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200000002

第2章 水乡小镇人家

乌镇,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桐乡县一个水乡小镇。

1896年7月4日,镇上观前街的沈家,一个男婴呱呱落地。

婴儿的父亲沈永锡马上给自己远在广东梧州为官的祖父拍去电报,报告沈家有了长房长曾孙的喜讯,并且请祖父为长曾孙起名字。

有了长曾孙,就是四世同堂,沈老太爷十分高兴。想到这一年梧州的燕子特别多,民间以为乃吉祥之兆,于是,他给曾孙起了个小名叫燕昌,大名则按沈家排行叫作德鸿。这个男婴就是茅盾。

乌镇历来是个鱼米之乡。它地处水陆要冲,历史非常久远,据说春秋时期为吴越边界,吴国即驻兵于此,唐代咸通年间正式称镇。镇上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市河,以此为界,河西叫乌镇,河东称青镇,但人们习惯统称为乌镇。

虽是水乡小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乌镇这方水土成为农商兴旺、人文荟萃之地。地方志上称其“镇虽一隅,实三郡六邑之屏藩也”。清代乾嘉年间,是乌镇最为繁盛的时期。那时,它作为“两省”(江苏、浙江)“三府”(湖州、嘉兴、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的水陆要冲,发展成府城的规模。商业、手工业尤其发达,闹市通衢之处分布着衣帽街、柴米街之类只有省会城市才有的商业街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由于战患和清兵的焚掠,乌镇的市廛大半被毁,而且再没能恢复原来的风貌,但其经济的繁荣程度,仍非一般县城所能比。

乌镇的历史上也积淀着丰厚的人文气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曾随沈约在乌镇苦读。沈约是南朝的大学者,每至清明,总要返回乌镇附近的故里守墓数月,昭明太子即随沈约在乌镇建书馆读书,还留下了他为母亲祈福建造的两座宝塔:东塔、西塔。

北宋南渡后,不少中原的文人学士迁居浙地,更加快了这一地区文化的发展。南宋著名诗人陈与义出任湖州知府时,特在乌镇筑屋读书,取名“南轩”。他与当地僧儒洪智、天经结为诗友,后人在“南轩”旁又建了“三友亭”。清乾隆年间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乌镇的藏书家鲍廷博专门进献孤本藏书,后辑录《知不足斋丛书》。自宋以来,小小的乌镇出过近二百名举人、进士。乌镇也像杭州、嘉兴府那样,有文人雅士们命名的“八景”一类的去处,像“双塔凌云”、“文石流觞”什么的。

乌镇还流传着许多富有文化意蕴的历史传说、故事。镇上一棵唐代银杏树,就讲述了一个悲壮的传说,那是关于唐咸通年间平叛将军乌赞的故事。

据说“安史之乱”时,浙江刺史李琦也举兵叛乱,把浙江搞得民不聊生,朝廷派乌赞将军率军平叛,一路将叛军打得溃不成军。打到乌镇时,叛将李琦要求休战讲和,却乘着月黑风高,偷袭了乌赞将军的军营。乌赞急起披衣,跨上他那匹征战南北的青龙驹,迎战叛军,一直追到市河边。却不料,青龙驹跌进叛军设下的陷阱,乌赞将军和他的青龙驹被叛军乱箭射死。后来,人们厚葬了乌赞将军和他的青龙驹,这棵银杏树就是从乌将军的坟上长出来的。为了纪念乌赞将军和他的青龙驹,位于市河的这个小镇就叫作了乌青镇。

沈德鸿来到世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

沈家的远祖世代为农,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到了沈德鸿曾祖的祖父一代,才在镇上开了一个卖旱烟的烟店。这个小烟店传到沈德鸿的曾祖父沈焕一代时,已经需要养活沈焕兄弟八人和他们已有及陆续将有的家室。沈焕是长兄,已经成家,有了儿子,他觉得靠这个小店,难以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于是决定出外另谋生路。

沈焕在上海闯荡了一年多,增长了许多见识,结交了不少朋友。

其中一个经营山货行的安先生,看中了他的精明干练,让他进了自己所在的山货行,当个专跑码头,了解行情的伙计。在这家山货行,沈焕一干就是十年,不但熟悉了这一行生意,而且能干、称职,成为专管进货、决定山货行经营方针的大伙计。

一个机会,使沈焕成为安先生的合伙人。他帮助安先生在汉口开办了一家“安记山货行”,自己也当上山货行的副经理。过了几年,安先生告老还乡,把在山货行的部分资产作为贷款,留给沈焕独自经营。沈焕决心大干一场,所以魄力更大,经营手腕也更灵活。他有过一段走运的日子,进货看得准,无论进了什么货,很快就能售出,资金周转快,获利也颇丰厚。就是在这期间,他为准备退路,让儿子回乌镇,买下了观前街上的房子作为住宅。

然而,好景不长,商海的风浪难以预料。有一次,沈焕估错了行情,进砸了一批货,一时脱不出手,资金周转不开,只有向钱庄借债。结果是,货物贱价抛售,亏损了一半的钱,钱庄借款的利息又成了个大包袱。沈焕还算果断,将山货行招盘,还清债务之后,以所余之款捐了个官──分发广东的候补道。在广州“候补”了三年,终于弄到代理梧州税关监督的实职,也算是一个肥缺。

沈焕没有正经读过多少书,除了幼年念过几年私塾,是在经商过程中渐通文墨的。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们能从科举走个正途出身,沈家由此改换门庭,他也可以做个绅缙。然而,儿子们并不争气。长子,即沈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天资倒是颇高,只是不肯下苦功。旁人都以为,以他的资质,若是努力,中个举人并不难,他却屡考乡试,都未能中试,仅是一名秀才。而且,他对此并不在意,也不知稼穑之苦,每日游哉优哉,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沈恩培的二弟也是此等状况,考过几次乡试,都没有中举,却想经商。

沈焕长年经商在外,家中之事全由妻子王氏管理。王氏对儿子管教极严,所以,靠老子为生的几个儿子,倒也还没有染上赌博、嫖娼一类的恶习。不过,女性管家,似乎也就成了沈家的传统。沈恩培尽管无所事事,却并不操心家事,也从来不管教儿女。他活得潇洒,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作牛马。”他的妻子高氏来自乡间,是嘉兴高桥村的一个地主之女,对农俗颇为熟悉,自己也酷爱农桑之事。她曾在家中带着佣人们养蚕、喂猪,这让沈德鸿在小小年纪时对农桑之事有了一些感性的了解。

沈焕在梧州税关任上干了一任,觉得精力不济了,便告老还乡。

回到家乡以后,他却大失所望:儿子们既不能举业,也未能经营管理好自己置下的产业。早就汇钱回家,让儿子们为自己养老修建的房子,盖得像个鸟笼,钱却没少花。置办的两处产业——泰兴昌纸店、京广货店,都经营不善,只能勉强维持。沈老太爷只得自己打起精神进行整顿,改换门庭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孙儿和重孙儿身上了。三年之后,沈老太爷在郁郁寡欢的心境中辞世。

沈恩培虽说只是个靠老子吃饭的人,却有着不求闻达,不逐名利的洒脱。他从不拜谒官府,也不过问地方上的事。沈恩培善写大字,也喜欢为人写字,为镇上人家写了不少匾额、堂名、馆名、字号招牌,但都不署名,也不取润笔,只为自娱。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在茶楼饮茶,在镇上的西园里听昆曲,在朋友家的麻将桌上打发时光。这倒是很有点大户人家子弟的作派。

沈恩培活得洒脱自在,但沈家的家境财力毕竟只是个中等人家,所以,他也只能自己揣着这份自在洒脱,儿孙们怕是没有这个福分了。好在儿孙们似乎也并没有从沈恩培身上继承多少性格方面的基因,至少沈德鸿父子是如此,这大概同他从来不过问管教儿孙之事不无关系。

虽说是不理儿孙之事,阴差阳错之间,作为祖父的沈恩培,却在孙子德鸿尚懵懂无知的时候,插手为其决定下一件影响到他一生的大事。

同类推荐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于前人,他是继承和发展;于后世,他是创新和典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热门推荐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笑傲江湖(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 通占大象历星经

    通占大象历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

    爱迪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爱因斯坦说得更妙:“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本书的思维游戏是我们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从缜密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方面出发,锻炼游戏者综合运用逻辑学、运筹学、心理学和概率论等多种知识的能力,兼具挑战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书中的游戏极富思维训练的张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
  • 三生三世:狐仙大人笑一个

    三生三世:狐仙大人笑一个

    原以为她只是龙女心头的一滴血,连替代品都不是,他爱的也不是她。可就算是这样,为了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不管是神,是妖,还是人,只要你在的地方,便是春暖花开。一世纠缠,两世相伴,第三世,我们可以不可以有个好点的结局?桔生呐桔生,一生中不是你错过了我就是我忘记了你,如果我们的心再明亮一点,便不会找不到彼此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肇论疏科

    肇论疏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捕仙记

    捕仙记

    神魔大陆,万物共存。仙,平定神州,万人追捧;人,御宇环内,开宗建国。人为成仙,四处招祸;仙仙互杀,平民遭殃,自此仙与人殊途。神州之界,七族并立,争端不断。人与人斗,人与仙斗,仙与仙斗。自此,这片大陆便是纷争不断……
  • 重启高一

    重启高一

    张谭的脑子有点乱,似乎是重生了,十五年前,2001年的合淝市。但又似乎并不一样了,合淝市的淝啥时候多了三点水?……那一年北亰申奥成功,前门小店喝汽水不要钱。那一年国足世界杯出线,网吧老板给每人续费一小时。那一年热血传奇攻城夺寨,谁没玩过都不好意思说他会上网。那一年,张谭读高一。……那一年,人还是那些人,故事却已经不同。【新书《重卡战车在末世》,欢迎新老读者光临】
  •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新文《绝宠后宫:女帝,请君入帐》已发】她是楚千绝,她彪悍的让男人为她竖起大拇指。她是神女,她狂傲的不可一世。大婚之日,她被夫君抢回家,入门,她给他致命一脚,从此他总有好理由找上她。“娘子,上次被你踢的部位,又没反应了。”楚千绝心生愧疚,不疑有他,问:“那你说怎么办?”“你摸摸,摸摸它就蠢蠢欲动了。”
  • 重生之我为许仙

    重生之我为许仙

    生而为龙需纵横,斜刀跨马尽风流!既然我来了,那就要留下痕迹!嘉靖隆庆,南疆北域,沙漠大海,四季星辰,通通都普天之下,唯我许仙!