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7500000001

第1章 有一个地方,我们永远无法抵达

卡夫卡是一位我认为要“打包”推荐的作家,他的太多作品都值得我们去读。因为我们的中学课本收录了《变形记》的一部分,所以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整个世界——无论是在哲学思潮还是文学史背景上——都还没有出现“异化”这个词的时候,卡夫卡就已经用小说为我们定义了“异化”。《变形记》可以代表卡夫卡作品的某一种风格,但只读《变形记》,还是读不出卡夫卡作品真正的深度。

卡夫卡是小说家中的哲学家,或者说是一个哲学家误入“歧途”,写了小说,让哲学有了叙事、人物的因素。他的每一部小说看似不是在写现实,但其实处处都是在写现实,这些小说被赋予了哲学意义,其实就是对人类生活做出的某种预言和判断。

《城堡》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作品。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土地测量员K整天在小镇里跑来跑去,目的是要进入城堡。很多次他能很近、很清楚地看到城堡,但怎么也抵达不了。

按照我们的常识,你想要去某个城堡,一定会有很多条路可以到达。但《城堡》告诉你的是,你看见了目的地——一座城堡,也看到了有很多路可以通向那儿,但是每一条路对你都是不通的,都是死路,肉眼可见的、不远处的城堡,你始终无法进入。这样的问题其实完全是一个哲学问题,你能看见某一个地方,但就是无法抵达。

小说以捷克[1]为背景。那时的法律,在现在看来是一部漏洞百出、无比荒唐的法律。比如,小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文,被随意滞留在某一个地方,公文上的信息没有被顺利传达出去,使得小镇居民都不知道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影射。

小说里这样的隐喻和表达很多,你可以理解为荒诞,也可以理解为黑色幽默,还可以理解为政治讽喻。总之,这部小说里藏着丰富的可阐述的意义。而主人公土地测量员K就成了这种哲学表达、政治表达甚至是社会学表达的一个符号。当然,更多的是文学表达的符号——一个人看见了一座城堡,却无法抵达。

不同于很多小说家所惯用的叙事、描写以及塑造人物的方式,卡夫卡将这个过程压得很扁、很小。如果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对《城堡》进行文本分析,那么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难以捕捉的。然而读完这部小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人生当中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你自己就是那个土地测量员K,你的命运有可能就像这样:你每天看着“城堡”说,我要到那里去。你走第一条路,走不过去,你想反正人生还很长,那就走第二条路吧,但是第二条路也不通,幸好现在正逢中年,还可以走第三条路……但是你发现每一条路走到最后都是不通的。你一开始读这部小说可能觉得有隔膜,但读着读着,你能进入这本书里,领悟到原来这本书讲的是自己,讲的是自己的某个时刻,或者说是命运当中最幽暗、最幽闭的某个阶段。所以,每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有可能成为卡夫卡笔下的那个土地测量员K。

《城堡》描写的不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世界,而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但卡夫卡就是用这种荒诞的寓言式的阐述方式,对人类生活做出某种充满哲学性的预言,用一个“寓言”完成另外一个“预言”,用《伊索寓言》的这种“寓言”完成诺查丹玛斯的那种“预言”——这是卡夫卡作品最大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一百多年以后,人们——无论是文学界的专业人士、爱好严肃文学的读者还是大众读者——把《城堡》看作是《圣经》一样的经典文本以及卡夫卡的必读作品之一。

卡夫卡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与《城堡》所表达的主题有些许类似。

《饥饿艺术家》写了一个杂耍艺人,他不耍刀枪棍棒,也不耍猴子宠物。他的杂耍是把自己关在铁笼里,一直不吃饭,只“表演饥饿”。旁边有一个像审判员一样的人,带着这位“饥饿艺术家”到处表演。“饥饿艺术家”有一个台子,每天展示自己已经饥饿到了第几天,第三天……第三十天……最后饿得皮包骨头。

“表演饥饿”的演出,每到一个乡村,就给这个乡村带来欢乐。大家都想看看一个人关在铁笼里不吃饭能持续多长时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文化,但更残酷的是,“饥饿艺术家”的笼子渐渐无人问津,因为热闹的马戏团进入了欧陆,大家都去看新兴的、时尚的马戏表演了。所有人都绕过了“人”的表演而去看动物的表演,甚至帮“饥饿艺术家”完成仪式的人——“饥饿艺术家”旁边的那个审判官也去围观狮子的表演了。最终,“饥饿艺术家”被遗忘了。

渐渐地,笼子旁边堆满了杂物,以至于人们都绕着笼子走,他每天都听得到路过之人的欢声笑语,但是所有的声音都是向着动物而去的,他的表演失去了意义,而且他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突然有一天,一个像村长一样的人发现路边的笼子里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消瘦得只剩一副皮囊,睡在草堆里。他就去跟“饥饿艺术家”说话:“人家都不看你,为什么不出来吃点东西?反正你的表演已经失去意义了。”“饥饿艺术家”回答:“不是我爱饥饿,而是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我的食物。”

世界上有这么多食物,但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食物,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和卡夫卡在《城堡》里想要表达的“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地方,看得见,但就是不可抵达”的主题是类似的。卡夫卡从来不直接去写关于“孤独”“决绝”之类的词语,但人与这个世界最深的隔阂,他只用那么一句话,就表达出来了。

《城堡》是一部没完成的作品,但它成了传世巨作,这是作者卡夫卡绝对预料不到的。

卡夫卡生前是个公务员,在法律事务所工作,这个法律事务所是专门负责给底层的劳动人民、工人上保险的。卡夫卡每天的工作很繁忙,但他又热爱写作,他认为自己写作就是写着玩儿,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作家、好作家,这也是卡夫卡没有写完一部长篇小说的原因。

中外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在生前是没有一点自觉的,别的作家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受到追捧,但卡夫卡却认为自己“在文学史上可能没名气,不可能会留下几笔”。他生前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低到了什么程度呢?现在所谓的卡夫卡博物馆里几乎没有卡夫卡的创作手稿,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创作不应该留下来,而应该一把火烧掉。卡夫卡临死时嘱咐他一个最好的朋友,在他死后,帮他把所有的自认为不成器的作品全部烧光。但是他的朋友违背了他的遗愿,因为这个朋友明白卡夫卡的文稿的价值。他把卡夫卡的很多手稿、作品都带到了以色列,并让其面世。一百多年来,卡夫卡这个名字变得越来越响亮,我想这也是卡夫卡生前没有预料到的。

因为他的朋友把他的很多手稿、作品都带到了以色列,所以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几乎所有卡夫卡的文稿都在以色列,而布拉格的卡夫卡博物馆里只有卡夫卡的请假条。

卡夫卡从年轻的时候就不停地生病。他做的是基层比较辛苦的工作,经常需要出差,出差回来后就会生病,需要去医院,需要请假。所以在卡夫卡的博物馆里,你看到的是一个病人不停地向老板、上司请假,写的各种各样的请假条。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声名鹊起,这种差别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但是这就是卡夫卡。卡夫卡的小说,隐喻着人类的困境,并且这种庞大的隐喻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影响现在的我们。他小说中那些看似无意的句子,也做出了预言似的宣布。这就是卡夫卡在哲学上的意义,以及他真正的价值所在。

希望你们可以读一读《城堡》,还有他另外一些非常优秀的中短篇小说。

苏童

注释

[1]当时属于奥匈帝国。

同类推荐
  • 六岁夏天的凶杀

    六岁夏天的凶杀

    6岁那年,我爱上了花园里的灰砖墙。三层的大房子,并不像妈妈的童话里讲的那样,是公主和王子的乐园,它那么大,房间那么多,经常晚上在我哭醒的时候,走了好久才走到爸爸妈妈的房间。有一次,摔了跤,哭了好久,妈妈才听见。
  •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小栗虫太郎编著的《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收录了二战前后日本极具代表性的恐怖推理故事,《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包括大阪圭吉、小粟虫太郎、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的等人的短篇小说精品。翻开任何一篇,都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令人揪心的悬疑恐怖气息扑面而来,它会深入你的灵魂,给你的脑海留下火辣辣的烙印。合卷之后,只要你再度想起,那种心灵的紧缩、魂魄的叹息又立即映入你的眼帘……
  •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2011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一场延续了10年的大追捕,两次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无数士兵和平民的伤亡,终于让美国人取得了对本·拉登的胜利。然而暴力能够消灭恐怖和恐怖分子吗?这个世界会比本·拉登死前更加安全吗?为什么一个本·拉登就搅得世界天翻地覆?本期我们特别推荐《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该书作者是旅居沙特阿拉伯等地12年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简·萨森,书中大部分文字都由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纳伊瓦和第四个儿子奥玛亲口讲述。
  • 缺钙

    缺钙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事迹

    事迹

    杨娟说,高林是在几个月前出的事。关于这件事始终是一个谜。后来公社和县里也曾来人调查过,却一直没有查出结果。事情的起因是这一年的春天高林被村里安排去开拖拉机。我们村里有一台四轮的“东方红牌”拖拉机,但只有20马力,由于功率太小不适合农耕,就一直被村里当作运输工具使用。高林的父亲是多年的卡车司机,因此,高林对机械方面的事也略懂一些。他负责开拖拉机以后,对车很爱惜,只要没事的时候就将机盖打开,擦拭里边的每一个部件。
热门推荐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神尊独宠:纨绔大小姐

    神尊独宠:纨绔大小姐

    前世她乖巧温柔,待人极好。可这都换来了什么家族的背叛亲友的背弃。这一世她发誓,待她好的人她会百倍千倍的回报,但那些敢欺她负她背叛她的人她也绝不会轻饶,定要让他们尝尝她的手段。这一世去tmd的温柔去tmd的娴淑。她要随心而活要像风一样无拘无束的翱翔于天地间!但谁来告诉她,这不要脸的人是谁?“你的高傲呢?你的冷漠呢?你的仙人气质呢?都哪儿去了?”凤羽娴忍无可忍道。“小羽儿都被你吃了,你说你该怎么补偿我?”某人一脸无赖的说道。
  • 弄堂

    弄堂

    时间一晃就跨过了一个世纪,现在我已是四十好几奔五十岁的人了。这个年龄段的人,被世纪之河分成了两半,一半河东一半河西。按理也不算老态,但是麻白的头发,已经乱七八糟像经冬的枯草。发呆成了标志。在许多静谧的场合,我们总可以看到一张靠椅上躺着一个试图理清头绪的人,像是睡觉一样眯着眼睛,边上放着一杯浓茶,在深沉地想很多很多的心思。
  • 今天追到男神了吗

    今天追到男神了吗

    颜墨这一生一共有两个追求:追到男神,嫁给男神。某日,颜墨向某男神求婚,谁知,男神无情地回了一句:“送上门的我不要!”气的颜墨一崩三丈高,从此颜墨发誓,追他,追他,再追他。追到地老天荒,让他无处可藏!翻身做女王,让他跪下来唱征服!
  • 空间农女之一品夫人

    空间农女之一品夫人

    一朝穿越到农家,身体原主生活悲催。有个极品后娘,懦弱老爹,仗势欺人的弟弟妹妹!压榨劳动力的恶婆婆,死板脸的老公公,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好吧!当我忍耐到了极限时就是我发威的时候!恶整极品后娘,婆子,叔嫂!看我如何发家致富奔小康!
  • 乱世邪君:独宠逆天弃妃

    乱世邪君:独宠逆天弃妃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不到一日就被打入冷宫。小小冷宫,她并不放在眼里,想出就出,想进就进。欺她者,百倍还之!害她者,百倍虐之!“卿本佳人,奈何是这么的桀骜不驯。”"难道女子就该温柔似水吗?这是哪门子的歪理!"“歪理也是理,成为朕的女人,朕会守护你一生一世!”他是乱世之中的腹黑帝王,冷血无情,杀伐果断,却因一人而改变,明明深爱,却又不能爱,既然如此就将你此生禁锢在我的身边。就这样看着,足以!本文1v1宠文,大家可以放心追文!本书读者群:562361487
  • 宫倾

    宫倾

    温柔少年,朦胧月光。转瞬已成追忆,那日偶遇,谈笑相对。一刻便是一生,远赴疆场,生死交付。难断彼人心肠,与君携手看天下,百般柔情已成殇~
  • 还想继续说爱你

    还想继续说爱你

    前十八年,沈馨活在被嫌弃、忽视,只能一再忍让的人生中。她曾经以为她找到了一辈子的幸福,然而她所以为的幸福,结果却仅仅只是一场报复的游戏。他残忍的告诉她:“没有我的允许,这场游戏,谁也无法退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醉亭集

    独醉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后爸

    绝世后爸

    他,慕烨霖,有史以来最年轻有为的少将,生于红色之家的他,却不是骨子里传统的男人,霸道,狂野,蛮不讲理,尤其是遇到了她以后,费劲心思的娶回家,百般心思的宠溺着,在外他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家却是一个老婆说一不二的妻奴。她,黎梦宛,一个大学毕业就被成为“新闻神话”的人物,先天的新闻天赋,一个典型的温文尔雅的小女人,智商至高,情商低下。在第一次收到天降的为未婚夫以后,她的生活注定不平凡。婚礼上,自己的姐妹挺着肚子说孩子的父亲是她的未婚夫,他从一边站出来给她解围,本以为只是一场演戏,没想到他闯进她的世界就没打算再出去,抢婚,骗婚,再加上军婚,让她无从选择,只能乖乖的顺从。蜜月里,带着她看遍世界上最美的花海,让她感觉幸福到了忘记呼吸。宠溺的抱着她“到我的世界里,我就会让你体验,幸福到牙疼。”他的心上人归来,她要离开,慕二少大怒“黎梦宛,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是我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一天一夜未归的慕二少,害怕被惩罚悄悄的进了客房,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惩罚,谁知,女王大手一挥,跪搓衣板的干活,直接跪了半个小时,背了五十遍三从四德,才被老婆“心疼的”拉起来,声音甜甜的说,老公,我是爱你的。丫的,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跟别的女人夜不归宿!看一个娇小的小家碧玉怎么变成一个成熟妩媚的女王范,看一个霸道强势的年轻少将,怎么磨练成一个“小家碧玉”的妻奴。典型的宠文,腻到你牙酸嘴疼,宠到你神魂颠倒。一个霸道腹黑的年轻少将,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新闻神话,当奥特曼遇上小怪兽?不,他们俩是当大灰狼遇上起司猫。最终谁是谁的宿命,谁是谁的克星,谁被谁征服。都有着命中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