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3600000001

第1章 引子:关于这本书的缘起

1.实话实说,写《红楼梦》的书汗牛充栋,那你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你认为自己的书和别的读红楼的书有哪些不同?

陈艳涛:最开始是因为网络。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选秀引起了媒体的很大关注。我去采访老版《红楼梦》电视剧导演王扶林,我们聊得很投机。关于红楼梦中人选秀,我也有很多不同意见。于是我便在天涯网论坛上发帖谈我眼中的红楼梦中人应该长什么样,从外貌开始点评,后来又开始分析人物。没想到引来很多跟帖,其中不少粉丝都很专业,给了我很大启发。这让我觉得,《红楼梦》是可以陪伴我成长的一本书,我在人生每个阶段从《红楼梦》当中得到的启发和领悟都可以和别人分享。而且渐渐地,我思考和写作不再只是从个人的感性的角度出发,而变成了一种对世态人情的观察和分析,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山洞一样,越走越远,越走越有趣。我看过很多红评,有些也很喜欢,但我仍然觉得有些东西是别人没有留意过的,有些角度是特别值得思考的。因为每个人读《红楼梦》都会带着个人的人生经验。于我而言我有我的职业的和女性的角度,有真诚的坦率的态度,我所留意到的,也必然是全然不同的。

2.女性作者自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但在您的书中,我们发现您并没有重点关注女性惯常关注的情感等话题,却好像把现代人遇到的各种问题带进了大观园。这是经历使之,还是纯粹的读书感悟?

陈艳涛:可能是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看人看事不怎么爱轻易下结论,喜欢就事论事,以数据和细节说话,看《红楼梦》也是如此。我从小时候开始看红楼,一直到今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因为熟读《红楼梦》,我有一种习惯。在现实中发生的每件事,我似乎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对照。比如当我和上司在管理模式上产生分歧时,我会想起贾母高明的“老废物式管理之道”,希望能给他一点儿启发;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会遭遇种种掣肘和难题,在那些有职业倦怠感的时刻,我想起强悍的凤姐,同样是职业经理人,她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药家鑫等案子的争议会让我想到同样惹过人命官司的薛蟠;同事谈起他遭遇的婆媳难题时,我就想到了王夫人和宝钗所示范的成功婆媳范例……《红楼梦》实在是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它的伟大之处在于那种深刻细致、浩如烟海的与生活的对照和对生活的描摹,让你无处不在地能从中发现现实生活。

3.许多人物在您的书中都是信手拈来,仿佛他们早就被您熟谙于心,成为您身边的朋友一般。请问您在写作之前读了多少遍《红楼梦》?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萌生出以这样一种方式和角度去解读《红楼梦》的?

陈艳涛:我说不清看过多少遍《红楼梦》了,其实好像也不是完整地看完一遍又一遍,我常常是翻到哪页就是哪页,就能看下去。而且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看,都会找到以前没有发现的内容。而且《红楼梦》有那么多版本。每个版本都不同,同样的人和事在不同的版本中,多几个字、少几个字,都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比如尤三姐这个人,在不同版本里,就完全是不同的女人。

我在天涯网写对《红楼梦》的评论时,开始是很随意很感性的笔调,后来写到秦钟和贾蓉时,我说他们两个人就像城乡青年的两个代表。我写到小红时,突然感觉她就像是古代版的职场杜拉拉,然后我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似乎都会让我想到《红楼梦》里的某个场景。这种彼此对照,尽管隔着几百年的时光,但一点儿也没有隔膜和距离。我开始想到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和角度,其实本身,《红楼梦》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和年代和距离无关。

4.听说这本书里的文章是源自杂志中很受读者追捧的一个专栏,那时您听到印象最深的读者反馈是什么?

陈艳涛:记得有“对比当下,借古说今,向现实寻趣味”“所观察的细节都相当具有社会性,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要面对的内容,又进行了现代性的再解读,更有趣味”之类的。基本上是认可现实解读这个角度。

5.您在上一本书《花非花梦非梦》的作者介绍中,说您外表很薛宝钗,内心很林黛玉,像宝玉一样怕离散。但是从本书的文笔上看,您将多愁善感的情怀隐藏得很好,仿佛更多的是让位于对现实犀利的洞察和深入的解剖?

陈艳涛: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怕女上司,因为女人很容易将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中,阴晴不定。这一点也是我总在提醒自己的,心态要更平和,姿态更从容,多做少说。这方面,宝钗是很好的老师。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年龄,经历过很多事情,起起落落之后,会对人对事有更多体谅、更多耐心。但在心底的最深处,我还是改变不了文人的感性部分。又因为曾经很长时间在媒体行业里,似乎更加纵容了我的敏感度和真性情。所以,我觉得宝钗是一种理想,但黛玉是一种现实。而且,我觉得坦率、真实的黛玉比宝钗更性感,更容易让人产生爱情的感觉。

6.在这本书中,您将人生百态世俗情描写得入木三分,大观园不再是诗意盎然,而活脱脱是一个官场、职场、人生的竞技场和格斗场,您自己是不是也经历了许多生存的残酷现实,才撕去了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的表象面纱,渐渐品出人生真相?您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创作的?

陈艳涛:我自己倒没有太复杂的人生经历,从一毕业就进入媒体行业,这一行的人情世故相对简单,办公室政治、职场潜规则似乎也不那么盛行,所以从我的职场生涯本身并没有太多体会。更多的是来自职业让我接触到的人和事。媒体也是离名利场很近的一个行业,能让我看到很多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看不到的一面。采访过很多名人、普通人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很多事都远非其所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很少有记者能够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写出了他看到的全部。其实,那些无法呈现出来,甚至无法言说的部分,才是最有故事、最能体现人性复杂的。我对太过圆满光滑,太过诗意完美的事情总是抱有怀疑,因为世界本身是由不和谐、不完美、不确定所磨合出来的,就像《红楼梦》里诗意盎然的大观园中,有抄检、放逐、羞辱,也有算计、大闹、大打出手一样,世上没有纯粹的“温柔富贵乡”,有的,只是光明阴暗俱全的人生真相。

7.您喜欢结合人物的身世背景去分析成因,让读者更理解人物的境遇。在点评人物的时候,主观的个人的立场似乎很少,那么您客观的冷静地分析是不是更多一些?

陈艳涛:和“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对一个人做评判很容易,可能仅凭初次印象就能有一个感性的判断。但若要知道“为什么”,就需要更客观平和的心态、更细致的追索和更深刻的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这个很难做到,但我想努力试试。

8.《红楼梦》中您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作家闫红对您的评价是慈悲,因为您对各色人物都抱着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包括对赵姨娘和贾环之类可悲可气的小人物。

陈艳涛: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好像每个人身上都有让人喜欢和讨厌的地方。比如喜欢黛玉的俏皮真挚,就要忍受她的敏感和尖刻;喜欢探春的大气和智慧,但不一定会接受她在赵姨娘问题上的敏感和无情。总的来说,我最喜欢宝玉,他对生命的感受、体验特别敏锐、深刻,因此有种先验性的内心的大悲哀,但带给别人的却都是温暖和包容,比如对于晴雯的任性张扬、袭人的一点小小野心、紫鹃的善意欺骗、龄官的厌弃和冒犯,他都以怜惜和欣赏来回应。即便是那些不被当时的世俗所理解的人和事,比如对藕官的同性恋情,他都给予了体谅和爱护。所以我说,宝玉在精神上的强大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些以外在表现判定宝玉是娘炮男人的读者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我看现实中的人和《红楼梦》里的人一样,都不预设一个评判标准。这和我的职业有关。我采访的很多人也都推翻过我采访前对这个人的预设和判断。人性是如此丰富复杂,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对一个人形成一个清晰有力的判断。比如像赵姨娘和贾环、贾瑞这样的人,众人只看到了他们“猥琐”的结果,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这个结果的由来。这需要不戴任何有色眼镜地去观察去寻找,去追根溯源。这不仅仅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简单,越是在他们身上,你越是能看到万事万物堆积在一个人身上的无限可能性,也也会惊异于造物造人的神奇。

9.您觉得《红楼梦》对当下的我们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读这样一部经典?

陈艳涛:我想《红楼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人生,就是场修炼。你从《红楼梦》里看到了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境界。比如《红楼梦》里就是所有失败教育的大集合。在那些完全失败的父母身上,你能看到让人遗憾的孩子的结局。比如从贾芸、小红那样的小人物身上,你能看到卑微者的冷暖人生,没有谁的经历经验是没有价值的。比如慈悲心和看众生平等的境界,宝玉有和他那个阶层和时代不相称的平等观。贾母有属于真正贵族才有的慈悲心和雍容气度,宝钗能够体恤那些不起眼的边缘人物,但他们也都有局限。还有经历过富贵繁华之后,如何面对凋零和离散。这里的重点,不是要讲万事皆空,也不是讲因果报应,而是要讲一种人生的准备、一种坚韧而强大的心态。在这种内在的从容、强大面前,命运如何诡谲波折,都无力撼动。

读《红楼梦》,可以对照我们的生活,寻找到各种正反面的经验和启示,可以看到慈悲心和平常心。所以说,读红楼,既可以找到“有用”,也可以找到“境界”。

10.《红楼梦》曾被读者评为“最难读下去的书之一”,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陈艳涛:这个评选结果说实话我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很难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讲故事讲得极好的小说,文字也是自然平实、生动质朴的,根本没有什么“难读”的特质。这个榜单里高居榜首的《红楼梦》更是如此。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在遭遇的所有的事业上的、家庭上的、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红楼梦》里都有涉及,就像俞平伯先生所说,《红楼梦》“像一面公平的镜子一样,一丝不错地映照着现实生活”,我们的青春期、爱情、友情、心理、职场上的各种问题,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对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照。比如作为肆意弄权的“富二代”,王熙凤能和今天的很多贪赃枉法的“玩火者”遥相呼应。而作为职业经理人,王熙凤的得意失意及职业倦怠期和今天职场当中的很多高管也有相通之处。探春的改革,与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惊人的相似,甚至贾琏的外遇、薛姨妈和夏金桂的婆媳关系……都和今天的我们是那么相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先别下定义,以为是古典名著,就望而生畏,而要看下去,仔细读,从每一页里,你都会找到今天的你。

同类推荐
  •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唐诗更甚。《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唐诗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跨越时空的长廊,思索生命的意义;走进岁月的角落,寻找快乐的源泉。一滴水里有一个海洋,任生命之舟在波光里尽情荡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缔造心灵的海洋;一朵花里有一个春天,任青春之花在春天里肆意绽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营造时光的春天。让广大读者在优美的文章中释放,在醉人的书香中感悟,通过文章点拨和自身领会,感悟人生百态,点亮生命的希望!
  • 警惕日本诡道后遗症

    警惕日本诡道后遗症

    今年是中华民族抗战暨卢沟桥事变80周年。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犹如赌红眼的赌徒,疯狗一般,四下咬人。先是朝鲜,后是中国,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后,更加刺激了日本财阀私欲的野心,私欲膨胀,剑指各国,待到德国在欧洲得手后,日本政府为了攫取战争利益,称霸世界,更是丧失理智,把矛头指向英美列强。虽然日本最终在二战中惨败,可时至今日还从未真正忏悔、反省过二战历史,以现任首相安倍为首的极右翼势力,甚至还念念不忘要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原因何在?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魔道通神

    魔道通神

    盘古开天辟地被洪荒生灵尊为父神!而我人族明明为皇天跟后土所生为何却说女娲捏土造人?我人族完全继承了盘古大神的道体——人形,气运滔天却为何老子、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这些洪荒生灵可以借助人族气运成圣,而我人族却不能诞生出自己的圣人?魔道弟子君莫笑将带领我们一一解开这些谜团!魔又如何?大道三千,我魔道亦可通神!
  •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主神调查员

    主神调查员

    这是个脑洞大开的爆笑故事,你将看到一个个与原作画风完全不同的剧情世界。我的名字叫罗锋,是一名主神调查员,日常工作是进入剧情世界,尽量扰乱剧情主线,收集数据与原剧情线做比对。我为什么要搅乱这些世界?当然是为了采集更多的主神数据进行科研,做到知己知彼,最终击败主神,将这个高维文明侵略者彻底消灭。本书会穿越的世界:《流星蝴蝶剑之蝙蝠侠归来》(已完结)《费伦大陆篇》(已完结)《漫威无限战争》(已完结)《火影篇》(已完结)《仙剑篇》柔情连载中。 书友群:686550401
  • 明媚多姿

    明媚多姿

    做为一个穿越者,碰上个仇恨值满满的重生者时人生怎能不狗血天雷,多姿多彩只见那重生萝莉意欲一雪前耻母仪天下再看那土著少年气势汹汹,试图……诶,我只是个打酱油的围观群众,别冲我来呀少年,听我一句劝,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挖坑填小姑娘是没有节操的行为!…………掀桌,萝莉有毒,少年凶猛,还让不让人活了!————————————————————满血复活,欢迎蹲坑,亲,来收藏一发呗~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时光任苒遇见初

    时光任苒遇见初

    十年前,国内曾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无意中把两个人的姻缘牵连了起来,只可惜有缘分未至,两人从此并无交集。十年后,无意中的偶遇,红线就此不分开,两个人注定这辈子都纠缠不清,当傲娇腹黑大神遇上元气傲气少女,强强相碰,擦出别样的火花,一段段阴谋再起,两人共同寻找真相而卷入一件件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案件中。大神策略,交往前,恶言毒舌,交往后,情话攻势。物理天才VS读心神探(本文含有少量推理,非专业,仅剧情需要,勿考究,不喜勿喷,欢迎入坑)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夜空下终有你

    夜空下终有你

    笨拙的活着的我,因为你,我知道了我活着的意义
  • 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

    本书描写了抗战前川西平原军阀混战、鸦片烟泛滥成灾、人心人性大面积滑坡堕落的乱世乱相,抗战全面爆发,装备落后而羸弱的川军出川抗战,一路遭受的冷眼、所经历的惨烈牺牲,从历史、社会和人心深处,从国家政治生态和民族精神内部,冷竣观察和反思了70多年前那场灾难深重的民族救亡战争,深刻揭示了“国难是民族所有个人的命运之难,国殇是民族所有个人的精神之殇”的道理,对战争与人、战争与民族、战争与人心人性救赎这一重大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青梅竹马丫头你好01

    青梅竹马丫头你好01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因为她向他表白遭到拒绝,所以独自离开。十二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这次他要将她牢牢的守在自己的身边,不会再次让她离开。女孩终于忍不住了,“你一直跟在我身边,你到底想干什么?”男孩耐心的说“因为,我不想再次把你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