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500000001

第1章 逼上梁山(1)

●她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郭永怀好奇地:“美国在哪里?”

●英雄姐妹:一个要到美国学火箭,一个要造潜水艇。

●科学与迷信的纷争,农民与地主的搏斗。

●一场闹剧,令人哭笑不得;一场悲剧,亲兄弟反目成仇。

●妻子劝丈夫:“要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伤口还在流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享年59岁。

北京中央公园公祭,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在灵前默哀。孙中山遗体移往香山碧云寺时,途中三十万人送灵,两万多人从西直门步行到香山。

北京,宣武门外铁匠铺,小院内,一片哭声。

只有张东海、贾彦站在院子里,遥望天上的北斗星,默默地叹息。

室内,人们边擦眼泪,边交谈。

大梅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龙大宝:“有希望,大有希望!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我在中国干革命,跟着孙中山,跟着***,从长辛店到武汉,沿着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遍,成千上万的工人,一次次起来罢工!”

大梅:“你参加了共产党?”

龙大宝:“当然,你三妹也参加了。”

三梅:“我一边在家里带孩子,一边在外面做点工作。二姐,你呢?”

二梅:“我刚刚加入。”

大梅:“贾彦他参加共产党了?”

二梅:“没有。在德国,加入同盟会,他就不同意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现在,还是不同意!”

龙大宝:“因为他是地主?”

二梅:“是的,贾家三代都是大地主。”

龙大宝:“马克思说:‘存在决定意识’。这句话很有道理。”

二梅:“可我相信,他会变的。”

龙大宝:“怎么变?”

二梅:“这些年,他一直住在青岛,专心研究水雷,一次也没有回乡下去。我倒是到他老家去过几次,每一次都看到农民的状况惨不忍睹。回来我跟他说,可他硬是不信,有什么办法?”

龙大宝:“下次,你就逼着他跟你一起去!”

大梅:“你不用逼,自然有人会逼。”

二梅:“谁?”

大梅:“农民呀。当年,义和团是逼上梁山。现在,农民也一样,要起来造反。‘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呀!”

二梅:“大姐,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也关心革命的事?”

大梅:“那还用说!十月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留学生都知道,俄国有个列宁。他真伟大!可惜,也像孙中山一样,死得太早了。”

二梅:“大姐,你也参加共产党了?”

大梅摇头:“没有。”

二梅:“东海哥呢?”

大梅:“也没有。”

二梅:“那为什么?”

大梅:“恐怕是时候未到。”

二梅:“不会吧?我看,东海哥准是参加共产党了,只是没有对你说。”

大梅:“不可能。我回国大半年了,他总是跟着孙先生和夫人,走南到北,寸步不离。在广州,我们家客人很多,可没有一个是共产党,连依万诺夫那么多年的朋友,也没有到我们家来过。”

二梅:“你问过他吗?”

大梅:“问过。”

二梅:“他怎么说?”

大梅:“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

二梅:“那么,他的观点呢?”

大梅:“三民主义,那还用说!”

二梅:“谁经常和他来往?”

大梅:“蒋介石经常来。”

二梅:“蒋介石是谁?”

大梅:“你不知道蒋介石?大元帅府参谋长、黄埔军官学校校长,是孙中山最信任、最重用的人。”

二梅:“东海哥也是孙中山最信任的人,可为什么不受重用呢?”

大梅:“东海日日夜夜跟随在孙中山身边,这还不受重用?难道非要当个大官才算受重用吗?”

龙大宝:“大姐说得对!可现在孙中山死了,东海哥又要跟在谁的身边呢?”

二梅:“当然要跟在蒋介石的身边了。”

大梅:“那倒不一定。”

隔壁,突然传来三梅的叫声:“娘!娘!你怎么啦?”

人们一齐奔来,喊着:“娘!娘!”

赵大娘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娘不行了,可娘有件事,总没有跟你们说……”

大梅扑倒在妈妈床边:“娘!你说吧!”

赵大娘:“你知道,你还有个小小妹,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我就把她放到城里一个大户人家门口,走了。你几次问我,小小在哪儿?我说,她滚到河里,淹死了。”

大梅:“记得。”

二梅:“妈,我也问过你,小小怎么不见了?”

赵大娘:“……那些年,你爹在北洋海军当水手,我一个人种地,带五个闺女,交租子……送给人,是条活路……这么多年,小小要还在的话,也有二十好几岁了!……娘对不起她,对不起她呀!……”

二梅:“娘,你别难过,我明天就回山东,一定把她找到!可她……是什么样子?”

赵大娘:“她左耳朵后边,有一块胎记……”

院内,张东海和贾彦在小声交谈。

张东海:“山东也有共产党?”

贾彦:“有呀,二梅就是一个。”

张东海:“你没有参加?”

贾彦:“没有。”

张东海:“为什么?还是那个‘平均地权’想不通?”

贾彦:“想不通。我对国民党早已绝望了,对共产党还得看一看。”

二梅:“天都快亮了,明天一早还得赶路。东海哥,你和大姐一起去青岛吗?”

贾彦:“去,只能住三天。”

二梅:“多住几天不行吗?”

张东海:“孙先生去世了,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要我赶快回广东。”

二梅:“谁要你去广东?”

张东海:“蒋介石一天一个电报。”

二梅:“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张东海:“正如贾彦所说,‘还得看一看’嘛!”

贾彦:“明天先到青岛看一看吧!”

贾彦一行乘船到了青岛。

张东海、大梅站在山上,望着大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地呼吸过。

大梅拉着张东海的手,温柔地:“我们要是永远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那该多好!”

张东海:“我想,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大梅:“可这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有呢?”

张东海:“不知道,反正会有的!”

大梅:“你忍心让我一个人到美国去?”

张东海:“不是你一个人,三个孩子都跟你一起去!”

大梅:“可我不忍心让你一个人……”

张东海深情地:“大梅,我也不忍心让你走,不忍心让三个孩子走,可我别无选择!”

大梅:“或者我留下,或者你跟我一起走。”

张东海:“不,都不行。我们已经争论好几天了。”

大梅:“孙先生去世了……”

张东海:“正因为他去世了,我才不能离开。你献身科学,我献身革命……”

大梅:“我献身科学,也是为了革命嘛!”

张东海:“我献身革命,也是为了科学嘛!”

两人相对笑了起来。在海边玩耍的儿女和两个儿子也在笑着。这身处人间天堂一般的笑声,在大海和高山上空回响。

这笑声传向四面八方。

正在山上写生的郭永怀,放下画笔,四下张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他的三叔郭文秀说:“永怀,听到笑声,看不到人,真怪呀!”

正说着,张东海和大梅从树丛中走出,手拉着手,看见有人,不好意思,把手分开了。

大梅:“小朋友,你画得不错嘛!”

张东海:“嗯,不错,这大海波涛汹涌,很有气势!”

大梅:“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不爱说话的郭永怀望着她,郭文秀赶紧回答:“他叫郭永怀,是我的侄儿。”

大梅:“是青岛人?”

郭文秀:“不是,是荣城郭家村的。”

大梅:“看样子,他很爱学习。”

郭文秀:“最爱读书了!”

大梅:“在哪个学校?”

郭文秀:“大姐,不瞒你说,我念过十几年书,多次赶考,没有考上,于是在村里办了个初小,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

张东海:“那好呀!”

郭文秀:“永怀这孩子,十岁才开始念书,可他宁可干活,放牛、拾柴、垫猪圈,样样都行,就是贪玩。不过,他特别好奇,喜欢花鸟虫鱼,到石岛上高小,又多了一项美术爱好。一有空,就到海边来画画!”

大梅:“小朋友,我给你拍张照片,好吗?”

郭永怀惊奇地望着她,还是一言不发。

大梅拍了照,郭永怀的眼睛一直盯着照相机,看了又看。大梅把照相机给他,教他看镜头。

沉默寡言的郭永怀终于开口了:“这机器是怎么造的?”

大梅被他问住了:“哎呀,我也不知道。”

郭文秀:“大姐,你是留洋回来的吧?”

大梅:“是的,我在美国读书。”

郭永怀:“美国?美国在哪儿?”

大梅指着大海:“在大海那边。”

郭永怀:“离这儿有多远?”

大梅又被问住了:“我也不知道,恐怕总有一万里吧?”

张东海:“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你也去美国留学,好吗?”

郭永怀点了点头。

贾彦、龙小宝匆匆赶来。

贾彦:“东海!你们在海边流连忘返……”

郭文秀:“哎,贾先生,你们……”

贾彦:“啊,郭校长,你怎么也在这儿?”

郭文秀指了指郭永怀的画板。

贾彦:“东海,郭永怀这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问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郭文秀:“你们是一家人?”

贾彦:“是呀,他是我大姐夫!”

郭文秀:“也在美国留学的?”

贾彦:“不,他过去在日本、英国留学,后来跟随孙中山……”

张东海打断他,问迎面走来的龙小宝:“小宝,你从德国带回的化肥,在哪里做试验呢?”

郭文秀抢着回答:“我们郭家村就有一块地,上了德国化肥,庄稼长得可好了!”

贾彦:“东海,明天我陪你去看看!”

郭永怀越听越兴奋,惊奇地望着他们。

青岛,海洋研究所。

贾彦指着鱼雷的模型:“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鱼雷能不能按照人的指令,追踪并击中敌人的军舰……”

张东海:“哈哈,你挂的是‘海洋研究所’的牌子,实际是……”

贾彦:“哎,鱼雷是属于海洋的嘛!”

张东海:“不,鱼雷也属于天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都从飞机上投下鱼雷,击中敌方的军舰。”

贾彦:“那就不能叫鱼雷。鱼是在水里游的嘛。”

张东海:“不叫鱼雷叫什么?”

贾彦:“叫……想不出……”

大梅:“不是想不出,而是没有造出来。”

张东海:“对了,孙先生想出了,要造一门大炮,射到千里之外……”

大梅:“这是他在广西亲口对我讲的。十几年来,我一直想把这种大炮发明出来……”

张东海:“人家早就发明出来了!”

大梅:“什么?你说什么?”

张东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法国发明了一种大炮,有十几米长,最远能射一百二十公里。”

大梅:“我知道,可这种炮很笨重,又不准,经常偏离目标。”

张东海:“不管怎么说,远程大炮,人家还是发明出来了。”

大梅:“但是,这还不是孙先生想的那种大炮……”

张东海:“射到千里之外的,不能叫大炮,叫火箭。”

贾彦:“火箭?什么火箭?”

张东海:“在德国留学这么多年,你没听说过火箭?”

贾彦:“我是研究鱼雷的嘛。”

张东海:“鱼雷也是一种火箭吧?”

贾彦:“那么,火箭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发明出来了吗?”

张东海:“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火箭,并且用于战争。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贾彦:“可这种火箭能射多远?”

张东海:“当然射不了多远。”

贾彦:“嘿,我们说的,是能射到千里之外的火箭嘛。”

大梅:“俄国有个聋子科学家叫齐奥尔科夫斯基,早已开始研究这种火箭,听说美国也在加紧研究。”

张东海:“所以,我坚决主张你回美国去。”

大梅:“可美国能让中国人参加吗?恐怕连边也沾不上。”

张东海:“能参加最好,不能参加,沾点边也好嘛!”

贾彦:“要是美国不让,那就干脆到苏俄去!那个科学家……”

大梅:“叫齐奥尔科夫斯基……”

贾彦:“他还在世吗?”

大梅:“在。听说去年莫斯科还成立了一个星际研究会,首先是研究火箭。”

贾彦:“哎,可惜,我老了,不能再出国留学了。”

张东海:“老什么呀!人家蔡元培先生,四十岁还到德国去留学呢!你今年才四十五吧?”

贾彦:“不行了,老了,只好让下一代出国留学,去发明火箭吧!”

大梅:“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敢到美国去学造火箭吗?我还有三个孩子呢。”

贾彦:“啊,大姐,你可是个非凡的女子!你身上,义和团精神冒火花。小弟虽是七尺男子汉,又怎么能比得上大姐你呢?”

张东海:“贾彦,别再给你大姐鼓气了。”

贾彦:“怎么?”

张东海:“她的气早已鼓足了,再鼓不是就要爆炸了吗?哈哈!”

贾彦:“大姐,不是我当面奉承,你和二梅真是一对英雄姐妹!”

张东海:“你这话可讲到她心里去了!”

贾彦:“看你二妹,又要研究潜水艇,又要到青岛大学去讲课,还要带三个孩子!”

大梅:“可你当年在柏林,不准她上学,不准她工作,只让她在家里陪你,逼得她自杀!”

贾彦:“嗨,别提当年的事了。我从小受孔夫子的教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天生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到了德国,学西方文明,口头上拥护男女平等,骨子里还是孔夫子那一套。逼得二梅自杀,我才猛然惊醒。这些年,她早已忘了,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我经常后悔自责,总感到对不起她,也很后怕,差一点毁了她,也毁了我自己。”

大梅:“别想那么多。二梅跟我一样,也有缺点,性情刚烈,男人当然受不了。”

张东海:“可我不但受得了,而且还特别赞赏!”

大梅:“别说了!当面夸老婆……”

张东海笑道:“他夸二梅,我不能夸你吗?”

贾彦:“东海,你性情比我好,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我发现,大姐再刚,一到你面前,就像棉花一样。”

张东海:“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你大姐和二梅一样……”

大梅:“好了,好了,别说了!”

张东海:“不,今天难得在一起,眼看你又要到美国去,我不把心里话说个痛快,憋得慌啊!”

贾彦:“这倒也是,东海内向,从不外露,偶尔露一下……”

大梅:“那就锋芒毕露,一针见血!”

贾彦:“东海,你跟随孙先生走南闯北,日夜操劳,可你还读了那么多书,天下大事无所不知,特别对科学……”

张东海:“军事科学,我始终很注意,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资料,凡是能收集到的,我都看。除了陆军,孙先生对空军最感兴趣。他说过不止一次,一架飞机胜过一万兵丁,有了飞机,革命将取得胜利。所以,他写了四个大字‘航空救国’。一有机会,我就把知道的讲给他听。有一次,我偶然看到意大利杜黑将军1909年写的文章,杜黑说,天空也将成为重要性不次于陆地和海洋的另一个战场。今天我们意识到掌握制海权的重要,但不久制空权将变得同等重要。果然,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杜黑将军的理论。战争使飞机这个1903年才发明的怪物,成了敌对双方的‘杀手锏’,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飞机代替了大炮,可以把炸弹投到几百里外的目标。所以,孙先生叫你发明的大炮,已经没有必要了!”

大梅:“不,孙先生的想象有科学道理。飞机必须飞到敌方上空才能投下炸弹,而这种大炮呢,却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把炸弹射到几百里以外,甚至千里之外。这就是火箭……”

张东海:“对,要发明一种能发射火箭的炮!”

贾彦:“我看,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张东海:“不,科学就是这么神奇,它能把许多看来可以想象而不可能的梦变成现实。我相信科学,但是,科学不能失去理想。”

贾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东海:“从广义上讲,科学家的理想,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相反;从狭义上讲,科学家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比如发明大炮、飞机、火箭等等。”

贾彦:“那么,大姐,你的理想就是火箭,我的理想就是鱼雷,二梅的理想……”

二梅走来:“潜水艇!东海,你的理想呢?”

张东海:“共产主义!”

贾彦:“什么?共产主义?”

二梅:“你也加入了?”

张东海:“没有,暂时还没有。”

二梅:“大姐,你呢?”

大梅:“跟他一样。”

贾彦:“夫唱妇随!”

大梅:“你呢?”

贾彦:“我还没有想通。”

二梅:“那你就慢慢想吧!该睡了,明天一早还要到荣城去参观呢!”

山东,荣城。贾彦一行来到郭家庄村外,参观一块麦田。放眼望去,越冬之后,一片片麦地刚刚返青,而一小块上了化肥的地却“鹤立鸡群”。这个鲜明的对比吸引了远近的乡民,既传为佳话而引起人们的好奇,也谣言四起而引发了一场战斗。

郭文秀领着一群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说:“同学们,为什么这片麦子长得这么好呢?因为上了化肥!”

参观的人群中有人喊:“放屁!”

龙小宝:“郭校长讲得对。化肥是我从德国带回来的。”

又有人喊:“不,这块地里有妖怪!”

郭永怀坐在土坡上画画,身边围了一群同学,一边看他画,一边看着麦地。他在明德小学的高小同学贾志远赞不绝口:“画得太好了!”听到锣鼓声,他们便走向麦地。

这时,一群人化装成“土地神”,蹦蹦跳跳,敲锣打鼓,来到麦地。他们点起香烛,装神弄鬼地:“德国的妖怪把花神爷、麦神爷定在这块麦地里,让我们整片乡土颗粒无收!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众人跪下磕头:“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土地爷”:“铲除德国来的妖怪!爷们归位吧!铲掉麦苗!”

眼看一个个拿着铁锹的人跳进麦田,准备挖苗,贾彦忍不住大吼一声:“住手!”

人们议论纷纷:“谁呀?”

“这是谁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你不知道,他就是到德国去留学的贾二少爷!”

“这些化肥,莫不就是他从德国带回来的吧?”

“土地神”:“你是什么人?”

贾彦:“我叫贾彦。”

“土地神”:“啊,贾王庄的二少爷?”

同类推荐
  • 人间的星河

    人间的星河

    本书由青年作家刘喜悦历经多年探访后倾心写就。4个不同人的故事,4段让你疼痛窒息的体验。当我们走在人生低谷,前路茫茫,也要相信,那些刺痛我们的经历,终将成为我们的力量,从此未来坦荡,鸟语花香。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3年发表在全国 各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作者中多为当 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这些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 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不透露出 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民生,对亲情、乡情等 的挚爱。
  • 蓝厅的故事

    蓝厅的故事

    以随笔的方式 ,讲述了百年北大的一些老教授的轶事,寻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回顾了陕西下放生活的美好时光,国内一 些文化名人、景点的游历,以及去欧洲、俄罗斯、以 色列等国的游记。文笔优美,由于作者的独特经历, 她的所听、所见、所闻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她的 视角独特,反映的生活层面各种各样,特别是工作关 系,她结识了莫言、铁凝等文化名人。
热门推荐
  • 将女谋凰

    将女谋凰

    国泰民安,后宫空虚。以盛名邀名将伴身侧,为留佳人不惜步步紧逼。婚约如何,追杀怎样凤凰涅槃,杀尽仇敌,屠尽仇族。并江山、和都城。凤凰于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余生一个傅擎苍

    余生一个傅擎苍

    傅擎苍对着她红肿起来的手心呼了呼气。“都说了别用自己的手去打人,现在知道疼了?”传闻,嗜血如魔心狠手辣的傅擎苍仅有一个缺点——眼拙。娶了帝都丑得惨绝人寰的女人,并宠得令世人羡慕。有人议论:傅爷一定是满意余生的全部,才能如此心大地娶了她。傅爷只说:希望睁眼,有余生,有阳光。 (PS:此次重生是灵魂附在身体上,契合程度不高会有副作用,比如女主的丑和弱。) 推荐小道新文:《糟糕,寒太太又生我气了》
  • 豪门禁爱:总裁大人宠上瘾

    豪门禁爱:总裁大人宠上瘾

    轻轻打开门,朝里面偷偷看了一眼,一道高瘦完美的背影映入女孩的眼帘。果然没猜错,原来嘉南……
  • 火拼篮球

    火拼篮球

    这是一部讲述一名非常热爱篮球但不会打的少年在教练你教导和他自己努力下成为了一名一流的篮球选手的故事
  • 虐疾I

    虐疾I

    “小丫头,来,让我抱一下。”“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抱什么抱。”樊...我承诺,我们的约定终会相会于浩渺云波之际......
  •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为救初恋李牧,14岁的少女武如意入宫,在净初池畔畔遭遇当朝天子李世民,武如意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李家王朝的江山,从此她成了霍乱宫闱的妖女。死亡、酷刑笼罩着她,疏离、谎言包裹着她。她被赐名武媚娘,一步步在宫中行走,韦妃的残酷、杨妃的伪善、徐慧的背叛、长孙无忌的忌惮、李世民的选择……这一切差点将她逼上绝路。和当朝天子分分合合的虐恋让她明白爱情不能保护自己,要活下去,唯有权力,从此,她走上了不归路。但她忘了,身边还有一个守护她多年的李治。再次遭遇爱情,如今,要在江山和真爱中做出选择的是她自己,武媚娘该何去何从!
  •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最受欢迎的斯坦福大学心理课!本书按控制自己——征服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这样一根线索,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每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美好的人生,从心理自控开始。当你拥有强大的自控力,你将彻底告别自卑、生气、抱怨、焦虑、拖延、赖床等一切不良心理和习惯;你的人脉会更宽广、身体会更健康、家庭会更融洽、收入会更高、事业会更成功。
  •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
  • 情咒:情不可恕

    情咒:情不可恕

    千年的记忆苏醒之际,万年的心痛,卿该如何面对?万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心中的人不在了,不愿面对的人却依旧在身边--迷茫的寻找,无力的挣扎,子矜,你到底在哪?失去记忆的子矜就算找到了会跟卿走吗?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吗?天帝会放过他们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军行

    从军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