再细细传授一下先生所提倡的规矩礼仪定式,如此想来,在需要开设学堂的村落,大概驻留一个月时间,他便可以完成设想中的这些事情了。

思路通达之后,左凡立刻结束了他无头苍蝇漫无目的的状态,有了方向之后,他觉得自己好似凭空生出用不完的力气,脚下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没过多久,左凡的第一个学堂便轻松设立起来,他自己给学堂取了个名字,叫‘晓得’,一来是因为他的先生名字中就有这两个字,用于学堂名字,也算是他的一种感恩纪念;二来‘晓得’二字,意义非凡,‘晓’即为知晓、通晓之意,‘得’便是获得、得到,连起来就是知晓一些事情、规矩、礼仪,才能得到这些东西背后的好处。如此也可警示那些思想僵化、目光短浅认为有时间读两句书、识两个字还不如去多挥一下锄头、多砍两捆柴的人,其实读书识字,也不是毫无用处的。

左凡这一做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年时间,他的足迹便遍布了大梁国整个西南,‘晓得’学堂开设了十余个,因此受益的大人小孩近千人!

这件事没有完,因为左凡的步伐,始终没有停下。

……

与左凡行走乡野不同,一身蓝衫改为一袭蓝裙,头上青丝梳好扎成一根根小辫子的柳叶更喜欢往人堆里钻。

生性活泼好动的她,怎会与寂寞为伍!从平安镇出来之后,行走了百里路,外面便有官道,柳叶也不管官道通向何处,只管沿官道而行,走到哪儿算哪儿,见见人情世故,看看外面人的生活方式,举止谈吐,这就是她的目的。

新鲜的事情当然有,例如外面的人,见闻远不是平安镇上那些人可以比拟的,而且识文断字的还不少,很多文人雅客喜欢吟诗颂词,自觉高雅。

一开始柳叶听到那些诗词歌赋,还觉得新鲜有趣儿得很,不过听多了之后,她又觉得空洞。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那些诗词歌赋用词华丽,但总感觉没有先生说的那些有嚼劲。

一个如空中楼阁,一个是地上大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那些诗词歌赋,说的要么是酒,要么是花草,要么是风花雪月,没有家国,没有人文地理,没有乡俗家规。

柳叶觉得这样很不好。

她不是一味地将外面这些人的诗词歌赋给全盘否定了。事实上,这些她认为的不好,都只闷在心里,没有说出口,她在想其中原因,她在思考个中差异,她觉得如果把先生传授给她的那些规矩礼仪、家国情怀融入到外面这些人的诗词歌赋之中,这才会让人觉得不空洞!

想到解决之法的柳叶很是高兴,在大街上蹦蹦跳跳的,活像个小精灵。

……

王可人和白小礼因为胆儿都不大,所以跟柳叶一样,他们游学之路,也是尽挑大路在走,有镇进镇,有城进城。

在外漂泊得久了,他俩身上少了几分文气,多了几分匪气。

这些匪气自然是从旁人那里学来的,用王可人的话说,那是被逼出来的。

闯荡江湖,与百样人打交道,自然少不了需要讲道理的时候。

可世事不会尽如人意,事实上远不是不尽如人意那么简单,而是十有八九不如人意,每当发生事情需要讲理之时,别人偏偏不那么讲理,谁的身体强壮,谁的拳头大,谁的钱多,谁就有道理。

王可人和白小礼都是小孩儿,别人自然就更不会跟他们讲道理了,这个时候,他们俩就只能用拳头来开路,路打通了,再来说理。

好在他们资质不差,在吴晓得的调教下,已经是通窍境,些许凡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样才让他们的道理可以与人好好说道说道。

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不会让他们的道理真正说到别人心窝里,但那些被他们调教过的人,忌惮他们都是真的。

……

大梁国东南。

一处山林之间,有五个年龄十一二岁,穿着破烂的小孩儿聚在一起。

为首一人是个叫‘瘦猴’的男孩儿,目光如鹰般犀利,身上灵力波动隐藏得很好,已经是个三境修士。

他们都是从平安镇中出来的少年。

上次秘境洞开,活到最后的十一人,除去尹鹏的弟子廉连赵小乔,吴晓得的学生柳叶左凡,阎罗殿大贤者、如今的下宗宗主乔天年徒弟巴乌东,以及获得三九的赵百川,剩余的五人都在这里。

同类推荐
  • 小飞鱼蓝笛

    小飞鱼蓝笛

    小飞鱼蓝笛是飞鱼国最小的王子,父亲蓝古多吉对他寄予厚望,但是,蓝笛虽脑袋瓜机灵,却因太贪玩,总是通不过飞翔测试。草莓鱼奶奶去污染严重的巴巴斯岛捡海化石得了怪病,为了给她治病,海豚爷爷带着蓝笛、胖胖龟、朵塔去南极海找医术高超的冰海小精灵,他们途中经过一个古怪的海星城,由于吃了太阳海星旅馆里花花绿绿的食物,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海星,并被迫当起了旅馆的伙计......为了寻找忽然失踪的海豚爷爷和胖胖龟,蓝笛一行来到蝴蝶鱼王国,他们遇见了喜欢古乐、能歌善舞的采薇公主,并偷偷尾随她到一艘古战船,古战船有着很多人类用过的宝贝......
  • 彼此的魔法学院

    彼此的魔法学院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世界,金木水火土,声光热电力,珍珠奶茶大盘鸡,这些都会成为你的魔法。结束了魔法高考,进入大学,开启日常的校园生活。上课任务打比赛,吃喝玩乐打游戏,天涯海北,各式各样的同学相聚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大学生活。
  • 擎龙记

    擎龙记

    本作属于《数码宝贝》同人文,较大程度摄取了漫画、电影、游戏的部分内容进行改变,并且融入了一些经典的漫画、动漫、电影角色。在本作中,数码世界有数以万计个,是神为了方便管理而创造出来,承载诸天世界产生的数据以及资料的地方。由于一些异变,使得数码世界的安宁被打破,越来越多异世界的来客打破时空的壁垒,来到了这个世界,而主角也是其中之一!本文世界观全为作者原创,若是不喜,出门右拐。
  • 剑仙之御龙问道

    剑仙之御龙问道

    华夏文明创世,在玄幻领域,强者层出不穷。遨游或定居于各大位面。剑仙之路何其漫长,一剑开天辟地,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剑问鼎神坛,一剑孤独百年
  • 奇异世界的冒险

    奇异世界的冒险

    我所住的这条狭窄的街道叫光明路,这条街上的老蒋生在五十年代,是个底层的老百姓,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变成吸血鬼的,后来我和他在干田张三哥的山庄里钓鱼,他才跟我说起这个秘密,他说他之所以会成为吸血鬼一族完全是个意外……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狮舞和龙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狮舞素描;民间狮舞起源;狮舞的流派;各地狮舞;龙舞素描等。
  • 重回九四

    重回九四

    乡村文,重生文,半现实文。九四年的村味,贫穷的自己,可怜的丫头,年迈的爷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压在郭去身上,看主角如何在农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这是很真实的致富经历。本书基本不装逼,不是爽文,只在虚幻之中求那么一点真实。 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 EMMA

    EM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系召唤师绝世大小姐

    全系召唤师绝世大小姐

    21世纪的绝色特工――1号一朝穿越到了凤舞大陆的13岁孤女身上召唤师,炼丹师,炼器师……为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生存她创造了无数个令人羡艳的奇迹在成神的道路上,是谁陪伴在她身旁
  • Lysistrata

    Lysistra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曾国藩管理日志

    曾国藩管理日志

    一生戎马倥偬的曾国藩,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后来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官至两江总督。在毛泽东看来,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在本书中,曾国藩的形象不再局限在纵横战场的军事家上,而是突出了他在军事才能以外的德与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人之一。本书将曾国藩的著述、家书中所传达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曾国藩作了另类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观察曾国藩的全新视角。
  • 前夫的小院

    前夫的小院

    山连着山,暗红色的石头山,七高八低毫无规则叠挤在一起,连绵不断;淡黄色的土山坡上杂草茂盛,野酸枣互相牵扯着勾挂着,叫不来名字的结有果实的各种七高八低的灌木,大多数扎根在石头缝缝里,极难采摘。夏天,长满大片野花和荆条的阳坡坡上,远看去青一块红一块、蓝一块紫一块,说不清是什么图案。秋天里的沙棘漫山遍野,像金灿灿的黄飘带,自由落洒,颇为壮观。冬天雪后,白茫茫的一望无际,土山、石头山混为一体,肃静威严像条卧龙在休眠。山际把天和地分成两半,弯弯曲曲的那根连线画不出它的头在哪起源、尾在哪结束。
  • 苍流记

    苍流记

    一个人族的普通傻小子,竟然获得妖族大能的青睐,习得妖族的功法?你以为这就完了?人族顶尖功法,我要了。灵族的万法本源——灵树,我搬走了。顺便再完成一下三族大一统,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